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應對措施
日本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正是由於這種地震多發的特點,日本人在應對地震方面,特別是地震前的預警準備以及地震後的逃生應對經驗頗有心得。以下是小編為您分享的日本應對地震措施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日本應對地震措施1:社會教育
日本兒童剛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會吩咐所有家長為孩子準備一頂棉帽子在日本叫防災頭巾,其用意當然是一旦發生地震,學校就會讓孩子們立即戴上這些帽子,保護自己。而在平時,這些帽子就套在座椅背上。學校每年實行一次地震演習,藉助區裡的地震體驗車讓學生“親身經歷”地震。
為了讓地震的災害減低到最低限度,日本各地中小學都非常重視防災組織的建立、教師防災研修、學生防災知識的學習和防災演習等防災教育工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中小學一般都把防災教育列入學校年間教育計劃中,編制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防災教育課程。如在理科、社會等課程中指導學生學習地震發生的機理、所在地區的自然環境以及過去所遭受的自然災害的特徵等,在道德課、綜合學習課、課外活動等課程中培養學生的防災意識、講解日常生活中防災的注意事項、災害發生時應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以提高學生的放在技能。防災演習是把學生平時習得的知識和技能運用於實踐的一項綜合活動,日本各校分別針對地震發生在課上、課間、放學回家途中等不同情形進行各種實戰訓練,並請防災教育專家或當地消防員來校指導,總結每次的經驗和不足之處,以便下次改進。
日本應對地震措施2:完善的建築物
為了抵禦地震的破壞,日本的高層建築普遍採用地基地震隔絕技術。這種技術,就是在建築的底部安裝彈性橡膠墊,或者摩擦滑動承重座緩衝裝置來緩衝地震帶來的晃動。其次,日本建築在選材上也格外講究,比如在歐洲、中國經常被當作主要建築材料的磚瓦,很難在日本的建築物中找到其蹤影。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證明磚結構房屋不抗震,從那以後,磚結構建築在日本幾乎不再被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輔以輕型牆面材料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另外,為了提高傳統木結構建築的抗震能力,日本普通的民宅採用了箱體設計——地震發生時,房屋整體翻滾,不至於損毀。這也就是本次強震引發的海嘯過後,漂浮在海面的房屋很多都沒有散架的原因。
頻繁的地震災害促使日本頒佈並完善了多部建築物抗震方面的法律。日本有關建築物抗震法規多達63部。歷次大地震後,都要對相關法律進行完善和修改,可以說每一部法律都是日本抗震經驗的一個總結。尤其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發生後,日本政府先後在1996年、2000年、2005年、2006年連續四次修改《建築基準法》。修訂後的《建築基準法》將住宅、樓房的抗震標準提高為經得住6至7級地震搖晃而不會坍塌;地方行政部門、消防署、警察局、廣播電視局等社會服務機構必須能繼續維持其使用功能;商務樓等人員密集場所要求能夠經歷8級地震不倒,使用期限能夠超過100年。日本防震還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學校是第一避難所”——所有房子都可以倒,但學校的房子不能倒。日本有一個《建築物耐震修改促進法》,規定所有的公立學校必須高度耐震,新校舍要按最新嚴格耐震標準興建,現存學校必須接受定期“耐震診斷”,有問題的會被補強或是改建。
日本應對地震措施3:居民防災意識
日本的街道委員會經常會向居民發放“回覽板”——上面第一行印著居民的姓氏,下面就是通知內容。大家閱讀完以後,在自己的名字下蓋個私章,或者籤個名,然後再送到下一戶人家。通知中,內容最多的就是防災。防災意識就是這樣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日本應對地震措施4:預警系統
日本開發了“地震受災早期評價系統”,這個系統儲存了大量4級以上地震的災難資料,一旦發生大地震,該系統可以在30分鐘內自動算出受災規模,指導當局有針對性地迅速展開救援措施。長期以來,日本在建立城市防災體系的工作中,始終把重點放在如何提高公路、鐵路、公園等城市基礎設施的抗震性與安全性上。走在東京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只要稍微開闊一些的綠地都會被政府劃定為災難來臨時的“緩衝地帶”。在記者居住地的附近就有一處小小的公園,其處插著一塊“地震避難所”的牌子。
日本應對地震措施5: 防災用品
現在,日本越來越多的家庭日常都備有防災用品,以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歷史上經歷過無數次大災難襲擊的日本人,用自己的智慧開發出很多用於防災的商品。
日本應對地震措施6:緊急避難用包
緊急避難用包——這是一個用經過防火處理的聚酯材料製作的揹包,裡面備有最起碼的日常用品,一旦災害發生,就可立刻帶上它疏散到安全處。揹包內有各類用品27件,其中包括飲用水裝運桶、罐裝壓縮餅乾、罐裝麵包、礦泉水、手電筒、電池、蠟燭、火柴、防滑手套、棉毛巾、塑料袋、便攜紙巾、開罐刀、護創膏、藥棉、三角巾、繃帶、棉花棍、剪刀、小鉗子、鑷子、塑料布、繩子、防塵口罩、急用哨子、搖動發光燈、固體燃料等。
急用哨子——這種哨子的特殊設計在於它能發出容易被人聽到的三千赫頻率的音聲,所以,在地震發生後,可以吹哨來求助。
壓縮內衣——圓領衫、三角褲等被緊緊壓縮成體積為110×70×26mm的大小。使用時,只要用手將其鬆開即可。
無需用水的洗髮劑——一旦發生災難,水就變得無比寶貴,洗髮也就成為一種奢望。而這種洗髮劑,只要將其抹在頭髮上並搓揉後用毛巾或紙巾擦淨,頭髮的汙垢就去除了。
可燃燒100小時的蠟燭——災難發生後就會停電,夜晚就需要用蠟燭來照明。這種蠟燭能長時間燃燒,如果以每天點燃10小時來計算,便可以使用10天。
飲用水長期儲存罐——種商品名為MEDETANK的飲用水長期儲存罐,其罐壁內側貼有光半導體無紡布,由於光催化的殺菌作用,它可以將自來水儲存3年。這種存水罐需被放置在光亮的地方,以利用光的作用來殺菌。飲用水長期儲存罐一般為20升裝。此外,市場上有銷光半導體無紡布封囊,每一封囊可用於5升水。只要放入這種封囊,無論何種容器都會有殺菌作用。
手搖充電的收音機及電燈——體積小巧,僅手掌般大小,內帶收音機限日本國內使用、發光二極體燈泡、警鈴以及便攜電話充電功能。因為它是用手動搖桿來充電的,所以不用電池。手搖一分鐘約120次的充電量,收音機可使用約60分鐘,或是照明約30分鐘,用於警鈴的話,約可發出5分鐘的報警聲,而如果用於手機,可以通話約3分鐘。
冷凍蔬菜——蔬菜經過冷凍並乾燥後便成為一種儲存食品。用熱水發開後便能恢復蔬菜本身的潤澤。冷凍蔬菜可儲存3年。
日本的地震預警應對經驗
地震,該做哪些準備?
那麼,針對地震我們應當做好哪些準備?說到這裡我不免一笑,雖然我並非地震專家,不過不知不覺定居日本已是三年有餘。日本地震有多頻繁?舉兩個例子您就知道了。如果東京一個月以上沒有4級以上明顯震感的地震我的生活體會是4級以上地震會把我從睡夢中搖醒,吊燈會明顯晃動,大家都會在私下交頭接耳,老天是不是打算蓄積能量玩一次大的?第二,從第一次遇到地震我3歲的女兒嚇得大哭到後來她淡定地說“地球哥哥又打噴嚏了。”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時間。
於是我就這麼慢慢的給“震出經驗”了。而且,日本對各種防震準備和防震訓練是無孔不入。從幼兒園起就是每個月的防震訓練,孩子走路還搖晃就學會用防震巾包頭後手牽手依次走向幼兒園操場了。我所在的小區,為防止地震斷水,雖然本市的地震應急水源不到1公里遠還是挖了備用水井,抽水用的柴油發動機和水泵則是由住戶輪流檢查備戰,小區管理處還常備3天的罐頭食品以防萬一。
同時,要爭取儘可能的收到預警資訊。在日本其實是電視、網路、手機、有線廣播和無線廣播,專用報警器多系統多方位的傳達預警訊息,個人覺得最有效的還是手機簡訊,畢竟現代生活手機已經到了人手一機,機不離手的地步了。可能有人會問汶川地震把手機訊號塔都震倒了,手機訊號大面積中斷,通過手機發送地震預警簡訊可靠不?事實上,解釋這一點涉及到地震預警的原理,地震預警其實是地震發生後利用電波傳播比地震波快的原理搶先在地震波到來前發出預警,於是就有了預警準確地震已經發生了,以及預警訊號傳播快於地震這兩個特徵。換句話說,地震還沒到手機簡訊就已經發出,就算事後手機訊號塔倒了,也不影響預警簡訊的傳播。
地震預警之後,該如何逃生?
接到地震預警後處理正確,的確是可以降低死亡率的。日本方面的資料是,如果能提前10秒預警,生存率可以增加12%左右,如果能夠提前30秒預警,生存率能增加到40%左右,預警時間進一步增加對生存率影響反而不明顯了,因為30秒左右已經足夠做出正確的判斷。
那麼,如何利用收到地震預警之後的短暫逃生?事實上,收到地震預警後的處理,要根據地震的強度,距離震中的遠近和您身處的環境做出不同的判斷:
身旁有火源與電源,怎麼辦?
如果您收到地震預警時正在炒菜或者操作電動機械,請關閉火源或者電源之後再逃生。請牢記1923年東京大地震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是繼發火災。
身處大樓中,怎麼辦?
如果地震時您身處圖書館,商業大廈等框架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那麼恭喜,如果您所處的建築符合質量標準,那麼哪怕是7級地震它也只會裂縫不會倒塌,所以千萬別傻到跳樓,而是鑽到桌子底下防止被《大英百科全書》或者《辭海》砸死就行。地震時請做好自我保護。
嚴正警告,如果您“有幸”收到地震預警而您的住所在3樓以上,請勿選擇跳窗做為逃生手段,因為那樣您是在自殺,不是逃生。事實上,如果遇到可能導致房屋倒塌的強烈地震,往門口或者視窗跑完全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因為強烈的地震波會讓您站立都非常困難,更別說跑向遠處的固定目標了。地震時請蹲下,不行就就地坐下,臉朝下,雙手抱頭。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
不要選用電梯下樓,地震時它們通常會自動停止運轉以防更大危險,至少日本的電梯通常是這樣的。當然,我也有過在AEON聽到廣播員用通常語速淡定地通知“現在正在發生5級地震,因為我們是免震構造房屋,所以請大家乘坐電梯離開商場。”的特殊經歷,不過請相信,這種整棟房子下裝彈簧的免震構造普及率真的很低,非常低。
只有在平房或者一樓,您才應該選擇離開房間到開闊地。否則,就地取材增加自己的生存機率是唯一的選擇。室內較安全的避震空間有:承重牆牆根、牆角;有水管和暖氣管道等處。屋內最不利避震的場所是:沒有支撐物的床上;吊頂、吊燈下;周圍無支撐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鏡子和大窗戶旁。另外告訴您一個數據,如果地震在夜間發生,逃生人群80%以上是赤腳。想像一下滿地的瓦礫和碎玻璃,您的抗震包似乎應該多放一點什麼了吧。
被埋在廢墟中,怎麼辦?
如果被埋在地震廢墟,注意節省體力,沒人知道您要在地下呆多久,沒聽到什麼動靜別大喊大叫,那時候您浪費的不是體力,是生命。猜猜地震發生後救命最多的是誰?部隊?警察?消防員?全錯,是鄰居。可見鄰里互助有多重要。再告訴您一個驚人的資料:3.11地震後,日本家庭保險箱在震後的返還率在99.7%。這進一步證實了有一個雪中送炭的鄰居有多重要,以及得罪你的鄰居後果可能有多嚴重。有空參加一下小區的防災訓練吧,到時候真靠得住的,說不定就是你的鄰居。
珍愛生命,遠離地震。其實,選擇非地震帶居住才是最可靠的防震措施。
做哪些準備?
那麼,針對地震我們應當做好哪些準備?說到這裡我不免一笑,雖然我並非地震專家,不過不知不覺定居日本已是三年有餘。日本地震有多頻繁?舉兩個例子您就知道了。如果東京一個月以上沒有4級以上明顯震感的地震我的生活體會是4級以上地震會把我從睡夢中搖醒,吊燈會明顯晃動,大家都會在私下交頭接耳,老天是不是打算蓄積能量玩一次大的?第二,從第一次遇到地震我3歲的女兒嚇得大哭到後來她淡定地說“地球哥哥又打噴嚏了。”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時間。
於是我就這麼慢慢的給“震出經驗”了。而且,日本對各種防震準備和防震訓練是無孔不入。從幼兒園起就是每個月的防震訓練,孩子走路還搖晃就學會用防震巾包頭後手牽手依次走向幼兒園操場了。我所在的小區,為防止地震斷水,雖然本市的地震應急水源不到1公里遠還是挖了備用水井,抽水用的柴油發動機和水泵則是由住戶輪流檢查備戰,小區管理處還常備3天的罐頭食品以防萬一。
同時,要爭取儘可能的收到預警資訊。在日本其實是電視、網路、手機、有線廣播和無線廣播,專用報警器多系統多方位的傳達預警訊息,個人覺得最有效的還是手機簡訊,畢竟現代生活手機已經到了人手一機,機不離手的地步了。可能有人會問汶川地震把手機訊號塔都震倒了,手機訊號大面積中斷,通過手機發送地震預警簡訊可靠不?事實上,解釋這一點涉及到地震預警的原理,地震預警其實是地震發生後利用電波傳播比地震波快的原理搶先在地震波到來前發出預警,於是就有了預警準確地震已經發生了,以及預警訊號傳播快於地震這兩個特徵。換句話說,地震還沒到手機簡訊就已經發出,就算事後手機訊號塔倒了,也不影響預警簡訊的傳播。
地震預警之後,該如何逃生?
接到地震預警後處理正確,的確是可以降低死亡率的。日本方面的資料是,如果能提前10秒預警,生存率可以增加12%左右,如果能夠提前30秒預警,生存率能增加到40%左右,預警時間進一步增加對生存率影響反而不明顯了,因為30秒左右已經足夠做出正確的判斷。
那麼,如何利用收到地震預警之後的短暫逃生?事實上,收到地震預警後的處理,要根據地震的強度,距離震中的遠近和您身處的環境做出不同的判斷:
身旁有火源與電源,怎麼辦?
如果您收到地震預警時正在炒菜或者操作電動機械,請關閉火源或者電源之後再逃生。請牢記1923年東京大地震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是繼發火災。
身處大樓中,怎麼辦?
如果地震時您身處圖書館,商業大廈等框架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那麼恭喜,如果您所處的建築符合質量標準,那麼哪怕是7級地震它也只會裂縫不會倒塌,所以千萬別傻到跳樓,而是鑽到桌子底下防止被《大英百科全書》或者《辭海》砸死就行。地震時請做好自我保護。
嚴正警告,如果您“有幸”收到地震預警而您的住所在3樓以上,請勿選擇跳窗做為逃生手段,因為那樣您是在自殺,不是逃生。事實上,如果遇到可能導致房屋倒塌的強烈地震,往門口或者視窗跑完全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因為強烈的地震波會讓您站立都非常困難,更別說跑向遠處的固定目標了。地震時請蹲下,不行就就地坐下,臉朝下,雙手抱頭。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
不要選用電梯下樓,地震時它們通常會自動停止運轉以防更大危險,至少日本的電梯通常是這樣的。當然,我也有過在AEON聽到廣播員用通常語速淡定地通知“現在正在發生5級地震,因為我們是免震構造房屋,所以請大家乘坐電梯離開商場。”的特殊經歷,不過請相信,這種整棟房子下裝彈簧的免震構造普及率真的很低,非常低。
只有在平房或者一樓,您才應該選擇離開房間到開闊地。否則,就地取材增加自己的生存機率是唯一的選擇。室內較安全的避震空間有:承重牆牆根、牆角;有水管和暖氣管道等處。屋內最不利避震的場所是:沒有支撐物的床上;吊頂、吊燈下;周圍無支撐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鏡子和大窗戶旁。另外告訴您一個數據,如果地震在夜間發生,逃生人群80%以上是赤腳。想像一下滿地的瓦礫和碎玻璃,您的抗震包似乎應該多放一點什麼了吧。
被埋在廢墟中,怎麼辦?
如果被埋在地震廢墟,注意節省體力,沒人知道您要在地下呆多久,沒聽到什麼動靜別大喊大叫,那時候您浪費的不是體力,是生命。猜猜地震發生後救命最多的是誰?部隊?警察?消防員?全錯,是鄰居。可見鄰里互助有多重要。再告訴您一個驚人的資料:3.11地震後,日本家庭保險箱在震後的返還率在99.7%。這進一步證實了有一個雪中送炭的鄰居有多重要,以及得罪你的鄰居後果可能有多嚴重。有空參加一下小區的防災訓練吧,到時候真靠得住的,說不定就是你的鄰居。
珍愛生命,遠離地震。其實,選擇非地震帶居住才是最可靠的防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