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部落格演講稿

  教師給了咱們一杆生活的尺,讓咱們自我天天去丈量,那你知道哪些?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多少年來人們一直把教師比作蠟炬,讚美他們默默地發光,無怨無悔地奉獻,而教師也一直以蠟炬精神來鞭策自己。

  “教師”雖說只是一個職業稱謂,而現實生活中,教師的職業行為似乎成了他們生活的全部。他們以犧牲自我換來學生的茁壯成長,他們心繫學生,他們情傾講壇。一隻粉筆,寫下了你輝煌的人生;一塊黑板,記錄了你無悔的追求;一張講臺,使我們馳騁知識的海洋;一間教室,放飛我們美好的夢想。民族興亡,國家強盛,追根朔源在於教育,千斤重擔,繫於教師。教師履行了這一神聖職責,將其這沉甸甸的責任壓在身上,無悔付出,他們當之無愧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我最佩服的老師莫過於譚老師了。教學嚴謹、學識頗多、幽默風趣的他,教學獨特是他一大亮點,他的種種對我影響甚大。

  記得昨年,我們班上開辦了一次熱鬧的元旦晚會。晚會上請了幾位老師,其中自然也有譚老師。在晚會上我們唱歌、玩遊戲、看小品,別提有多開心了。最後到了每個老師獻節目的時候,有幾位老師硬是推辭了,讓大家甚是掃興。輪到譚老師了,他從容地說:“在新年裡祝同學們個個生龍活虎、龍騰虎躍、虎虎生威。”隨後他起身從衣袋裡掏出一個藍色口琴,說:“新年裡送大家一首《彩雲追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說完,捧著口琴吹奏起來。旋律的優美,讓大家聽得如痴如迷。我的心也隨之飛出窗外,到了空曠的大地上,似乎看見了天空上金黃色的月亮和銀白色的雲彩……吹完了。我們熱烈鼓掌致謝。說實話,當時我真恨不得去買一個口琴來吹一吹,但畢竟沒買成。不過我至今還佩服譚老師的音樂才華。

  譚老式人挺厲害的,不過他從沒在班上打過一個人。因為這樣,大家在背後叫他“老譚”,有一次,我上課不專心走了神,不知何時他站在我的課桌前面,大吼一聲“嘿”,同時瞪大眼睛嚴肅地盯著我。當時嚇得我不知所措了,心想,“媽呀!這運氣也太背了吧!”但他立刻收斂回嚴肅的神情,用餘光向班上掃過一遍,轉而笑著說:“剛才我看到有人走了神耶!”然後停滯了三秒又繼續上課。太險了,差點就完蛋了!還有的時候,有不想去上早自習的同學,只要一聽說是譚老師的課,便立刻起床飛奔到教室。嘿!這就是譚老師的威信和魔力。

  課堂上聽譚老師講課真是一大樂趣,他態度和藹、風趣幽默,他的講解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他講課很投入、有激情,常常伴隨著豐富的表情和動作,讓我們在輕鬆愉悅之中學到知識。他與人和寫的《金中賦》文辭優美,頗具特色,用其深厚的文學知識把金中的歷史、現在、未來表達得淋漓盡致。讓我們深受感染、倍受鼓舞、滿懷希望。他經常將書本知識延伸到現實社會,給我們講做人的道理,戲稱“譚氏定律”,別說他的這這“定律”還幫我們解答了好多心中的疑惑,讓我們深受教益和啟發。曾記得他寫過的一篇小詩《露珠》中說到,“你看,那擠得頭扁身碎的露珠,鑽進綠葉的縫隙,化作不竭的血液,成了生命的續延”。是啊!他不正是那顆閃閃發光的露珠嗎?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是塑造未來的雕塑家。老師,您不是演員,卻吸引了我們對知識渴望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卻讓知識的清泉叮咚作響,唱出迷人的歌謠。

  鮮花感謝雨露,是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謝長空,是因為長空讓他翱翔;高山感謝大地,是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們感謝老師,是因為他的無私奉獻。此時此刻,我把心中的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譚老師,您是當之無愧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二

  開啟記憶的大門,我們有很多關於夢想的故事:兒時的我們夢想成為偉人,走出校園才發現那絕不可能。於是又夢想有一份輕鬆而高薪的工作,在找工作時才明白那必定為空。於是我們只能義無反顧的走上三尺講臺,下定決心:那我們就做偉人的老師吧!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培養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終於夢想成真!

  不必無奈,不必失落,我們應該感到快樂和幸運,因為這是一份有關夢想的職業,這是一份有關心靈的職業,更是一份成就人才的事業!面對一個個鮮活可愛的面孔,面對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我們一次次默默的告訴自己,要努、要加油,要有愛心,要成為深受學生喜歡的好老師。而高尚的職業道德是贏得學生愛戴的力量所在。我認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是師德的基石

  愛崗敬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是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石。對於教師來說,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就是忠誠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只有教師具備了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才會在教育實踐中,全身心投入,潛心鑽研業務,努力掌握現代科學理論知識,廣泛蒐集最新教育資訊,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同時有了對事業熱愛之心,就會甘於平凡,為人民的教育事默默奉獻。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不能把教育學生當作謀生的手段,而應把她當作崇高的事業。

  二、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師德的核心

  一個人最崇高的愛是愛別人,一個教師最崇高的愛是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重要標誌。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所以教師要真正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教師只有內心充滿對學生的愛和尊重,才會事事從學生的利益出發,處處為學生著想,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取得點滴成績時投去讚許的眼光,同時教師的愛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是增強師生關係的潤滑劑。上世紀70年代,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學會生存》中明確指出:未來社會的文盲,將不是沒有掌握一定知識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教學的真正含義是變“學會”為“會學”。老師要去激發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三、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是師德的靈魂

  除了父母,教師是學生相處時間最多,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人。教師在教育中的示範作用是巨大的,學生總是以老師做為模仿效法的物件,老師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都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烙印,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十分注意自身的修養,嚴格要求自己,把做人與育人統一起來,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良好榜樣,以大方得體的儀表,穩重端莊的舉止,親切和藹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嚴謹持重的行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種無聲無形的教育動力,去感召學生,啟迪學生,最終達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目的。

  四、不斷進取,勇立潮頭是師德的使命

  學生能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教師的不學無術。教師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須成為一條常流常新的小溪。高超的學識本領不僅是教師自我完善的基礎,是從事教學工作的保證,還是教師樹立教學威信的源泉。面對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世界,教師不能墨守陳規,固步自封。我們生活在一個與前人大不相同的時代,既要從前人的經驗中汲取有益的東西,又不能抱殘守缺,生搬硬套。我們今天趕上了資訊時代、知識爆炸的年代,分化交叉各種學科綜合運用,更需要立體、複合型的教師。除有本學科專門知識外,還要對有關相鄰學科的深刻認識,以及對科學方法論的研究。現代社會、現代教育的急劇變革向教師提出挑戰,要求教師承擔多重角色,要求教師具有多方面、綜合性的能力,因此,教師應樹立起"終身學習"、"永遠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實踐中,潛心學習理論,運用理論,鑽研業務,掌握現代科學知識,不斷探索,勇攀知識和技術高峰。

  世風日下,必然行風日下,行風不正,必然師風不正。所以整頓師風必先整頓行風,整頓行風必先整頓世風。[蓮山課件 ]而由於教育行業對後代的影響超過其他行業,因此,有時師風正,也可帶動行風,行風正,又可影響世風正。所以,任何時候,提倡教師的師德師風都是必要的。

  “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但是,我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會無怨無悔,當清晨走進校園,面對一個個標準的隊禮,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早”;當走進聖潔的課堂,看到一雙雙渴求甘霖的雙眸,一顆顆等待塑造的無邪的心靈;當課間跟孩子們泡在一起,看到一個個生龍活虎的身影,一張張天真爛漫的笑臉;我又是那麼激動,那麼滿足,終而丟不下九月的承諾,離不開那笑靨的花朵。

  今天,網路時代和知識經濟的並駕齊驅為教育賦予了全新的內涵,“育人”已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傳授知識,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設者的素質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學工作。我可以培養他們紮實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慾望、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創造的本領。我願以一個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誠摯,投身於教育改革的風尖浪頭,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不斷地豐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贏得世人的尊敬,社會的肯定,努力實現我真誠的育人理想。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們的教育事業是常青的。我的生命在學生身上延續,我的價值在學生身上體現。我無悔於我的生命,更無悔於我的選擇,在這三尺講臺上,閱歷春秋,苦苦耕耘,用我的愛心、誠心、細心、耐心、恆心去換取學生的開心,家長的放心,社會振興的信心!

  三

  “天地君親師”,“老師”這個稱呼在每一個人記事的時,都記住了他。我也同樣,在七八歲時,就感到老師是多麼的了不起,因為老師啟蒙我們走上了學習的道路,是老師激起了我們成長的夢想,是老師給予了我們奮鬥的力量……於是在初三畢業填報自願時毅然填寫XX師範。

  曾經夢想,我也像我的老師一樣,教育我的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也曾經夢想,我的學生個個聰明能幹;也曾經夢想,當自己白髮蒼蒼時,桃李滿天下,於是給了自己一個定位,做一個無愧於自己的的老師。

  1994年9月,我揹著揹包,拖著行李,帶著夢想,來到了XX中心學校,開始了我的“老師”旅程。

  當自己,拿著課本,走上講臺,開始人生中的第一堂課時,卻不知如何下手,於是照本宣科,對教案,走了一遍,學生卻一臉茫然;一節課的時間,還剩一大半叫,沒辦法,只好讓學生把課文讀了一遍又一遍,學生累了,我也累了,突然間,從自己的的嘴裡無意冒出一句話“同學生,你們有什麼問題嗎?”“老師,這個拼音怎麼拼呀?”於是,就教全班同學把拼音讀了遍;“老師,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於是,給同學解釋了詞語的意思;“老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老師……”學生的問題一個接一個,我一個一個的去講解……不知不覺,下課的鐘聲響了,我只好把剩下的問題放到了課後……

  就這樣,我的第一堂就這樣過去了,記得,有一次,我發現,我們班的一個同學不做業,我問他,為什麼不做作業,他說沒有本子,我責怪說:“沒本子,不會去買嗎?”“沒有錢!”學生帶著生氣的口氣回答,我想,不做作業還有禮多,“出去,走出教室去”學生站起來,揚手走出了教室。前排的一位學生,小聲對我說:“老師,他家很窮。”我下子意識到了自己錯了,不分青紅皁白的把學生趕出去,於是,到門口叫學生“回來!”,為了顧及面子,我也不向學生道歉,只從口袋裡摸出一毛錢,“去,去買個本子!”這件事後,只要我們班的同學沒本子,筆之類,我都自己掏腰包給他們去買。我都行成了一種習慣。

  還有一次,我去老外家,在路上,有一個六年級的姓歐的同學在回家半路上病了,我看他臉色不對,就上去揹他,送他回家,一路上,又扶又背,走了近一個多小時,才把他送到了家,這件事過了一個學期,我差點忘了,在一次作文中,學生提到,他們班主任蒙老師,問我,我才想起來。

  到了2000年,進入國家普九驗工作,2001,時任校長的吳校安排我接手普教工作,負責資料的整理歸檔,當時沒有電腦、印表機,全是手抄。當時分給我們資料組的蔣洪奎、吳XX老師抄累了用布包起來繼續抄,帶身孕文明珠老師還堅持與我們加班加點,臨近驗收的一天晚上,在宣威小學,當完成了資料時,走出教室,天已開始麻麻亮,又是一個通宵。其中的艱辛,經歷的老師都知道,後面的普九複查驗收、普實驗收、義務教育初步均很驗收,還有剛過的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驗收,我都在負責資料這塊工作,一干就做現在,一干就做了13年,有些人問我,為什麼不換做其他的,沒辦法這是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信任。

  2012年3月我縣各中小學校實施營養餐,又安排我負責學校食堂的工作,本想普教可以放手給別個老師,因為人手原因,我還兼職普教工作,本來可以脫產食堂工作的,因放不下學生,我接手食堂工作不到一個月時間,又是兼職食堂工作。2013年,時任學校教導主任因身體原因,辭職,學校又安排和接手教導處工作,也還兼職普教工作。

  時間一晃20年過去了,學習了習的講話,做四有教師,我想我可能難以做得到,有人一問我,20年有何感受?20年堅守XX小學,我問心無愧,無愧於自己的教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