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奉獻有作為做發揮作用合格的明白人專題討論稿

  做一名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借鑑。

  

  奉獻精神是指為了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捨棄個人利益的一種高貴品質。中國之所以有今天的輝煌與成就,正是因為我們有一批能打勝仗、敢打勝仗、樂於奉獻的共產黨員,他們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在當今社會,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黨員幹部的奉獻精神不能丟,不能因為生活富裕了,戰爭和平了就不講奉獻了,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更應該講奉獻精神。

  共產黨員要懂得付出。付出是共產黨員應有的品質,不論危難險情、困難險阻,共產黨員都要第一個衝鋒陷陣,為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發揮應有的作用,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災區廣大黨員奮不顧身、捨身忘我,強忍著失去親人的悲痛,毅然奮鬥在救援一線,不分晝夜的搜救群眾,搶救傷員,疏通道路,用獻血和生命譜寫了壯麗的感天動地的救援詩篇。共產黨員來自群眾,屬於人民,他們融於百姓之中普通而平凡,面對災難卻能凝聚成萬眾一心,迸發出偉大的民族力量,他們的付出換來了更多人的生命,換來了最廣大人民的熱愛與擁護,他們心甘情願的付出正是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

  只知索取不懂得付出的人,最後會疲於獲得。只有付出和回報的相互迴圈,才會讓人間充滿溫暖人心的力。“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但有些黨員幹部,不懂得付出,只懂得索取,只想著自己的日子是否好過,自己的前途是否順利,自己的腰包是否鼓起來了,根本忘記了自己是一名黨員,人民的公僕,違背了黨的誓言,與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馳,最後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員衝鋒在前,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出生入死、不怕犧牲,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成千上萬的共產黨死在了敵人的槍口下,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得到了人民群眾世代的敬仰和傳頌。更要時刻以人民的利益為主,懂得付出,要時刻記得自己的誓言,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按照《黨章》規定,要保持旺盛的精力,保持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信念,這是奉獻的最高境界。

  奉獻是共產黨員應有的胸懷和品德。這不僅是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制度本質的要求,更是落實為人民服務的一條途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把無私奉獻指導自己的有償行為,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人民的命運聯絡在一起,奉獻自己全部的光和熱。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時,設在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門前的聯合國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聯合國成立以來,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的元首先後去世,聯合國還沒有為誰下過半旗。 一些國家感到不平了,他們的外交官聚集在聯合國大門前的廣場上,向聯合國總部發出質問:我們的國家元首去世,聯合國的大旗升得那麼高,中國一個去世,為什麼要為他下半旗呢?

  聯合國祕書長瓦爾德海姆說:“為了悼念周恩來,聯合國下半旗,這是我決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她的金銀財寶多得不計其數,她使用的人民幣多得我們數不過來。可是她的周沒有一分錢存款! 二是,中國有10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沒有一個孩子。你們任何國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條,在他逝世之日,總部將照樣為他降半旗。”

  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周做到了,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黨和人民,他這種胸懷和品德有幾人能做到?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共產黨員,肩負的職責和使命雖然有所改變,但黨的宗旨和性質永遠不會變,尤其是在這個充滿形形色色誘惑的時代,共產黨員更應該經得起金錢的考驗,要常“洗腦”,以《黨章》嚴格要求自己,戒驕戒躁,遇到困難時,要往前衝,要搶著幹,時時處處以黨和人民為重,當個人利益與黨和人民利益發生衝突時,要放棄個人利益,始終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最高準則,不斷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捨得吃虧,捨得小我成就大我,決不能畏首畏尾、貪生怕死、臨陣脫逃。

  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堅持原則,主持正義,因為共產黨員不分年齡大小,不論職位高低,在黨和人民面前是平等的,因此決不能只看上級的眼色和保住自己的官位,就黑白不分,顛倒是非,要決不向各種錯誤思想、不良傾向妥協,不受腐朽的生活方式的誘惑、侵蝕,永葆革命青春,積極進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奉獻是一種責任。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之中,不管他的能力大小,也不管職位高低,都要積極為社會做出貢獻。人生的價值並不以時間地點為砝碼,而是看他是否有過奉獻,是否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近年來,志願服務活動作為一項崇高的事業被世人所推崇,就在於志願者通過志願服務所凝結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上,其中奉獻更是志願服務精神的精髓。這些志願者在不計回報、不求名利、不要特權的前提下,把奉獻當作自己至高無上的追求,勇擔責任,滿懷熱情地為他人服務、為社會獻力。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崇高、什麼是可敬,為社會匯聚溫暖的陽光和向上的正能量。

  中華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時時刻刻都上演著關於奉獻的感人故事。從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式的真誠關愛,到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式的不圖回報,無不顯示人們把奉獻當作一種責任來追求。當前,受經濟利益的影響,社會上一些人對奉獻精神嗤之以鼻,失去了做人應擔的責任。從面對跌倒的老人無人去扶,到湖北荊州“天價撈屍”事件……雖然是個別現象,但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可喜的是,近年來我國湧現出許多奉獻愛心的模範,從“積善成德鑄大愛,涓滴匯海灑真情”的郭明義、為愛留在新疆的“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周麗娜,到“那一刻,我只想著救人”的潛水員官東、車輪下勇救三歲幼童的周美玲……他們的行為激發了社會向善的力量,讓生活變得溫暖明亮。

  責任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奉獻一是種崇高的道德情操。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奉獻呢?首先要有一顆友愛之心。一個人不管對社會、對他人奉獻的是什麼,歸根結底是出自於他的愛心。我們每個人不可能都做到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也不可能複製和郭明義、周麗娜等模範同樣的人生軌跡。古人云,“上善如水”。最高尚的行為莫過於能處於平凡位置而不平凡。只要我們能擁有一顆愛心,做一個把奉獻當責任的志願者,你就能塑造自己的無悔人生。其次奉獻要有甘於犧牲的勇氣。奉獻是不求回報的無私給予,不管是對社會還是對他人,志願服務中的奉獻都是無償的。這就需要我們犧牲自己的財力、物力、時間,甚至自己的生命,為他人帶來幸福。再次要有一種傳承的精神。奉獻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暫時由我們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只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志願服務活動中來,才能讓獻精神永遠熠熠生輝。

  實現偉大中國民族復興夢需要全心全意的奉獻意識。只有通過弘揚志願者精神,把奉獻作為一種責任,積極帶動更多的人投身到志願者奉獻服務之中,才能讓每個人都共享人生的精彩時刻,從而凝聚起追夢圓夢的巨大力量。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讓我們的黨員幹部講奉獻,有作為,就是要在新時期下,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努力做這“三種人”。

  一要堅定理想信念,做“政治明白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也是黨員幹部講奉獻,有作為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堅定理想信念,嚴把思想上的總開關。如果思想總開關產生了偏差,理想信念出現滑坡,就談不上“講奉獻,有作為”了。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要讓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章,執行黨的決定,對黨忠誠,自覺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國稅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落實中央稅收政策,特別是當前營改增政策,確保改革紅利落實到每一位納稅人。

  二要強化宗旨意識,做“群眾貼心人”。講奉獻,不能停留在嘴上,必須要落在行動上,要把為人民謀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共產黨員講奉獻、有作為,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我們國稅部門,特別是在基層第一線,就是為納稅人做好服務,做“群眾貼心人”。要把堅定的理想信念轉化成“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的使命上來。弘揚黨員奉獻精神,在各項艱鉅的改革任務中確保納稅服務水平只增不減,第一時間解決納稅人困難,及時迴應納稅人需求,做納稅人的“貼心人”。

  三要弘揚擔當精神,做“有為國稅人”。擔當不僅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職業素養。每個人既是個體,也是集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都承擔著相應的責任。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要讓每名黨員都勇於擔當,敢作為,敢於迎難而上,以愛崗敬業、忘我奉獻的工作熱忱做好本職工作。要立足本職崗位,時刻牢記黨員的責任和擔當,立足崗位作奉獻,緊密結合中心工作。當前,我們國稅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新任務層出不窮,稅務工作責任大、任務重,需要我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需要我們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在營改增、國地稅合作等重要工作中有所作為,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