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子沛大資料的讀後感

  《大資料》是中國大資料領域第一本著作,引領了中國社會對大資料戰略、資料治國和開放資料的討論,該書先後獲得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第四屆中國軟科學前沿探索獎、2012年度十大好書等獎項。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範文1

  7月的一天,我有幸拿到了塗子沛的《大資料》一書,幾個月來認真翻閱了好幾遍,並查閱了許多相關的文章,也讓我產生了寫下這篇讀後感的衝動。

  我們處於大資料時代

  當今的時代是一個資訊的時代,是一個數據爆炸的時代。資訊是資料的內容,資料是資訊的載體。隨著電腦、網路的普及,搜尋引擎技術的進步以及雲時代的來臨,上至國家下至個人,無不為資料所包圍,資訊無處不在、資料無處不在。難以想象離開資料、離開資料管理,我們這個社會將會是什麼樣子。

  那麼大資料時代到底有多大呢?我們知道計算機用二進位制儲存和處理資料,一位是指一個二進位制數位——0或1,這是儲存資訊的邏輯單元。一個位元組有8位,再往上是KB1KB是210位元組、MB1MB是220位元組、GB1GB是230位元組、TB1TB是240位元組、PB1PB是250位元組、EB1EB是260位元組、ZB1ZB是270位元組、YB1YB是280位元組。但這究竟是多大的資料呢,我們還是難以想象。有人統計過將1TB的資料全部打印出來,需要用5000萬個四開門的書櫃去儲藏。這是多麼龐大的一個數啊,而這只是1TB——240個位元組。而僅全世界消費者一年產生的資料就有6000PB,全世界企業一年產生的資料有7000PB。截至2010年,人類產生的資料為1。2ZB,且資料每年以指數級增長,每兩年我們擁有的資料將翻一番。

  在大資料時代,數字電視、手機、移動網際網路統治了我們。截至2012年,中國手機網民數突破4。2億;2013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智慧手機市場;2013年2月微信使用者數突破4億,到9月,微信使用者達到5億,微信使用者正在以每6個月增長1億使用者的速度增長;95%的智慧手機使用者睡前玩手機。

  “稜鏡門”事件主角愛德華•斯諾登一時間成為全球關注的目標,網路時代何處安放我們的隱私?美國間諜衛星精度達到了5至10釐米,當今社會我們每個人近乎“透明”!

  大資料時代給我們帶來什麼。

  1965年,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考察了計算機硬體的發展規律,提出了著名的摩爾定律。該定律認為,同一個面積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一到兩年將增加1倍,也就是說,其效能將提升1倍。換句話說,計算機硬體的處理速度和儲存能力,一到兩年將提升1倍。這一定律揭示了資訊科技進步的速度。

  資料的爆炸是“三維”的,是立體的,這三個維度,主要表現在:同一型別的資料量在快速增長;資料增長速度在加快;資料的多樣性,即新的資料來源和新的資料種類在不斷增長。

  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當前這個資料爆炸的時代,資料帶給我們什麼呢?我想最重要的是帶來了思維模式的轉變。轉變了我們一直以來以因果邏輯思維的模式,變成了相互關係的邏輯思維。舉一個例子,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資料分析,預判出一次地震的時間、地點、強度,但我們不是通過分析地殼運動而來的,而是通過相互關係的龐大的資料分析而來的。

  2008年的冰災,當時的廣州火車站滯留了25萬人,這個資料是通過當時在這個區域的手機使用數統計出來的,與後期的最終統計基本吻合。大資料使我們開始了一次全新的探索,而探索的意義不在於發現新大陸,而在於發現新視角。

  大資料時代給企業帶來了什麼。

  資料探勘是一種知識產生的過程,從中產生創新、產生管理、產生推動社會變革的理論與實踐。

  沃爾瑪公司是美國的一家世界性連鎖企業,以營業額計算,為全球最大的公司。沃爾瑪一年產生的資料有2500TB。沃爾瑪公司通過對大量歷史資料的分析發現,年輕爸爸去超市購買嬰兒尿布會順便買點啤酒犒勞自己。因此,沃爾瑪推出了尿布與啤酒搭售的營銷策略,使銷售量增長。

  紐約,美國最大的城市及第一大港,擁有810多萬人口,其36%為外國移民,人口使用約170種語言。1990年,紐約市共發生了凶殺案2245宗,1995年下降到1171宗,2009年下降到466宗,創下50年最低。紐約是如何實現這個成績的呢?原來紐約通過把20年的犯罪資料和交通資料整合,開發出了“資料驅動的警務管理”,發現交通事故高發地帶,也是犯罪活動的高發地帶,而且兩者的高發時間段也同樣吻合。這就將警察以往“亡羊補牢”的工作模式轉變為“守株待兔”的工作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績。

  大資料及其分析,將會在未來10年改變幾乎每一個行業的業務功能。任何一個組織,如果早一點著手大資料工作,都可以獲得明顯的競爭優勢。用另一本類似著作《大資料時代》的作者維克托的一句話:“大資料是未來,是新的油田、金礦。”

  當前我們的企業每天獲得大量的生產、營銷、辦公資料,如何將資料分析應用其中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挑戰。如何實現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大資料為我們的企業提升管理效率、提高服務水平提供了有利平臺。

  世界每天都在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大資料將是傳統行業的掘墓者,盛極一時的柯達倒閉了,微軟收購了諾基亞……我們的企業處在這樣一個變革的社會,應該何去何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範文2

  首先說下《大資料》這本書好的地方就是將大資料變化為一本科普讀物,不是講大資料的關鍵技術和具體實現,而更多的是圍繞美國政府基於資料的管理歷史線條展開,讓大家更加容易理解大資料在政府執政和公共事務管理中發揮的作用,所以我看完後最大的感覺就是關注智慧城市的相關人員完全有必要閱讀該書,會對以後在智慧城市的管理和建設中如何更好的理解大資料,應用大資料,發揮大資料本身的業務價值有更好的理解。

  為何近幾年出現大資料,最重要的還是隨著資訊科技和網際網路,管理的精細化,全球化和社交圈擴大,資料呈現了指數級的增長。2009年美國的資料,離散製造業966PB,政府848PB,傳媒行業715PB,這是麥肯錫2011年出版的一份報告《大資料:下一代創新,競爭和生產率的前沿》裡面的一個估算。正是由於資料指數級的增長,對資料的開放,資訊自由,資料的採集,資料的分析和處理,預測和決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資訊自由,一為資訊公開,二為資訊釋出。公開是政府和某一社會特定主體的關係,是點對點的;而資訊釋出是政府和社會的關係,是點對面的。資訊自由法已經成為美國不可缺少的一個基本法案,只有資訊自由才談得上進一步的資料開放和資料共享。

  我們信奉上帝,除了上帝任何人都要以資料說話。資訊科技發展,資料指數級增長,已經徹底改變了政府,社會,商業群體的決策方法。需要的是形成一種資料驅動的決策方法,資料治國,需要基於實證的事實而非簡單的意識形態。而真正要讓資料能夠上升到決策層面,首先需要的就是資料大範圍採集,資料抽樣,資料測量和資料質量管理。另外資料驅動和事件驅動是兩種模式,資料驅動強調的是歷史和預測,而事件驅動強調的是實時和響應。大資料有一個維度專門是指速度和快速響應,更需要考慮事件驅動和資料驅動融合。

  帝國法則,詳細講述了資料的收集法則,使用法則,釋出法則和管理法則。資料能夠滿足既定的用途,它才有質量。如果不能滿足既定的目標和用途,就談不上質量。換句話說,資料的質量不僅取決於它本身,還取決於它的用途。資料質量的問題涉及到資料收集,使用,釋出等所有過程的問題。資料質量管理要有標準,有流程,有救助機制。

  從軟體的開源到資料的開放,我們過渡到一個新的世界,可以講資料開放式本身的另外一個重點。在這個新的世界裡面,資料遠遠比軟體更加重要。從2004年以來,美國一直在進行資料開放運動,聯邦政府也專門家裡了資料開放入口網站DataGov,其主要目標就是通過資料開放,通過鼓勵新的創意,讓資料走出政府,得到更多的創新型應用。從而進一步鞏固政府透明化,民主化和政府效能。

  資料之爭涉及到原始資料採集,資料質量,資料安全,資料粒度,資料價值,資料虛實多個維度。而DataGov不僅僅開放了原始資料,地理資料,還包含了資料分析工具的開放。資料開放為創新提供了無窮的燃料,因為創新型應用,資料的能量將逐層放大。

  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創造未來。而資料最大的價值仍然在預測上面,在解決了資料開放,資料採集,資料質量管理,資料處理後,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基於資料進行科學的預測和決策。資料競爭將是企業贏之道,一些企業已經將他們商業活動的每個環節放在了資料收集,分析和行動的能力上。

  範文3

  進入20xx年大資料一詞越來越多地被提及,人們用它來描述和定義資訊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資料,並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與創新,人們對於海量資料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消費浪潮的到來。“大資料”的運用在各個領域發揮著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滲透到了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並對人類的資料駕馭能力提出了更新的挑戰。

  一、傳統的資訊格局被打破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2000年還是一張軟盤打天下的時代,短短十多年光景,硬碟的儲存容量已從4GB、16GB、32GB迅速攀升到1TB相當於1024GB的容量。原來僅有1.44MB的軟盤在當時感覺儲存容量還是蠻大的,到現在硬碟容量躥升至1TB了,反而感覺儲存空間捉襟見肘,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呢?1965年英特爾的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考察了計算機硬體的發展規律,提出了著名的摩爾定律。該定律認為,同一個面積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一到兩年將增加一倍,換句話說,計算機硬體的處理速度和儲存能力,一到兩年將提升一倍。這一定律,得到驗證。

  大資料!一語驚醒夢中人,大資料時代已經悄然來臨。隨著社交網路的逐漸成熟,移動寬頻迅速提升,雲端計算、網際網路應用更加豐富。更多的感測裝置、移動終端接入到網路,由此產生的資料及增長速度迅速攀升。那麼什麼是大資料呢,正如IBM總結的那樣:“大量化Volume、多樣化Variety和快速化Velocity”就是“大資料”的顯著特徵。

  二、管理法則:質量是資料時代的根本

  資料能滿足其既定的用途,它才有質量。如果不能滿足既定的目標和用途,就談不上質量。換句話說,資料的質量不僅取決於它本身,還取決於它的用途引致資料庫專家傑克.奧爾森。

  隨著網路的出現,政府開始在網上釋出資訊和資料,對政府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資料一經政府釋出,往往被視為權威,對社會的各個領域都可能產生重大的影響。任何一份通過網路釋出的資訊,面對的都不是一定特定群體,而是全體國民,如果政府釋出資料的質量不可靠,將受到頻繁的、大範圍的質疑,特別是一些可以會影響到公共政策和行業管制標準的資料,將引起巨大的爭議。

  例如:單位奶製品中蛋白質含量、菌落總數應該是多少 ?飲用水裡能混雜多少含量的微量元素?新鮮蔬菜能帶有多少指標的殺蟲劑殘留?工廠排放的廢氣、汽車的尾氣以及車間的通風條件都要符合怎樣的標準等等,這些標準,都是資料。隨著社會的發民、科學的進步,這些標準越來越多越來越細,每一個都和國民生活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所以政府在網上釋出資料,必須慎之又慎,保證質量。

  三、大資料在各領域中的價值表現

  1、資料競爭:企業贏利之道

  企業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來開展公司的業務,而要做到“低成本、高效率”的運營以及決策正確,企業必須廣泛推選以事實為基礎的決策方法、大量使用資料分析來優化企業的各個運營環節,通過基於資料的優化和對接,把業務流程和決策過程當中存在的每一分潛在的價值都“擠”出來,從而節約成本,戰勝對手,在市場上倖存。這種競爭,就是一種基於資料的競爭。

  已經有越來越多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只要實施正確的政策和激勵,大資料將成為競爭的關鍵性基礎,併成為下一波生產率提高、創新和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支柱。資訊時代的競爭,不是勞動生產率的競爭,而是知識生產率的競爭。資料,是資訊的載體、是知識的源泉,當然也就可以創造價值和利潤,可以預見,基於知識的競爭,將集中表現為基於資料的競爭,這種資料競爭,將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

  2、通訊、電信、商務智慧、網際網路的逐步演變

  近年來,隨著大資料的迅猛增加,各個行業、政府部門都在嘗試“用資料來決策”、“用資料來管理”、“用資料來創新”,在這個過程中,湧現了一大批既務實管用,又令人耳目一新的做法和應用。

  回顧歷史,我們從廣播的年代到電視的年代再到本世紀初網際網路的年代,從音訊對話到可視電話,資料技術一直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網際網路出現之後,就交流和互動而言,廣播和電視無疑相形見絀。

  “大資料”可能帶來的巨大價值正漸漸被人們認可,它通過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以及資料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

  四、總結

  塗先生從資料本身的革命、社會科學的革命、企業管理的革命、社會管理的革命四個方面深刻闡述了大資料的重要意義,以最前沿的視野、直接的解讀和剖析為我們理清了《大資料》一書的脈絡和精髓,為我們如何能更好地閱讀、理解、領會《大資料》一書的精神實質提供了很好的幫助,讓我們意識到:大資料的時代,是不可逃避的。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