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汙染大氣的元凶

  大氣汙染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規定,是指室外大氣中存在著人為造成的汙染物質,主要有顆粒物質、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

  1、顆粒物質

  顆粒物質是漂浮在大氣中的固體和液體微粒。微粒的直徑可以小到不足0.1微米,最大的可以超過500微米。較大的顆粒物質可以因重力沉降而離開大氣,小的顆粒物質則能在空氣中漂留很長時間,甚至可以隨氣流環繞全球運動。

  大氣中的顆粒物質能散射和吸收陽光,使可見度降低,影響交通,增加汽車與航空事故。顆粒物質會使雲霧增多,影響氣候。我國許多城市霧天增多,也是大氣汙染的後果之一。

  顆粒物質產生的最大危害是有損人體健康,其中直徑在10微米左右的最為嚴重,它們可以直接深入肺部,在肺泡內沉積,也可以進入血液,輸往身體各部。直徑在10微米以上的,幾乎都可以被鼻毛、呼吸道粘液擋住,不會進入肺泡。許多研究證明,城市顆粒物質濃度越高,死亡率和發病率也越高,其中呼吸道疾病,特別是氣管炎、肺氣腫等慢性病,同顆粒物質濃度的關係最為密切。

  2、硫氧化物

  硫的氧化物是指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大氣中的硫氧化物大部分來自煤和石油的燃燒,其餘來自自然界中的有機物腐化。硫氧化物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刺激人的呼吸系統,吸入後,首先刺激上呼吸道粘膜表層的迷走神經末稍,引起支氣管反射性收縮和痙攣,導致咳嗽和呼氣道阻力增加,接著呼吸道的抵抗力減弱,誘發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引起肺水腫和肺心性疾病。如果大氣中同時有顆粒物質存在,顆粒物質吸附了高濃度的硫氧化物、可以進入肺的深部。因此當大氣中同時存在硫氧化物和顆粒物質時其危害程度可增加3~4倍。

  3、氮氧化物

  造成大氣汙染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這些氮氧化物主要是燃料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的高溫,使空氣中的氮氣與氧氣發生反應,其次是製造硝酸、氮肥等工廠排出的氮氧化物。

  一氧化氮為無色無臭氣體,它在大氣中出現的濃度對人體不會產生有害影響,但當它轉變成二氧化氮時,就具有腐蝕性和生理刺激作用,因而有害。 當其含量在100ppm以上時,幾分鐘就能致人和動物死命,吸入濃度為5 ppm的二氧化氮,幾分鐘就能危害呼吸系統。氮氧化物由於參與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的形成而危害性更大。

  4、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排放量最大的大氣汙染物之一,它主要是碳氫化合物在空氣中燃燒不完全時的產物。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無臭的窒息性毒氣,人們不易察覺其存在,所以危險性更大。

  一氧化碳對人類和動物的毒性作用是由於它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的結合力要比氧氣與血紅蛋白的結合力大200~300倍。當大氣中存在一定濃度的一氧化碳時,一氧化碳搶先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碳氧血紅蛋白,這些血紅蛋白就不能再與氧結合,因而降低血紅蛋白輸送氧氣的能力,減少對體內細胞的氧氣供應,從而造成體內卻氧。另外,一氧化碳還會減慢氧合血紅蛋白的解離過程,所以血液中即使載有幾倍於身體所需的氧氣,因不能釋放出來而發生缺氧症。一氧化灘對支配肌肉運動的神經末稍會起麻痺的作用,因此中毒初期,儘管患者心裡明白,但手足已不聽使喚,要想採取自救措施如開門窗、逃離現場已不可能,所以它的危險性更大。

  冬季若門窗緊閉,在室內用煤爐取暖或用燃氣熱水器洗澡,容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萬一發生一氧化碳中毒,首先應將中毒者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若呼吸停止而心臟尚在跳動,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並送醫院急救。

  5、碳氫化合物

  碳氫化合物是指只含碳和氫的化合物。大氣中的碳氫化合物一部分來自有機物的腐爛。汙染大氣的碳氫化合物主要是由於廣泛應用石油、天然氣作為燃料和工業原料而造成的。在城市裡,有一半以上的碳氫化物是由車輛排出的。其次是石油化工生產和以石油作溶劑的油漆、塗料、油墨等在製造和使用過程中碳氫化合物蒸發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