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的焦慮
人與人之間相處,重要的就是交流方式,很多人在人際交往這方面做得都不好,有極大多數人患有“人際交往焦慮症”這到底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以及解決方法。
精神分析師吉拉爾·馬克龍GerardMacqueron認為,人際交往焦慮是導致這種自我理想狀態和真實狀態偏離的主要原因。“每當和別人打交道的時候,有人際交往焦慮的人會出現一些戲劇性的身體徵兆,如呼吸不暢、臉紅、發抖等。他們為此感到羞愧,因為這些特徵的出現出賣了他們。一時之間,他們便開始反省自己。”他們本來就不善於加入別人的談話,再加上這些思想包袱,就更不知所措了。“我真沒用”“我得要說點什麼”“我真是太愚蠢了”……“每當事後一人時,他們總是被後悔所糾纏,還不斷地評判自己。”吉拉爾·馬克龍補充道。這個怪圈的形成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太苛求。而這一切往往都和童年經歷分不開:總是被周圍的人要求著要當第一,或者是經常自我貶低,這些都會讓這些人習慣於在和人打交道時只想著如何給對方留下美好的印象。
心理學家文森特·戴高樂亞克VicentdeGaule則認為“社會情結”才是問題的所在。“尤其是那些對自己的社會角色不認同不自信的人。”譬如,苦修士和出身卑微的人就常常如此。每當這些人進入社會或是面對某些有優越感的知識分子的時候,他們內心總會被一些情結所糾纏:“客觀存在的社會身份的差距,會引發他們精神上的自卑感,因為他們傾向於把別人折射出的自己的負面形象內化,並耿耿於懷。”文森特·戴高樂亞克說。
缺乏共情的能力
然而,不是非要有相同的社會階層和興趣愛好才能和別人融洽地交流。“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共情。”吉拉爾·馬克龍肯定地說。有些人覺得自己被晾在一邊,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去傾聽和分享別人的感受。這種共情能力的缺乏,“可能是童年時他們的需求沒有得到關注,因此他們也沒能學會如何去分享別人的感受。”
分析師解釋說:“如果不是因為他們過分地成為父母關注的焦點的話,孩子們的感受也不會被忽略。”如何才能感覺自己不那麼傻呢?這就需要他們少苛求自己,多去照顧別人的感受,把自己真實的一面表現出來,並接受它與自己預期的不同。
■ 你周圍有這樣的人
跟他們說“哎呀,不是的,你一點都不傻”是沒用的。因為只有他們自己才能重新評價自己,別人代替不了。如果你想幫助他們,可以經常提起他們的優點。比如,一旦他們取得任何成績就找機會祝賀他們;一旦他們有任何積極的行動時就鼓勵他們;取得文憑,簽訂合同,面試成功,你都可以和他們一起慶祝。這是最好的幫助他們提高自我評價的辦法。
■ 你自己是這樣的人
當你對自己說“我很傻”的時候,你是自己在生氣?憂鬱?還是在焦慮呢?儘量把自己的情緒弄清楚:你在為什麼生氣?生誰的氣?為什麼感到憂鬱和焦慮?認為自己傻只是一個表象,下面隱藏的是深層次的痛苦,而這個痛苦才是你要去努力的目標。
■ 認識自己行為的原由
你為何覺得自己很傻呢?是因為童年害羞的你常常用這種方式來證明你的孤獨,還是想借此擺脫父母給你的壓力?順著這個思路,你一定會有所收穫。但同時,你也會有一些失望和孤獨的不快感受。然而,阻礙你進步的正是這個陰影。提醒自己不要再抱怨或自我貶低,就是這些把你困在傻瓜的角色裡,讓你不堪重負。試著發揮一點幽默和率真的精神吧,你會參與到大家熱烈的談話氣氛中的。
人際交往焦慮的解決方法
傾聽
關心你的朋友,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不要總是談論自己的問題,若你只熱衷於自己的想法,友情是不會長久的。
決心提高自己
培養誠實,慷慨,謙遜,使你成為一個富有同情心、受人尊敬和吸引人的朋友。避免無休止的抱怨。不停抱怨是令人厭倦和使友誼離你而去。與你的密友談談如何改變你生活中不愉快的部分。
適度溝通
不需過多給朋友打電話或發電子郵件。溝通可以很簡短,聊五分鐘電話或一封簡短的電子郵件。瞭解你朋友的作息時間,不要太早或太晚打電話給朋友。若有危急的情況,你就要馬上通知朋友,不需介意妨礙他們休息。知道別人如何看待你。問一個忠實的朋友,他是如何評價你與別人相處。注意任何需要改進的地方,努力改變。
不要攀比
不要讓友情變成一個隱蔽之爭,去比較誰最有錢,有最好的衣服或最酷的汽車。不與朋友爭吵。這種做法只會把友誼變成不良的攀比。。建立一個健康的,現實的自我形象。虛榮和自卑,會妨礙你交新朋友
採取積極的人生觀
試圖找到幽默的東西。笑是富有感染力和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