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學中的人際關係

  教學中的人際關係的審美特徵是教學藝術的源泉之一。教師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並能協調學生間的關係,這本身就是教學藝術表現和發揮。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文章內容。

  教學中的人際關係:堅持平等原則

  有平等,才能有對話和交流,進而才能有理解與合作,才會有師生的共同發展。在師生之間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人際關係,能為所有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堂參與和自我表現的機會,使他們能夠而且敢於在課堂教學情境中積極表現自己,敢於與他人碰撞、交流、競爭,這樣就推動課堂教學中人際交往充分展開,大大提高交往的頻率。通過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作用,不僅使教師和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了,而且會形成多元互動狀態,實現主體之間的多項資訊交流,改變課堂教學完全被教師控制、以教師為中心的局面。

  這樣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學生完整獨立的人格,發展學生的個性才能,而且在人際關係的互動作用中,相互交流、碰撞,、啟發,從而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熱情。學生在這種關係中,會形成真正屬於自己的品質,形成群體意識和群體活力。有利於他們在社會情境中奉獻自己,善於理解他人,幫助他人,與他人合作,促進自身的社會性發展。

  教學中的人際關係:創設民主的課堂教學氣氛

  創設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首先要求教師樹立樂觀主義的學生觀,堅信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可以挖掘的才能,都有通過相互碰撞而進發智慧火花的燧石,這是創造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的前提。

  其次,要求師生樹立平等意識。教師要放下架子,以平等姿態與學生交流;學生要自覺改變自己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形成強烈的參與意識,要求取得平等參與的機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第三,要改變傳統的課堂秩序觀。如果像傳統“指令”式的教學模式一樣,課堂活動規範嚴格細密,若有的同學打斷教師的講話,或小聲商討、討論老師正在講解的問題,便被認為是擾亂課堂秩序而受到批評,那麼民主參與的課堂環境就不能形成。

  第四,要充分發揮課堂討論的作用。學生具有某種天生的表達慾望,在他們的思想如潮水般湧來之際,適當的表達可以通過宣洩而產生更大的參與慾望。學生在討論中表達方式多種多樣,有口頭形式的,也有體態語言式的、還有兩者配合使用的。

  在討論的高潮中,有的學生也會情不白禁地打斷別人的發言,這正是學生情緒高漲、思維活躍的表現,應當給予鼓勵。運用討論式教學模式可以調動教師和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即形成多元主動性,每個學生和教師都可以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的自己的疑問,成為主導者。這種多元主動性和多元互動關係能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有助於養成學生與他人平等地討論問題、分析評價、擇善而從的能力,也能使教師從中受到更多啟發,從而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教學中人際關係的激勵作用表現了教學藝術的功能,從良好的人際關係中,學生處處可體驗到教師語言、身勢、表情和行為的美,對這種美的享受和體驗能激發起他們的學習熱情感。教學藝術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是以這一系列被激發起的積極情感為中介,這種積極性使課堂呈現出一種和諧、活躍的氣氛,使教師對課堂管理也更為有效,課堂中也較少出現學生的問題行為,這種積極的情感最終影響著學生的記憶、思維等認知因素。

  所以,教師對教學中人際關係的處理是其教學藝術水平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