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在新經濟形勢下的管理創新

   [摘要] 企業的管理創新應該通過學習來充實,所以首先應創立學習型組織,建立校企聯盟,讓高校和企業結成聯盟,資源共享,發展共贏。同時在企業內部培養整體學習的氛圍,讓每個員工都意識到學習對於個人和企業的重要性,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在此基礎上,民營企業還應完善企業管理制度,重視企業戰略,人性管理企業,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關鍵詞] 管理創新; 校企聯盟; 學習型組織
    
  經濟形勢日日更新,上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下至一個企業一個人,都必須去適應生存的環境和形勢,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時刻處於主動地位,在不斷的創新中得以成長。當今的社會是知識經濟與資訊經濟高度融合的時代,筆者認為企業的管理創新應該在不斷的自我學習中發現不足,並且以高瞻遠矚的眼界為企業謀發展。
  
  一、讓企業家素質在學習中提升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經營技能不斷變革創新,企業家不是神仙,唯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固步自封只會退步,原本的智慧也會變得愚蠢。為了更有效地利用勞動力、資金、技術、資訊等各種資源,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必須不斷學習,全方位提升企業家自身的素質,才能佔領市場競爭的制高點。有計劃地實施企業洗腦工程,進行經營理念意識的再造,才能帶領企業進入資訊經濟時代,使企業家成為資訊社會自覺的主人。很多企業家的成功事例表明,優秀的學習能力加上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出眾的捕捉時機的能力,為他們帶來了事業的成功。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提升企業家素質是企業走向成功的關鍵。企業家素質的高低決定著企業的興衰成敗,優秀的企業家可以掌舵企業正確的發展方向,優秀的企業家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企業的生機和活力,而企業的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也要求有高素質的企業家。所以,如何學習就成為問題的關鍵。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彼得·聖吉於1990年出版了《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務實》一書,推介了一種最成功的企業組織模式——學習型組織——精簡、扁平、網路化、有彈性,能夠不斷學習、不斷自我創新未來的組織。它是一種通過培養瀰漫於整個組織的學習氣氛、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有機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續發展的組織。這種組織具有持續學習的能力,具有高於個人績效總和的綜合績效。學習往往被認為只是學校的任務,其實人的一生無時無處不在學習。聖吉正是批判了這種學習與實踐的分割,主張以生命一體的觀點來了解萬事萬物執行的法則,以系統思考的思維模式來詮釋學習型組織的最高境界。
  目前,建立學習型組織已經在全國上下推行,但推行不能只停留在書面上,應該有切實可行的制度來促使企業真正認識到學習對於企業發展的作用,從而不斷地從學習中受益,發展和壯大自己的企業。
  1. 建立校企聯盟,提高領導學習意識
  現在很多高校都設有企業管理專業,但絕大多數是為了迎合招生和就業,從事企業管理教學的很多教師其實根本沒有在企業實踐過,所以,講課大多是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同時,企業家絕大部分也沒有系統學習過企業管理課程,憑的往往是自己對市場和企業的直覺。這兩者一直以來都是割裂的,以至於我國企業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道路上成效不佳。本文認為建立校企聯盟已經勢在必行。讓教師走進企業,讓企業家走進課堂,高校和企業相得益彰,學習和實踐真正融合。首先,讓高校管理學教師走進企業。每個企業都必須配有高校教師管理顧問,薪酬可以自定,當然以不增加企業負擔為宜,因為教師走進企業,受益的是雙方,教師在企業既是顧問也是學生。同時,讓企業家走進高校。企業的領導者應該分批去學校進修,一方面在課堂聽授課,另一方面也可以開展課下討論和講座,將課堂的知識和實踐的體會進行對比,使雙方都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現代企業管理思想的真諦。這兩個過程可以同時進行,正好可以彌補人員的空缺。建立校企聯盟,應該作為一項制度,由相關部門督促其實施,原則上以校企自由結合為宜,相關部門可以給予適當干預。也許在剛開始的時候,雙方會有些不適應,畢竟新的崗位新的環境,但如果可以堅持下去,我們相信,這樣一種雙贏的聯盟一定會受到高校和企業的歡迎,並且對於我國企業的成長與發展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2. 培養企業的整體學習氛圍
  建立校企聯盟,更多的是給企業的領導階層提供了學習的機會,而企業的員工也不能放鬆學習。無論員工從事的是什麼樣的工作,不斷地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都是必要的。絕大多數員工習慣於受僱的角色,被動地進行工作,只為每月生活所用的薪酬。管理大師德魯克倡導讓每個員工都能擁有主人翁的姿態,針對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斷總結,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地進步。而這就需要在企業中培養整體的學習氛圍,讓員工意識到,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勝任每天的工作,否則就會落後,甚至遭到淘汰。企業應該就此開展一定的活動,比如:不定期地開展技能大賽或知識競賽,讓大家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和與別人的差距;經常聚餐,在飯桌上討論工作相互借鑑,這種做法並不是建議大家鋪張浪費,因為有時候飯桌上的氣氛比會議室更融洽,更有利於大家理解領導的意圖;也可以組織大家外出等。總之,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增加企業的團體凝聚力,並在活動中逐步培養企業整體的學習氛圍,讓大家都認識到學習是個人進步、企業成長的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