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實現存在的問題

  企業需要不斷建立和引入新的財務管理方法,完善財務管理方法體系,那麼如何才能做好財務管理的架構工作呢?下面小編告訴你。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應當是“持續發展能力最大化”,具體表現為:競爭能力、獲利能力和增值力、償債能力與信用水平、資金營運能力、抵禦風險能力等五個方面。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大都以“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的最終目標,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是指通過對企業財務活動的管理,不斷增加企業利潤,使利潤達到最大。但由於“利潤最大化”目標沒有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風險值、投入和產出的關係,往往導致企業財務決策的短期行為,所以逐漸被實踐所否定如何做好財務管理架構如何做好財務管理架構。其主要表現為:

  1.以計劃經濟為核心

  在資金管理方面,主要是資金定額的核定方法和資金計劃的編制方法;在成本管理方面,主要是成本降低指標的測算和成本計劃的編制方法;在利潤管理方面,主要是利潤指標的測算和利潤計劃的編制方法。所運用的這些方法都是對計劃指標完成情況的分析與體現,但不能直接反映企業經營決策的資訊。

  2.基本不考慮風險因素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企業管理主要是執行國家的有關計劃,完成計劃所規定的各種指標,完成了計劃,企業的財務活動就已基本確定,很少談起企業經營過程中所涉及經營風險問題。這樣,在企業主管經營者和財務管理人員的眼中的風險只是忽視或假設。

  3.經濟管理體系不夠完整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由於對企業經營預測研究的很少,對經營決策基本不涉及,這樣就失去了企業利潤的真正體現。比如:有財務預算方法、財務計劃方法、財務分析方法和財務控制方法,卻缺少了財務決策方法。現今提出 “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雖然克服了“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的缺點,體現了企業所有者對資本增值的要求,但其優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因此,企業價值最大化在我國當前還只能是一個理論公式和理想的發展目標,對企業財務管理的指導作用並不大。又因為這些因素的影響,有人提出了以現金流量最大化、現金股利最大化、淨現值最大化等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但這些目標僅使財務管理在某些方面可供選擇,並不能代表財務管理的總目標。

  如何做好財務管理架構

  1.資金籌集

  企業從事生產經營必須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財務管理部門必須為企業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以滿足企業生產和企業拓展的需要。但不同時期不同來源的資金,其使用成本也各不相同,如果不慎重選擇籌資方式,可能造成過多的籌資費用,從而會增加企業的風險。因此,財務管理部門在進行籌資決策時,必須對各種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加以比較和抉擇,使一定時期的資金來源及其數量同企業的經營需求相一致。

  2.資金投放

  企業籌資的目的是為了把資金運用於生產經營活動以便取得盈利。企業可把籌集到的資金用於購置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等形成對內投資,也可以用於購買其他企業的股票、債券,或與其他企業聯營形成對外投資。財務管理部門要與有關管理者共同決定資金的投放,做出有關直接影響當前和未來企業資金利用的決策,決定企業所需要的全部資產的數額,以及投資的結構和組合,以便企業更好地實現其目標。

  3.收益分配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會產生利潤,也可能會因對外投資而獲得收益。企業的利潤要按規定的程式進行分配。企業進行收益分配體現了企業履行其承擔的社會責任,要力求做到各種利益之間的均衡。首先,要依法納稅;其次,彌補虧損,提取公積金、公益金;最後,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4.營運資金管理

  企業日常資金管理是理財工作的重點之一。營運資金管理會直接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執行。例如生產所需的原材料是否適量供應,各項生產性費用支出是否按時結清,產品銷售收入是否及時收取,企業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是否得以有效使用,等等。有效地保持企業資金收支平衡和企業現金流量的順暢,是企業日常財務管理操作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