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方面的論文投稿
電子商務不僅改變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同時也使得企業的交貨方式和經營方式發生轉變。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議規範電子商務企業價格行為政策
電商價格戰實質上是電子商務企業的低價競爭行為。儘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範電商價格行為,對於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維護消費者權益意義重大。
一、電商價格戰概念及其影響
一電商價格戰的概念
電商價格戰已經持續進行了3年,且每一年的價格戰都會引起市場和消費者的高度重視。迄今為止,學術界對於什麼是電商價格戰還沒有給出一個統一概念。筆者認為,應該從電商和價格戰兩個方面來理解這一概念。所謂電商是指依法成立的、專門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提供相關服務的電子商務企業;價格戰實際上是一種價格競爭行為,泛指經營者的低價促銷行為。整合上述理解,電商價格戰是指專門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提供相關服務的企業,利用低價銷售策略進行的價格競爭行為。
二電商價格戰的影響
1.對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電子商務發展最大程度減少了中間環節,構建了一個從“生產企業供貨商→電子商務企業→消費者”的網際網路營銷體系。無論是生產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之間,還是電子商務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維繫其有效執行的基礎就是誠信。以電子商務企業和消費者關係為例,消費者在交易前和交易過程中都不可能直接看到實體貨物,之所以選擇交易,是基於對電子商務企業的信任。電商價格戰打擊了消費者的這種信任。如電商企業承諾線上、線下商品價格一致,實際上線上線下商品價格並不一致,要麼就是線下實體店商品缺貨,讓消費者根本無法進行比較,導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電商承諾產生懷疑。此外,電商價格戰中,電商企業一味追求低價競爭,要求生產企業或供貨商降低價格,導致一些生產企業和供貨商出現虧本而不得不取消與電子商務企業的合作,極大影響了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2.對傳統商業發展的影響。相對於傳統商業模式,電子商務模式下的商品價格優勢明顯。傳統商業模式中,生產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中間環節過多,導致商品供貨成本增加,商品到達消費者手中後的價格必然很高。而電子商務有效節省了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商品供貨成本明顯下降。電商價格戰中,大多數商品價格非常低廉,部分商品價格甚至低於生產成本。在商品質量相同的情況下,加之電商價格戰期間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消費者必然會把更多的消費目光轉移到價格低廉的電子商務上,從而遏制或擠壓傳統商業發展。
二、電商價格戰的本質
一供求規律使然
供求規律對商品價格的影響表現為:商品供應量越多,其價格越低,商品供應量越少,其價格越高。人們通常所說的“物以稀為貴”即是指這一現象。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國內物資供應愈加豐富,商品市場逐漸從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生產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根據供求規律,當市場商品供應量大於市場商品需求量時,企業為了提高市場佔有率,往往會採取低價競爭策略,而當這種低價競爭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勢必會影響到企業的利益。電子商務發展也是如此。隨著電子商務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識到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潛力,電子商務企業日益增多,供貨量也不斷增加。但一定時期電子商務消費數量是有限的,電子商務買方市場由此形成。在供求規律作用下,為了爭奪有限的市場,電子商務企業實施價格戰是一種必然的經濟行為。
二價值規律使然
商品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勞動,是價格形成的基礎。商品交易是建立在價值相等原則基礎上的交易行為,商品價格的高低主要受商品價值高低的影響。電子商務中的主要商品為一般性消費品,如服裝、化妝品、家電等等,這些商品具有一個共同特點,即生產技術水平和勞動生產率都比較高。根據價值規律,勞動生產率越高,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勞動就越少,商品價值、商品價格也越低。當勞動生產率提高到一定水平後,商品供應量空前飽和,必然會有一部分生產企業遭到淘汰。為了生存,這些即將面臨淘汰的企業必然會大幅降低商品價格,引發惡性價格競爭。當然,從最近幾年電商價格戰演變歷程來看,並非所有企業都是在即將面臨淘汰時才展開價格競爭的。現實中,即使電商企業不發動價格戰,生產企業或供應商也會在一定時期通過降價方式來促銷產品。
三競爭規律使然
市場經濟競爭是一種普遍的經濟行為,電商價格戰與競爭規律密切相關。首先,價格競爭是一種最普遍、最有效的競爭方式。縱觀市場經濟中的各種競爭方式,如質量競爭、品牌競爭、服務競爭等等,在所有競爭方式中,價格競爭運用總是最為普遍、最為重要。其次,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商家促銷活動主要集中在節假日,這是經濟學中假日經濟的重要體現。目前,國內居民收入水平還不是很高,受傳統文化影響,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費水平比較低,而在節假日期間消費量會大大增加;此外,很多企業工資、獎金都是在節假日發放,導致節假日期間消費者消費量大大提高。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電子商務企業選擇在節假日期間進行價格戰成為必然。
三、規範電子商務企業價格行為政策建議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電商價格戰頻繁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相關法律法規缺失。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較快,但同時也出現了幾家獨大的現象,壟斷的跡象初步顯現。以淘寶、京東、拍拍、國美、蘇寧等為主的大型電子商務企業幾乎控制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佔到整個電子商務市場80%以上的份額,這與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建設滯後有著密切關係。應根據電子商務執行特點,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尤其是要完善相應的價格違法行為處罰措施,提高電子商務企業的違法成本。儘快出臺《網店信用評價指標》、《網路團購企業管理規範》、《網路團購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和《電子商務營銷運營規範》等與電商商務有關的法規,彌補電子商務法制建設的不足,規範電子商務價格行為。
二加強對價格欺詐、虛假宣傳行為的懲處力度
在電商價格戰中,最大的噱頭在於低價。如2012年的8·15電商價格戰,京東董事長劉強東在微博上說“京東商場所有大家電價格都比蘇寧線上線下的家電價格便宜!並且是無底線的便宜,如果蘇寧敢賣一元,京東的價格就是0元,買大家電的人不關注京東必吃虧”。蘇寧也在第一時間宣佈,將會將家電價格拉到最低,以應京東挑戰。電商價格戰中,各個電商企業商品價格是不是像他們所宣傳的那樣低呢?肯定不會。任何一個企業一般情況下都不會賠本銷售,電商企業的價格宣傳實際上是一種營銷策略。對比京東2012年8月15日前後大家電商品價格,整體商品價格平均上漲了3.8%,已經涉嫌價格欺詐和虛假宣傳。《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第三十三條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依法對價格活動進行監督檢查,並依照本法的規定對價格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第四十條第一款規定:“經營者有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並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筆者認為,應按照《價格法》規定,對8·15涉嫌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的相關電子商務企業進行處罰。
三強化對電子商務企業價格行為的監管
1.加強對電子商務企業價格行為的監管。一是要改變目前政出多門、多頭管理的局面,明確監管機構,避免因職能交叉導致相關部門相互推卸責任。根據《價格法》第五條規定:“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國的價格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負責有關的價格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價格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負責有關的價格工作。”因此,價格主管部門應該按照《價格法》相關規定,主動監督電子商務企業的價格違法行為,及時作出處理,以達到規範電子商務企業價格行為的目的。二是要建立電子商務企業價格促銷備案制度。所謂價格促銷備案是指在電子商務企業推出大型促銷、店慶活動前,必須向價格和工商部門備案,詳細說明活動範圍,提交活動前後商品價格資訊等,稽核通過後電子商務企業才能進行價格促銷活動,以有效規範電子商務企業價格行為。
2.加強對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的管理。一些電子商務企業並不直接經營商品,而是通過招募商家實行線上經營,並收取一定的經營管理費用。這種方式的電子商務企業實際上成為了管理者,包括淘寶、拍拍等電子商務企業都是採取這種經營模式。在這種情況下,線上經營者的價格行為多數與電子商務企業無關,即電子商務企業並沒有直接參與其價格策略制定。此時,電子商務企業必須通過服務平臺來管理線上經營者的價格行為。一是要與線上經營者簽訂價格協定,要求其對自身的價格行為作出合法、合規的承諾,否則,電子商務企業可以依據協定進行相應處罰。二是要構建起價格動態監督機制。利用網上交易資料,密切關注線上經營者宣傳價格與成交價格的變化情況,一旦發現價格欺詐或虛假宣傳,可以根據協議要求商家修正商品價格,情節嚴重的可以進行相應處罰。
四、結束語
電商價格戰是市場經濟中的一種必然現象,已經對電子商務和傳統商業發展帶來巨大影響。電商價格戰的主要負面影響表現為價格欺詐和虛假宣傳,對此,應進一步完善相關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加大對電子商務企業價格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同時明確電子商務主管部門,強化電商服務平臺監管,為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價格環境。
【參考文獻】
[1]張楠,林福永。價格戰的原因和根治對策[J].價格月刊,20035。
[2]陳藝妮,何緒軍。企業如何才能擺脫價格戰的惡性迴圈[J].價格月刊,200311。
[3]陳其進。“價格戰”現象的成因和效應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
[4]王曉靜。網購中消費者權益保護[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1。
[5]陳巨集宇,龍貞傑。基於服務營銷的M公司業務服務模式的改善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6。
[6]史凱。電商激戰,服務比價格更重要[J].銷售與市場管理版,20127。
[7]柯劍春。基於顧客滿意的網路營銷服務策略[J].中外企業家,201213。
篇2
淺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雖然當前世界經濟高速發展,但全球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社會排斥與就業不均衡問題卻依然明顯。經合組織OECD於2013年率先提出的包容性創業概念,對於新興經濟體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蓬勃發展的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在深刻改變中國經濟的同時,也為包容性創業提供了最佳的註解,涉農電子商務的發展正成為全球包容性創業的典範。
一、包容性創業的概念界定
一包容性
近年來,我國理論界開始引入“包容性增長”InclusiveGrowth和“包容性發展”InclusiveDe-velopment的概念,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
關於“包容性增長”,一般認為,這個概念是由亞洲開發銀行ADB在2007年首次提出,最基本的含義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經濟增長”,其涉及到平等與公平的問題。“包容性發展”Inclu-siveDevelopment是世界銀行在2008年《增長報告:可持續增長和包容性發展的戰略》中推出的概念。
“包容性發展”就是要尋求社會和經濟的協調、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通過一種規範穩定的制度安排,讓每個人都有自由發展的平等機會,讓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和發展的成果,讓弱勢群體得到多方面的保護,加強中小企業和個人能力建設;在經濟增長過程中保持平衡,重視社會穩定等。亞洲開發銀行2012年出版的《亞洲的貧困、收入差距與包容性增長》報告中提到,包容性增長被定位為“機會均等的增長”,主要政策含義包括:通過高速且持續的經濟增長創造生產性就業機會和經濟機會;通過投資於人才能力建設和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實現機會均等;改善社會保障體系,降低風險和衝擊帶來的影響,減少赤貧。
二包容性創業“包容性創業”InclusiveEntrepreneurship的概念
首先是由經合組織OECD和歐盟委員會EC提出的。他們在2013年的《被遺忘的創業家:歐洲包容性創業政策》報告中,針對歐盟成員國的非主流人群的失業問題、創業情況及其政策進行了分析,探討推動這些特殊群體從事創業、帶動就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這些群體包括:女性、青年人、老年人、少數民族和殘疾人在內的社會特殊群體。“包容性創業”對全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意義非常深遠。本文將“包容性創業”的研究範疇界定為非主流人群,包括女性、青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少數民族等社會弱勢群體的創業活動,儘管這幾類人群在分類上有一定的重疊性,但其分別代表著在某個方面與社會主流創業者的差異性,特別是在公共政策、社會認知等方面需要更多的關注,以推動更為公平、包容性的創業和發展。
上述非主流群體的創業創新,是我國社會穩定、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石。中等收入國家的不平等現象在不斷增加,導致貧困的加劇,並可能阻礙可持續發展,包容性創業扶持推動非主流群體創業,帶動就業,將是促進中等收入國家包容性發展、減少貧困的有效途徑。
二、農村電子商務促進包容性創業的微觀機制
創業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邁克爾·莫里斯MichaleH.Morris在管理學頂級期刊AMJ上發表的《創業的重新概念化:一個投入產出的視角》一文指出:創業是從創業導向到創業投入、創業產出的整合過程[7]。由此可知,創業過程中的創業動機、創業投入、創業產出對創業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在傳統創業模式下,社會弱勢群體由於創業所需的社會資本、個人資本的缺乏,創業動機不強,創業啟動困難,創業生存率低下。在農村電子商務的新模式下,其新動力機制有效提高了弱勢群體的創業動機,新發展模式有效降低了創業門檻,新實現形式有效提升了創業效率,成功地促進了弱勢群體的包容性創業。我們通過對浙江遂昌、義烏、海寧、臨安,福建安溪,河北清河,山東博興,江蘇沙集等地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調查發現,農村電子商務的新模式為包容性創業提供了最好的註解,對於帶動農業實現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戰略促進作用[8]。
一創業導向視角:農村電子商務新的動力機制提高了包容性創業動機
農村資訊化經歷了資訊服務的多年徘徊後,在網際網路農村電子商務的新平臺下,不再僅僅是政府主導的資訊服務而轉變為多元主體聯合驅動的交易實現的新階段。“市場牽引”、“政策催化”取代了“政府主導”,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動力機制極大地點燃了特殊群體的創業激情,增加了創業動機[9]。
1農民網商抱團集聚推動。如江蘇沙集、灣頭農民網商抱團,新產業基於電商從無到有,形成叢集,並進一步推動當地電子商務經濟蓬勃發展。
2標杆龍頭網商示範帶動。如福建“世紀之村”為代表的龍頭企業,以及四川青川的趙海伶、山東博興的賈培曉等帶頭網商,通過示範和引領作用帶動了區域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3政策聯合市場共同催化。如浙江義烏江東以電子商務協會通過網商培訓、資訊和技術分享,完善相關產業鏈;浙江遂昌以本地化綜合服務商為核心,協同政府金融、土地、政策等支援、供應商、支撐服務商物流、銀行、電信運營商等,加速了特殊群體利用農村電商開展自主創業。
阿里巴巴研究院2013年釋出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白皮書》的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阿里平臺上在農村自主創業的賣家增長到近72萬家,農村弱勢群體基於網際網路的新動力機制,依託不同驅動主體和不同的交易平臺快速發展,呈現出蓬勃發展、異彩紛呈的包容性創業發展態勢。
二創業投入視角:農村電子商務新的發展模式降低了包容性創業門檻
在傳統模式下,特殊群體的創業由於自身經濟基礎薄弱,創業時往往受制於產品市場化能力弱、資金不足等困難,被排斥在創業和市場之外。
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帶來的農民買賣需求和行為的分散化,導致農戶的組織率不高、農村資訊服務基礎薄弱,成為制約農民創業的重要因素。
農村電子商務,通過搭建農業經營和農產品順暢銷售的電子商務平臺,提高了農民創業能力,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有利於縮小城鄉差距、加快實現城鄉一體化。農村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依託當地特色資源,發展多樣性電子商務交易:1依託農特產品資源的發展模式。如浙江遂昌依託土豬肉等生鮮土特產、福建安溪依託鐵觀音茶葉、浙江臨安依託山核桃等農特產品的網上銷售發展農村電子商務。2依託特色產業資源的發展模式。如河北清河東高莊依託羊絨產業、山東博興灣頭村依託手工草編業發展“淘寶村”。3依託特色渠道資源的發展模式。如浙江義烏依託小商品批發專業市場、浙江海寧依託皮革專業市場發展農村電子商務。4依託特色要素資源的發展模式。如河北高碑店地處京津石三城中心,地理要素資源對其發展推動顯著;江蘇沙集臨近中國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基地,原材料資源對其發展組裝傢俱提供了重要支撐。
農村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的模式創新,使得廣大女性、青年大學生、鄉鎮青年和老年人在內的群體能有效地利用當地的特色農業、特色農產品及特色要素及渠道等各類當地方便利用當地資源,突破傳統的創業門檻。對於低技能水平的社會特殊群體而言,農村電子商務是實現包容性創業,帶動就業的重要手段。
三創業產出視角:農村電子商務新的產出機制提升了包容性創業效率
對於眾多的社會特殊群體來說,創業過程中的高風險和高失敗率,創業難、創業貴的現狀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創業動機。
伴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的實現形式的多樣化,包容性創業者的市場視野更為廣闊,與消費者的對接方式變得更為直接[10]。“區域營銷”、“網路預售”、“訂單農業”等多樣化的農村電子商務實現形式進一步擴大了包容性創業的效果:1區域品牌的整體營銷形式成熱點。如淘寶網通過特色中國專案,進行區域農村電子商務品牌的整體營銷;如特色中國山西館上線運營僅四天,網上銷售的老陳醋相當於2012年省外銷售的1/10。
2農產品預售形式逐漸升溫。阿里巴巴推出以搶鮮購為代表的“預售+訂單農業”的銷售模式,通過網路預售定製模式減少農產品中間環節,降低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和損耗;以天貓預售平臺為例,2013年完成的預售農產品銷售達2.6億。包容性創業是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重要途徑。
隨著基於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包容性創業日趨活躍,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創業活動和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減少了區域發展不均衡;新型的農產品營銷模式和自下而上自發生長的淘寶村等農村電子商務模式在農村先後湧現,電子商務的新經濟生態系統發展迅猛,有力推動了農民返鄉創業,並以市場化的方式引導和鼓勵弱勢群體,通過網際網路連線的大市場發展特色產業,形成繁榮的商品交易,促進資金、人才迴流,農民收入不斷提高,生活方式與城市居民相近,促使農民生活和生產顯現城鎮化特徵,推進了農村城鎮化建設。
三、包容性創業視角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挑戰
雖然以農村電子商務為代表的包容性創業已經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要形成燎原之勢尚待時日,要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農業產業格局和中國整體經濟和諧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農村電子商務的包容性創業存在的主要問題體現在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嚴重滯後於城市,且地區發展不均衡,少數東部地區發展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滯後,而且各地區之間同質競爭、空間束縛和政策缺位等問題仍比較突出。在公共政策、社會認知等方面更需要關注,以推動更為公平的包容性創業。包容性創業視角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面臨以下挑戰:
一城鄉發展差距大
現階段,我國農村電子商務還有一些制約因素影響其發展,電子商務發展城鄉差距很大。
1我國農村資訊服務基礎薄弱,農村網際網路普及率低,發展速度慢於城鎮。據農業部統計,城鄉數字鴻溝達到45%,農村和城市資訊服務的差距在拉大。2我國農民的整體素質尤其是資訊素質低於城市居民,農民資訊獲取能力較弱。據農業部調查,我國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為7.8年,與城市相差3年,農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佔7%,小學文化程度的佔25.8%,初中文化程度的佔49.4%,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僅為1.1%,遠遠低於城市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農村很多人對計算機技術並不瞭解。上述因素導致農村和城市的電子商務發展嚴重失衡。
二東中西部地區發展差異大
據中國社科院與阿里巴巴合作的涉農電子商務研究報告,按省網商和網店數量分析顯示,江蘇、浙江、廣東、福建、上海、山東,明顯走在全國前列,所佔農民網商數量和農民網店數量超過了全國半數,而西北等偏遠地區發展滯後。在交易商品數量方面,浙江、廣東、江蘇、北京、福建和上海在數量上處於領先地位。阿里巴巴2013年淘寶村研究微報告和2013中國縣域電子商務發展指數報告再次印證了東部沿海地區和中部、西北部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呈現明顯的地區差異。
三後發地區發展基礎薄弱
相比東部地區,我國廣大中西部農村地區由於產業基礎、交通物流等因素的制約,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1後發地區農村產業基礎相對薄弱。由於國家近年來對工業和第三產業的扶持力度的增大,農業的基礎相對薄弱[10],農業發展的動力不足,農業的基礎設施得不到改善,農村後發地區的問題尤為突出。2農村物流配送網路不健全。我國農村地域分佈廣泛,部分地區交通相對落後。當前,大多數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網路只能覆蓋到縣一級地區,無法送達鄉鎮,部分偏遠地區由於公路交通不便,更是被排除在物流公司的業務範圍之外。
四先發地區發展遇到瓶頸
浙江等先發地區的農村電子商務模式也遇到諸多發展瓶頸,具體如下:1農民網商簡單複製,惡意競爭。同地域網商經營產品趨同,相互之間缺乏交流,區域農民網商打價格戰惡意競爭。
2農村電子商務引留人才難。各地普遍反映人才難招的問題,既懂農業、農產品,同時又具備電商技能的人才尤其缺乏。3農村電子商務品牌化程度低,智慧財產權糾紛多。農村生產碎片化造成我國農業品牌化程度低,而農民的知識結構、品牌和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薄弱,也造成產品品牌多,規模小,品牌沒有得到整合,智慧財產權糾紛層出不窮,農村電子商務競爭力低。先發地區面臨電商生態化、叢集化、規模化協同成長的諸多挑戰。
四、包容性創業視角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建議
基於網際網路的農村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為中國的包容性創業營造了新環境,點燃了包容性創業的星火。面對難得的機遇,創業者須順勢而為。與此同時,面對依然嚴峻的挑戰,政府和市場要形成合力,共同為特殊群體的包容性創業積極營造良好的環境。
一政府投入,市場發力,合力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的優先扶持
為構建一個以公平為導向的包容性創業體系,政府需要構建有益於包容性創業的政策體系,加大對農村的扶持力度,消除包容性創業面臨的障礙。1現階段農村電子商務即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需要依靠政府投入。鑑於城鄉二元結構的現實國情,城鄉電子商務的發展機會明顯是不平等的。據農業部統計,僅1.6%的涉農企業開展面向農民的資訊服務,政府必須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的政策扶持。2要通過政策吸引更多優秀企業共同培育開發農村電商9億人的巨大市場。
二因地制宜,上下聯動,大力發展後發地區農村電子商務
基於包容性創業的政策體系的構建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1中西北部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上要因地制宜。由於上述地區普遍不具備產業資源基礎,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的選擇,必須立足於挖掘產品資源、渠道資源和要素資源上的優勢。2中西北部等後發地區農村電子商務動力機制上要加強市場與政府的聯動。既要注重市場牽引、社會投入,鼓勵農民網商利用市場化平臺發展,也要注重政策環境的催化和助推,加強對電子商務的交通、寬頻、產業園區的基礎設施投入和金融、財政、人才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援。在具體策略上,地方政府可引入成熟的公司化運作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商,培育特色產品和農民網商,帶動特色農業發展,加強政策引導,服務商、農民網商、政府有效互動,催生當地特色農業產業,構建良好的電子商務生態。
三優化機制,改善監管,前瞻性政策服務推動先發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的可持續發展
實現包容性創業是中國發展的必然選擇,其關鍵在於構建一個有益於可持續發展的制度框架。1對先發地區農村電子商務提供前瞻性政策服務。政府為農民網商在公司化、組織優化、品牌建設、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以及電商生態、系統開放合作等方面提供前瞻性的公共服務。2政策重點體現在創新機制、改善監管與提供保障。
政府需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經營主體與商品的資訊認證,建立農村電子商務經營者誠信記錄的資料庫,強化網商企業的智慧財產權規範與管理、提供農村電商優秀人才培訓服務與知識庫接入,推動農民網商和電子商務協會開展資訊交流和知識分享,為先發地區農村電子商務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四創新形式,整合資源,更大程度地發揮農村電子商務對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推動作用
為提高包容性創業的效率,政府與企業應著力於拓展和整合資源,創新形式,為非主流群體企業提供保障。1發展農業預售和個性化定製等新型農村電子商務模式,革新傳統農業流通方式。
在農業生產之前就通過生產者與消費者進行雙向互動,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的農業產品,促進雙方資訊對稱。2發展農業眾籌等農村電商新形式,有效整合資源,突破傳統農業發展瓶頸。眾籌等新型電子商務模式具有在網際網路基因和商業模式中的獨特優勢,可以有效進行跨資源整合,社交性聚攏,全方位分享。通過將眾籌等創新性和現代化的思維方式與農業相結合,整合社會資源參與農業育種、農產品流通、生態農場、農業機械、生物肥料、農業科技、農業金融等各環節,通過農業眾籌整合農業生產經營鏈所需資源,突破傳統農業發展瓶頸,革新農業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