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化學應該怎麼學

  理綜是高考中分數最多的一科,同時也是最拉分的一科,更是同學們最頭痛的一科。為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aaaaa,希望可以幫到你!

  高二物理學習方法

  1.正確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熟練掌握物理基本規律

  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是學習物理的基礎,首先必須很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規律。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1***每個概念和規律是怎樣引出來的?

  ***2***定義、公式、單位或注意事項各是什麼?

  ***3***其物理意義或適用條件是什麼?

  ***4***與有關物理概念、規律的區別和聯絡是什麼?

  ***5***這些概念和規律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6***適度訓練。

  2.注意在閱讀、語言表達及觀察動手三個方面進行有效訓練,制定合理目標

  ***1***在閱讀能力訓練上,能獨立閱讀教材,找出主要內容,寫出讀書筆記;

  ***2***在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上,能用正確的物理術語描述物理概念及規律,能把一般的物理過程表達出來;

  ***3***在觀察動手能力訓練上,能細緻觀察物理現象,歸納出物理規律,能獨立寫出實驗報告,處理實驗資料。

  3.獨立主動地歸納總結

  除課上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外,課下還要在複習基礎上重新整理課堂筆記,加強印象和記憶。每學完一章後,都要總結出詳細的知識結構,從中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絡和區別及其來龍去脈、縱橫關係,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助於同學們在分析物理過程中全面考慮問題,克服片面性。

  4.重視建立物理模型,提高對物理問題分析能力

  建立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是典型的“分析綜合”思維方法的訓練。同學們必須要善於學習,勤于思考,從教師講解的典型例題和自己所做的習題中,歸納出各種物理模型,並明確其產生的條件和特徵。當同學們頭腦中有了建立物理模型的主觀意識時,複雜的物理現象分解成的若干簡單物理過程與物理模型聯絡起來,便使複雜的物理問題演變成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物理畫面,這樣既豐富了同學們的想像力,也使問題迎刃而解,從而培養了同學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5.掌握各種物理思維分析方法的模式,進行正確思維

  經常聽到學生反映“老師講課時聽著都明白,自己做題時卻不知從哪兒下手”,究其原因,就是學生還沒有一個正確的思維方法。要想進行正確的思維,要做到以下三點:

  ***1***弄清物理基本概念和規律,使思維活動建立在概念和規律的基礎上;

  ***2***要按物理內在規律進行思維,學生遇到一個問題,要弄清物體在什麼條件下,遵從什麼規律。需用什麼公式,只要物理過程搞清楚了,題目就會容易做了;

  ***3***積累和總結幾種物理思維分析方法模式,諸如受力分析法、等效代替法、運動狀態分析法、能量狀態分析法、電路等效變換法、電路中電勢變化分析法等。我們所遇到的物理習題中有很多同類的習題,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和步驟去解決。

  6.強化“比較”和“類比”的思維方法訓練

  在學習中要經常做到,在表面上差異大的概念和規律通過“比較”找出他們的共性;對一些表面上相似的概念和規律,通過“比較”找出他們的差異,加深對概念和規律及物理現象的認識。例如“重力場”和“靜電場”,表面看來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它們之間有著共同點***同為勢場***,即重力和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因而可以引出重力勢能和電勢能的概念。再例如動量和功率,它們所具有的單位表面看來相似,但它們是根本不同的物理量。

  另外對抽象的概念和規律的學習,還可採用“類比”法。例如電場、磁場像風一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卻是客觀存在的。研究風時,可以從樹枝擺動的方向、幅度來反映風力的方向和強弱;研究電場時引入檢驗電荷,研究磁場時引入通電導體,根據受力的大小、方向來研究電場,磁場的強弱和方向。用“類比”法可分解概念的難度,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7.強化思維訓練

  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之後,還要進行強化訓練。強化思維訓練是對基礎知識的進一步加深鞏固,是思維方法的具體應用,是使同學們靈活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同學們要適量地多做一些物理練習題,特別要敢於做一些綜合性較強、物理過程較複雜的練習題。通過不斷訓練,不斷歸納總結,才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訓練中要注意“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運用“一題多解”可以達到“弄清一道題,明白一串理”的目的;運用“一題多變”可以培養同學們應用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

  高二化學學習方法

  1、重視課本知識,多思多問。

  許多學生對課本不屑一顧,說課本內容簡單,喜歡狂買參考書,甚至也跟風似地買競賽書、大學課本,實際我們課本中未明代指出但需要思考的問題就不少。

  比如高一必修2,甲烷和氯氣的取代反應,學生覺得簡單,可是有幾個學生會去想:溴、碘單質會不會與之發生取代反應呢?反應的條件是什麼?

  再比如說,學生都知道乙醇與鈉反應可以產生氫氣,可有幾個學生想過:這能不能叫置換反應?為什麼用無水乙醇不用酒精?反應後還生成乙醇鈉,它有什麼性質***實際上不用酒精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乙醇鈉引起的***?乙醇和鈉反應類似酸、水與鈉的反應,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呢***參加競賽的學生應該去研究一下這個問題:乙醇電離,是廣義的酸***?

  乙烯能使紫色的酸性高錳酸鉀褪色,那產物什麼***這個明白了,也就知道為什麼乙烯中混有乙烷只能用溴水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了***?乙烯的同系物與之反應產物也一樣嗎?為什麼用酸性高錳酸鉀,而不是中性、鹼性?

  2、重視基本的化學原理和規律。

  先說句題外話,物理、化學都是自然科學,它們一定是遵從自然規律的,而規律前人早已總結,比如道家學說。表象千變萬化,但規律是一般性地、相對簡單和易於掌握的。舉個最典型的也是讓高中學生最頭痛的例子——化學平衡,平衡影響因素、平衡移動原理等方面的單一、綜合考察是高中化學一大難點,再加上高二學化學反應原理,還有水的電離平衡、鹽類水解平衡及計算等,幾者綜合起來,許多學生望而生畏。實際上所有知識點、問題的關鍵因素就是老子的一句話“損有餘而補不足”。如果不學著積極深入地思考,只能是捨本逐末,成為各種表象和海量題目的奴隸。

  3、注重實驗。

  從原理到操作再到改進,要逐漸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不論明年新課改怎麼考,這幾年高考的主旨思想一定不會變——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你會背書我也會,思考創造才可貴!

  4、重視反應過程和實質。

  在此分為兩點***但不是說二者相互獨立***:

  一是反應過程,高中化學涉及到一些半定量的反應,比如鋁離子與NaOH的反應,包括北大自主招生考的大蘇打的相關反應,均是量變引起質變,量的關係可能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找出臨界點就至關重要。

  再一個是反應實質,結構決定性質。在見到一個反應方程式時,不要急著去背誦,而是觀察產物和反應物,在自己的知識範圍內***各元素原子結構、金屬或非金屬性、化合價、化學鍵等總是會的***去思考。我特別傾向於在學生學習氧化還原、週期律及電化學時寫出反應物,讓學生自己應用已知概念、規律去推產物,不會不對不要緊,關鍵是自己要思考。PS:比較遺憾的是北京高中化學選修沒選《物質結構與性質》這本書,學生與本質擦肩而過。

  5、重視自學和總結。

  到了高二,優秀學生往往能在知識層次甚至思維方式上超過老師,老師的教學對於學生來說更多的是經驗性的引導。所以,學生自己要學會上網、到圖書館查資料,在平時學習過程中,通過題目主動記憶一些反應、現象、科普等,這比專門買本書背要簡單得多。

  從應試層面來說,平時做題,一定要注重自己總結“母題”,把題目“模型化、公式化”,也即教師行話裡的“培養學生的化學意識”。各科均適用,包括英語、語代,均有規律可循。就得原來聽一位老教師說,高中數學其實就是不到二十個母題,把這若干個母題掌握了,剩下的只是靈活應對它們的變式與綜合。

  6、學會調整心態。

  給自己合理定位,切忌好高騖遠和妄自菲薄。頂尖的學生都是在夯實基礎之後拓展拔高的,而學習中上的學生往往心儀一題多解、難題、怪題和偏題,喜歡技巧性強的題目,認為自己可以通過做難題來居高臨下,彌補基礎的不足,同時也能在考試中勝過頂尖的學生,結果總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總比人家差點兒。

  7、學會交流。

  暑期這半個多月以來,我發現不論是準高一的學生還是已經歷了一年高中學習生活的學生,仍然有相當數量的學生不主動發問,不與人交流,就喜歡自己或和關係好的同學低頭思考,這是初中的學習方式,在高中乃至以後都是致命的隱患!我在這兒希望看到這裡的家長、教師們一定要鼓勵孩子們多交流討論,過於強調競爭而不重視合作,會讓孩子們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地思考和處理事情。多交流,你會發現自己的思維更加開闊,也會發現原來身邊的同學也很有才。

  高二理綜學習建議

  一、掌握好基礎知識

  掌握基礎知識沒有捷徑,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基礎知識,再多的答題技巧也沒有用,有了基礎知識,才能在上面“玩一些複雜的花樣”,讓自己分數提高一個層次,其實很簡單,上課認真聽講,放學再溫習一兩遍足矣。

  在此推薦聯想記憶法,將自己實在記不住的東西編成順口溜,或者和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聯想在一起,很多東西都能順利解決。比如說:甲來借一本亮色書***8種必需氨基酸***。

  二、選擇性做題

  許多同學討厭做題,認為自己一定做不出難題,索性放棄。其實這些都出自一個原因:缺乏自信,沒有耐心。一旦我們有了自信與耐心,再多的難題我們都樂意去挑戰。

  這些方法可以增強自信與耐心:1從簡單題入手,這樣做對的機率較大,信心也隨之增長。2冷靜分析,不能浮躁。即使是清華北大的學生,也不是每道題拿來看一遍就會的。一道題看個4、5遍不足為奇。我們浮躁主要是由於幾遍後題的大意,想考的知識點都沒看透。於是越來越急,越急越看不懂。此時只要冷靜下來,想想我看不懂,別人也看不懂就好。再逐字逐句地看,就能看懂。

  題要有選擇性地做,類似題目只要選擇幾道來做其它題就不成問題,因為思路都差不多。但是答案術語,答題規範在考試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時即使明白題意,不用術語,不用規範也得不到分。平時做題時,一定要在這些方面下一些工夫。

  三、合理分配時間

  平時做題與考試是大不相同的。平時做題沒有時間限制,也沒有規定的答題順序。但考試就不一樣。考試經常會出現題做不完的現象,這一方面是由於做題速度不夠快***在這方面平時做題要多練***,一方面是由於沒有合理分配做題時間。

  理綜的順序是這樣的:選擇題:生物—化學—物理;大題:物理—化學—生物。其中,物理120分,化學108分,生物72分。大致上應該按照分數比來分配時間,但每人拿手科不同,因人而異。我們可以先做我們拿手的科目,一方面有助於增強信心,另一方面這樣做的話會讓我們能拿到的分全拿到。

  因為如果先做別的科的話,做不出來浪費時間,擠了拿手科的時間,致使拿不到分的沒拿到,該拿到的也沒拿到,得不償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題順序,不要盲目模仿別人的答題順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四、增強自信心

  由於理綜是拿分大項,一個失誤就有可能使10多分都丟掉。這使得很多人都喪失信心。所以在考前,不管發生什麼事一定要保持愉悅心情,想一些高興的事,考試題做不出時,不要想:完了,這回我可完了;要想:這回別人可完了。

  因為你做不出別人也做不出。答案每一科再做下一科時如果腦子轉換不過來不要著急,讓自己靜半分鐘,這樣答題會順手多了。由於本人是女生,在這裡寫一些增強女生自信的方法:女生千萬不要放棄理綜,也千萬不要認為女生理綜不可能學好,或者學理綜是男生的事。2007年狀元馬超是一個女生,但她照樣以300分滿分的成績拿下理綜,本人理綜也是283分,女生學好理綜是大有可能的。

  其實很多女生學不好理綜是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思想:我是一個女生,女生的理綜從來都是弱項,只要把語文、英語學好就行,學好理綜是男生的事。這樣不斷暗示,致使理綜越來越不好,這種思想是要不得的。其實,女生在理綜的學習上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細心。

  化學和生物只要肯背,再加上細心,是完全可以拿到一個很高的分數的。這就佔了理綜分數的一大半。此時只要想:物理再難也難不到哪去,問題就迎刃而解。

  五、一些答題技巧

  這裡再談一個怎樣答題的問題。由於物理是不定項選擇,高考理綜選擇扣分物理佔了很大比例。程度較好的同學當然可以選擇確定的,有些多項的也盡全力選全,因為這些同學追求的是高分。程度較弱的同學可以依自己的情況將物理選擇當成單項選擇來做。因為如果一道題選BC,只選了B給3分,選AB就一分都拿不到了。而這類同學就愛犯這種錯誤。

1.化學學習方法與技巧介紹

2.高二文科生的正確學習方法

3.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技巧總結

4.高中化學到底要怎麼學

5.高中理科化學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