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論文的範文精選

  知道電子商務論文怎麼寫嗎?下面是關於電子商務的一些論文範文,不知道怎麼下手的朋友們可以看看哦。歡迎閱讀借鑑,希望你喜歡。

  Web日誌挖掘技術在電子商務網站優化中的應用

  1Web日誌挖掘技術及應用分析

  Internet是資訊社會的重要標誌,它的爆炸式的發展已經超出人們預期的想象,為了更好的分析Web的使用和Web的結構,Web日誌挖掘作為資料探勘[1]的一個重要分支,隨著Web的發展而出現。1997年R.Cooley首先提出Web使用日誌挖掘這個概念,它通過挖掘Web站點的訪問日誌,分析Web日誌中存在的規律,掌握使用者訪問站點的模式;從而幫助網站管理者識別潛在的客戶、更好地開展電子商務、改善Internet的資訊服務質量和提高Web伺服器的系統性能。

  Web 日誌挖掘[2]作為資料探勘的一個重要分支,已經成為國際上一個新興的重要研究領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WEBKDD 會議,從 1999 年到現在,WEBKDD已經湧現了豐碩的成果。比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Simon Fraser 大學的Weblog Miner系統,它將 Web 日誌資料組織為資料立方體,然後在其上進行聯機分析處理和資料探勘[3],用於發現使用者的訪問模式。Minnesota 大學的 WEBMINER 系統提出一種通用的 Web 日誌挖掘的體系結構,該系統能自動從 Web 日誌中發現關聯規則和序列模式等。

  Web 日誌挖掘的研究主要應用於網站優化的以下幾個領域。

  1.1頻繁訪問模式挖掘,指的是從 Web 日誌中找到頻繁被訪問的網頁序列,對被頻繁訪問的網頁路徑進行挖掘可以改進 Web 站點的結構設計,也可以為網站經營者提供決策參考。

  1.2使用者聚類,指的是從 Web 日誌中找到訪問模式相似的網站使用者群,發現這些網站使用者的共同特點。

  1.3使用者訪問預測的研究,指的是根據使用者當前的訪問路徑預測使用者將來的訪問頁面。

  1.4優化客戶訪問體驗和提高網站收益:通過對客戶的訪問模式進行挖掘,可以發現潛在客戶,對於一個電子商務網站來說,儘可能從眾多的訪問者中發現潛在客戶群體,就意味著交易可能性的大大增加;同時通過Web日誌資料探勘,增加網站對客戶的粘性,延長客戶在自己網站上的駐留時間,就更容易掌握客戶的瀏覽行為,改進站點的設計,提高電子商務的效益。

  要在網站優化中具體應用Web日誌挖掘技術,有兩個重點問題要解決,一個是建立Web日誌挖掘應用系統模型,一個是採用適當的演算法對海量資料進行精確分析。本文將對這兩方面的問題做一個闡述。

  2面向電子商務的Web日誌挖掘應用系統模型

  面向電子商務的 Web日誌挖掘系統模型主要有三個部分:資料庫、資料探勘整合工具和圖形使用者介面GUI模組。整個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

  在該模型下,用相關的關係型資料來源建立資料庫,並通過圖形使用者介面進行管理和維護,在此基礎之上支援各種資料探勘任務、為資料探勘提供資料平臺。資料探勘整合工具是一個挖掘驅動引擎,它是一個規則集合,能夠整合多種資料探勘演算法,到Web資料探勘演算法庫中選擇最有效的挖掘演算法處理資料探勘和決策推理工作,完整的挖掘資料預處理過程包含:資料淨化、使用者識別、會話識別、路徑補充、事務識別等幾個步驟。圖形使用者介面GUI用於使用者與系統的互動,使用者通過 GUI 建立和執行任務,完成各項資料探勘任務,一般執行資料探勘任務得到的結果往往是一些抽象的模型或者資料,一般使用者較難理解,GUI可以幫助使用者直觀明瞭地理解挖掘結果,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瀏覽器方式實現系統管理,對資料探勘發現的模式進行解釋和評價,過濾出有用的知識,利用視覺化技術將有意義的模式以圖形或邏輯視覺化的形式表示。

  在該模型下進一步拓展,可以建立相關的專家方法驅動系統。其主要功能是利用挖掘出來的高價值資訊去進行相應的應用。其中,頁面訪問情況可以用來指導網頁的重構,分析出的客戶消費行為模式可以作為反饋資訊,以客戶關係管理的方式對客戶進行直接的點到點促銷;根據客戶的訪問模式,還可以給出客戶的定製化頁面,針對不同的消費需求制定不同的促銷模式等。

  3應用於電子商務網站優化的頻繁路徑挖掘演算法

  對Web站點的優化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是通過對Web日誌的挖掘,發現使用者訪問頁面的相關性,從而在密切聯絡的頁面之間增加連結,方便使用者使用;二是通過對Web日誌的挖掘,發現使用者的期望位置,如果在期望位置的訪問頻率高於實際位置的訪問頻率,可考慮在期望位置和實際位置之間建立導航連結,從而實現對Web站點的優化。無論是出於哪方面的,都要通過Web日誌挖掘,分析使用者訪問路徑來獲取使用者的瀏覽模式,這部分工作主要依靠頻繁路徑的挖掘來完成。可以說,對網站頻繁路徑的挖掘是網站優化工作的基礎。本文重點對網站頻繁路徑的挖掘演算法做一分析。

  挖掘頻繁訪問路徑的主要步驟可以概括如下:

  3.1從原始日誌檔案中獲得 MFP

  3.2從 MFP 中獲得頻繁引用序列

  3.3從所有頻繁引用序列中獲得最大引用序列

  其中MFP指的是最大前向路徑。由於使用者會話在遍歷路徑時存在兩個移動方向,一個是前進,即請求頁面是此前使用者會話中從未訪問過的頁面,另一個是後退,即請求頁面是使用者會話中已經訪問過的頁面。最大前向路徑是使用者在會話的第一頁到回退的前一頁組成的路徑。

  我們首先要獲得MFP,獲得MFP 演算法的主要思想是:

  假設{x1,x2,…,xm}表示一個使用者會話,{y1,y2,…,yj-1}表示一個潛在的 MFP,初始為空。Flag標識當前的訪問方向是前進還是後退。每次檢查使用者會話中的xi,試圖將其擴充到潛在MFP中。

  1若xi∈{y1,y2,…,yj-1},則xi將作為yj加入潛在MFP中,並且將flag標記為前進;

  2否則有xi=yk,其中1≤k

  若在此之前,Flag 表明的移動方向是前進。則將{y1,y2,…,yj-1}作為一個MFP 加入到結果集合。然後從潛在 MFP 中刪除頁面{yk+1,…,yj-1}。並設Flag 為向後移動標誌,進入下一輪迴圈。

  若Flag 表明的移動方向是後退時,則此時的{y1,y2,…,yj-1}不是MFP,直接刪除頁面{yk+1,…,yj-1},進入下一輪迴圈。

  3如果迴圈到使用者會話中的最後一頁,Flag 標誌仍表明向前,則此時{y1,y2,…,yj-1}是一個 MFP。

  MFP演算法的虛擬碼如下:

  for 每個使用者會話

  {

  y1=x1; j=2; i=2;

  Flag = true;

  whilei≤m

  {

  Found = false;

  for 1≤k

  {

  ifxi=yk

  {

  ifFlag = true 將{y1,y2,…,yj-1}作為MFP 輸出;

  j=k+1;

  ++i;

  Flag=false;

  Found=true;

  }

  }

  if !Found

  {

  yj=xi;

  ++j;

  ++i;

  Flag=true;

  }

  }

  ifFlag=true 將{y1,y2,…,yj-1}作為MFP輸出;

  }

  接下來我們需要從MFP中找出所有頻繁遍歷路徑,本文提供一種基於Apriori 演算法的改進方案,具體描述如下:

  #1C1={所有的包含一個頁面的引用}

  #2L1={c∈C1 |c.count≥min_sup}

  #3fori=2;Li-1≠Φ;++i{

  #4Ci=Generate_CLi-1,

  #5for each MFPt∈D{

  #6 Ct=Generate_SubsetCi, t

  #7 for each c∈Ct

  #8 c.count++;

  #10}

  #11 Li={c∈Ci | c.count≥min_sup}

  #12result=result∪Li

  #13 }

  其中: D表示事務資料庫;min_sup表示給定的最小支援度;result 表示所有的頻繁引用集;c.count表示引用c在事務資料庫D中被包含的次數。第一行#1是產生所有隻含一個頁面的引用出現的次數,第二行#2通過C1和最小支援度min_sup產生頻繁1引用集L1。#3-#13行通過一個大的迴圈完成頻繁引用的生成,直到某個頻繁引用集合為空。

  該演算法非常有效而且快速,整個過程只要遍歷兩次資料庫。通過實際網站優化的案例來看,其分析的聚類結果是比較符合客觀事實的。

  4結束語

  通過Web資料探勘,我們可以從數以億計的儲存大量多種多樣資訊的Web頁面中提取出我們需要的有用的知識,在對總的使用者訪問行為、頻度、內容等的分析基礎上,可以得到關於群體使用者訪問行為和方式的普遍知識,通過對這些使用者特徵的理解和分析, 可以有助於開展有針對性的電子商務活動, 給每個使用者個性化的介面,提供個性化的電子商務服務。

  本文提出了一種有效演算法,該演算法通過改進經典的關聯規則中的 Apriori 演算法,實現了最大頻繁引用序列的挖掘過程。在挖掘最大頻繁引用序列的基礎上進行電子商務網站優化,不僅可以提高訪問者的查詢速度, 節省了不必要的網路開銷,而且對於提高網站自身的質量和聲譽也是大有裨益的。

  電子商務下農產品物流運作模式研究

  1我國農產品物流運作的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的農產品物流主要依靠以下系統來組織。第一是供銷系統。供銷系統屬於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幾十年來,各級供銷部門積極從事以棉花為主包括農副土特產品在內的農產品收購和銷售業務。近十多年來,供銷系統在棉花等農特產品購銷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呈下降趨勢,但仍然舉足輕重。第二是糧食系統。糧食系統一直擔負著糧食的收購、儲藏、運輸、加工、銷售以及國家的糧食戰略儲備任務,糧食企業是糧食和食油物流的主體。加入WTO後,我國開始實行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除國家掌握的中央儲備糧源和地方政府掌握的地方儲備糧源外,定購糧食逐步放開,最終將完全走向市場。以市場為主導的糧食物流被擺上了議事日程。第三是農產品市場。農產品市場是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包括農產品集貿市場和農產品批發市場。20世紀80年代, 集貿市場開始起步,它以蔬菜、畜禽產品、水產品等農特產品為主要物流物件,經營者主要是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到了90年代,批發市場迅速發展,物流物件不僅有蔬菜、畜禽產品、水產品,還有糧油產品及其加工品、水果、茶葉、中藥材和花卉等特產品,經營者不僅有農民和城市職工,而且有相當部分的農產品經銷企業和生產企業。各類經營者是農產品市場上不同產品的物流主體。第四是其它農產品物流主體。其它農產品物流主體包括農產品加工企業,外貿進出口企業,有關公路、鐵路、水運和物資等的運輸倉儲企業等,它們是農產品外銷和出口物流的主體。其物流物件為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其物流設施和裝置專業化程度大多比較高。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產品物流還處於落後狀態。缺乏統一的資訊網路平臺,整個農產 品的物流過程的資訊是阻滯的,供應鏈上下游的資訊不能順暢地到達對方。生產者不能充分掌握農產品流通中資訊,不能依此安排生產,造成產銷脫節。農產品物流主體缺乏有效協調合作機制,管理方式及手段落後,效率低。

  2 構建電子商務下農產品物流運作模式

  2.1 物流中心批發市場主導運作。

  這種以物流中心批發市場主導的一體化農產品供應鏈系統一般是以商業流通企業為主的一體化物流系統。物流中心可由原來的批發市場發展而來,通過對批發市場的改造,採用先進的電子資訊科技輔助農產品交易,配備完善的物流體系和資訊科技平臺,使得物流中心成為聯結生產、加工、零售的核心環節。另一種比較現實的解決方案之一就是連鎖企業如大型超市的配送中心向上游延伸和發展,形成生鮮農產品加工配送中心。目前已經有相當一部分有實力的連鎖企業已經開始組建自己的生鮮配送中心。兩種型別的物流中心是分別從供應鏈上游批發市場向下整合和從供應鏈下游連鎖超市向上整合形成的,前者位於供應鏈上游往往應用於農產品大宗商品跨地區調配實現農產品作為供應鏈生產原料的配置,後者的目的是面向連鎖超市實現的生鮮農產品的快速調配滿足最終消費者的需求。

  2.2以加工企業為核心整合運作。

  在農產品供應鏈系統中,生產者是最薄弱一環,由於農戶分散經營,組織化程度低,在供應鏈中處於不對稱的弱勢地位,因而可以通過建立以加工企業為中心的一體化供應鏈系統。

  在該模式下,加工企業具有較強的市場力量,以加工企業為中心能夠保證生產活動的穩定性,在資金技術和生產資料等方面由公司為農戶提供支援。另一方面企業在加工原料的供應上獲得了保證。通過農戶的組織,可以通過規模經濟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供應鏈整合的過程是通過加工企業內部整合和資訊化水平的提高,帶動上下游環節進行相應的協調與整合,最終形成統一的供應鏈管理平臺。供應鏈管理平臺包括電子資訊系統、網路等硬體,也包括企業間的利益聯結機制與統一的戰略目標管理機制及供應鏈績效評估機制。

  在該模式下,加工企業的素質成為供應鏈成功的關鍵。在供應鏈整合中,供應鏈管理的主要任務交給了加工企業,有可能使加工企業的管理成本提高,風險增加。如果不能有效地進行科學管理,很容易造成規模不經濟。由此可見,資訊科技和管理思想的引入是供應鏈整合的關鍵因素之一,加工企業必須根據供應鏈管理理論,進行業務流程重組,通過資訊化建設逐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3第三方物流為核心外包運作。

  第三方物流配送主要是農戶、農產品基地、供銷社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業務依託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來完成的物流運作模式。

  第三方物流使用第三方物流配送,農產品的配送渠道,環節較少。相對於其他的配送模式,第三方配送在配送損耗、食品質量、管理成本方等都有很大的優勢;能靈活運用新技術,實現以資訊交換庫存,降低成本。專業的物流配送中心能不斷地更新資訊科技和設施,能以快速、更具成本優勢的方式滿足這些需求;能提供靈活多樣的顧客服務,為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利用專業的庫存管理、科學的配送優化、流通加工,為顧客帶來更多的附加價值,使顧客滿意度提高。

  以第三方物流為核心來建立農產品物流的供應鏈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農戶與市場的脫節,如果資訊在第三方物流企業與農戶的傳遞過程中失真,就使得農戶的生產調整不能適應市場需求;有時可能會出現連帶經營風險,如果第三方業是基於合同的比較長期的合作關係,自身經營不善,則可能會影響使用方的經營,要解除合同關係又會產生很高的成本。

  2.4期貨套期保值模式。

  利用期貨交易,可以為農民提供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工具,為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提供價格資訊,減少農業受自然因素而遭受的損失、增強農業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化水平,有利於保護農民利益。可以將期貨市場看作交易資訊的市場,通過這個市場集中的各種資訊,尤其是遠期價格,農民往往可以預測到最適合市場的產品品種,決定種植種類。有了期貨市場,企業一頭利用農產品期貨市場上的遠期價格與農民簽訂單,一頭通過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預測價格,防止價格波動而造成的風險,把訂單中的風險轉移到期貨市場上去。利用期貨市場,做好農產品規格化,與國際市場接軌,發展標準化農業,並通過期貨市場的機制,引導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拓展農業產業價值鏈,可以有效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3 電子商務下農產品物流成功運作關鍵點

  3.1加快農產品物流標準化程序。

  在包裝、運輸和裝卸等環節,推行和國際接軌的關於物流設施、物流工具的標準,如托盤、貨架、裝卸機具、條形碼等,不斷改進物流技術,以實現物流活動的合理化。重點應聯合有關部門制定全國統一的相關農產品質量標準,包括:理化指標、感官指標、安全食用指標、鮮度指標等,並對產地進行大氣環境測試、土壤成分測試、水資源測試,控制農藥使用,以加速農產品流通。

  3.2發展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良好的夥伴關係有助於改善成員之間的交流,有利於實現共同的期望和目標,減少外在因素的影響和相應造成的風險,增強衝突解決能力,實現規模效益在合作伙伴選擇。首先要根據市場競爭環境和資源約束,從合同履約、信用、合作願望、生產、服務、營銷能力、參與動機等方面綜合評價合作伙伴,確保夥伴的利益一致性,並能適應合作的管理協調機制,逐步從普通合作伙伴關係發展到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3.3圍繞核心企業組織供應鏈資源。

  資源是組織擁有和控制的實物資產、人力資本、知識資本的集合。在進行農產品物流運作時,應根據市場動態對整個供應鏈資源實施戰略管理,使整個供應鏈成為一體,保證資源的最優配置。具體來說,就是要根據供應鏈的產品流、資訊流、資金流、服務流組織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內部資源包括生產物流資源如土地、倉庫等、資訊科技資源如土地資訊系統、通訊網路、市場資源如產品品牌、信譽、產品質量認證,外部資源包括供應商資源、客戶資源和技術服務企業等。

  3.4建立資訊共享激勵機制。

  共享資訊涉及訂單/交貨、市場需求預測、庫存水平、生產計劃等內容。實現資訊共享,可以提高需求資訊的準確度,加快對市場需求的響應速度,降低交易活動的處理週期和成本,促進供應鏈夥伴之間的緊密合作,改善夥伴間信任度,提高供應鏈效率。在農產品供應鏈中,由於資訊共享會造成供應鏈成員之間重新分配資訊資源,改變彼此談判優勢地位,重新分配供應鏈利潤,使得資訊共享存在一定的障礙和困難,因此需要建立一種資訊共享激勵機制,對資訊供給者給予適當的獎勵和補償。這種機制可以通過兩種途徑實現:第一,節支、減支成本的合理讓渡。由於資訊共享後,可以減少不確定因素,降低農產品生產、庫存、運輸等環節的成本,農戶可以通過定價折讓向下遊環節讓渡一部分節約成本形成的利潤,構成下游環節的利潤補償;第二,增收,增加銷售後的利潤合理分配。下游環節準確預測需求,通過資訊共享,使農戶在生產環節及時響應需求,下游環節擴大銷售後對生產環節做出利潤的合理讓渡。

  3.5準確定位顧客服務水平。

  在農產品物流運作時,首要的任務應以顧客需求為基礎,根據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進行市場細分,開展產品差異化,確定合理的顧客服務水平,並通過供應鏈實現對顧客要求的快速響應,使供應鏈結構適應市場變化,同時按照市場的要求完善農產品物流網路的顧客化改造,以實現既定的服務水平並確保贏利。

  4結束語

  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為農產品物流提供了先進的資訊資源和資訊科技。因此,我們要緊密結合先進的生產經營管理方式,利用供應鏈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使農產品物流運作向系統化、整合化、精益化方向發展。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益,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蓬勃建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