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雨的花教學反思
《帶雨的花》這首詩歌很美,讓人很容易就聯想到了童年種種的快樂生活和經歷。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今天講了《帶雨的花》一課,讓我感覺很不成功。原因在於學生的積極性一點也沒有被調動起來。事後分析原因覺得最主要的是自己的課備得不夠充分,用成人化的眼光和思維方式去衡量學生,其實這在教學中是應該儘量避免的,而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作為一個人的獨特地位和價值,我們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備課不僅要備好教材內容,更應該備好學生。在實際的教學中我有很多問題都沒有考慮到,比如:學生沒有經過充分的預習,是不能很快的概括出課文內容的,而我不僅忽略了預習這一環節還妄想讓孩子們按照我的意願很快地給出答案,其實這是很困難的事;另外,當我問到:你有偷偷跑出家的時候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沒有”讓我很意外,根本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答案,而我也茫然不知所措,只來了一句“看來同學們都是聽話的好孩子”。其實孩子們一定都有這樣的經歷,這時候正需要老師加以引導,可我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這種狀況,讓學生學起來更加吃力。整堂課下來自己有一種很吃力的感覺,我想學生也一定覺得沒什麼收穫或收穫甚小。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學會充分的備學生,儘可能的考慮到學生的方方面面,遇到突發事件一定要沉著冷靜,也許它會變成很好的課上生成資源。
上完了這節課,我有這樣一個小困惑,如何才能與學生拉近距離,甚至消除距離呢?
篇2
1、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我覺得我缺少一定的語文素養。
上課之前,我每天不斷的練習朗讀,但是這次課上下來,我認識到自己的朗讀還是不夠到位,作為語文教師,我認為範讀十分重要,在這方面我還需做更多的努力。其它的教師的語言表達我也比較欠缺。
2、缺乏作為教師的教學機智。
在朗讀過程中,有幾個孩子的朗讀很投入,如:一個小女孩面帶微笑的在朗讀,從那專注的眼神看得出很陶醉,但我沒能及時地給與評價,忽略了關注學生的內心發展。
由於我第一次做評優課的緊張心態,在指導朗讀時不夠顧及全體學生,在每個環節過渡時過於急躁,對文字的朗讀砸得不夠實,沒能達到預想的效果。也沒能更好的調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將詩歌讀透,這點讓我感到很遺憾。
這首詩給學生打開了一扇童真的世界,本課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孩子們感受詩歌的韻味美、詩人的豐富想象,受到美與情感的薰陶,激發孩子們讀詩的興趣,享受美好的兒童詩的潤澤,體會童年的快樂,更加的熱愛生活。由於我個人多方面的不足,對課堂的把握上還有所欠缺,因此造成本課結束的早了些。
另外,小練筆的操作本打算有時間就在課上進行,沒有時間就留在課後。課下我經過思考,認為應設計在課堂上進行效果會更好,做到“趁熱打鐵”,但操之過急的我加上駕馭課堂能力的欠缺,沒能有效的實施此環節,這是本節課另一個遺憾的地方。
篇3
這首詩歌很美,讓人很容易就聯想到了童年種種的快樂生活和經歷。因為我們也都曾是一個孩子。我就以一種孩子的目光品讀了本課,讀下來很快就體會到了文中的“我”當時的心情,激發了我的讀詩熱情,且陶醉於這首詩中。因此我認為本課教學一定會引起孩子們情感上的共鳴,孩子們一定會很喜歡這樣的文章,會愛上讀詩的感覺的。帶著這些感受我開始了我的教學設計。
最初設計本課時,我是以“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為中心話題,讓孩子們展開來說。但是嘗試後發現那樣把詩歌給肢解了。有人說,詩歌是無譜的音樂,欣賞音樂要用“心”聆聽,整體感悟,不能拆成碎片來欣賞。本課是一首敘事詩,每小節之間有層次的關係,課堂中要充分讀書,要注重整體感悟。因此我又重新設計,採用了“以讀促講,讀中感悟”的教學方式。
1、匯入時,我引導孩子們回憶詩歌的主要內容,啟用他們的記憶。之後在教師的範讀下,渲染一種有滋有味讀詩的氣氛,調動孩子們的朗讀興趣。
2、理解詞語,激情朗讀
如:指導孩子們體會“盡情”一詞時,我先讓學生說一說,盡情的玩是怎樣的玩。然後讓學生去品讀。有的孩子使勁的的才讀,他們那股痛快勁兒一看就知道,已經體會到當時的心情了。我順勢引導讓孩子們都去體會著這種自由自在的痛快勁兒,暢讀文字。
3、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多的採用貼近兒童生活和心理的話題,如:你們追過蝴蝶嗎?你們晚回家的時候心裡害怕嗎?讓孩子們把體驗到的真實情感讀出來,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4、注重標點符號在學生朗讀時所起的作用。
我還注意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小標點在文中的作用,這些我認為做得比較好。如:“我多麼高興,因為我能送給媽媽,一束帶水珠兒的鮮花!”指導這句朗讀時,我從自身做起,表現出高興無比的樣子,激發孩子們發自內心地去讀去感受。孩子們看到我很激動,也都有了嘗試的慾望,積極性調動了,情感也都到位了。
嘗試了這種教學方式後,我發現這樣設計效果很好,孩子們很樂意去讀,在不斷的朗讀和聯絡實際中體會並感悟到文字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