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真假會計報表
會計報表粉飾在我國相當普遍,中農信倒閉、株洲有色鉅虧、瓊民源事件、以及最近中創集團、海南發展銀行被接管、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被關閉,都從一個側面暴露出會計報表粉飾的嚴重性。會計報表粉飾極具危害性,它不僅誤導投資者和債權人,使他們根據失實的財務資訊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而且導致政府等監管部門,使監管部門不能及時發現、防範和化解企業集團和金融機構的財務風險。
有鑑於此,本文擬探討會計報表粉飾的動機、型別、常見手段和識別方法,並以此為基礎,就如何完善我國會計準則以抑制企業對會計報表進行過度粉飾和包裝提出若干建議。
會計報表粉飾的動機
1.為推卸責任而粉飾會計報表
表現為:1更換高階管理人員時進行的離任審計,一般暴露出許多問題。新任總經理就任當年,為明確責任或推卸責任,往往大刀闊斧頭地對陳年老賬進行清理。2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發生重大變化時,如《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的實施,可能誘發上市公司粉飾會計報表,提前消化潛虧,並將責任歸咎於新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3發生自然災害,或高階管理人員著捲入經濟案件時,企業也很可能粉飾會計報表。
2.為了業績考核而粉飾會計報表
企業的經營業績,其考核辦法一般以財務指標為基礎,如利潤或扭虧計劃的完成情況、投資回報率、產值、銷售收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資產週轉率、銷售利潤率等,均是經營業績的重要考核指標。而這些財務指標的計算都涉及到會計資料。除了內部考核外,外部考核如行業排行榜,主要也是根據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利潤總額來確定的。
經營業績的考核,不僅涉及到企業總體經營情況的評價,還涉及到企業廠長經理的經營管理業績的評定,並影響其提升、獎金福利等。為了在經營業績上多得分,企業就有可能對其會計報表進行包裝、粉飾。可見,基於業績考核而粉飾會計報表是最常見的動機。
3.為了獲取信貸資金和商業信用而粉飾會計報表
眾所周知,在市場經濟下,銀行等金融機構出於風險考慮和自我保護的需要,一般不願意貸款給虧損企業和缺乏資信的企業。然而,資金又是市場競爭取勝的四要素產品質量、資金實力、人力資源、資訊資源之一。在我國,企業普遍面臨資金緊缺局面。因此,為獲得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或其他供應商的商業信用,經營業績欠佳、財務狀況不健全的企業,難免要對其會計報表修飾打扮一番。
4.為了發行股票而粉飾會計報表
股票發行分為首次發行IPO和後續發行配股。在IPO情況下,根據《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企業必須連續三年盈利,且經營業績要比較突出,才能通過證監會的審批。此外,股票發行價格的確定也與盈利能力有關。為了多募集資金,塑造優良業績的形象,企業在設計股改方案時往往對會計報表進行粉飾。
在後續發行情況下,要符合配股條件,企業最近三年的淨資產收益率每年必須在10%以上。因此,10%的配股已成為上市公司的“生命線”。統計表明,xx年755家上市公司淨資產收益率在10%至11%的高達211家,約佔28%,可見,為配股而粉飾會計報表的動機並不亞於IPO.
5.為了減少納稅而粉飾會計報表
所得稅是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通過納稅調整,將會計利潤調整為應納稅所得額,再乘以適用的所得稅率而得出的。因此,基於偷稅、漏稅、減少或推遲納稅等目的,企業往往對會計報表進行粉飾。當然,也有少數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基於資金籌措和操縱股價的目的,有時甚至不惜虛構利潤,多交所得稅,以“證明”其盈利能力。
6.為了政治目的的而粉飾會計報表
國有企業改革已進入了攻堅階段,黨中央和國務院十分重視,力爭用三年的時間使國有企業走出困境。從某種意義上說,國有企業扭虧為盈、創造良好經營業績已成為一項政治任務。對廠長經理而言,完成這項任務可能仕途光明,否則可能職位難保,甚至下崗分流。在這種政治壓力下,國有企業很有可能粉飾會計報表。
此外,許多地方的市長、局長從大型國有企業的廠長、經理挑選。為了表現其才能,體現業績,廠長、經理們就有粉飾會計報表的動機。不難發現,一些企業的老總一旦被提拔為市長和局長,繼任者往往不得不花費幾年的時間來消化上任廠長經理因粉飾會計報表而遺留下的沉重歷史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