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長輩相處時的禮儀長者先,幼者後

  長輩是指行輩高於自己的人,如祖輩、父輩、母輩。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麼你們知道與長輩相處時的禮儀嗎?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與長輩相處時的禮儀,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與長輩相處時的禮儀

  1、說“請”和“謝謝”

  “請”和“謝謝”是紫色小恐龍班尼的臺詞,這的確是一對有魔力的詞。在家養成說“請”和“謝謝”的禮節,讓這些禮節形成終生的習慣。

  2、在打噴嚏和咳嗽時捂住嘴

  任鼻涕和吐沫橫飛很粗俗。相信我,老師們更偏愛那些入學前就懂得這一禮儀的孩子。

  3、在動別人東西時先詢問

  沒有什麼比孩子不懂得他並非宇宙的中心,不能為所欲為更令人不安了。他們拿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前應該詢問,這也包括爸爸媽媽的東西。

  4、真誠地道歉

  這裡所說的道歉並非那種被生氣的父母強迫說出的毫無意義的“我很抱歉”。同情絕對是一種生活技能。

  5、如何在進屋前敲門

  這包括媽媽享受私人如廁空間時的洗手間房門。

  6、說“打斷您一下!”孩子們天生就很急躁

  大多時候你會發現,父母們每每講話就會被孩子打斷,爸爸媽媽們只能忽略這些。事實上,孩子們需要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可以打斷別人,什麼時候不可以打斷別人,並且應該學會如何禮貌地說“打斷一下”,而不是一直接連不停地打斷說“媽媽,媽媽,媽媽”。

  7、靜坐

  看電影時一直說話很不禮貌。孩子們需要學會如何在自感無趣的情況下儘量少扭動,更不要笑出聲來。耐心絕對是一種美德。

  8、安靜的用餐

  儘管如此,我的孩子依然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餐具,吃東西的時候不講話。當我們不在家的時候,餐桌禮儀也是必須的——即便是我5歲的女兒也是如此。

  9、不要取笑別人

  學步的小孩和幼兒會因在公共場合指點他人巨大的痣或肥胖的人而不討人喜歡。但是父母們一定要教育孩子,這種情感上的侮辱實在沒有必要。指出別人的缺點或者取笑別人很不好。

  10、幫助他人並富有同情心

  當看到別人雙手拿著東西能夠主動幫他人開門。詢問他們的老師或父母是否有雜務需要幫助。瞭解如何讓自己變得有助於他人並對他人抱有同情心是孩子們能在幼二時期就學會的禮儀,這一天禮儀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並深受他人喜愛。

  跟長輩見面的禮儀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在路上遇到長輩,我們要主動過去打招呼,這是見面的禮儀。你不能大老遠看到爺爺了,還悠悠哉哉地走,那不恭敬。我們跟長輩打招呼了,長輩假如沒有什麼事,等他離去,我們就可以走了,這是“長無言,退恭立”。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很少有機會回家,一個學期回去沒幾次。當我一進門,看到爸爸媽媽,這叫“遇長”,我就趕緊過去叫“爸爸,媽媽”。打完招呼後,把行李放下,趕快過來,因為父母有一段時間沒有跟你談話,對你的情況不十分了解,一定會有許多的擔心。這時你坐下來,陪伴他們看書也好,喝杯茶也好,這個時間絕對不能省。很多人說“我媽媽都沒什麼話跟我說”,因為你只打一下招呼就走了,她那個話剛到口邊要講出來時,你已經走了。其實如果你很有心,靜靜地陪伴父母坐上一會兒,他們自然有很多話跟你溝通。所以,與長者交談也要有耐性,陪他們坐一下,父母確實沒有話說,我們再“退恭立”。

  有一次,我從海口回來,下午先去看望爺爺,晚上才回到家。我有四個多月沒跟父母一起交談,晚上回到家,我把什麼都放下,先跟爸爸媽媽談話,一談就談了兩三個小時。我把自己生活、工作情況仔仔細細跟父母報告,讓父母放心我所做的事。我父親在聽我講話的過程中,有三次流下眼淚。我回海口繼續工作,當我給家裡打電話時,我父親就跟我說:“你在那裡好好做,不要擔心家裡的事,爸爸會處理得很好。”父親還安慰我的心,希望我不要牽掛。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這是敘述古人坐在馬上或乘坐在馬車上時見到長輩的禮儀。如果在車上打招呼就很不恭敬,必須趕快下車行禮問好。推而廣之,假如你正好在忙,長輩來了,應該放下工作,先向長輩問好,處處不要忘了這個恭敬之心。但如果車子正在高速行駛,能不能把車窗搖下來大聲叫“叔叔”,這就有安全的顧慮,所以學禮要學靈活。

  古人很重情義,由於有這分情義,才寫得出非常感人的詩詞。李白寫了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孤帆遠影碧空盡”,他送朋友是等到朋友已經完全看不到了,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對朋友那分情義、相惜之心就在送別當中流露出來。現在的孩子能不能寫出這樣的詩?很難!因為現在孩子沒有恭敬之心,比較焦躁、煩躁。所以,我們要在這些禮儀當中,長養孩子對人的恭敬。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當長輩站著時,我們做晚輩的就不能坐,等長輩叫我們坐,我們再坐,這是進退之禮。有一個小女孩兩三歲,有一天跟她父母還有外婆到公園裡玩,她父親坐在那裡看報紙,小女孩坐在一個板凳上。當她外婆走過來時,小女孩突然從板凳上跳下來,結果沒有站穩,摔倒了。她的外婆跟父親都覺得很奇怪,趕快把她扶起來問:“你為什麼要下來?”小女孩說:“長者立,幼勿坐。”因為外婆走過來了,所以她要趕快站起來。她父親聽了很汗顏,外婆走過來,他無動於衷在看報紙,他三歲的女兒已經站起來了。真的是後生可畏,面對這些學聖賢書的孩子,我們也要跟他們一起好好落實《弟子規》。

  學禮儀也要學得靈活,不可以學呆了。我們說看到人要行禮、鞠躬,但剛好你在電梯裡面,人很擠,突然看到叔叔來了,要不要給他鞠躬?你一鞠躬可能旁邊的人都被你擠到了。我們有位老師學了“長者坐,命乃坐”之後,他到一個單位去聯絡事情,跟他談話的負責人是一個女性。這個老師是晚輩,長者沒有說要他坐,他就一直站著。他長得很高,這位長輩必須把頭一直仰著跟他說話。突然這位長輩覺得頭很酸,她說:“你坐下來吧!我的頭快受不了啦!”所以當我們看到長輩已經仰頭而望時,就不要等他叫你坐了,你要很自然地坐下來。

  怎樣跟長輩講話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這是講話的禮貌,在尊長面前講話時聲音要放低,不然會影響到長輩談話。現在的孩子對於什麼時候應該講話,什麼時候不應該講話,這個分寸的掌握比較缺乏。往往一群孩子玩在一起就控制不住,大吼大叫都快鬧翻天了。這時我們要適時去制止,不然等他們都已經習慣,就很難導正。當你發現孩子講話很大聲,影響到長輩談話,要趕快說:“你們要小聲一點。”孩子就小聲了,但能保持多久?三分鐘後又控制不住了。有些長輩說:“算了,算了,不要管他們了!”這樣對不對?不對!教育要有耐性才行。

  中國很強調中庸之道,其實中庸之道就表現在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穿衣服要不要中庸之道?穿太多了很熱,穿太少了會著涼。吃飯吃太多了會得胃病,吃太少了會捱餓。講話也要強調中庸之道,“尊長前,聲要低”,這是對長輩的尊敬;“低不聞,卻非宜”,講話使長輩聽不清楚也很失禮。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跟長輩講話,要讓長輩聽清楚我們在說什麼,而且眼睛要看著長者。我們跟現在的小孩交談,他的目光可以專注看著你多久?能十秒鐘就不錯了。孩子對人講話眼睛不專注,代表他的心沒有恭敬、很浮躁。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太缺乏禮節的教育,久而久之我行我素。因此,這些小細節都需要為人長者耐心教導,慢慢讓孩子能循規蹈矩。

  “近必趨,退必遲”。遇到長輩要快步上前,不要讓長輩等太久;跟長輩談完話離開時要慢慢退幾步,然後再走出去。長輩跟你講完話,你不要立刻就說“好,再見”,馬上離開,這樣好像是告訴長輩,恨不得立刻就走,不想再多留一秒。處處注意到別人的感受,所以要“退必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