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國稅工作會議講話
國稅部門工作成績的好壞,不僅會影響到國家財政收入的正常實現和國家巨集觀經濟調控的結果,而且還會影響到市場的競爭秩序。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講話,僅供參考。
一
同志們:
這次全省國稅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傳達貫徹全國稅收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總結20xx年國稅工作,部署20xx 年工作任務。下面,我講三方面意見。
一、關於20xx年國稅工作
20xx 年,湖北國稅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各項工作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教育實踐活動取得新成果。在深化第一階段活動成果的基礎上,高質、高效推進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一是敞開大門搞活動。堅持真開門、開大門,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全系統召開座談會1904場,走訪黨政部門1965 個,走訪納稅人4.4 萬戶,發放徵求意見函和調查問卷10.2萬份,徵集意見和建議8198 條,做到知民心、順民意、聚民智、惠民生。二是俯下身子聽意見。對照“為民務實清廉”、“三嚴三實”的要求,深入查擺“四風”問題,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省、市州兩級局“一把手”與下級局主要負責人談心215 人次,黨組累計查擺“四風”問題2484個,班子成員累計查擺“四風”問題7564 個,提出自我批評意見8763 條,相互批評意見9804條,達到了“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三是腳踏實地抓整改。按照“四個迴應”和整改“五制”的要求,全面落實整改任務,省局領導主動認領了基層反映的問題在下面、根子在上面的138個問題,各級領導班子完成整改任務2728 個,班子成員完成整改任務7596 個,建章立制2340個。開展“三清三察三審三治”專項整治,清理公務用車37 輛、停建樓堂管所28 個、騰退超標準辦公用房3.59 萬平方米。第二階段活動成效顯著,湧現出施星燦、彭光敏、姜傳武和“劉磊式服務團隊”等一批先進典型,省局、黃岡市局分別在總局召開的全國性會議上作了經驗交流,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新華社、人民日報等40 多家主流媒體報道了我省國稅系統教育實踐 活動成果和經驗,提高了湖北國稅的社會認可度和美譽度,在總局委託第三方開展的納稅人滿意度調查中,滿意度達到98.8%,排名全國第八位。
二服務經濟發展推出新舉措。 堅持依法徵稅,不斷提高收入質量,圓滿完成稅收任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財力保障。認真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涉及稅額310億元 。順利實現鐵路運輸、郵政業、電信業等行業“營改增”擴圍。20xx年底,全省“營改增”試點納稅人較試點啟動時增加7.74 萬戶,試點企業共入庫稅款63.7 億元,結構性減稅23.6 億元,減稅面由試點初期的92.6% 擴大到97.5% 。按照省委、省政府學習上海自貿區經驗開展先行先試的要求,省局研究制定了9 條服務新措施。認真落實小微企業優惠政策,所得稅優惠面達99.47% ,全省97.8% 的小規模納稅人享受了免繳增值稅優惠政策。全年辦理出口退免稅121.8 億元,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同時,免收普通發票和稅務登記證工本費1905 萬元。
三推進依法行政取得新進展。全面清理涉稅審批事項,省局取消清單外涉稅審批事項67項,實行稅務行政審批事項清單管理。全系統制發稅收規範性檔案87 件,對市州局63 件稅收規範性檔案實施了備案審查,糾正6 件存在合法性問題的檔案,對各級地方政府及其部門的908 件涉稅檔案進行了合法性會辦,維護了稅法嚴肅性。認真落實《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辦法》。強化重大稅務案件審理、稅收執法案卷評查和複議應訴工作。全系統舉辦依法行政專題講座32 場次,各級國稅機關黨組開展了集體學法,提升了依法行政能力。積極開展法治單位建立活動,7個單位被表彰為湖北首批法治建立活動先進單位、37 個單位被表彰為示範單位。深入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平均執法正確率達99.99% 。 開展稅收宣傳月和國家憲法日活動,國稅20年系列宣傳、稅法進機關、局長線上訪談等活動,擴大了稅收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
四納稅服務質效實現新提升。以“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抓手,推動縣級納稅服務規範在全省落地生根,打造縣區樣板建設單位,試點探索市級納稅服務規範。評選表彰了全省納稅服務明星54名,其中最佳服務明星24 名,發揮了典型示範效應。省局12366 熱線全年受理來電109萬次,並聯合武漢市局開展了“12366 局長熱線”工作,熱線諮詢服務質效進一步提高。研發使用了“免填單”系統,將86 項涉稅事項納入“免填單”範圍。推行出口退稅遠端申報系統,對重點出口企業和大企業提供“一對一”和“直通車”服務。清理取消了自行設立的22 個文書報表,對保留的56 個文書報表進行統一編碼。統籌規範進戶執法行為,實行進戶審批制度,做到“一事不二進”、“一年不二查”。對小規模納稅人按月申報改為按季申報,並將生產企業出口退稅審批許可權下放到縣市區局。擴大同城通辦範圍,各市州城區都實現了同城通辦,7 個地方還實現了同市州通辦。整合網上辦稅服務廳功能,開發應用免費的網上申報和網路發票系統,實現了新老系統的順利轉換。今年1 月起,全省35.1 萬戶納稅人使用新系統進行網上辦稅。推行財稅庫銀橫向聯網,全省69.2% 的稅款通過該系統繳入國庫。
五稅收管理水平躍上新臺階。 武漢、十堰、仙桃開展的綜合徵管改革試點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其他市州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全省稅源分類分級管理格局基本形成。以風險防控系統為依託,通過抓統籌、重分析、強應對、嚴考核,初步構建了全省一體化的稅收風險管理格局。20xx年搭建32 個骨幹行業產品評估模型,選編了100 個優秀納稅評估案例,風險管理稅收貢獻率達1.71% ,比2013 年提高0.42 個百分點。加強網路發票資訊管理,規範代開發票管理。完成金稅三期工程網管系統的安裝部署和除錯工作。加強水泥、福利企業、金銀首飾等行業管理。制定消費稅涉稅資訊採集管理工作規程,規範消費稅涉稅資訊採集。加強石腦油、燃料油消費稅退稅管理。作為全國8 個試點省份之一,積極參與總局增值稅稅控系統整合工作。開展車購稅徵管改革試點,開發運用機動車開票系統,推行車購稅便民十項措施。出臺加強企業所得稅管理的意見,提高所得稅彙算清繳質量,彙算清繳面達到99.8% 。強化國地稅協作,提升大企業稅收管理水平。推進國際稅收“一體化”管理試點,主動將國際稅收管理融入稅收徵管大體系。做好“走出去”企業管理和服務工作,全年實現非居民企業稅收16.37 億元,同比增長16.7% ;反避稅貢獻稅款5.98 億元,比2013 年增長4 倍以上。提升數字稽查和分類分級稽查工作水平,聯合地稅局開展重點稅源企業檢查,打好常規稽查、專項檢查、專項整治的“組合拳”,全年稽查收入實現31.44 億元。加強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文化事業建設費徵收和工會經費代收工作,全年徵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1.47 億元、文化事業建設費1.21 億元,代收工會經費15.03億元。
六幹部隊伍激發了新活力。深入開展幹部選拔任用條例的學習,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規範機構人員管理。開展高階人才培訓,做好省局各類專業人才庫入庫人員的選拔、培訓、管理和使用工作,2人成為總局第二批領軍人才培養物件,4 人入選總局黨校兼職師資庫,34 人入選總局專業人才庫。切實履行施教職能,推進省稅務幹部學校正規化建設,有計劃分層次地抓好各類稅收業務培訓,全省共舉辦脫產培訓、視訊培訓、網路培訓等2323 期,培訓124555 人次。有效開展巡視工作,對2 個市州局、3 個縣市區局開展了巡視和調研。深入開展政風行風建設,是全省唯一一家總分在90 分以上的單位,再獲第一名。全省13 個市局獲得行風評議第一名,其中,十堰、荊門、孝感3 個市局獲得行評“滿堂紅”,市局和縣市區局都獲第一名。加強黨建工作,組織開展“七一”評先表彰活動和“學習焦裕祿、爭做好乾部”八個一系列活動,天門市局金嘎敦同志被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加大離退休幹部工作制度建設,認真落實了離退休幹部政治和生活待遇。
七黨風廉政建設呈現新氣象。以黨風廉政“八大工程”創新專案為抓手,落實“兩個責任”,構建“作風建設、懲治腐敗、科學預防”黨風廉政建設的新格局。襄陽市局積極開展稅檢協作,推進“依法履職免責”工作,得到總局王軍局長、馮惠敏紀檢組長批示肯定。開發應用內控機制管理資訊系統,促進對廉政風險的預警防控。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全系統立案查處17件,處分21 人,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案件8 起,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9 人。充分發揮“一校四中心”的廉政教育主陣地作用,依託“湖北國稅廉政網”、手機簡訊、微信微博等載體延伸廉政宣教平臺,組織基層單位因地制宜建立廉政宣教室,開展廉政文化“進機關、進基層、進家庭”等活動。
八行政效能得到新提高。落實八項規定和系列法規、規章以及有關財經紀律,強化財務管理,全省國稅系統“三公”經費支出同比下降23.2%。初步建立起省、市州、縣區局的三級績效管理體系,搭建績效資訊管理平臺,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格局。先後承接分解了總局績效1.0 版和2.0 版考評指標,全年完成17 個市州局1806 項指標、省局機關26 個處室749 項指標的考評工作,完成總局84 個2.0 版考評指標報送,取得績效加分87 分。我局申報的“稅收風險管理”創新專案獲得總局一等獎,得到滿分30 分。在武漢、孝感、潛江市局等8 個單位探索開展了積分制、派單制、崗責制和綜合評價法等個人績效管理試點。紮實開展信訪維穩、應急管理工作,妥善處理了近20 起信訪、輿情案件。開展重點課題調研和“一局一題”群眾性調研活動,編好《湖北國稅》等雜誌,推進稅史文化博物館建設。加強公車管理和“星級食堂”建設。做好註冊稅務師管理、稅務學會工作。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群團組織發揮了橋樑紐帶作用。“三萬”活動、新農村建設、“616 ”工程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績。
一年來,全省國稅工作在困難和挑戰中砥礪奮進,經受了嚴峻考驗,取得了新的成績。全年國稅收入完成1865.4億元, 為年度計劃的102.5%,同比增長11.7%,增收195.6億元。稅收總量在全國排第8位,比去年上升1 位,其中武漢國稅收入跨越千億元,進入全國過千億元省會城市前三甲。各項工作獲得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點贊,特別是組織收入工作、教育實踐活動、“營改增”擴圍、服務外貿出口、稅收風險管理、 落實小微企業優惠政策、落實農產品優惠政策、稅檢協作等多項工作分別得到總局領導、省委宣傳部領導和省政府領導的批示和肯定。同時,全省國稅部門的社會形象進一步提升,省局被省委評為“黨建工作先進單位”、“‘三抓一促’優秀單位”、“支援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支援脫貧奔小康先進單位”,神農架林區局、隨州市曾都區局、廣水市局3個單位被省紀委確定為“省級源頭治腐工作示範點”,7 個單位被確定為“省級廉政文化示範點”。全系統有15 個單位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11 個單位被評為“湖北省文明建立示範點”。省局先後通過檔案管理省特級複查和綜合治理、省政府目標責任考核檢查,都被評為優勝單位。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服務大局上,有的單位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意識不強,對經濟執行中趨勢性、苗頭性問題的敏感度不高,不善於抓稅收分析,不善於處理經濟與稅收、調控與聚財的關係,稅收職能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在依法治稅上,一些單位執法風險意識不夠強,稅收執法不規範、隨意性較大,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依然存在。在徵管與服務上,稅收徵管流程有待進一步優化,有的管理措施操作性不夠強,對日益增多的稅源跨區域流動應對的有效辦法不多,管理與服務措施跟進滯後;有的單位對管理與服務並重的認識不足,有時出現偏廢;各類稅收資料標準不一的問題較為突出,資料應用水平較低。在隊伍建設上,人才的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不夠健全,一些業務崗位的高階人才匱乏,隊伍活力不足、動力不夠的問題亟待解決。特別是在黨風廉政建設上,少數單位執紀失之於寬、失之於軟,責任追究缺乏剛性,頂風違紀的現象時有發生,仍有個別人員失職瀆職,以稅謀私。也有個別地方的幹部法紀意識不強,出現群體性事件。
出現這些問題,有工作基礎不牢、制度機制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與一些領導幹部不敢擔當,紀律意識不強,規矩意識淡薄,群眾觀念不牢有關。務必引起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關於20xx年工作任務
全國稅務工作會議指出,20xx年稅收工作要深刻認識、主動適應、積極引領稅收新常態,有效服務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稅收改革、稅收法治、稅收開放三輪驅動,堅持彌補短板、創新機制、狠抓落實三措並舉,堅持完成任務、推行規範、建設隊伍三點著力,進一步豐富發展完善“六大體系”,讓稅收現代化之路越走越寬廣、越走越堅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根據全國稅務工作會議的具體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對今年工作的總體安排,今年全省國稅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主動適應、積極引領稅收發展新常態,按照構建稅收現代化“六大體系”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服務大局、依法治稅、改革創新、傾情帶隊的能力,確保稅收收入穩定增長和幹部隊伍健康發展,充分發揮稅收的職能作用,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新常態,為長江經濟帶建設和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按照上述總體要求,今年全省國稅工作要牢牢抓住以下十個方面重點:
一依法組織國稅收入
今年總局下達我省國稅系統20xx年稅收收入計劃為2002 億元不考慮新的營改增收入因素,增長7.3% 。按照湖北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跳起來摘桃子”的要求,我們今年的省分目標初步確定增長9.8% ,省分目標的完成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地區之間發展並不平衡,一些地方根據發展的需要還會有較高的要求,要及早謀劃好,積極應對好。
堅持組織收入原則。要實事求是地確定收入目標,科學測算分稅種、分行業、分地區稅源的可能性,綜合考慮去年的基數和今年的經濟增長以及各類減稅因素,合理分解和確定收入計劃,尤其要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不能不切實際、層層加碼。嚴肅組織收入紀律,不得采取空轉、違法預徵、不落實減免稅等辦法來完成收入計劃,嚴厲查處組織收入中違反稅法的行為,確保稅收增長沒有水分。
統籌收入實現進度。省局成立稅收收入協調領導小組,加強對組織收入工作的統籌規劃指導。各地要把握稅收收入形勢以及重點稅源生產銷售和稅源變化情況,及時查詢徵管薄弱環節,提高收入質量,把握收入節奏,遵循收入規律,合理安排月度免抵調庫收入,保持收入持續平穩增長。
提高收入核算分析質量。建立和完善“源頭防控、過程監督、結果稽核、及時糾錯”的會計核算監督體系,全面掌握稅收資金運動的全過程,實現核算監督的常態化,確保資金安全、資料完整、核算真實、反映準確。組建核心分析團隊,建立科學的收入質量評價機制,加強稅收與經濟匹配性考核,加強收入與風險管理貢獻度考核,加強欠稅考核。認真落實總局《關於進一步完善稅收分析工作機制的意見》,打造稅收分析“拳頭產品”,組織開展符合湖北經濟結構特點的專題分析,準確反映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經濟執行態勢和問題,把分析成果運用好,引導徵管方向,堵塞稅源漏洞,化解稅源風險,為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二全面推進依法治稅
加快建設法治國稅。加大簡政放權力度,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堅持放管結合,加強已取消稅務行政審批專案的後續管理工作,逐步推行稅收權力清單制度。全面落實納稅信用管理辦法與稅收“黑名單”制度,每年4月要向社會公開A 級和“黑名單”納稅人,加強與相關部門的配合,對失信納稅人實施聯合懲戒。試行法律顧問制度,建立以稅收政策法規人員為主體,稅法專家和律師參與的法律顧問團隊,發揮其在推進依法治稅中的積極作用。構建法治國稅指標體系,儘可能將其融入綜合績效管理中。進一步發揮依法行政領導小組的作用,著力構建依法治稅四大體系,充分運用法治規劃引領、法治培訓滋養、法治報告督導、法治建立激勵等手段,全面提升法治國稅建設水平。
規範稅收執法行為。認真落實新修訂的《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辦法》。探索建立稅收執法案例指導制度,對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等因素基本相同的稅收違法行為,給予基本相同的處理,各級稽查部門要主動引入“同案同辦”的理念,積極試點。以稅務行政處理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複議決定書為突破口,推行說理式稅收執法,強化文書的說理論證,積極迴應納稅人的陳述申辯意見,切實讓納稅人從每一個涉稅個案中感受到公平公正。修訂完善《湖北省國稅系統重大稅務案件審理實施辦法》,進一步加強重大稅務案件審理工作。繼續開展稅收執法案卷評查工作。加強稅收規範性檔案制定管理,做好合法性審查、備案審查工作。落實稅收個案批覆管理制度,確保稅法適用上的公平公正。引導中介機構,尤其是稅務師事務所參與到稅務行政複議中來,確保國稅機關依法行政,納稅人權益依法得到保護。
加強稅收執法監督。將合法性審查延伸到稅收重大決策和重大執法行為等稅收工作的重要環節,探索建立重大決策和重大執法行為的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和責任倒查機制。進一步完善稅收執法責任制,強化稅收執法督察,加大對稅收執法過錯行為的行政懲戒力度。對外部審計檢查、內部督查審計發現的問題要認真進行整改。落實好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無縫對接,加強與司法機關的工作協調和資訊共享。自覺接受人大、財政、審計、納稅人和輿論的監督。
整頓規範稅收秩序。保持查處稅收違法活動的高壓態勢,重點查處虛開抵 增值稅專用發票、騙取出口退免稅和偷逃稅案件。有序開展重點稅源企業稅收檢查,認真部署稅收專項檢查和區域專項整治。加大重大案件督辦力度,強化對重大案件和異地協查的組織實施。提高稽查資訊化水平,運用“嵌入式稽查管理”方法,強化稽查過程監控,逐步實現稽查電子賬冊,及時更新稽查情況,提高稽查質量。
三落實稅收政策措施
落實稅制改革政策。要按照總局的統一部署,認真貫徹執行各項稅改措施。繼續推進“營改增”改革,今年“營改增”範圍將擴大到建築業和房地產業、金融保險業、生活服務業,工作量與工作難度將明顯增加,要統籌考慮,同時要加強前期已試點行業的後續管理。落實消費稅改革措施,平穩實施成品油消費稅調整工作。對現行稅收優惠政策進行全面清理,對到期的稅收優惠政策及時終止,對地方政府自行出臺的與稅收法律法規相沖突的稅收政策或變相優惠措施,要堅決予以抵制,並向上級機關報告。
提高政策服務水平。圍繞落實“營改增”、小微企業、非居民企業及派遣勞務、電子商務等稅收政策開展分析,圍繞服務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支點建設、自貿區建設、新業態發展等開展稅收調研,為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建立健全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情況的統計、核算、上報和反饋制度,強化督促檢查、跟蹤問效和持續改進機制,開展分稅種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效應評估活動,研究制定配套措施,推動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
抓好各稅種管理。加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管理,全面落實增值稅優惠政策。全面實施農產品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規範交通運輸業增值稅稅收管理。完善石腦油、燃料油消費稅退稅管理。貫徹落實新的車購稅徵收管理辦法。繼續推進車購稅徵管方式改革。做好增值稅發票升級版的推行應用工作。開展貨物勞務稅風險防控管理。抓好企業所得稅納稅評估,繼續貫徹落實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做好全省所得稅新申報表宣傳、培訓、納稅輔導工作,完善全省所得稅電子臺帳管理系統。進一步做好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文化事業建設費徵收和工會經費代收工作。落實《出口退稅管理規範》,進一步完善出口企業分類管理辦法,開展新一輪對出口企業的分類定級評定工作。切實抓好出口退稅下放審批權後各項工作的落實。推進國際稅收“一體化”工作,健全國際稅逃避稅防控體系。加大反避稅工作力度,在“服務、管理、調查”三個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做好非居民企業稅收管理工作,強化跨境稅源監控分析。對“走出去”和“引進來”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和業務支援,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稅收環境。推動武漢、宜昌、襄陽及其他有條件的市州局,積極探索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模式,健全完善大企業稅收管理團隊化和工作專案化的運作機制,完善風險管理流程,探索提升大企業複雜事項跨層級、跨區域協同管理水平。
四持續優化納稅服務
推進服務規範落地。認真落實總局《納稅服務規範2.0版》,特別是省局、市州局要嚴格按規範加以落實。加強《規範》的宣傳輔導,引導納稅人知曉、運用和監督。跟蹤關注《規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和研究解決出現的問題。改進和優化辦稅流程,努力做到制度簡明、程式簡化、操作簡便,並將所有流程及辦理時限向社會公開。將《規範》落地工作納入績效管理,結合辦稅服務廳管理工作績效,年終評選和表彰全省納稅服務規範先進單位。繼續抓好樣板單位建設,力爭把我省《規範》落地工作打造成全國樣板。
提高辦稅服務質量。繼續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落實好總局一、二、三批服務新舉措。繼續實施領導值班制、首問責任制,加強辦稅服務廳前後臺的業務銜接,抓好自助辦稅服務工作,用好視訊服務系統,規範辦稅服務行為,確保辦稅服務廳優質、高效執行。整合網上辦稅業務,拓展網報系統功能,研究網上涉稅審批,強化網上辦稅服務管理,逐步實現納稅人通過CA認證進行一網式辦稅。加快開發APP 手機辦稅軟體,探索實行網上預約辦稅,開展納稅人網上領票、郵寄送票等服務。推行財稅庫銀橫向聯網退庫、更正、免抵調庫等業務。深化同城通辦,推行全市通辦,逐步實現部分涉稅業務可在全省通辦。主動適應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發展的形勢,推廣電子發票。進一步落實諮詢專家團隊制定,依託全省口徑統一、執行順暢的諮詢共享平臺,確保稅收政策解讀的統一、權威、規範,為12366 服務熱線提供強大支撐。大力推廣“劉磊式服務”模式,提高納稅服務的質量與水平。
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持續宣傳納稅人權利和義務,加強解讀性稅法宣傳和納稅諮詢工作,使廣大納稅人熟知應享有的權利。健全納稅人權益保護機制,建立納稅人訴求收集、分析和響應制度,紮實做好稅收法律援助工作。加快納稅人學校建設,將其打造成稅收宣傳、徵納互動、涉稅維權的“納稅人之家”。減少對納稅人正常經營的干擾,在落實納稅信用等級激勵機制的基礎上,對每戶納稅人的評估、審計、稽查,除舉報、專項檢查等特殊原因外,一年內不得超過一次。持續提升納稅人滿意度。
五切實加強稅收徵管
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研究制定全省深化徵管改革指導意見,在鞏固深化分類分級管理、稅收風險管理、資訊管稅等工作的同時,力爭在創新稅源管理方式、重構徵管制度體系、轉變徵管機構職能、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以落實《全國稅收徵管規範》為契機,探索建立全省稅收徵管規範。結合總局對稅收管理員制度修訂完善情況,按照明晰徵納雙方權利義務和還權、還責於納稅人的要求,試點建立稅收管理員工作清單,明確稅收管理員職責事項、辦理流程以及質量標準。
推進稅收風險管理。建立集巨集觀風險分析、徵管風險防控、顯性風險和隱性風險管理於一體的稅收風險管理新機制,堅持“五個統一”,打造全省風險管理升級版。進一步健全風險分析與納稅評估組織機構,打造實體化、複合型風險管理團隊,提高專職人員比重。加強全省風險分析監控,各市州和縣區局要結合實際加強風險拓展分析,為風險管理提供更加精準的指向。改進風險應對方法,採取上級集中評估、組織交叉評估、複核抽查評估等方式,對風險應對成果進行迴歸分析,提升風險應對質效。推進評管查互動,將評管查互動機制嵌入到風控系統中,提出改進管理的意見,持續加強稅源管理。完善風控系統指標體系及功能,抓好風險管理跟蹤督導與績效考評。
加強稅收協作。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稅收協作,通過統一的長江經濟帶稅收管理與服務平臺,協同管理,優化服務,打造跨區域稅收管理和服務升級版。制定國地稅全面協作實施方案,通過建立機制、明確內容、突出重點、強化支撐,在國地稅大廳互駐、資訊交換、辦理登記、委託代徵以及稅收風險管理、稅務稽查、大企業稅收管理等方面進行廣泛深入協作,力爭取得實質性進展。適應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形勢,與質監、工商、地稅等部門共同探索推進“三證聯辦”、“一證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