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財務資訊與內部控制論文參考

  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資訊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採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續與措施的總稱。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論企業內部控制與會計資訊質量

  【摘 要】本文通過對會計資訊質量要求、會計資訊失真原因及內部控制對提高會計資訊質量的作用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企業構建並實施內部控制體系,是企業自身提高會計資訊質量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會計資訊質量;內部控制

  在我國股票交易歷史上,不斷傳出上市公司造假的醜聞,早期有主機板臭名昭著的銀廣夏,近期有中小板情節惡劣的綠大地,最近的萬福生科,也成為創業板造假第一股。

  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利益實體,國家機關及相關中介機構對其有著系統、嚴格的監管,但是上市公司造假醜聞卻接連不斷,因此說明在提高企業會計資訊質量方面,外部監管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要從根本解決問題應首先從企業自身出發。而內部控制制度的設立和有效執行是企業自身提高會計資訊質量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徑。

  1.內部控制與會計資訊的概念

  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合理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效率和效果、企業資產安全、以及對法律法規的遵守,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由企業治理層、管理層和其他人員設計與執行的政策與程式。

  會計資訊是指企業通過財務報表、財務報告或附註等形式向投資者、債權人或其他資訊使用者揭示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資訊。

  2.會計資訊質量要求

  會計資訊質量要求是對企業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資訊質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資訊對投資者與使用者決策有用應具備的基本特徵,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

  3.會計資訊失真的原因

  實務中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會計資訊反映出的企業狀況與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的現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可分為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主要包括:

  1企業管理層、員工為了滿足個人私慾,使用欺騙等非法手段貪汙、挪用、盜取企業資產。這種行為通常伴隨著虛假或誤導性的記錄或檔案,以隱瞞資產丟失等事實。

  2企業治理層、管理層為改變財務報表使用者對企業業績和盈利能力的看法、達到減輕企業稅負的目的等,通過精心策劃和蓄意實施而編制虛假財務報告,從而導致企業對外提供會計資訊與實際嚴重不符。

  客觀原因主要包括:

  1固有風險,即在設立內部控制之前,某類交易、賬戶餘額或披露的某一認定易於發生錯誤的風險。例如複雜業務的計算、受重大計量不確定性影響的業務,技術進步較快業務等。

  2操作失誤風險,由於企業各個環節業務主要由人操作,而每個人都具有主觀能動性,因此不能保證操作環節不出現失誤。

  3企業相關人員缺乏專業勝任能力,即企業相關人員素質不能適應崗位要求,導致其不能正確理解職責要求,進而不能正確執行企業已設定好的內部控制要求。

  4會計準則不完整,企業會計準則及應用指引對部分事項沒有做出明確規定,從而導致每個企業處理方法不盡相同,降低了會計資訊的可比性。例如準則規定對內部研發活動形成的無形資產成本,由可直接歸屬於該資產的創造、生產並使該資產能以管理層預定的方式運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組成。可直接歸屬成本包括,開發該無形資產時耗費的材料、勞務成本、註冊費,在開發該無形資產過程中使用的其他專利權和特許權的攤銷,以及按照借款費用的處理原則可資本化的利息支出。對其中勞務成本是否包括委託外部企業發生設計、研發等勞務,是否包括員工福利津貼等沒有具體細分,造成了每個企業的理解不同,研發支出歸集方法也不相同。

  4.內部控制對會計資訊質量提高的作用

  內部控制包括企業使用並依賴的,用以在交易流程中防止錯報的發生或在錯報發生後發現與糾正錯報的所有政策和程式,其主要目標包含了合理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企業資產安全。

  內部控制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預防性作用,即內部控制用於正常業務流程的每一項交易,以防止錯報的發生。例如通過設立採購與驗收由不同部門完成、出納與記賬會計由不同人員負責等不相容職務職責分離制度,可以有效保證企業財產安全;其二是檢查性作用,即發現並糾正流程中已發生的錯報。例如通過設立複核程式能夠在錯報發生後及時發現並糾正,以保證會計資訊的準確性。

  5.內部控制各個環節

  5.1設計環節

  內部控制的建設面臨著外部環境、企業文化理念、管理層經營哲學、各種競爭等多方面的環境變數與因素的影響,因此企業構建並實施內部控制體系,應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全面性原則,強調內部控制應當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的全過程,覆蓋企業及其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和事項。

  2重要性原則,是指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內部控制應該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

  3制衡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定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執行效率。

  4適應性原則,即強調內部控制應當與企業經營規模、業務範圍、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並隨著情況的變化及時加以調整。

  5成本效益原則,即內部控制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 成本實現有效控制。

  我們可以聘請專業的中介機構幫助企業設立全面而適應企業自身的控制制度,在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時,需要企業人員全面配合,配合的人員中不僅包括企業財務人員,同時還需有銷售、生產、採購等其他部門人員的全面參與。在中介機構出具報告後還需要企業組織各個部門綜合評鑑,以保證該方案涉及企業業務流程的各個業務環節,並適合企業自身情況。

  5.2執行環節

  內部控制政策及程式設計完成後,需要企業治理層、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執行,內部控制全面有效的執行是提高企業會計資訊質量的重要環節。在內部控制執行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企業員工要有專業勝任能力,即相關崗位員工業務素質能達到崗位需求,這樣才能有效保證已設計好的政策和制度能夠得以有效執行性。

  2企業需提供良好的控制實施環境,樹立重視內部控制文化氛圍,以提高員工對內部控制的態度,進一步保證內部控制全面有效執行。

  3在考慮成本與效益原則後,企業需提供執行內部控制付出的執行和維護成本。

  4內部控制的執行涉及企業不同部門,單個部門的執行結果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他部門對政策和程式的執行,因此需要管理層定期組織協調。

  5企業管理層的態度,企業內部控制的每個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管理層採取的措施和做出的決策的影響,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重視有助於控制的有效執行並減少特定控制被忽視或被規避的可能性,同時管理層需對違規行為以及內部控制存在缺陷方面及時做出反應。

  5.3監督環節

  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是由企業董事會和管理層實施的,管理層需要指定專門部門完成對內部控制的日常監督,定期對內部控制進行自我評價並出具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時應該遵守全面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和客觀性原則。

  綜上所述,企業只有從各個環節加強內部控制,才能保證會計資訊的真實可靠。

  篇2

  論企業內部控制與會計資訊質量控制

  [摘 要]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會計資訊越來越重要,內部控制作為一種制度和手段,對企業會計資訊質量具有重要影響,有效率的內部控制可以提高會計資訊質量,而缺乏效率的內部控制制度,則對會計資訊質量構成負面的影響,造成會計資訊失真。因此,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是當前國內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基於此,本文利用經濟學理論與管理學理論對企業內部控制與會計資訊質量控制進行探討和分析。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了有關內部控制的理論分析,以及目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同時本文重點針對內部控制與會計資訊質量的關係,以及如何加強內部控制提高會計資訊質量進行詳盡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內部控制 會計資訊 質量 對策

  一 內部控制與會計資訊質量關係探討

  一內部控制的基本內涵分析

  最初的內部控制定義可以追溯到1949年,美國會計師協會的審計程式委員會在《內部控制,一種協調製度要素及其對管理當局和獨立註冊會計師的重要性》的報告中,對內部控制首次作了權威性定義:內部控制包括組織機構的設計和企業內部採取的所有相互協調的方法和措施。本文認為所謂企業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或組織的各級管理層為了保護其經濟資源的安全、完整、確保經濟和會計資訊的真實可靠,其相對固定的範圍內,協調各項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控制經濟活動,利用單位內部分工而產生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絡的關係,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式,並予以規範化、系統化,使之成為一個較為嚴密、完整的體系。

  二內部控制與會計資訊質量關係探討

  會計資訊質量指的是會計資訊的有效性、及時與可靠性的大小程度。內部控制與會計資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認識和分析:

  第一,控制環境是會計資訊質量的前提條件。沒有良好的控制環境,內部控制就流於形式,會計資訊質量就得不到保證。

  第二,風險評估是會計資訊質量的基礎。會計資訊傳遞過程中含有內部風險,合理地評估和控制企業的內在風險和財務風險是會計資訊真實可靠的基礎。

  第三,控制活動是提高會計資訊質量的必要手段。與其他要素一樣,用於防止和發現會計資料中的差錯的控制活動加強了會計資訊系統的功能,會產生更為可靠的會計報表,包括批准、授權、安全控制、職責分工等,通過這些關鍵控制點,合理保證會計人員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二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存在的問題

  一 控制環境方面

  控制環境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控制環境執行的質量,對企業能否有效的實施內部控制具有重要的影響。根據一項關於全國企業內部控制的調查,很多企業在內部環境上,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計劃經濟的影子還在;企業機構仍然臃腫、效率低下,以及企業的管理的扁平化程序緩慢等。從而導致了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之間缺乏資訊的流通和協調。再加上由於企業的領導權利過大,導致了內部控制往往流於形式,得不到充分實施的空間。

  二會計責權控制方面

  在很多企業中,會計責權控制顯的很薄弱,主要是目前財務與會計的功能劃分不合理,很多企業沒有明確會計和財務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此外就是服務物件問題,比如財務監督和會計監督問題,我們知道財務監督一般對企業的所有者,而會計監督的物件則是企業內、外部利害關係人,其提供的公開資訊必須滿足真實公允的要求。如果我們把財務監督和會計監督混為一談,那麼物件上的模糊,必然導致內部控制上無所適從。此外目前現在很多企業責權利不對等權利、義務與責任不對等的現象。

  三重審計監督,輕服務建設

  縱觀我國內部審計十幾年來的發展,結合對企業調查,我們發現,企業的內部審計並沒能真正履行其應有職能,首先是內部審計流於形式,獨立性不夠,然後就是企業在實際中內部審計卻忽視了預防錯誤與弊端這一職能,過分強調查錯糾弊,在各種正式的檔案規定中,重視“監督”的多,鼓勵“服務”的少,這種過分強調監督的指導思想是我國審計認識上的一大誤區,也是阻礙內部審計發揮作用的重要思想。

  三 加強內部控制提高會計資訊質量的對策

  一完善控制環境

  首先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營者職業化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成為了企業一個必然的選擇,通過建立專門的職業化制度,可以有效的減少控制環境存在的一些問題。其次加強企業道德建設,道德建設是內部控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道德是企業經營道德得計出,是實現社會經濟活動合理化的精神力量。企業經營者作為一個個體,良好的道德是水準是對企業的內部控制能否順利進行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加強會計責權控制

  本文認為加強會計責權控制,應該首先健全制度建設,通過明確會計責權來達到責權控制的目標。在現有的會計法和會計制度規範的基礎上,應該加快制訂頒佈會計人員職業行為規範,細化會計人員的責權,以約束會計人員的行為。其次要區分財務與會計兩個基本點部門將財務部門和會計部門分別隸屬於企業最高責任人領導。這樣才能明確服務物件,進一步明確責任和權力。

  三加強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只有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才能給予它施展才能的機會,也才能提高內部審計的威信。在不違反國家法紀的前提下,內部審計人員應處處以企業利益和投資者利益為重,努力擔當好廠長經理的“法律顧問”和企業經濟行為的“診斷醫生”,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高質量的服務水準,去贏得企業高層領導的重視和公眾的信任。

  參考文獻:

  [1]柳絮,劉小清.企業內部會計控制[M].廣東:廣東經濟出版社,2006年,P78-90

  [2]劉志遠,劉潔 息技術與企業內部控制[J].會計電算化.2007年,P90-95

  [3]陳朝暉,王自然.會計資訊化對內部控制的要求[J].財務與會計,2005年,P100-10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