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請客送禮之風

  人際關係庸俗化到了極點,甚至到了依靠請客送禮來維繫人際關係的狀況,其危害不言而喻。

  :嚴厲打擊升學宴請客送禮之風

  近日,市教育局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整治“四風”有關要求,出臺檔案整治教育系統黨員幹部舉辦“升學宴”、“學子宴”問題,從以下四方面正風肅紀。

  出臺規定,強化制度約束。市教育局下發了《關於中高考後進一步嚴肅工作紀律的通知》和《關於開展“學子宴”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系統內黨員幹部嚴禁借子女升學的名義舉辦各類“升學酒”;嚴禁幹部職工擅離職守,陪伴子女;嚴禁違規使用公車,接送子女,切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樹立教育系統幹部良好形象。

  廣泛動員,強化宣傳教育。利用廣元電視臺、廣元日報、大話利州網路等媒體在全社會廣泛宣傳紀律要求,公示了舉報電話,在各單位顯赫處張貼禁止大操大辦藉機斂財和禁辦“升學宴”等公告,接受群眾監督。

  全面部署,強化摸底排查。制定下發《黨員幹部職工子女升學資訊調查表》,對機關、事業單位和學校中有子女高考升學的領導幹部進行摸底統計,要求及時如實填報《領導幹部子女升學情況登記表》上交教育局紀檢監察室,並由單位負責人簽字蓋章。凡有子女參加高考的機關和事業單位黨員幹部職工必須做出不舉辦“學子宴”的承諾,簽訂《領導幹部不辦“升學宴”承諾書》。

  嚴格追責,強化監督檢查。市教育局將在近期進行明察暗訪,對大操大辦藉機斂財,違規舉辦“升學宴”的問題進行嚴肅查處,實行“三個一律”,即:一經發現查實,所有禮金、禮品一律予以沒收;構成違紀的,一律追究當事人的黨紀、政紀責任;對所在單位領導一律實施責任追究。

  :用制度來約束請客送禮不好的地方

  《洛陽晚報》15日報道,我市黨員幹部操辦婚喪喜慶實行報告制度的規定出臺了。這對於當前愈刮愈烈的幹部隊伍中的請客送禮風,無疑是一種強有力的約束;對於一些幹部借婚喪喜慶大操大辦,甚至藉機斂財的歪風是一種打擊;對於遏制社會上的請客送禮風,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無論是黨員幹部還是普通百姓,婚嫁、壽誕需要慶賀,治喪、祭日需要哀悼,職務升遷、子女升學、喬遷新居需要慶祝,這都是人之常情。然而現在的問題是,這些生活中本來十分正常的內容,由於種種原因,變得不那麼純潔了,甚至有點骯髒。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便是一些人把婚喪喜慶變成了巴結逢迎、行賄受賄的合法場所;而個別幹部又把婚喪喜慶當成了藉機撈一把的好機會。

  應該說明的是,除個別貪婪之徒,多數幹部還是抵制這種賄賂的。但是,“擺開八仙桌,來者都是客”,特別對於那些手中握有一定權力的幹部,逢迎之徒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經辦者漫天撒請柬,鑽營者到處造輿論。於是,聲勢越來越大,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當然,主要根源還在於當事者,如果他們頭腦冷靜,立場堅定,就決不會給鑽營者可乘之機的。

  而對於大多數幹部和一般群眾,都是不願意吃這種“高價飯”的,他們戲稱為“紅色罰款單”。況且,“行禮”的價碼越來越高,多數人難以承受。近日報載,湖南華容縣一派出所所長羅紹武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每年的收入約兩萬元,但用於人情方面的開支便需支出兩萬元。“更讓人不能承受的是,因為吃酒席,我疲於應付,很多時間都耽擱在應酬之中,真是得不償失!”但是形勢所迫,不“行禮”又不行,真是苦不堪言。

  如今,這種利用辦理婚喪喜慶行賄受賄之風,已經嚴重腐蝕著許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靈魂,進而侵蝕著許多部門的肌體,在社會上造成十分不良的影響,群眾反映強烈。我市釋出的黨員幹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實行報告制度的規定,向廣大群眾透露出一個資訊:市委、市政府決心治理這種利用傳統風俗上的腐敗,使我市有一個良好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