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鍋時的禮儀

  很多人都認為吃火鍋本來是一件放鬆開心的事,不必拘泥,但是如果在正式場合吃火鍋,還需要注意一些必要的禮儀。那麼吃火鍋有哪些禮儀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火鍋有燙食和煮食兩種吃法,前者適合質地脆嫩、稍涮即熟的原料,比如魚片、肉片、腰片、鴨腸、羊肉。質地比較緊密的原料如毛肚、雞片、黃喉、金針菇、海白菜等則要下鍋的時間稍長一會兒。四川民間涮毛肚、黃喉有“七上八下”之說,還有“鴨腸打卷,毛肚起泡”就可以食用的經驗之談。而像雞爪、鴨鵝掌、肉丸、蹄筋等不易熟的原料,還有一些水產品、澱粉類食物、香菇、肥腸等就適合煮食,即涮的時間相對更長一些。

  除了涮食時間的長短,吃火鍋在涮制原料的先後順序和蘸料上也有諸多講究。柔嫩的葷菜宜先涮,比如魚片、肉片、雞片、腰片、鴨腸、羊肉、活蝦等;蔬菜、澱粉類食物和自身有特殊味道的臘肉、香腸、白蘿蔔等則應該後涮。海鮮類的原料最好下到雞湯中涮食,以保持其固有鮮味,涮四川火鍋則最好配香油油碟,因為香油可以減辣、潤腸、敗火。

  餐具

  1、火鍋的餐具一般包括個人用的碟、杯、筷,以及公用的小勺、漏勺等,比較講究的火鍋餐可能是每人一口小鴛鴦鍋。

  2、味碟每人一個,主要作盛調料之用,一般分為油碟和原湯碟兩種,也可根據個人喜好再自由新增蔥、蒜、鹽、醋、味精等調味品。如調味品放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切忌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3、小勺作舀湯用,如果是鴛鴦鍋,應有兩把以上的小勺,以免影響湯汁色味。漏勺用於撈食和燙食原料。

  4、和家人一起去火鍋餐廳時,儘自己所能幫爸爸媽媽做點事,例如擺放碗筷,端菜端飯等。

  用餐

  1、吃火鍋雖然對著裝沒有比較特別的要求,但也不能光膀子、穿短褲、踏脫鞋。這樣很可能會影響他人的心情,也有損自身的形象。

  2、入座時,應讓長輩或者客人先入席,待其入座以後,自己再坐。儘量不要讓椅子或者凳子發出與地面摩擦的聲音。

  3、火鍋點菜也有講究,有葷菜和素菜之分。最好請客人先點菜,如主動為客人點菜,就應先徵詢客人的意見,照顧客人的口味。等人齊才開始,等大家都在電磁爐火鍋餐桌就座了,向其他長輩或是客人說一聲:大家一起開吧。

  4、吃火鍋時,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下菜,每次下菜不宜太多,特別是那些不能肯定大家都比較喜歡吃的菜品。下菜後,一定要等到鍋沸了菜熟了以後才可撈食,這樣既能保證食物衛生,也能顯出應有的風度。

  5、如果和家人一起去電磁爐火鍋餐廳,應等菜餚轉到自己的面前才動筷。夾菜的時候一次不宜夾得太多,把自己碗、碟裡的吃完,再去取菜。不要用筷子在火鍋裡攪動,尋找自己想要吃的部分,看準了再夾。

  6、從鍋中撈取食物後,要將食物在味碟中放置片刻,一來可將食物降溫,二來可以調味。如遇放置片刻以後,仍然比較燙,也千萬不要用嘴去吹。

  7、吃飯時,如果覺得要打噴嚏了,頭應該轉向後方,用餐巾捂著。在餐桌上,挖鼻孔啊、撓癢啊、用手摳牙縫啊,這些舉動都會影響其他一起吃火鍋的長輩們的食慾,非常不禮貌。

  8、在夾菜的時候,要注意別碰到鄰座。

  9、吃下去的食物,切忌再吐出來。如遇特殊原因,如食物未熟透,可用手或餐巾遮掩,取出後放在墊盤上。遇到有骨、帶刺的肉類和魚時,最好先用筷子將骨和刺兒挑出來,放在墊盤上,然後再吃。

  10、吃火鍋很容易吃得過飽,但是千萬不要在餐桌上不加控制地打飽嗝,那樣是非常不尊重別人的。

  11、餐巾主要是為了防止吃東西時不小心弄髒了衣服,同時也可以用來擦嘴和擦手,要記住餐巾是不能當作毛巾來擦臉或擦鼻涕的喲。用過的紙巾,不能扔在地上,也不可隨意放在桌上,最好置於渣碟中,然後待墊盤五、六分滿時,請服務員更換。

  12、用完火鍋後,可以吃少量甜湯或水果清喉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