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審計論文範文

  審計是由國家授權或接受委託的專職機構和人員,依照國家法規、審計準則和會計理論,運用專門的方法,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經營管理活動及其相關資料的真實性、正確性、合規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審查和監督,評價經濟責任,鑑證經濟業務,用以維護財經法紀、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審計人員素質對審計質量的影響

  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對於審計人員來講,其審計的完成質量決定著審計工作的發展水平,是提高企業審計質量的關鍵性因素。所以,如何提升審計人員的自身素質水平和能力,為企業審計質量帶來新的管理模式、管理觀念及其建設更有活力的管理機制體系就顯得尤其重要。雖然我國部分企業在探索審計質量的過程中已取得了較大進步與成果,但是,距離審計質量的現實需求仍有較大差距。所以,審計人員隊伍建設面臨著新的挑戰,審計人員不應該僅僅侷限於會計與審計專業,還應該綜合各個領域,不斷強化自身素質能力。

  一、審計人員的素質分析

  一年齡結構不合理

  註冊會計師的行業要求從業人員能夠適應工作強度、思維能力較為靈活及其工作經驗較為豐富。但由於我國老齡化的年齡結構,就導致我國的註冊會計師的年齡分佈較不合理,容易導致會計師事務所的人工成本相對較高而其工作效率卻沒有提升,其社會競爭力不斷被削弱。

  二學歷偏低

  一個人的學歷代表著其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雖然學歷高低不能代表個人的能力水平,但卻與人的價值觀、思想觀及其專業理論知識水平掛鉤。若是註冊會計師的學歷較高,在學習能力和分析問題上也能夠較為專業,其工作效率質量也會有所提高。但是從我國當前的事務所從業人員來看,其學歷層次普遍較低,且學歷結構相對不合理,整體素質水平偏低。

  三經驗不足

  目前,大部分的註冊會計師仍舊以參加考試而獲取證書為主,但是卻缺乏實際的操作能力,雖然持有證書,但是由於經驗不足,沒有將所學專業知識真正的運用到現實中,就導致了在具體的業務中不能夠及時發現舞弊、造假等現象。所以,經驗不足的審計人員在增加審計成本的同時也影響了審計質量。

  二、審計質量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對審計風險和法律責任考慮不夠

  目前,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普遍是數量居多而規模較小,這樣一來,就導致了部分事務所更多的將注意力放在經濟效益上,而在承接業務時,更多的也是注重收費的多少,而對於審計風險的大小卻不加以考慮。比如某些企業為了能夠減少稅收,就會擅自篡改會計報表上的管理費用的資料,調低企業利潤,嚴重違反《企業會計準則》,致使報表嚴重失真,但部分事務所在進行審查時卻仍舊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以此來獲取企業的高額收入,又或者是事務所在進行高新審計時,幫助企業進行研發人員的工資、材料費用造假等不正當的行為獲取經濟利益,而這樣的業務承接必然造成審計質量嚴重下降,審計風險增大。

  二專業技能和技術水平不夠

  提高審計質量要求審計人員要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和技術水平,然而對於規模較小的會計師事務所來說,從業人員的專業和技術水平仍然較低。比如有的事務所為了人情關係就將其能力較低的人員安排到事務所工作,在接受委託之後派出的人員也會較多考慮這些人員,反而較少考慮派出的人員的專業能力問題,又或者是有的會計師事務所沒有認真的去執行並建立有效的質量控制制度,這就導致了審計人員的職責不明確,也沒有審計底稿複核制度,而由於沒有進行統一的規範要求,就造成了審計質量的失控,審計風險也不斷加大。

  三審計人員素質存在問題

  一方面,審計人員的素質水平普遍較低,專業後勤人員也較少,這就導致了審計工作效率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從年齡結構上來看,年齡較大的審計負責人,雖然有豐富的經驗,但其審計方法仍較為單一。最後,會計師事務所在對審計人員的後續培訓上不夠重視,造成了審計人員對於金出臺的會計與審計的相關準則、條例掌握不齊全,其業務操作也相對落後,在需要電腦操作時,只能藉助他人的幫助,不能獨立完成,審計速度有所影響。

  三、人力資源對審計質量的決定性作用

  人力資源的質量對於會計師事務所有著關鍵性作用。會計師事務所為服務類企業,其產物是審計報告,是人的智力成果。所以,提升審計人員的素質對於審計質量的高低有著決定性作用。

  人力是事務所的第一生產力。一方面,審計人員隊伍的專業技能夠強,道德素養較高能夠在客戶及其社會競爭對手中樹立不可超越和模仿的高質量和高效率的審計、顧問、諮詢的能力。另一方面,由於人力資源包含了會計師事務所的物質資產、決策資源及其客戶資源,所以人力資源是會計師事務所最為關鍵的核心資源。因為物質資源為人力資源提供了誠實性的擔保,而人力資源和創新力能夠保障會計師事務的資本保值增值。決策資源則是由掌握實際決策管理的關鍵人員來進行,其決策效率和效果都取決於管理決策者的綜合能力,因此決策資源就自然而然的轉換成了人力資源的主要資源掌握者。而所謂的客戶資源就是由人力資源進行控制或擁有的。

  四、提高審計人員素質的建議

  一上崗前註冊會計師教育

  目前,我國已有22所院校開設了註冊會計師方向的專業,現有的19所院校就已經培養了將近8000名的註冊會計師專業的大學生,這兒也意味著在註冊會計師人才的培養教育上,我國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且近年來,中注協也對註冊會計師專業的教學質量不斷的改善並進行評估,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註冊會計師專業院校的競爭機制。所以,在這新形勢之下,有必要對註冊會計師進行崗前教育,並積極總結CPA專業方向的教學和辦學經驗,以此提升辦學質量,不斷提高註冊會計師人員的素質水平。

  二加強職業資格考試

  職業資格考試是鑑定其專業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的一種方式。對於會計師專業來說,其職業考試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註冊會計師的知識要求不斷擴大的情形之下,加強職業考試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可以在具體的考試中可以擴寬對專業知識在實務中的運用及其對新知識的考核,又或者是通過增加考核方式來對註冊會計師進行素質及其能力的評價考核,使得註冊會計師人員的評價更為全面、系統、科學,將真正的人才選拔出來,從根本上控制註冊會計師人員的素質能力。

  三強化上崗後的繼續教育

  為了提高註冊會計師的素質能力有必要對其進行崗後繼續教育。多年來,我國在註冊會計師行業的後續教育上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並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後續繼續教育培訓制度,形成了以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地方註冊會計師協會相統一、協調和相互配合支援的三級培訓組織體系。但是,在看到成果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到後續教育的不足之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總結和分析,充分的調動更放的力量,不斷加強崗後繼續教育的各個工作環節。

  五、結束語

  在經濟不斷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對於我國企業的預防經營風險及其自我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起安全可靠的審計制度就尤為重要。而企業審計質量高低的關鍵性因素就是審計人員的素質能力。所以,就必須重視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才能夠真正提高審計質量,使得會計師事務所或是其他企業都能夠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