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八課路旁的橡樹課文

  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小編在此整理了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八課《路旁的橡樹》課文,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八課《路旁的橡樹》課文-原文

  從北方到南方的兩座大城市之間,人們打算修建一條公路。這條公路將會寬闊、平坦又漂亮。

  開始築路了。一天,工人們來到田野上,那裡長著一片不大的灌木林。工程師批示未來的路要鋪在哪裡,工人們就往土裡埋進排水管。

  突然,工人們停下來,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麼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

  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他什麼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沉默不語。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築路計劃,然後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

  “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師說。

  “橡樹也不可以砍。”工人們說。

  工程師拿出一根楔子,走到離橡樹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進了地裡。“現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他輕聲地說。

  幾年過去了,一條寬闊的瀝青公路從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樣筆直,但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坐車過往這裡的人不約而同地讚歎道:“築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八課《路旁的橡樹》課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課文內容,體會路人高尚的心。

  【教學重點】

  體會人們為保護橡樹而體現出一顆高尚的心,聯絡生活實際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學準備】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詞的意思。聯絡生活及讀書經歷,想想哪些行為是高尚的。

  2、投影:課文插圖及最後一句話。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根握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思考:課文將了一件什麼事?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二、檢查自學效果,組織交流

  1、指名讀課文,指導讀正確。並讀讀下列詞語:

  公路寬闊平坦漂亮馬蹄彤

  橡樹粗壯結實挺撥高尚

  2、交流思考題:

  ⑴交流第一個問題:

  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⑵交流看法:

  ①小組內交流。

  ②全班交流:要尊重學生的想法。

  引導重點交流:

  出示投影片:插圖及課文景後一句話。

  ③讀、齊讀這句話:

  坐車過往這裡的人不約而同地讚歎道:“築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④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高尚”的,舉例說。

  ⑤為什麼說築這條路的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讀書,找依據,討論交流。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講:

  第一:遇到橡樹,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為什麼停下來,他們看到了什麼,又是在想什麼呢,“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這棵橡樹“是那麼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同時與環境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個“美”的象徵。面對這個結合著生命與美感的高大的橡樹,他們或者是為橡樹的生命力與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願砍伐橡樹埋上排水管,總之工人們停了下來。

  指導讀時注意讀好“那麼粗狀、結實、挺撥,就像摹的哨兵一樣”這句話,聲音要響亮、有氣勢。

  第二:工程師沉默,工人也不語,都嘆氣,他們深恐傷害了橡樹,可又想不出辦法保護它。

  讀這兩句話,語速要舒緩、語調要略顯低沉,以便表達出人們當時肅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築路計劃,然後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築路計劃”

  第四:想辦法,繞開橡樹修路,最終路呈馬蹄形。

  “筆直”與“彎曲”在這句話裡構成了鮮明的對比,作為公路來證明,自然是“寬闊、平坦、漂亮、筆直”為好,但人們為了保護橡樹卻將其築成“彎曲”的,顯示了人們愛護樹木、注意環保的高尚品質;“只在一個地方”則突出地強調了人們的良苦用心,只有一個彎兒,這個彎兒還是為橡樹特別沒置的。因此,這句話中的“筆直、只有一個地方、彎曲”需要注意重讀。

  3、總結:

  對一棵樹,如此珍愛:這不是平常的行為,這是對環境的保護,對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說築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抄寫練習任選一題

  1、抄寫你喜歡的一段話。

  2、抄寫下面詞詞:

  寬闊平坦漂亮筆直粗壯結實沉重讚歎高尚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八課《路旁的橡樹》課文-教學反思

  連續兩天上了同樣的公開課,感覺第一堂課上得更加自如雖說不是自己班的學生,自我學習、合作學習這兩個環節設計得合理,學生學習主動,學習效果顯著,,評課老師們提出這堂課中缺少的語言文字的積累,文字的重點段落挖掘得還不夠深。當天晚上連夜修改,第二天上課時是自己班,感覺上得有點急,急於想進入重點段落的探討,把學生互相檢驗是否讀通課文這一重要環節疏忽了,在合作學習重點段落時問題過於瑣碎,內涵挖掘太深,超出了學生的理解水平,學生學得很牽強。但兩堂課中值得積累的東西也不少。

  1、讀得巧妙:

  讀有很多種自讀,互讀,齊讀等等,對於不同的文字要採用合適的讀,教師要善於挖掘文字的特點採用恰當的讀,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鑽研《路旁的橡樹》時發現第四自然段是值得細細品位的“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他什麼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沉默不語。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築路計劃,然後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通過人物的表現來揣摩人物的心理。為此我設計了交叉讀,一部分同學讀工程師表現的語句,一部分學生讀工人表現的語句。這一環節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取得很大的成功,學生通過這種朗讀方式一下子感受到了當時工程師和工人那種左右為難,猶豫不決的矛盾心情。這就是抓住文字特點採取獨特朗讀的顯著效果。

  2、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注重的是學生的認知活動,往往忽視學生內在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某些精神需要得不到滿足。其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生活形式不僅僅包括認知,還包括感受、體驗、內省等多種形式。這就提醒我們,課堂教學不僅要在內容上反映生活,更要注意從學生的思想、感情、願望的角度來理解生活。因此,我在教《路旁的橡樹》一課時,努力營造一種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並重視學生與老師、學生與課文之間心靈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鳴。

  片段一:師:出示圖這是一棵怎樣的橡樹?

  生:它是那麼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

  師:看到這樣一棵樹,你會怎麼想?

  生:這棵樹肯定生長了好多年了。

  生:這棵樹肯定經歷過不少風吹雨打。

  生:這棵樹長這麼粗這麼高真不容易!……

  師:欲情故縱現在要在這兒修公路,可這棵樹擋住了去路,我決定把它砍了!

  生:都很著急不行!不行!

  師:為什麼不行?

  生:你這是破壞綠化!

  師:哦!做驚恐狀

  生:這棵樹已經年紀很大了,你忍心砍嗎?

  師:不忍心。我有點被你說動心了。

  生:如果每次修路都要砍樹的話,那樹不就越來越少了嗎?總有一天會砍完啊!

  師:對啊,看來我的做法有問題啊。

  生:樹是人類的朋友,它能淨化空氣。……

  師:你們說得真有道理,我要向你們學習。好,我不砍了!

  師:可是路是一定要修的,這棵橡樹的命運如何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一篇令人感動的文章《路旁的橡樹》。板書課題

  對於理解“這條筆直的公路為什麼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這個問題,學生都能用一句話回答出來。但是,這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有用心體會、用情體驗,自覺自動地感悟,與教材產生共鳴,才能有效地增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讓學生談談對橡樹的印象,從而對橡樹產生感情,為下文作好情感鋪墊;接著,教師態度來個大轉變,決定砍樹,即刻引起學生的“激憤”。學生的回答正確有理,很有力度,不知不覺中,既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又真正掌握了本段的教學重點;最後,學生明白自己的做法和教材中人物的做法一樣後,身心就更愉悅了,情感也就得到了最充分的肯定。同時,在這種談話式的交流中,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對於如何上好三年級的略讀課文有了思路:

  聽過很多的公開課,上略讀課文的少得可憐。平時並沒有真正的研究過如何上好略讀課文,總認為略讀課文只不過是個補充,學生讀一讀,議一議就行了,有點小瞧它。這次上課後我領悟到要上好三年級的略讀課文就要做到“讀通、積累、讀懂”。所謂的讀通就是學生能夠自主地讀通課文,能具備檢驗他人是否讀通課文的能力。積累,在讀通的基礎上學生能夠主動找到並積累文字中的值得積累的詞句,通過讀一讀,背一背,摘一摘等各種方式積累在心。讀懂,學生在自讀時產生疑問,在小組互助學習中解決一部分疑難,對於共同的難以解決的問題通過全班合作學習研究,其實往往就是在突破教學重難點。這樣既解決學生心中疑惑,又使學生充分利用了身邊的資源工具書,同學,體現了“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才是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其實,上公開課真的是一種殘酷,是在殘酷的進行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我鍛鍊、自我折磨、自我的不滿足,促使自己實現艱難的蛻變……開放的課堂是千差萬別的,所以就需要教師有適應不同情況的能力。在每一個班講的情況都不一樣,可以積累的東西就只有用心體驗這種差異,隨時把握這種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