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麥當勞化讀書心得
麥當勞快餐與其用料配方、製作工藝、生產流程、營銷策略、經營理念合在一起,成為麥當勞企業文化或產業模式向社會生活其他領域擴充套件,這就是“麥當勞化”。接下來小編給你整理了,歡迎大家的閱讀。
篇一
看完了這本書之後,瞭解了什麼是麥當勞化,通過閱讀,他給了我一個思考問題的新視角,以前總是從一個很小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這本書當然也是從一個小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但是它上升到了世界的層面上來,這樣讀完了這本書之後,就能夠以一個全世界的視角來解釋社會的有關問題了。
很明顯,麥當勞化是一個全球化程序——全球化這個更為廣泛的程序的一部分,具體而言,麥當勞化是完全複製的本土全球化模式的一個主要例項。
羅伯遜的全球化理論可以很好地展現世界這些行業所屬的型別,首先還是要來解釋幾個新的概念:
全球本土化: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相互滲透,在不同的地理區域導致的結果,強調的是異質性。
本土全球化:強調國家,企業,組織,以及類似機構的帝國主義式的擴張的雄心壯志,以及他們的願望和需求,並將他們強加到各個地理區域中去,強調的是同質性。
完全複製:指總體上集中思路設計的,控制性的既相對缺乏獨特實質內容的社會模式。
本土創新:指通常由本土構思設計的,控制的以及相對豐富的獨特的實質內容的社會模式。
有了這上面的這幾個概念之後,我們就可以根據我們社會那些行業的特點,放在相應的表格之中了。例如:
完全複製
本土創新
全球本土化
紀念品店,旅遊飾品,
手工工廠,本土工藝品
本土全球化
麥當勞餐廳,巨無霸
博物館,巡迴藝術展
上面這是在說明,世界行業的一個大概的分類。而這本書呢?主要是警醒人們,社會的麥當勞化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威脅。
我認為主要的批評有以下方面,主要的是理性的非理性化:
首先,麥當勞化存在著浪費資源的情況,比如說:麥當勞為了生產規格相同的薯條,就必須要種質相同形狀的土豆,從而那些形狀不相同的就都浪費掉了。這個還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但是,另外一個影響就值得嚴重的批評了,它的非理性影響是使人們非人性化。比如說:麥當勞化的快餐廳的非人性化的環境既不適合用餐也不適合工作,顧客要排隊,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太大。
還有,從營養上面來看,一位社會學家對此的評論:社會的麥當勞化在營養方面並不是一個進步的過程。同時,社會的麥當勞化還遭到流行病學家和環境學家的強烈抵制,認為它造成了大量的生活垃圾。
我重點說說這個社會的麥當勞化的非人性化這個問題,在社會學的學習當中,我很早就接觸到了異化理論,用這個理論可以很好地揭示現在的問題。社會的麥當勞化,全球化下的流水線生產,使得人們開始異化。比如說:在流水線的生產方式上面,人們始終從事這一個動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些工作甚至只用到了人的一部分器官就可以完成了,不需要太多的大腦。有兩句話說得好“一個低能兒都可以掌握這個工作 ”,說的更進一步就是“任何一隻被訓練過的猴子都可以從事這項工作”
記得在一個名為“週六之夜現場”的電視節目當中,人們虛構了一家小型的快餐連鎖店。主要是諷刺現在的社會的麥當勞化這個趨勢,顧客就餐就感覺自己像牲畜一樣。是這樣的,幾個年輕的主管聽說一家新的快餐店剛剛開張,他們想去嘗試一下,就決定去吃午餐。他們剛剛走進這家餐館,脖子上面就被繫上了圍兜,接著他們發現了一個類似豬食槽的東西,裡面裝滿了紅辣椒,還有一個服務生定時從一個籃子裡面將新的食物鏟到槽中。顧客都彎著腰,頭貼到槽上,邊舔著紅辣椒邊隨著槽移動。他們時常會抬起頭來呼吸,或是在一個“公共酒盆”中喝酒。他們吃完了之後看,按照“人頭“付賬。由於每位顧客臉上都沾滿了辣椒醬,從表面上看,他們與畜牲別無二致。當然這只是一個諷刺的例子,但是現實當中像這樣的例子,在今天的社會麥當勞化下難道沒有嗎?
社會的麥當勞化,壓縮了人們的時間和空間。哈維有一箇中心論點就是:時間和空間的壓縮理論。認為現代主義壓縮了時間和空間,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縮短了人們的距離。詹姆遜的後現代社會的五個方面強調:與資本主義後期相聯絡,表面化,情感或者感情上的冷漠,缺乏歷史的真實性,重現性技術。社會的麥當勞化都存在著這些問題,人們在麥當勞用餐時,服務員的虛假的問候和虛假的笑臉,她們的內心個個都希望這顧客快點離開,好節省時間,服務下一個顧客。
“麥當勞化”只是一個稱謂而已,當然我們也可以同樣稱“漢堡包化”,“星巴客化”。同樣的現象現在到處都是,已經充斥著我們的整個生活當中,這是一種社會現象,我們要抵制他不好的方面,發揮其優勢,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
社會的麥當勞化意指快餐店的規則逐漸主宰美國社會的諸多方面乃至世界其他地域的過程。 作者把麥當勞作為席捲全球的合理化程序中的一個範例,通過剖析快餐文化如何滲透並影響人們的工作與生活,本書旨在幫助人們理解自己出生、成長並可能繼續經歷的真實世界。裡茨爾認為“麥當勞化”已經涉及我們生命的每一個角落——食品、媒體、教育、醫療,無一例外。本書旨在:
批判:快餐文化掀起“理性的非理性化”潮流,不啻於消費文化鴉片!
警示:面對麥當勞化的吸引和誘惑,我們不應對其危害視而不見!
應對:抵制麥當勞化,創造一個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的世界!
篇二
作為美國快餐的一個著名品牌,麥當勞流行於世界各地,幾乎家喻戶曉。麥當勞快餐與其用料配方、製作工藝、生產流程、營銷策略、經營理念合在一起,成為麥當勞企業文化或產業模式向社會生活其他領域擴充套件,這就是“麥當勞化”McDonaldization。據“麥當勞化”一詞的始作俑者馬里蘭大學喬治·瑞澤爾 GeorgeRitzer 教授說,麥當勞化是這樣一種過程:
在此過程中,“麥當勞”快餐店的原則正在主導美國社會以及世界其餘地方的越來越多的部門。
社會的麥當勞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麥當勞化,其具體表現就是:社會科學的特徵在一定程度上越來越像麥當勞企業,而且有各種跡象表明它還在朝著更進一步麥當勞化的方向發展。效率至上、可計算性、可預測性以及可控制性這幾項麥當勞的要素,逐漸向社會科學領域滲透併成為社會科學理性化的指標。這種發展趨勢確實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科學研究的應用性和效率,另一方面也導致了社會科學研究原創性的減少和學術研究裝配線上產品的單一化和預定化。
我們不妨以美國社會學為例看看它是怎樣麥當勞化的,以及它對美國社會和世界產生的影響。美國社會學的職業化是以其主要專業期刊——《美國社會學雜誌》、《美國社會學評論》——為首的有組織的科學共同體即美國社會學學會而實現的。在美國的學術體制下,這兩個專業雜誌提供給社會學家的是主流學術界認可的學術規範,它保證了社會學家的著述成為完全合格的標準化產品.
每篇作品都有統一的格式,其中必須具備文獻檢索 理論假設 案例分析 驗證假設 結論意見
參考文獻等內容,而其品質則由一個經指定的專業編輯群體和評論體制來保障。這種專業化的學術體制為美國乃至全世界提供品質整齊劃一的作品,就像麥當勞為全世界的快餐店提供的由同一配方、統一工藝、相同生產流程製作的漢堡包一樣。正如麥當勞的漢堡包誘導著世界各地的快餐消費者的口味趨向一致一樣,兩份專業雜誌刊載的標準化文章也在引導著全世界的社會學家趨向於相同的學術興趣。以至於有人做過這樣的類比,多數美國社會學者的工作就像麥當勞的僱員一樣,按照相同的質量標準去生產一篇又一篇麥當勞式的作品。結果就是美國社會學產品的標準化程度遠高於歐洲社會學,在這一標準化問題上甚少有例外。與既定標準不符的作品,無論是低於還是高於標準的東西,都休想有出籠的機會。
如果社會學的麥當勞化僅限於美國一國,那問題倒還沒有那麼嚴重。但因為美國社會學自二戰後至今一直主導著世界社會學的走向,並對它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所以人們完全有理由說,世界社會學的麥當勞化是美國社會學機構的高度專業化和標準化的結果。德國學者明赫RichardMünch在分析了美國社會學理論對歐洲社會學的影響後認為,50年代美國社會學是被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正規化和拉扎斯菲爾德的實證主義的量化方法論所支配,帕氏綜合了歐洲經典的方式並將其納入他的美國社會模式,這個模式與一般的中產階級、央格魯撒克遜白人新教徒心目中的美國形象密切相關。作為歐洲社會的對照物,它成了美國現實的寫照。70年代批判帕森斯後美國社會學理論學派林立,雖然各自都有其不同的理論源頭,但它們的互相競爭著的正規化卻仍然分享著一個共同的信念:即認為社會是由自由的、獨立的個人,通過競爭、交換、協商、合作的活動而構成的這種我族中心的理念。
這個理念是整個世界美國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90年代伴隨著理性選擇理論的躥紅,也同樣有著麥當勞式的效應。因為它是最恰當的、最精到的公式化了的理論,所以它可以在世界各地以同一種方式被複制並運用到極為不同的社會現象上去,其品質不會有絲毫差錯。理性選擇理論是在理論技能上進行很少培訓就可以到處被複制和使用的標準化的產品。既然麥當勞現在可以行銷世界,而且每個人都明白其經濟交易性,那麼,理性選擇的經濟學正規化就是可以解釋隨處可見的社會互動和社會過程的得心應手的工具了。由此可見,社會學的麥當勞化是整個社會科學麥當勞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根本上說它是為世界的美國化服務的。
為了阻止世界的美國化,就首先需要抵制社會的麥當勞化!歐洲社會學需要抵制這種趨勢,正如它為儲存自己和世界的多樣性而需要抵制歐洲文化整體上的麥當勞化一樣。這就要求歐洲社會學實現同樣深入的職業化……但它決非是要重走美國通過標準化實現的職業化道路。誠哉斯言。明赫的這一呼籲,對中國社會學來說同樣適用
篇三
前些年我反覆在讀喬治美國的一本小書《社會的麥當勞化》,書中講到社會上的多種麥當勞化現象。這本書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的,距今已經十七年。這十七年的時間,人工智慧、大資料令網際網路經濟迅速成長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社會的麥當勞化也愈來愈明顯。
麥當勞化,就是指麥當勞從生產到銷售中所追求的效率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可計算性、可預測性和均質化,還有以非人的技術代替人的非人性化。
最近我到荷蘭旅遊,在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荷蘭航空公司區辦理登機手續,令我大開眼界。荷蘭航空公司已經全面實現了機器代替人工,首先是用護照在辦理登機牌的機器上掃描、輸入個人資訊,你所乘坐的航班資訊就全部顯示出來,你再輸入座位的選擇,登機牌就印出來了,這與你在自家計算機上辦理登機牌一樣簡單。第二步辦理托執行李也是自助服務,辦理行李託運的是一個個有塑料罩的傳送帶式磅秤,每一個磅秤的左手邊有一個小螢幕,按照螢幕上的提示,把行李放到傳送帶上,然後掃描登機卡,確認後在螢幕下列印行李資訊條,按照說明把行李資訊條纏在行李把手上貼上好,再確認,塑料罩就會自動蓋上,然後送走行李。“讓顧客去工作”就是麥當勞化的一個表現。“讓顧客去工作”是麥當勞最早發明的,在麥當勞就餐,顧客自己領取食物、自己收拾碗碟,並不覺得有何不妥,反而覺得是一種美德,推而廣之,它已經成為一種文化。
麥當勞化的非人性化現在已經浸淫到各行各業。銀行服務和日用消費服務都在積極往非人性化改變,比如網上銀行的交易技術已經完全成熟,現在使用網上銀行的顧客多於不使用網上銀行的顧客,銀行為了鼓勵使用網銀,網上各種交易收費都比人工服務便宜,而且某些跨境匯兌業務只限於網上交易。
現在還有一個大行業正在積極實現非人性化,那就是醫療行業。就以美國的醫院為例,如今已普遍實現計算機化,一般有規模的醫療機構都具備X光透視、心電圖、超聲波、CTscan計算機斷層掃描、核磁共振、PETscan正電子發射型計算器斷層顯像等大型計算機檢查裝置。以我個人的體會,機器的介入從病人進入醫院的第一步就開始了。在接待處登記時,將所有的個人資訊輸入計算機,與此同時,在另一地方的醫生助理已經可以根據計算機裡的資訊安排護士準備要做的各種檢查,當病人到達醫生辦公室時,護士就開始用各種儀器給病人做檢查,得到一系列資料輸入計算機。醫生在看病人之前已經從各種資料中掌握了病人的情況,醫生接待病人只有15分鐘,這是規定的時間,如果需要進一步診斷,就要另約時間安排更大的裝置做檢查。醫生的診斷90%以上是依靠各種裝置給出的檢查結果而做出的,一個病人在醫院裡接觸機器的時間遠遠比接觸醫生的時間多,可以說,儀器診斷的精確性能代表一個醫療機構的醫療水平。醫療的非人性化的結果就是使醫生的工作更加高效,而不是向病人提供更多的關照。
麥當勞化還有一方面就是均質化和非個性化。就拿我們的城市和住房來說,這十幾年發展最快的中國內地,雷同的建築、街道比比皆是,各個城市都有相似的廣場、相似的體育館,相同的開發商興建的相同形狀、相同名稱的住宅樓、生活小區。
其實麥當勞化所造成的結果並不是人人都喜歡的,但是,麥當勞化卻一直被人們視為一種進步去追捧。正像麥當勞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多吃無益,但還是有很多人去吃,為什麼呢?我想可能還是它的核心目標——“效率”,因為只有“快”才真正符合網際網路時代的節奏,所以也不難理解網際網路工業的發展為何會促進社會的麥當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