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考作文議論文範文

  山東高考的精彩作文議論文,不知道夥伴們看過多少篇?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彩議論文,僅供參考!

  議論文篇一:我心自有云白山青

  叔本華說:“從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曲歡快的協奏曲;從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汪寂靜的死水。”角度不同,心態不同,我們所看到的也不同。

  窗子是一個畫框,從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見一幅圖畫,這圖畫是虛幻的現實。內心雲白山青的人在喧鬧中看到的也是寂靜的美好,內心烏雲密佈的人在文雅中看到的卻是低俗的趣味。要從畫框中望這個世界,首先收拾好自己的心態,用冷酷的哲思與美好的遐想,還現實這幅畫本來的美好。

  近代著名學者金嶽霖先生一生鍾情於林徽因,但他的愛坦坦蕩蕩,朋友與當事人都知道,他不學心碎浪子遠走他鄉。也不學鄉里霸王強拆鴛鴦,而是在林徽因身旁默默守望,這一守便是一生。旁人看到的可能是金嶽霖一生的孤單寂寞,是林徽因的不識才子,其實從金嶽霖的眼中去望,沒有比這更加美好的了,他抵住了誘惑,穩穩站在屬於自己的角落,這才讓美得以持久。守住自已的本心,你從窗子裡望見的圖畫,一定被塗上了最美麗的色彩。

  去望這個現實,這是生活的本質。你我都去望,生活這幅畫面卻截然不同。你我望孤獨,望見的是滿目的黑色,而村上春樹望孤獨,它只是他熟悉的朋友。也許村上春樹洞悉了人生,他並不將孤獨視作洪水猛獸,而是用一種玩味的筆調給我們望見的黑色塗上了美麗的覯色,村上春樹的眼中,生活不可變,只有心態可變。圖畫不可變,只有看畫人的心情可變。那何不調整自己的心態,走出人生最為瑰麗的舞步呢?

  在這個萬般千態的浮世繪中,在錯亂複雜的名利場裡,我們容易在無端狂熱中迷失方向,在無畏競爭中迷失自己,其實人生如夢,年華似雪,夢醒了,雪停了,我們將一無所有。我們看到的窗子外的圖畫,不是眼中所見,而是心中所感悟的,只有守住我們的本心,用澄澈的心去看現實的畫卷,才能感悟生活的美好色彩,看破這釋厄夢境,走出這無涯雪場,回到正確的道路上。

  任世事無端變幻,我心自有云白山青。守住內心,弘一法師方能發出“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的感悟,三毛才能在丈夫死後仍擁抱寂寞。《菜根譚》有言:“世人為榮利纏縛,動曰塵世苦海。不知雲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鳥笑,谷答樵謳,世亦不塵,海亦不苦,彼自苦其自心爾。”讓我們用積極的心態面對這個現實,用心靈的畫筆遮住現實中不完美的畫面。

  我心自有云白山青。

  [點評]這是閱卷專家組推薦的最富有哲理意蘊、結構嚴謹、文思飄逸的滿分作文。透過生活現象發掘本質是本文立意深邃的不二法寶。“角度不同,心態不同,我們所看到的也不同。”窗與景,畫與心,文理在溯源求本的分析中自然呈現。本文在論證過程中,不僅例證豐富,而且能夠及時生髮緊扣論點的議論,即如第三段考生巧用金嶽霖鍾情林徽因這一素材引申發掘,在“寂寞”、“守望”的背後發掘到“本心”的堅守,從而巧妙地論證了中心。文章首尾巧用叔本華、弘一法師等人名言警語點扣中心:開頭引用叔本華之語點明中心;結尾則用弘一法師及《菜根譚》箴言圓閤中心,言盡意永,也使得文章見地高超,不落俗套,讓考生的思想在字裡行間閃光。

  專組句評:文章以“我心自有云白山青”為題,以金嶽霖、村上春樹等鮮活素材深入挖掘窗與景、畫與心的微妙關係,深入論證“角度不同,心態不同,我們所看到的也不同”這一中心論點,文章結構清晰,語言精警,意蘊無窮。

  議論文篇二:窗外盛景自在心 

  推開一扇窗,欣賞一片景。窗外風景如何,源於內心。只要內心充滿光亮,窗外風景自是無限明媚。在心中種一簇淡菊,身入俗世,眼中亦是優雅之景;在心中灑一樹蔭翳,身處樊籠,眼中是清爽之色;在心中墜一滴甘露,身處鬧市,眼中亦是寂靜無限。 林徽因說,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儘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濤聲依舊,只要我們放棄執念,便可寂靜安然。是啊,保持內心的平靜,方可看到寂寞恬淡之景。

  開啟《圍城》的窗子,錢鍾書先生飽覽寂靜學問之景。不管外界如何吹捧,錢鍾書只管在清華園那盞孤燈下,持一顆寂靜之心與學問為友,在書海中泛舟。推開窗,錢鍾書看到了靜,而這靜,正是來自他本心的寂靜安然。

  而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急於炫耀自己的一時成就,內心浮躁,推開窗子,他看到的只能是喧鬧嘈雜。只有內心平靜的人,才能看到寂靜恬淡的景色。

  我不禁想起,三毛內心保持優雅,推開窗子,她看到的是撒哈拉的長河落日。保持內心優雅,三毛與丈夫荷西投入沙漠的懷抱,遠離俗世,她做了她的“素人漁夫”,以內心的優雅,看到了她那燦爛的依米小花。正如同她自己說的:“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保持內心的優雅,啟而視之,三毛看到了黃沙漫漫中的優雅落日,沐浴陽光。

  而在民國這個亂世,阮玲玉作為一代默片之後,卻沒有以內心的優雅對待流言,她從窗子裡看到的只是人言可畏,遂隕落香江終入塵土。看吧,只有內心優雅的人,才能洞見窗外的優雅美景。

  史鐵生曾說,苦難既然把我推到了懸崖的邊緣,那麼就讓我在這懸崖的邊緣坐下來,順便看看懸崖下的流嵐霧靄,唱支歌給你聽。是什麼讓史鐵生得以賞煙霞,遊地壇?不正是來自他內心的寂寞與優雅嗎?

  無數事例告訴我們:窗外盛景自在心。

  讓我們在心中種一份寂寞與優雅,推開小窗,賞窗外明媚風光。

  [點評]融說理於濃郁文化氣息,把理性的思考化為形象的揭示。“推開一扇窗,欣賞一片景……”,文章自然開篇,生動地詮釋了主題。議論文以說理為主,也要有“情感”!作者對錢鍾書、三毛先生的熟悉度幾近研究的程度,其挖掘之深、論析之透,確實讓人歎服。加之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文字簡潔從容,尤其是文章開頭和結尾,前後呼應,畫龍點睛,寥寥數筆,精當點題。在論證過程中,作者結合名人事例說理,對課內外人物素材的嫻熟運用,對名言警句的恰當摘引,對文化名人的中肯評價,將話題演繹得機警而成功,使文章立意深刻,思想卓然超群、意蘊豐富。

  名師句評:議論文以說理為主,也要有文化情感。融說理於濃郁文化因子,或嫻熟運用課內外經典素材,或恰當摘引名言警句„„考生旁徵博引,深入剖析,使得文章意蘊豐富,思想卓然超群。“推開一扇窗,欣賞一片景”,“窗外風景如何,源於內心”等妙語點題,畫龍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