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會計審計研究論文

  會計審計對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與操作規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高校建設工程審計風險識別與控制 》

  摘要: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對於組織治理的影響越來越深刻,基於此背景,本文借鑑風險導向審計模型,識別高校建設工程存在的風險,並提出控制風險的措施,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風險;工程審計;高校

  1審計風險的概念

  闡述我國《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17號———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中闡述:“本準則所稱審計風險,是指內部審計人員未能發現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異或缺陷而做出不恰當審計結論的可能性。”它已不再侷限於財務報表而將風險的範圍延伸到經營活動、內部控制中,同樣適用於高校工程建設的審計風險。

  2審計風險模型的借鑑

  風險導向審計是以審計風險的評估為基礎,以將審計風險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為目標的現代審計程式模式。其基本原理可用美國審計準則委員會於1983年釋出的第47號審計準則公告中審計風險模型闡述:審計風險AR=固有風險IR×控制風險CR×檢查風險DR。即對風險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評價,首先確定一個預期的風險水平值,然後通過對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的確認和評估,按照模型確定檢查風險,並根據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確定實質性測試的性質、範圍和重點[1]。本文將以該模型為基礎,對工程建設的審計風險進行識別與控制研究。

  3內部審計風險識別

  基於上述審計風險模型,結合高校審計的實際,筆者針對建設工程特點,按構成風險模型的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等風險形成的子系統識別風險。

  3.1固有風險就建設工程而言,固有風險是指在沒有內部控制的情況下,工程專案的投資造價或管理髮生差錯的可能性。它獨立地客觀存在於審計過程中,是一種相對獨立的風險[2]。它注重對高校所處的社會和行業的巨集觀分析,主要風險源有:

  1融資償債風險。高校快速擴張廣泛籌集建設資金,對融資成本、籌資結構及償還能力考慮不足,容易造成高校財務危機,甚至造成資金斷鏈,工程停工等風險。

  2行政審批風險。建設專案審批手續包括了立項、可研批覆,建設用地許可證、規劃許可證及施工許可證,施工圖審查、環評、節能檢測、消防檢測等許可環節。審批的缺失面臨違規被叫停、責任人接受調查、學校被經濟處罰等風險。

  3安全事故風險。工程質量安全關乎專案成敗,高校可能為趕工忽視安全生產,施工單位可能為逐利而偷工減料,面臨財產損失、人員傷亡、質量隱患的風險。

  3.2控制風險這裡的控制風險是指高校內部控制未能及時防止、發現並糾正建設專案中的某些錯誤或不法行為,以投資造價失控或管理混亂的可能性。工程專案建設主要控制風險源有:

  1集體決策風險。中央提出了“三重一大”的集體決策制度,工程專案涉及的重大事項,不經集體決策可能導致長官意志產生浪費、低效甚至民眾抵制阻撓等重大決策風險。

  2採購風險。我國政府採購法、招投標法明確了採購的範圍和方式,工程的設計、監理、施工等專案的競爭性談判或公開招標過程中,可能出現招投標程式違規,圍標、串標等風險。

  3工程管理風險。高校工程管理的不健全、不規範,可能造成工期拖延,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隨意變更籤證增加造價,合同糾紛以及法律訴訟等風險。

  4基建財務風險。目前高校一般性會計業務的內部控制已逐步建立健全,但由於內部控制不健全等原因,基建財務仍可能出現挪用資金,未專款專用,超額支付,長期未財務決算等風險。

  3.3檢查風險

  檢查風險是從審計主體的角度進行考慮的風險,也即審計人員由於自身的原因導致重大錯報未能被發現的風險[3]。工程專案建設主要檢查風險源:

  1制度保障風險。審計制度風險,一方面是指沒有制定審計專案質量控制的規章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是指沒有制定為保障審計的合法地位和實施依據的內部審計規定帶來的風險。

  2資訊軟體風險。利用軟體進行清單工程量的計算,定額的套用,費率的取值等,但計價軟體仍然存在出錯引起造價錯誤的風險。

  3專業程度風險。工程專案的專業化分工帶來了審計專業化的風險,審計工程師可能會對自己不熟悉的建築安裝專業稽核而帶來風險。

  4職業法規風險。審計法規對內審機構、內審人員應當嚴格遵守的審計職業規範,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如不按規定執行,可能面臨行政處罰和法律訴訟的風險。

  5審計外包風險。工程審計外包已成為高校彌補審計力量不足的重要措施,但由於行業發展的不成熟,可能發生被委託的中介機構跟蹤審計不到位,發表不實審計結算報告而給審計機構增加額外風險。

  4審計風險的控制分析

  4.1合理定位審計職能,審慎發表意見受託經濟責任是內部審計的本質,審計工程師應根據決策目標在法律和職業允許範圍合理定位審計職能,強化工程審計的風險意識,尤其是面對如貸款、審批等專案前期的固有風險,可能超出審計可承受的範圍,更應審慎發表意見。對於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風險,在取得足夠充分的依據之前就應該持保守意見。

  4.2貫徹遵循性審計原則,明晰職責

  1遵循性審計是對內部控制的實施情況和有效程度進行的審計,是內部審計監督職能的重要體現。工程專案從立項、籌資、實施、管理、驗收、移交、結算、決算等過程應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內部控制制度,貫徹遵循性審計,是審計工程師有效降低審計風險的重要途徑。

  2審計職責的不明晰是審計風險的重要源頭。工程審計的介入引起工程管理職能的弱化,審計工程師就要面臨著承受超出法定職責的尷尬和困境,明晰監督職責與管理職責二者的劃分將利於降低審計風險。一是建立健全工程資料送審承諾制度,審計法規明確規定被審計單位對提供的送審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負責,也是劃分管理責任和審計責任的重要依據。二是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通過有審計參與的聯席會議對重大問題如補充協議、工程變更等形成集體決議,有效分散審計風險。

  3審計依據是支撐內部審計報告的核心。高校工程審計的重點圍繞造價控制展開,審計工程師應對提供的設計圖紙、施工方案、材料品牌規格等送審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進行檢驗,充分的依據是降低審計風險的利器。

  4.3加強審計質量控制,做好工作記錄

  1按時完成審籤,做好送審材料的管理。工程簽證、進度款支付、竣工結算審計的時限等有明確規定,應作好送審材料和往來函件的書面記錄,如期完成審計任務,以避免因時間滯後給學校帶來糾紛或損失,或當損失發生時作為劃分責任的依據。

  2撰寫工作底稿,建立逐級稽核制度。審計工作底稿是鑑定審計責任的重要書面材料。逐級稽核制度則能預防內審人員失誤或舞弊,多層次、多交叉的減少審計錯誤。

  4.4拓展全程跟蹤審計,規避和轉移審計風險

  1工程專案全過程的跟蹤審計已被高校廣泛採用。高校委託中介諮詢機構開展全過程跟蹤審計介入可研、設計、勘察、監理、施工等階段,審計工程量清單、預算控制價、招標、合同、變更、簽證、索賠等行為,避免了由於不瞭解過程、不熟悉現場而作出不真實結論的風險。

  2內審機構力量不足時適時外包審計。高校的審計機構目前通常面臨著人員緊缺、專業技術力量不足的局面,引入中介諮詢機構能夠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同時也是轉移風險的一種有效方式。但內審機構仍應清醒的認識到,外包審計仍然要預防合同簽訂及履行、審計合謀等風險的發生[4]

  參考文獻

  [1]王會金.風險導向審計[M].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2000.

  [2]朱家福.高校內部審計風險問題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78-80.

  [3]劉建強,郭丹.審計風險中校查風險的影響因素分析[J].北方經貿,20099:89-90.

  [4]何國昱.高校基建工程結算審計外包的風險防範[J].會計之友,20103:88-89.

  篇二

  《 高校基建修繕工程審計分析 》

  摘要:近年來高校的教育規模逐年加大,給師生提供便利的同時,同時也導致了修繕工程的增加。本文從高校基建修繕工程的特點出發,分析了基建修繕工程中審計工作的存在的問題,提出瞭如何做好高校基建修繕工程審計的方法。

  關鍵詞:基建修繕工程;結算審計;高校

  近年來隨著科教興國的戰略實施,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高校的教育規模逐年加大,為了滿足師生正常的工作學習條件,一方面要修繕老化的教育基礎設施,另一方面要擴大基本建設規模。這就給高校基建修繕工程審計工作帶來的新的挑戰。高校基建修繕工程審計是高校內部審計的重要內容,做好基建修繕工程審計,在減少建設資金的浪費和高校維修資金的使用效率上均有重要意義。

  1高校基建修繕工程的特點

  高校基建修繕工程不同於新的建設專案,它最大的特點是專案多但專案相對而言很分散。小到簡單的換門鎖,大到一棟樓的重新改造。基本上涵蓋了基建工程的所有分項。高校基建修繕工程不同於大型的基建工程專案,有完備的立項審批、預算、合同、施工方案等。施工單位一般都沒有正規的專業設計,施工的隨意性也大。後期簽證也較多,這些特點都給修繕工程的結算審計工作帶來了困難[1]。

  2高校基建修繕工程審計工作存在的不足

  2.1工程審計力量缺乏

  近年來高校內部審計工作已經延伸到更多的領域以及經濟活動中。但是審計人員不足以及結構失衡的問題卻一直存在。以基建修繕工程審計為例,很多高校並沒有配備專業的工程審計人員。基本上都是財會人員經過工程審計培訓後直接從事工程審計工作的。對工程量的計算、造價的組成等相關專業知識不熟悉,使工程審計工作存在較大的風險[2]。

  2.2高校基建修繕工程審計中內控機制亟待完善

  高校基建修繕工程中審計工作所依據主要是教育部的17號令、《審計法》及教育部門所制定的相關規章制度與規範,因高校缺少專業性修繕改造工程中有關審計的實施細則,使得小型修繕工程專案管理與審計中的內控機制不夠完善,工程實施辦法不夠健全,其操作性也不高,致使工程審計程式與關鍵控制點方面含糊不清。

  2.3招標程式不規範,規避招標

  《招投標法》第一章第四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專案化整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規避招標。相關管理部門經常為了節省時間,將大專案化整為零,從而規避招標,使得工程質量得不到保障[3]。

  2.4施工過程監督管理不力

  由於大部分的基建修繕工程金額比較小,沒有配備專業的監理人員,施工過程監管不到位。加上相關管理部門人員的配備問題,不可能參與修繕工程的每一個分項,這就使得現場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2]。

  2.5高校基建修繕工程的結算

  資料的報審不規範、不及時在高校修繕過程中,由於施工圖紙不夠完整、施工管理存在監督疏漏等問題。施工中積累的基礎資料不規範、不及時,例如圖紙隨意修改,沒有設計變更籤證,工程內容隨意增加,沒有技術業務方面的聯絡單,而在工程拆除中,記錄不夠全面,甚至沒有相關記錄,致使工程竣工決算的時候,沒有可靠依據[3]。

  3做好高校修繕工程審計工作的方法與對策

  3.1建立完善的基建修繕

  工程審計的內控機制為了使高校基建修繕工程審計做到有章可循,高校需根據相關政策法規制定一系列的審計辦法,對工程審計的依據、目的、範圍、程式、責任追究、審計資料的送審時限、審計報告的提交、獎懲體系等做出明確的規定。使得審計工作環環相扣,從而促進審計工作效率的提高[4]。

  3.2加強高校工程審計人員的配備,提高現有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

  目前高校的審計人員大多是從事會計方面的,所以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相對單一。鑑於基建修繕審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對從業者的知識結構要求較高。因此,為了適應審計工作的不斷髮展,應當有意識的吸納專業人才加入審計隊伍,使高校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更合理。同時為了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可以定期組織審計人員參加相關的業務培訓。以我們學校為例,審計處會定期進行相關政策法規的集中學習。另外還要加強同行業的溝通交流與研討,使自己適應基建審計工作的不斷髮展。同時審計人員要積極主動的學習新政策、新法規,瞭解本行業的最新動態,是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不斷提高。

  3.3落實好事前、事中、事後審計的全過程跟蹤審計

  1事前審計要從立項至招投標全過程參與審計,對專案的經濟分析法與論證結論給予稽核,投資預算是否超過投資計劃。積極參與設計方案的選擇與優化,防止“三邊”工程[5]。

  2對標底進行審查,並有效監督招投標全過程,對工程進行分步驗收,尤其是工程中的工程量、定額選套及主材料用量的準確性等。為了避免事後審計中的隱藏工程出現,需要做到事中審計,並對專案裝置及材料等進行跟蹤調研,如高校中得高層辦公樓及學生公寓,可按照施工進度,完工一項進行一項審計;同時,加強施工現場的監督,及時指出施工現場的問題,為結算審計儘量提供充足可靠的資料[6]。

  3在工程竣工驗收之後,也要認真實施事後審計,認真稽核工程決算,依據工程稽核的結果保證審計結論的客觀公正。這種提前介入的審計方式,可有效保證結算審計的及時性[5]。

  3.4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目前高校基建修繕工程的審計大多還是採用的傳統的審計方法,採用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方法可以彌補工程審計人員業務上的缺陷,同時又可以大大的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效率。運用審計軟體還能審計工程的財務決算,也可考慮績效評價指標的設計,實現績效評價的資訊化管理,因為績效審計評價指標對修繕工程的社會經濟效益具有定量及定性兩方面的評估,可發揮工程審計的建設性作用。

  4結論

  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略及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實施,高校基建及修繕工程越來越多,高校修繕工程審計作為一項有機、系統的動態稽核監控過程,加強其審計工作的內控制度完善,規範工程的審計程式,做好資料收集工作,提前介入審計工作,積極探索適合高校修繕專案的新模式,改變傳統事後審計的缺陷,加強審計人員素質培訓工作,提升其綜合素質。保證高校修繕工程中的審計工作有效開展,提高修繕工程的投資效益。

  參考文獻

  [1]齊平軍.高校修繕工程審計現狀與對策[J].建築經濟,2013,10:86~87.

  [2]宋菁菁.高校修繕工程造價控制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4,13:54~55.

  [3]孫曄.高校修繕工程結算審計中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會計之友,2012,07:121~122.

  [4]方金強,樑勇.淺談高校基建修繕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建材,2013,01:171~172.

  [5]蘇慧,蘇清.如何做好建設單位零星修繕工程審計工作[J].基建管理優化,2001,02:38~40.

  [6]陳麗瑛.高校基建修繕工程專案結算審計中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08,02:30~32.

  [7]卞永葆.跟蹤審計是高校房屋修繕工程審計的基本方法[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4:79~82.

  篇三

  《 審計實驗教學課程的建構 》

  審計實驗的高模擬性要求模擬審計物件一定期間內發生的經濟業務,並詳細構造其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行業情況等環境資訊,以實施審計監督。而且,為使實驗效果更為逼真,審計實驗材料的時間跨度往往需要在一年及以上。這些特徵決定了將會計模擬實驗的成果直接作為審計實驗的素材是極不充分的。審計實驗資料除了應包括一定期間內的會計資料外,還會涉及到與經濟業務相關的如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記錄、相關合同、營業執照及產權資訊等審計所需的原始資料。同時,指導教師還需要設定行業形勢、法律政策以及相關陷阱等資訊,這些都加大了審計實驗材料的收集、設計難度。

  審計實驗教學課程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實驗教學中涉及到審計程式的應用不完整,學生參加實驗的積極性不高

  受實驗材料等因素的限制,多數高校設計和實施的能夠讓學生通過實驗來學習和了解的只有審閱、核對、重新計算和分析等有限的狹義的審計程式,而詢問、觀察、函證、檢查有形資產等其他重要的審計程式卻得不到有效的實驗訓練。作為證實某項資產或經濟業務是否存在或發生的強有力的手段,這些審計程式一旦在實務中遺漏,很可能導致審計失敗的產生。另外,傳統的審計教學軟體難以增強學生對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感性認識,不利於鍛鍊學生綜合運用有關的審計程式和方法進行審計風險的識別與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來對擬進一步執行的審計程式做出合理的計劃安排。實驗教學很難全面提高學生所需的蒐集證據、分析解釋證據的審計專業技能,證據的取得易流於形式,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不高。

  2.審計實驗系統性、動態性差

  審計實驗質量的提升離不開對審計實務的高度模擬。審計業務流程系統性強,各環節緊密結合,相輔相成。審計實務中的許多情景很難用具體的文字、圖表等形式描述得生動、全面。如審計人員與管理層、治理層的溝通等,實驗中要呈現諸如此類承前啟後、交錯複雜的動態特徵,是目前審計實驗教學中較難解決的問題。另外,會計舞弊與審計博弈行為的手段和方法不斷推陳出新,實驗資料需要適時更新,也對審計實驗素材的動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審計實驗教學缺乏層次性

  審計學的校內實驗層次較為單一,校外實習大多缺乏校方與實習單位就學生實習期間相關權責的界定,從而導致實習可控性較差。學生分散在各個地方實習,教師很難對整個實習過程做到周密系統的安排、管理和指導。另外,實習單位對實習生心存顧慮,由於缺乏相應權責的界定,實習單位大多將學生安排在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簡單而瑣碎的事務上,很難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從而導致實習效果不理想。現行的審計綜合模擬實驗往往忽視了實驗的階段性和層次性,相互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

  分級遞進式審計實驗課程體系設計

  具體學科的人才培養功能最終是以課程為依託實現的。審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在理論講授以外輔助以大量的模擬實驗來鞏固和驗證課堂理論知識的正確性與有效性。審計模擬實驗並不是一門單獨的實驗課,而是伴隨著各門課程的不同階段而進行的多門實驗課程。筆者認為審計實驗課程體系應結合學校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特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實驗教學理念,形成富有特色、開放式、多層次、學習與研究相結合的實驗教學體系,具體應區分為案例同步實驗教學、校內綜合模擬審計實驗教學、創新型審計實驗教學三個層級。多層級審計實驗課程的開設,可使學生逐步得到專業綜合應用能力的系統訓練。

  1.案例同步實驗教學——審計基礎理論及實務的學習與實驗

  案例同步實驗教學主要包括案例驗證型實驗教學與案例討論型實驗教學兩種。案例驗證型實驗教學是一種以教師講授為主體,通過實務案例的介紹和分析來說明一個具體的理論知識,並通過案例的講解實現對所學理論知識的驗證的教學。案例驗證型實驗教學可以穿插在平時的理論授課過程中,也可單獨作為實驗課程在審計基礎理論課程講授完畢後開設。案例討論型實驗教學則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參與式學習過程教學。該模式下,教師作為引導者,通過引入案例,模擬現實的審計情景,鼓勵學生討論分析,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挑戰他人的觀點,使學生在案例的討論中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在案例討論過程中學生是主角,教師主要負責引導。這種以案例討論、情景模擬為主的實驗教學形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潛能,有助於培養其審計思維。通過討論,引導學生有效掌握不同情景下相關審計工作如何開展,可以有效規避傳統審計實驗所缺乏的系統性和動態性差等問題。

  2.校內綜合模擬實驗教學——基本技能的綜合運用與決策、專業判斷能力的培養

  校內綜合模擬實驗教學課程設定按照審計綜合實驗的自動化程度分為手工模擬綜合實驗和審計電算化綜合實驗。手工模擬綜合實驗需要事先準備被審計單位一定時期內的模擬會計核算資料亦可利用會計手工實驗的結果,並人為設計一些不同的利潤操縱手段,儘量把新形勢下一些公司可能存在的舞弊手段穿插進去,同時設想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問題的業務特徵、時間特徵,編制幾套不同的賬簿和會計報表,輔之以行業形勢、管理層品德、特定專案風險等環境資料,引導學生進行手工模擬審計業務全過程。在具體實施時,可採用3~5人為一組的方式進行操作,並引導學生採用小組集體討論的方式對所發現的問題進行正確的定性、定量分析,以提出恰當的審計意見。審計電算化綜合實驗需要在特定審計軟體的支援下,根據被審計單位一定時期內的模擬會計核算資料亦可利用會計電算化實驗的結果,穿插當前會計電算化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舞弊手段,輔之以行業形勢、特定專案風險、管理層品行等環境資料,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實現模擬審計業務的全過程。這一層級的審計實驗同樣可採用3~5人為一組的方式進行操作,由指導教師組織實施,按照審計軟體的操作步驟,結合審計實務工作流程,實現對審計工作全過程的模擬實驗。

  3.創新性實驗教學——開拓能力的鍛鍊與創新意識的培養

  創新性實驗教學是以學生體驗科學創新方法訓練和科學創新過程為主,注重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其目的在於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激發其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逐漸提高創新能力,並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掌握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形成科學思維。創新性實驗作為審計實驗教學的第三層級,也是最高層級。這一層級的審計實驗主要是為學生提供“實戰”的機會。創新性審計實驗教學在設定上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與ERP沙盤模擬實驗相結合的審計實驗。企業資源計劃ERP沙盤模擬實驗通過在沙盤上模擬一個製造企業的經營環境,可直觀呈現出企業的經營要素。與ERP沙盤模擬實驗結合可以在審計實驗的過程中“再現”高模擬企業,模擬一個“高模擬的審計環境”,將加深學生對審計的感性認知並增強教學效果,進一步強化其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第二階段是校外實習。校外實習是指給學生提供到會計師事務所、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等部門進行現場工作的實踐機會。通過與會計師事務所和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使學生能夠在審計工作現場實地參加審計業務,以便對審計理論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從而培養和考察學生實際業務的操作能力、調查取證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校外實習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的審計舞臺,是校內教學的補充和延伸。

  校外實習作為審計實驗教學的高階層面,其目的的實現需要科學、系統、周密的安排,否則極易流於形式。為了增強校外實習的可控性及實習效果,學校和實習單位之間必須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能夠加強學校、企業、事務所三方合作平臺的建設,促使資源的整合和利用。在這一前提下,筆者認為校外實習可推行導師負責制,即實習單位為實習學生提供實務指導教師,負責實習期間審計實踐活動的指導。導師須為所帶學生制定較為詳細的實習計劃,讓學生實踐真實的審計全過程,而不再是紙上談兵。校外實習目的的實現離不開相關各方權責的明確。權責的明確可以增強校外實習的可控性,從而提高審計實習的效果,真正實現理論教學—模擬實務教學—投入實踐的有效銜接。

  審計實驗課程建設的現實選擇

  由於受到學校規模、教學師資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審計實驗課程設定的實際應用環節,筆者所設計的分級遞進式的審計實驗課程體系在應用方面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從而不利於審計人才的全方位培養。考慮到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僅需要深厚的理論基礎,還需要運用所學理論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考慮到學校資源方面的約束,筆者認為第一層級審計案例同步實驗教學的開設必須能夠合理保證。具體課程的設定可以安排與審計理論基礎課程同步開設,也可在審計理論基礎課程之後開設。第二層級校內綜合模擬實驗,必須要滿足基本的審計手工模擬實驗課程的開設。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審計物件的資訊化,以及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對審計實務的影響更加深入,因此有必要在保障手工模擬實驗的基礎上儘量增加計算機輔助審計實驗的投入。第三層級創新性實驗,由於ERP沙盤模擬的投入離不開資金的支援,學校可根據自身資源的特點有所取捨,但最直接的接觸實踐的機會要儘可能為學生提供,讓學生在就業前能夠接觸實務,進一步提高其審計理論應用能力。

  審計實驗教學是實施創新教育、實現審計人才培養目標的一條必經之路。要使學生在審計實驗中更加突出其個性特點、創造能力與創新精神,使其在實驗過程中掌握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形成科學思維,分級遞進式的審計實驗課程建設任重而道遠。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