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育名著心得體會範文
讀教育名著《每個孩子都能成功》,此書是本經典的教育專著,書中呈現出一個事實:根本不存在那種天生就學不會的孩子,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愛心地教育,每個孩子都將成為有用的人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今天,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其中明白一條是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愛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別人的愛心或是痛苦的能力,進而才有可能把他培養成為一個真正的有愛心的善良的人。
愛是教育的永恆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教育線上中的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著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就發誓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那時候,我在學校住宿,在同寢室中,我的人緣很好。因為,我當時做人的準則就是:無論是誰,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須答應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難處,我要幫助每一個有困難的人。那時,我家裡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節省,可是隻要有同學跟我借錢,只要我兜裡還有錢我就一定會借。漸漸地,我發現我眼中的世界似乎變了,每天我都會有無窮的快樂,每當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日子。
再後來,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相互提高。學會幫助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現天堂裡的人同地獄裡的人一樣都是圍著一口鍋,拿著兩米長的勺子喝著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裡的人卻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地獄裡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地獄裡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裡拿著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裡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後再被別人喂。由於有了先己後人和先人後己之別,於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裡,我發現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裡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裡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裡像聖經裡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裡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恆的!為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為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你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並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為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
篇2
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之一,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應將書視作精神的食糧。學校佈置了讀專著談體會活動,更讓我與教育類書籍有了更深的接觸。?愛的教育?這就是我讀的其中一本。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寫的,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一個學期中所記的日記,以及每月一次老師所講的關於義大利少年的故事。 《愛的教育》中,同學朋友之間的友誼,兄弟之間的關懷,子女與父母之間偉大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天真無邪的心靈,處處為人著想的品格,知錯就改的行為習慣,無一不衝擊著我的心靈,洗滌著我的思想。
我是一口氣把它讀完的。我走進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的生活,目睹了他和他的同學們是怎樣生活、怎樣學習的,是怎樣去愛的,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生活的追求!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流淚,但是,我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麼高,而是在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含散發出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真得很偉大。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 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 東西啊!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而我做為一名小學教師,就更加要細心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孩子幼小的心靈還沒有成熟,許多事情都不懂,做為老師更應該正確的輔導。 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愛,當你,我,他都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請你帶著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每個孩子身上去吧。用心去愛,你會發現:在你教育孩子的同時,自己也會很快樂,如果你真心對待孩子,孩子也會永遠健康快樂的成長。
篇3
要給學生一桶水,自己須有一池水,我們不僅要用心的向老教師請教學經驗,更要學習理論知識,多多閱讀教育名著。在同事的推薦下,我品讀了《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一本書,此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此書是本經典的教育專著,書中呈現出一個事實:根本不存在那種天生就學不會的孩子,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愛心地教育,每個孩子都將成為有用的人才!
書中有提到一個被人認為是名副其實的“痴呆生”因為她總是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其實年僅六歲的她原本就是一個活潑好學的孩子,已習慣於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堆磚和唱歌。在入校的第一天她是何等地激動,這麼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裡,她充滿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動走動,她期待能瞭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學校能隨處歌唱、玩耍,她還期待著能與其他夥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她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裡,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複雜的說辭,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著味道怪異的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她眼睛裡充滿了迷惑,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卻被認為是“痴呆生”。從此她總是接受著別人對她投來的異樣的眼光,接受著自己就是個“痴呆生”的“事實”,自暴自棄。其實,當初只要老師們肯用心的與她溝通,多關心多觀察她,也許結果就不一樣了。
我們班上有個智力較低的學生,她叫***,曾經她跟我說過:“老師,別人都說我比較笨,因為我吃飯很慢,走路很慢,做作業也很慢!”聽了她的話,猛然內心一震,多麼殘忍的話,怎麼可以對一個幼小的孩子說這樣的話了,隨後我笑了笑摸了摸她的腦袋說:“你怎麼會比別人笨了,老師就覺得你比別人都聰明,但就是懶了些,要是你努力了,肯定進步很快的,不信!那就試試看吧!”她聽了,笑了。也因此,她開始學習最基本的計算題。作為教師的我們,決不能把任何同學當做“差生”,更從不把“差生”這個訊號輸送到他們頭腦當中,我想我應該盡我所能去了解,走進他們的內心,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用真誠的師愛塑造學生的靈魂,把愛心的陽光灑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讓思想與思想撞擊的火花,架起心靈與心靈溝通的橋樑,一起拉響生命的琴絃,真正負起“三錢粉筆,萬鈞重擔”的為師之責。
讀了這本書,結合實際教學,讓我感悟了很多,懂得了應該多關注“另類學生”,對他們一視同仁;並要堅信在愛的滋潤下,“另類學生”終有一天都會成就自己,成為社會可用之材。無論進步、落後,都不要讓我們的學生經常生活在否定中。一個學生如果很少得到表揚和激勵,總是受到副面的評價,進而自暴自棄。關注缺點,只會讓學生在充滿挑剔的眼神下,變的越來越不自信、甚至絕望;關注優點,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殷切希望,體驗成功的愉悅,獲取前進的動力,奔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