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高三勵志演講稿

  幽默的人必是智慧之人,因為幽默代表了一種對生活的滿意態度。下面小編整理了幽默的高三勵志演講稿,希望你喜歡。

  幽默的高三勵志演講稿一

  首先,恭喜大家有幸聽到我的演講。

  如我們所見,傳說中的高考已經蠻不講理地橫在了我們的路中間。面對高考,大夥的反映是不盡相同。我這裡不傳授學習經驗也不講什麼大道理,我們就說一下面對高考的這幾種小夥伴的不同表現吧。

  有普通型:“誒呀,要高考了,我要好好學習。”這種心態就挺好,高考就應該用這種最簡單的心情去面對,他考,咱們就讓他考,咱們不怕他考。這個不多評價。

  無所謂型:“高考是什麼,能吃麼?”,還有很多已經提前把零分作文寫好背熟了,就等著寫完火一把了。這個——高考畢竟是競技類體育專案,來都來了就得遵守比賽規則。也不多說了。

  佔比較多數的是緊張型:“誒呀馬上就要高考了我還有好多知識點沒看好多問題不懂一九九八年之前的模擬題我還一套都沒做呢這可怎麼辦吶肯定玩完了。”這種。怎麼說呢,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所有高考考生,所有的!沒有一個敢說“我已經準備好應付高考了”,所有人都覺得“之前我再多看一點就好了”。推而廣之,這一輩子做了這麼多事兒,似乎基本沒有哪件是完全準備好的,高考算是很不錯的了。因此也根本不必覺得自己的準備有多不充分,高考再神奇也就是一張卷子,而且它考的知識點還有一大半是你會的。怎麼說,給你臉你是高考,不給你臉你就是一套模擬題——反正歷年高考題咱們也都看見了,也就那麼回事兒唄,都是高三狗,做卷子誰怕誰啊。

  比起這一種,還有一種比較奇葩的是死磕型:老子也就這麼回事兒了,馬上考試了,我再努力點兒還能怎麼樣?老子直接放棄治療準備裸考了。

  這屬於打著減壓的旗號,在高考之前狠命放鬆。雖然聽上去挺不靠譜,但是的確存在。

  好吧,就算時間的確不算長了,但是這種積極準備高考的態度仍然是必要的。官方說法叫“保持良好的答題狀態。”通俗說法叫“做戲做全套。”

  老話說得好,“聽話,爺爺給糖吃。”這句古訓之所以能流傳這麼久肯定是有它的道理在,它告訴了我們:裝孫子不丟人,兩邊都有甜頭拿。

  不管應試教育多麼遭人詬病,但是來都來了在高考面前就裝一把孫子吧,聽他幾天話吧……他讓咱做題咱就做,讓咱熬夜咱就不睡,你也許覺得努力多做的這幾道題高考可能不會考,但是這種態度會打動考神,你給他足夠的尊重,他就給你足夠的分數。

  等到最後一科完事兒了……咱就不說了。

  剩下的時間說多肯定不多,說少的確有點少。但是麻雀雖小……它確實很小。其實仔細想想的話高中所有的知識就算之前什麼都不知道,只用剩下這一百天左右的時間從頭擼過一遍也未必就做不到。

  如果還有什麼瘋狂的想法,還想達到某些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高度,我只能說——可能什麼都來得及。上帝創造世界也就用了6天而已,新聞聯播也剛30分鐘啊。

  如果不想瘋狂,只想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或者來點小驚喜,那這種也是最普遍最健康的考試態度。剩下的時間就是整理,歸納,重點在於培養和知識還有高考的感情。萬一有那個實在沒感情的部分,雖然說現在硬磕出感情也磕的出來,但是就要選擇性的磕了。

  補充一個,關於以前犯過的錯誤,到這個時間了千萬不要想“我是怎麼錯的”了,現在腦子裡只能有對的東西。要不然後面肯定是怎麼錯怎麼來,這是一個詛咒。

  最後祝大家……我就不祝了,這樣吧,大家跟我一起咱們拜拜考神,讓他帶領我們大家走進理想的大學。

  幽默的高三勵志演講稿二

  智慧大臣,嘆了口氣,就自己獨自出遊了。

  走著走著,來到一處偏遠的山林,忽然從山上衝下一隊臉上塗著紅黃油彩的蠻人,三兩下就把他五花大綁,帶回高山上。國王這時才想到今天正是滿月,這一帶有一支原始部落,每逢月圓之日就會下山尋找祭祀滿月女神的犧牲品。他哀嘆一聲,這下子真的是沒救了。其實心裡卻很想跟蠻人說:“我乃這裡的國王,放了我,我就賞賜你們金山銀海!”可是嘴巴被破布塞住,連話都說不出口。

  當他看見自己被帶到一口比人還高的大鍋爐,柴火正熊熊燃燒,更是臉色慘白。大祭司現身,當眾脫光國王的衣服,露出他細皮嫩肉的龍體,大祭司嘖嘖稱奇,想不到現在還能找到這麼完美無瑕的祭品!

  原來,今天要祭祀的滿月女神,正是“完美”的象徵,所以,祭祀的牲品醜一點、黑一點、矮一點都沒有關係,就是不能殘缺。就在這時,大祭司終於發現國王的左手小指頭少了小半截,他忍不住咬牙切齒咒罵了半天,忍痛下令說:“把這個廢物趕走,另外再找一個!”

  脫困的國王大喜若狂,飛奔回宮,立刻叫人釋放智慧大臣,在御花園設宴,為自己保住一命、也為智慧大臣重獲自由而慶祝。

  國王一邊向智慧大臣敬酒說:“你說的真是一點也不錯,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連命都沒了。”

  智慧大臣笑著對國王說:“恭喜大王對人生的體驗有了新的境界。”過了一會兒,國王忽然問智慧大臣說:“我僥倖逃回一命,固然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可是你無緣無故在監獄裡蹲了一個月,難道這也是最好的安排?”

  智慧大臣慢條斯理喝下一口酒,才說:“大王啊!您將我關在牢中,確實也是最好的安排啊!陛下不妨想想,今天我若不是在牢中,陪陛下出獵的大臣會是誰呢?等到蠻人發現國王不適合拿來祭祀滿月女神時,誰會被丟進大鍋爐中烹煮呢?不是我還有誰呢?所以,我要為大王將我關進監獄而向您敬酒,您也救了我一命啊!”

  有段猶太俗諺是這樣的:如果斷了一條腿,你就該感謝上帝不曾折斷你兩條腿;如果斷了兩條腿,你就該感謝上帝不曾折斷你的脖子;如果斷了脖子,那也就沒什麼好擔憂的了。猶太人認為,擁有積極思想的人,對任何事都抱著樂觀的態度,即使遇上挫折,積極者也會認為那是成功前的必經考驗。所以,他們凡事都永遠想好的一面。他們用這樣一則幽默來勸說人們接受與加深這種思想。

  幽默的高三勵志演講稿三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勵志成功,始於信念》。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在非洲的一片茂密叢林中,走著四個皮包骨頭的男子,他們扛著一隻沉重的箱子,在密林裡踉踉蹌蹌地向前走。他們跟隨隊長進入叢林探險,課時,隊長卻在任務即將完成時患疾病二不幸長眠於叢林中了。

  臨終前隊長把親手製作的箱子託付給他們,並十分誠懇地說:“如果你們能把這個箱子送到我的朋友手裡,你們將得到比金子還寶貴的東西。”

  埋葬了隊長之後,他們便扛著箱子上路了,道路越來越難走,他們的力氣也越來越小了,但他們仍然鼓起勁往前走著。終於有一天,綠色的屏障突然拉開了,他們歷經千辛萬苦之後終於走出了叢林,找到了隊長的朋友,可是那個朋友卻說:“我一無所有啊!”

  於是,開啟箱子一看,竟是一堆無用的木頭!就這麼個故事,看起來隊長給了他們一箱無用的木頭,其實,他卻給了他們行動的目的,使他們獲得了比金子還貴重的東西——生命。這個故事啟示著我們學習、做任何事情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和奮鬥目標。

  聾啞人跳起了美麗的千手觀音,盲人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雙腿下肢被截去而重新駕駛飛機返回藍天……許多正常人都難以做到的事情,這些殘疾人卻把它們變成了現實,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驚訝,也更被它們堅韌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所感動,他們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有著必勝的信念,朝著目標,永不放棄。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確定了奮鬥目標,如何才能堅持不懈,如何才能永不放棄,那就必須要有行動的計劃、成功的信念,這是你行動的嚮導,是你挖掘和運用體內潛能的催化劑。

  如果你認為自己十分突出,你就真的會很優秀;如果你想象渺小,你就會落後於人;如果你想象勇敢,你就會真的無所懼怕;如果你想象輝煌,你就會變得很偉大。

  因為當你行動之前進行頭腦熱身,構想要做之事的每一個細節,梳理心路,然後把他們深深銘記在腦海中,當你行動的時候,你就會得心應手,應付自如。

  同學們,勵志要有明確的目標,目標的實現要有成功的信念,從現在開始,讓他們在你的想象中成為現實——去感受它們、經歷它們、相信它們。相信,不久的將來你就會看到它們最終變成現實。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