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美術設計論文

  電腦美術設計創作以電腦為輔助工具 ,使用數字化的語言和數字資料 ,為美術設計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可能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淺談計算機美術設計與傳統美術設計

  論文關鍵詞:計算機 美術 傳統 設計

  論文摘要:計算機技術的帶來了一系列的變革和發展,計算機輔助設計在美術設計中的應用是計算機技術和美術設計發展的切實需要,計算機在美術設計中的應用使計算機美術與傳統美術區分開來,但計算機美術設計依舊與傳統美術設計表現出緊密的聯絡,通過對計算機美術設計優勢的探索,深入分析計算機美術與傳統美術的關係。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的逐漸普及,相應的設計行業也得到了一定形式上的創新和發展。現代設計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適應了市場經濟發展的切實需要的計算機設計。與傳統的美術設計相比,計算機設計促進了視覺設計的一系列相關產業的形成和發展。計算機美術設計通過運用創新的工具為創作手段實現美術設計,在傳統美術設計基礎之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完善。

  一、傳統美術設計的基礎地位

  美術設計包括美術理論、美術技能和審美等。美術理論、技能教育的任務主要側重於美術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訓練。通過對美術史以及美術創作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傳統的美術設計能使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以及良好的審美能力和鑑賞能力。設計創作的主體將通過對現實生活中審美認識,經過一定的設計和物化使其形成視覺藝術的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優秀的設計師應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水平、堅實的美術功底、良好的藝術資質以及創造性的設計思維,由此,藝術修養的培養以及美術基礎技能的掌握對美術設計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計算機美術設計的特點和優勢

  一強大的設計功能

  在美術設計領域,計算機是先進的設計工具,具有聲圖並茂、資訊儲存量大、 展示便捷、影象生動逼真、動感效果,傳統的美術設計難以企及。同時計算機美術設計具有方便的修改功能。計算機的廣泛應用改革和創新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各方面,從而為它不僅能夠是傳統設計所達不到的,同時修改起來尤其方便。作為一個先進的生產工具,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在人類生產生活環節的各個領域發揮了巨大作用,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計算機美術設計給設計師留下了更多的思考和設計時間,並且有效拓展了想象空間,由平面設計擴充套件到三維立體設計以及網路動畫設計以及影視製作等。

  二豐富多樣的美術設計軟體

  計算機美術設計的多樣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在美術設計軟體的豐富多樣上,例如廣告平面設計軟體如Photoshop、CorelDraw、Google Picasa ,能實現對照片、logo 標誌、廣告、圖片的設計等,同時還能增加圖片的效果處理。建築施工圖設計如AutoCAD、3DMAX 等,室內外裝飾設計效果等。發展成熟的美術設計軟體為美術設計提供了完善的調整和設計方案,通過色彩、亮度、對比度等畫面的調整,實現對美術作品的快速修改而不需要重新繪製著色。計算機的編輯操作模式實現了對傳統美術設計的超越和發展。傳統美術設計中,容易由於一點失誤造成整體工作的報廢,計算機的美術設計則有效避免了廢稿,節約了設計者的時間和精力。三海量儲存的設計素材

  計算機技術和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普及建立了資訊資源共享的平臺,計算機網路資訊化以及海量儲存的特點,致使美術設計者能輕鬆獲取素材。同時也可通過計算機美術設計實現傳統美術設計不可能實現的效果,將以前的創作設計應用到新的創作中去。計算機對於美術設計作品可以進行海量儲存和網路資訊化使作品出版、傳播具有顯著優勢。同時計算機美術設計也推動了整個美術設計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立了美術設計者的相互交流和溝通的平臺。

  三、計算機美術設計和傳統美術設計的關係

  雖然計算機美術設計的發展給美術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然而計算機美術設計的核心依舊是美術設計,美術設計的發展主要在於設計作品的功能性、藝術性以及文化品位等特

  點。從而要求美術設計師具有較好的藝術審美能力和創新思維,從而能不斷為美術作品的設計和發展注入文化底蘊。優秀的美術設計師除了應熟練掌握美術設計軟體的操作技能外,還應具有良好的美術設計基礎。僅具有計算機操作卻不具備傳統美術設計基礎, 難以創作出具有藝術審美的美術作品。要創作出高質量的美術作品,還應有效結合計算機美術設計和傳統的美術設計,實際上形成了以傳統的美術設計作品為底蘊、以計算機美術設計為手段的設計模式,設計者的審美能力越強,藝術修養越高,則美術設計師設計出來的作品具有越能越高的品位,從而得到大眾的認可和歡迎。

  參考文獻:

  [1]程楠.計算機美術設計與傳統美術設計[J].青年文學家,2011,06.

  [2]王閩鬆.美術基礎與建築設計人才培養[J].白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02.

  範文二:電腦美術設計專業教學定位的思考

  一、關於電腦美術設計專業

  電腦美術設計專業是以電腦作為載體,進行平面設計的一門課程,其對學生的藝術素養、電腦應用技能皆有較高的要求。主要有四個方向培養,即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室內設計與媒體設計。這四個方面皆與高新科技有關,符合綜合大學培養複合型人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的要求。

  二、分析綜合大學電腦美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1.實踐能力與理論素養的矛盾性。很多綜合類大學在進行電腦美術設計專業的課程設定時,過於重視技術性課程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基礎能力培養,使學生只學習了應用軟體的花架子而不能夠進行深入性操作。同時課程設定十分簡單,例如影象設計課程只是Photoshop、CAD等的初級課程,沒有進行其他設計軟體的教習,在進行例項講解時也沒有對學生的設計方案提出要求,導致學生的作品千篇一律,沒有新意,更有甚者,只會獵取他人的風格、創意,並不能夠進行自主設計、創作。

  2.技術與藝術的分離。綜合類大學電腦美術設計專業是一門兼具技術與藝術的課程,而這門課程剛剛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一個完善的理論系統,導致教師在進行課程教習時將技術與藝術分離開來,不利於學生的學習與實踐。

  3.思想觀念問題。由於電腦美術設計專業是一個新興專業,是美術設計專業的昇華,綜合類大學在進行課程設定以及師資力量的配置上均存在不足,沒有一個系統的教學方案。同時一些教師在進行授課時仍然不能夠改變傳統授課方式的束縛,進行思想上的轉變,要求學生進行手繪設計,而將電腦設計技術只是作為一種輔助教學。並且電腦美術設計課程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與理論能力的結合,而很多學生僅僅關注教師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點,並不能夠進行課後的鞏固、複習,使自身技能掌握不牢固。這些都將對電腦美術設計專業的發展產生影響。

  三、關於綜合類大學電腦美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定位

  1.綜合類大學電腦美術本文由論文聯盟收集整理設計專業的教學定位。傳統的美術設計專業學生均是進行手繪設計,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的改革,電腦已經逐漸取代手繪設計成為美術設計專業的主導,並且使平面設計逐漸轉變為三維立體設計,綜合類大學實現電腦美術設計課程專業的教學實踐,有利於順應數字化科技教學的發展趨勢。

  2.綜合大學電腦美術設計專業的技能定位。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的利用率越來越高,教師的授課模式已經由傳統的靜態型授課轉為動態型授課,學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從單純的圖形設計轉變為電腦設計、模板規劃、聲音配置等多方面的應用技能。

  3.綜合大學電腦美術設計專業的師資規劃。綜合類大學電腦美術設計專業在師資力量的配置上實現了學術型與實踐型的結合。其不僅僅要求教師能夠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還要求教師具備過硬的技術水準,方便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並且能夠迅速發現學生設計方面的不足予以改進。

  4.綜合類大學電腦美術設計專業的人才素質培養

  ①工學結合式教育模式。工學結合的教育模組不僅符合高職院校的特點,也十分適應於綜合大學。學生通過兩年專業知識的學習與一年實際工程的培訓迅速吸取電腦美術設計方面的相關經驗,使其學有所用。

  ②複合型人才的培養方式。綜合大學為培養迅速適應市場變化的人才提出了複合型人才的培養方案,其根據學生的特長、興趣愛好對學生進行培養,使其利用自身的優勢能夠迅速站穩市場,拓寬就業崗位的領域。

  5.綜合類大學電腦美術設計專業的的課程設定

  ①必修課。綜合類大學在開設美術設計專業課程時應該進行基礎課程的設定,例如具有專業技能的計算機軟體課程3DMAX、PHOTOSHOP CS5、動靜態設計與製作軟體等、設計方面的基礎課程構圖、圖形描繪、觀摩等、美術基礎課程基礎知識、素描、油畫、鑑賞等、專業技能訓練課程等。通過這些課程的設定讓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並且能夠運用理論知識進行課程的實踐。②選修課。選修課程是必修課程的輔助課程,綜合類大學根據學校的特色進行課程的設定,以擴充套件學生的知識面,而學生則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進行課程的選擇性學習。

  6.綜合大學電腦美術設計專業的行業資格認證。學生進校學習是為了以後的就業,學校教學也是為了學生以後更好的就業,而讓學生所學專業達到行業資格認證就能讓學生擁有行業上崗的入門鑰匙,就業也就能有更高的保障。因此在很多高職院校開展了二次培訓的課程設定,讓學生的能力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行業資格的認證,更好的就業。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了解電腦美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不同問題,從不同的方面對綜合類大學電腦美術設計專業教學進行定位,培養出具有特色的專業性人才,促進我國設計事業的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