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救援措施

  據說世界上每年發生的地震中有百分之二十發生在日本,那麼你知道有哪些嗎?以下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法律政策

  日本的災後應對還有完善的專門性法律體系作為支撐。應對各種災害的《災害對策基本法》,專門應對地震的《地震防災對策特別措施法》要求政府設定地震防災對策的目標,制定地震防災緊急應對的五年規劃,從國家財政上給地  《地震保險法》則通過規定政府對保險公司承擔的地震保險責任予以再保險,謀求地震保險的普及,進而確保地震受災人員生活的穩定。

  《建築物抗震改造促進法》,要求各級政府採取措施促進建築物的抗震改造,提升建築物應對地震的安全性。

  《災害救助法》、《受災者生活再建支援法》、《災害撫卹金支付法》等,則對重大災害發生後災民的救助、經費保障、撫慰金髮放等做了規定。

  在災後重建方面,日本製定有《嚴重災害特別財政援助法》、《受災者生活重建支援法》、《災害撫卹金支付法》等。

  日本還針對一些特定的災害出臺專門規定,比如,針對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日本出臺有《阪神、淡路大地震處置特別財政援助與資助法》。除此之外,各種普通法律中也有針對地震災害的專門性規定,如《建築基準法》等。完善的法律機制無疑是日本防震,震後救災高效率行動的保障。

  :地震保險

  專門的地震保險制度。因地震的危害較大,個人難以預料和控制。所以設定了地震保險,地震保險是一種專門性的保險,用以補償因地震、火山噴發以及由此引發的海嘯等造成的損失。該險種由投保人自願加入,以居住用的建築物和家庭財產為保險物件,是火災保險的附加險。但其只對地震10日之內的財產損失予以賠償,且不包括偷盜損失,國家為了此政策能順利進行,制定了《地震保險法》國家對保險公司承擔的地震保險責任予以再保險,確保地震保險制度的實施。

  :震後垃圾處理

  震後垃圾大體可分為3鍾可燃,不可燃,金屬垃圾。垃圾焚燒是震區可燃垃圾處理的最主要方式。建立大型焚燒廠,在日本其焚燒要求較高,日本《廢棄物處理法》規定,只要是廢棄物,絕對不允許焚燒。但在兩種情況下可以例外:第一,在有非常健全的焚燒裝置、能保障焚燒安全的前提下;第二,在受到震災、風災、水災的情況下,也可以焚燒,“即使漁民自然焚燒垃圾對環境有害,但並不違法。例如進海水泡過的木材和垃圾要做焚燒處理就會產生二噁英,而這種物質的危害要在幾年後才會顯現。因此焚燒也須謹慎。

  日本的建築垃圾多由木材和水泥塊構成,甚至木材佔比重更高。水泥塊多由建築行業的從業公司進行回收,並在混凝土工廠進行再生。而水泥塊中間的不同種類的鋼筋也被分門別類回收利用。由於東北一部分地區的海岸線塌陷寬度達五米,日本政府目前也有意將部分建築垃圾用於海水填埋,以補造被地震和海嘯“剝奪”的領土,“很可能災區產生的水泥塊建材還不夠用。”這樣回收利用的舉措既環保有可以將資金用於其它急需專案。

  日本是電子產品消費大國,震後必然會產生大量家用電器,汽車等機械型別的垃圾,日本要求企業自主負責垃圾處理費用。豐田、索尼、三菱等日本工業巨頭在震後第一時間都曾關閉位於東北地區的工廠,廠區震災垃圾的處理也由企業自主負責。至於震災中受損的汽車,其處理費用則多由汽車廠家和保險公司共同支付。而一些房屋垃圾,政府會發放相應的撫卹金,助其拆掉。垃圾處理公司考慮將其作為臨時板房的建築材料,並儘可能僱傭當地災民參與工作,“讓他們在災後能儘快找到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