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外語教學中文化匯入的必要性和意義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教學不可脫離文化教學,文化教學也時時刻刻貫穿於語言教學之中。瞭解和積累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有利於學生準確理解和得體地運用語言,有利於提高其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有利於培養其世界意識和人文精神,使其厚積薄發,最終弘揚祖國文化。

  一、必要性分析

  語言教學是一門綜合的學科,它不單指對外語詞彙語法的記憶、掌握和運用,還需要對文化背景知識的瞭解和掌握。如同一個人擁有骨骼肌肉的同時,還必須有血脈聯絡整體,文化就像血脈激活了生命。文化的內涵高深廣博,無所不包。精通掌握語言的人,必定是一位充分了解東西方文化歷史背景、社會風俗習慣和人文禮儀的人。談到語言的學習,就必須有文化作為肥沃的土壤為語言這棵苗木提供營養。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運用語言達到交際的目的,而學習語外知識、掌握外語技能、提高應用外語的能力是與熟悉外語國家的文化密不可分的。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薩皮爾曾說過:“語言的背後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薩皮爾《語言論》商務出版社,1985外語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而且還要具備“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英語不僅要作為知識來掌握,更要作為一種語言,一種交流工具來使用,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運用英語時,不僅要“合乎語法”grammaticality,而且要恰當、得體appropriateness,可以為人接受acceptability,同時也要求教師除了傳授正確的語音、語調、語法知識,也不可忽視語言背景,文化的滲透。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語言是隨著民族的發展而發展的,語言是社會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會風俗又都在該民族的語言中表現出來。語言離不開文化,文化依靠語言。英語專家胡文仲教授曾說過:“語言和文化有密切關係,學習外語不僅僅是掌握語言的過程,也是接觸和認識另一種文化的過程。”因此,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但離不開文化教育。我們要培養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英語人才,就需要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文化知識教學和文化理解教學。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英語教學應該是對人的品格、思維、語言能力、健全人格、文化知識和意識等的全面素質教育,瞭解文化差異、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增強全球意識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和過去教學大綱的不同點之一就是第一次把文化意識列入了國家級的教學檔案裡,這充分說明文化意識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性。英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除了教授語言外,還應匯入相關的目的語文化背景知識,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這符合二期課改的英語教育理念。

  二、重要性

  我們提倡跨文化的外語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和加強外語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文化適應能力,因此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語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際。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學過程是要幫助學習者培養良好的交際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加入對文化的匯入,能夠培養學生對西方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提高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避免中國式英語在對外交流中產生誤會,甚至衝突。因為語言錯誤至多是語不達意,無法把心裡要說的清楚地表達出來,而文化錯誤往往是本族人育有異族人之間產生嚴重誤會,甚至敵意。這常是由於中國人的思維加上英語的表達方式影響了交際,無法實現知識能力與語言能力的平行發展。因此,教師應加強文化意識同時注重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傳授,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語言和文化的關係。要注意英漢兩種語言及文化的對比,要注意挖掘課本中的文化因素,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不斷提高學生對中西文化差異的適應性和認同感,消除文化差異帶來的文化交際障礙。同時,教師也要不斷補充新知識,注重對文化背景知識的瞭解和學習,注重自身英語文化的提高,從而可以不失時機地向學生灌輸相關的背景文化知識,使學生在實際交流中具備多元化的包容性,更好地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不同語言文化間的交流和溝通,使學生真正掌握英語,不斷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2. 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自身發展。

  在英語教學中融合文化教學,有利於學生開啟眼界、開拓思路,借鑑西方優秀行為習慣,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和修養,使其得到一定的藝術修養和中外文化精髓的薰陶。例如介紹西方人守時的習慣,有利於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好習慣;介紹西方青少年的獨立意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膽識、勇氣,增強他們的獨立意識。這些都是我們可以通過文化教學進行提高和改善的。同時文化教學還可以滿足學習者調整自身知識結構的要求,為今後進一步的文化學習和研究打下基礎。幫助學習者適應學業結束後職業崗位的要求,如翻譯、旅遊接待、賓館服務等都需要掌握外族文化。英語學習不僅僅只是單一學科知識,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注重跨文化意識的培養,適應文化融合的需要,可以促進學習者的全面發展。

  3. 有助於提高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把文化教學貫穿於外語教學當中便能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豐富多彩,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一步增強英語語言感受能力。英語教學往往把一篇課文分成幾個部分,概括大意,分段講授單詞、片語、句型結構以及相關語法等,讓學生記筆記,背筆記,課堂內容枯燥,學生學到的只是機械化的、公式化的語言。學生的書面作文常常是語句生硬、彆扭,前後不連貫,語意不清晰。一個典型的問題:用漢語的句式套裝英語的詞彙,寫得不倫不類,即常說的“中國式英語”。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當把文化教學列入教學範疇,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英語課內容選材豐富,內容涉及歷史、地理、社會、人文和價值觀社會觀念等。在講解課文的時候介紹相關背景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加深印象。例如,在英語教學中結合與顏色,動物等相關的事物,典故等,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活躍課堂氣氛,使英語教學變成學生願意接受並樂於接受的過程。眾所周知,學習興趣是學生非智力因素中最可利用的有效因素,在英語教學中加入文化教學正是很好地利用了這一有效因素為教學服務。

  我們提倡跨文化交際的外語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和加強外語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文化適應能力。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重視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未來社會的外語人才,不僅僅是具有外語語言的自如運用能力和外語交際能力,同時還要求是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的國際外語人才。如今,文化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認同。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注重改善教學環境,同時,教師也在努力提高教學方法,另外學習資料缺乏,文化教學的有效性等問題也是許多外語教師在文化教學中所面臨的難題,這就需要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的總結經驗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