關於股指期貨的風險管理

【摘要】股指期貨這樣的風險管理工具事關我國金融安全,一旦被他國搶先推出,不僅不利於我國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的發展,造成資源和利潤外流,還可能被國際投機機構所利用,從而威脅我國金融體系。本文則分析了股指期貨在我國可能面臨的風險,提出了幾點對策。 
  【關鍵詞】我國股指期貨 風險管理研究 
   
  一、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我國已經具備了開展股指期貨的條件。在制度上,我國的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由中國證監會統一監管,具有統一的監管體系在市場上,股權分置改革的實施和證券基金的發展,使得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的規模及型別增加;證券市場上的成交量、成交額、上市公司數量、市場換手率等明顯增加;在技術上,我國目前已有自己科學合理的股指如滬深300指數。 


  就在我國證券市場統一指數及股指期貨等衍生產品遲遲未能推出之際,海外指數編制機構紛紛瞄準這一空缺,編制各自的中國統一指數並投放市場。比如,道瓊斯與中國一家媒體合作推出了中國600指數。在去年10月,美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以中國鋁業、中國人壽、中國電信等16家能代表行業和經濟總體格局的中國大企業構成的中國股票指數為標準的,推出中國股指期貨。這勢必影響我國在世界上的金融地位,不僅使大量國際資金出於對衝國內市場系統風險需要流入他國,而且為國際炒家在他國市場上操縱國內指數產品提供了方便之門,併成為我國難以控制的風險源。 
   
  二、股指期貨在我國可能面臨的風險 

   
  1、交易所與其會員之間存在的結算風險。我國的期貨交易是在市場不發達、金融體制不健全的條件下推出的。其會員期貨經紀公司和自營商既從事期貨的交易業務,又與交易所進行直接的結算業務。而各會員在財務狀況、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股指期貨的推出可能會面臨原有結算制度帶來的風險。 
  結算環節最易出風險的地方就是結算單的送達環節。由於期貨公司的分客戶是由證券公司營業部介紹過來的,在結算單等單據送達上也需證券公司營業部的配合。如果缺少直接利益安排,證券公司營業?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笨贍芫?;崾韜穌庀罘??從而在市場行情大的時候釀成市場風險,最終引發糾紛,損害公司經紀業務。 
  2、期貨經紀公司面臨新的風險。股指期貨風險與商品期貨風險不同。股指期貨推出後,期貨公司在承受原有風險的同時,還將面對一些股指期貨特有的風險。一是管理風險。客戶數量特別巨大,通過介紹確定經紀機構IB客戶身份的真實性難度大;證券市場轉過來的客戶,思路仍未得以轉變,習慣性的滿倉操作將給期貨公司帶來巨大風險。二是交易風險。市場波動劇烈時,期貨公司追加客戶保證金難度增大。從國外股指期貨執行實踐看,股指期貨風險具有短期性、突發性特徵,客戶數量增大、中間環節增加及風險緊急性,使得期貨公司向客戶追加保證金難度增大。 
  3、我國投資者缺乏投資意識,投機氣氛太濃。國內證券投資者缺乏期貨投資風險意識。我國證券賬戶總數目前達到7415萬多,按照1%的投資者參與股指期貨來計算,就達74萬人,按照170家期貨公司均攤客戶計算,每家也要增加4千多個客戶,這無疑為股指期貨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他們在擴大了期貨市場容量的同時也擴大了期貨市場的風險規模。而國內投資者卻缺乏準備,風險意識不足。缺乏期貨交易的常識和風險控制意識,在模擬股指期貨交易中就已經出現很多投資者習慣交易現貨合約、習慣滿倉交易,這將帶來交割和保證金方面的風險。 
  另外,投機氣氛太濃。從二級市場極高的換手率和對ST股的瘋狂炒作,都可以看出,我國的上市公司很少或只是象徵性的定期派息,市場中的投機大戶,更是對股息不屑一顧,熱衷於炒作股票,寄希望於股價大漲。股指交易可以用來規避風險,當然也可以用來投機,由於期指交易的高槓杆性,這種投機有可能引發更大的金融風險。 
  4、技術風險。股指期貨的推出,使期貨公司業務的技術依賴大大增強。技術管理疏漏、技術系統設計的缺陷、病毒黑客的惡意攻擊、第三方技術服務與支援的不到位等因素都可能導致交易中斷、通訊故障或技術詐騙等情況的發生。一旦發生技術風險,將給期貨公司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5、股指期貨的系統性風險。主要是政治因素和政策面的變化、交易所和結算所的突發事件、國內市場國際市場的突發事件所引起的。 
   
  三、股指期貨管理的對策 
   
  1、交易所對股指期貨市場風險的防範和控制。1實行會員資格審批制度。所有機構都必須經過嚴格的資格審批,獲得證監會頒佈的股指期貨經營許可證才能成為股指期貨的會員。考慮到我國證券與期貨市場會員結構的現狀,可根據會員的註冊資本、淨資產以及經營範圍等,將從事金融期貨業務的金融期貨交易所會員分為交易會員和結算會員兩種型別。通過吸引實力強的結算會員,實現會員結構的分層化,以便更好地控制和吸收風險,為交易所的財務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2建立保證金制度、強行平倉制度、限倉制度、漲跌停版制度和風險準備金制度等。交易所可根據合約到期的不同階段所面臨的風險狀況和對客戶資信的分類,制定保證金收取的不同比例。並通過強行平倉及時制止風險的擴大和蔓延。通過限倉制度,對會員、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應分別確定投資限額。限倉制度可以防範股指期貨交易的操縱行為,同時也可以防止市場的風險過度集中於少數投資者,導致他們無法承擔鉅額風險損失,最終把風險蔓延到整個市場。漲跌停板即交易所規定的股指期貨合約的每日最大價格波動限幅。漲跌停板的設定,有效地減緩或抑制一些影響股指期貨市場的突發事件和過度投機行為對股指期貨價格的巨大沖擊,減緩每一交易日的價格波動。漲跌停板的實施還可以為市場的管理者爭取時間,掌握局面,緩衝風險,同時,也給交易者一個理性思考判斷的機會,避免市場的過度反映。在風險準備金制度方面,由於股指期貨的流動性將明顯好於商品期貨,高槓杆交易使得風險被放大,加之與證券市場的聯動,交易風險具有多樣性、廣泛性、複雜性。可根據各階段股指期貨面臨的市場風險、各標的物自身的發展趨勢、以及國家的政策意圖制定股指期貨風險準備金的比例。此外,風險準備金的動用應遵循事先規定的法定程式,只能用於彌補風險損失,並須經交易所理事會批准,報中國證監會備案後按規定的用途和程式進行。3建立稽查制度。風險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需要交易所實行嚴格的稽查制度。稽查的物件主要是會員,但在某些情況下,交易所也可以協同相關的經紀會員,一起對交易所及市場監管機構認為有必要詳細稽核的客戶的交易狀況進行稽查。通過對期貨交易過程中各環節具體的交易程式嚴格的稽查,可以發現會員的違規違約行為如借倉、分倉、超倉交易,憑藉鉅額資金和持倉優勢,操縱市場價格,扭曲市場價格等等;另外,通過對會員的財務分析,確定其所面臨的風險狀況,這樣通過對交易所會員的監督保障客戶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2、投資者的風險監管。1選擇經營規範的經紀公司。投資者在進入市場之前,應選擇一個具有合法代理資格、信譽好、資金安全、運作規範和收費比較合理的經紀公司。2提高期貨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充分掌握各種期貨交易的知識和技能,制定正確的投資策略,將風險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範圍;加強對各類市場因素的分析,提高判斷預測能力;控制好資金和持倉的比例,避免被強行平倉的風險;規範自身交易行為,提高風險意識和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冷靜的頭腦。3在遇到自身利益受到不公平、不公正侵害的時候,投資者可以向中國證監會及其他有關機構進行投訴,要求對有關事件和問題進行調查處理。

3、監管者的風險控制。1立法管理方面。立法機關通過對現有的有關法律、法規、規章進行補充、修改和完善,以及補充出臺一些針對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管理法規,從根本上規範金融期貨市場各類主體的行為,防範市場風險,為股指期貨在中國的順利執行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股指期貨出臺以後,還要根據市場的變化情況及時靈活地對現有的法規、條理進行適當調整,以規避或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 。2行政管理方面。中國證監會是中國證券期貨業的監管部門,對股指期貨市場行使直接的行政管理權,在風險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證監會應嚴格依照法律法規來規範期貨市場各參與者的行為,保證期貨市場的正常執行。具體包括:一是對交易所的風險監管:其監管主要包括對交易所的組織監管、規則稽核、 監審風險管理措施與直接監督檢查。二是對期貨經紀公司的監管:中國證監會對期貨經紀公司的設立有審批權。對不符合規定的期貨經紀公司,中國證監會有權責令其停業整頓,或登出其《期貨經紀業務許可證》。中國證監會每年對期貨經紀公司進行年審,同時隨時可對經紀公司進行日常檢查,還可不定期進行專項核查。三是對期貨投資者的監管:對投資者的財務狀況、內部控制、信用等級等方面的調查,分析各投資者的風險狀況,監督其投資行為。對違規交易、欺詐、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行為進行調查和處罰。四是對期貨從業人員的管理:股指期貨推出後,新的從業人員大量湧入,股指期貨將面臨比商品期貨更大的風險。證監會必須對從業人員資格進行更加嚴格的考核,對違規違法行為的處置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同時,對從業人員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風險教育和培訓,從而規範從業人員的行為。3建立全國統一的結算與風險監控系統。首先,期貨公司要借鑑國內外先進經驗,更新現有技術系統,保持技術進步,提高管理水平,以適應股指期貨高容量和高穩定性的要求,確保公司業務執行環境的穩定。其次,在計算機網路方面,建立一套統一股指期貨風險監控系統能夠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因素,避免風險的發生或減少損失。最後,進一步開發建立一套能適應各類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電子交易平臺,積極開發遠端交易系統與網上交易,實現我國金融期貨交易與結算的電子化和網路化。 
   
  【參考文獻】 
  [1] 羅孝玲:期貨投資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2] 張惠茹、李海東:金融期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楊丹:股指期貨投資[M].廣州:暨南出版社,2004. 
  [4] 葉永剛、黃河、王學群:股票價格指數期貨[M].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5] 湯曉青:股指期貨交易[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2001. 
  [6] 張九輝、嶽冬立:期貨投資實戰教程[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7] 夏麗華、李中秋:滬深300指數期貨引弓待發[N].中國證券報,2006-09-09. 
  [8] 陸小斌、宋海蛟:各界熱議股指期貨[N].金融時報,200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