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級地理上教學設計

  七年級地理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也可以通過教學設計質量反映出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初中七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設計

  降水和降水的分佈

  一、背景與意義分析

  為適應今年秋季全面使用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本人試寫這一教案,幫助自己進一步地深入理解和研究新教材教法。

  本節教材是自然地理中關於氣候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又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學好本節內容有助於學生理解各種地理現象,學會用科學的態度分析現象和問題,並利用所學為生產和生活服務。

  二、學習與導學目標

  1、 知識積累與疏導:降水與生活的關係,降水的季節變化規律,降水的分佈差異。認知率達100%

  2、 技能掌握與指導:利用雨量器和量杯等儀器,測出降水量,運用圖表資料,說出降水分佈和季節變化規律,學會使用降水資料繪製降水量柱狀圖。利用率達100%

  3、 智慧提高與訓導:通過共同探討,小組合作發現問題,解決疑難,發展智慧。舉例說明降水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影響。互動率達100%

  4、 情意修煉與開導:組織調查降水***本地區***的特點,及與南通生產、生活的關係,關心家鄉的自然條件與經濟發展。投入率95%

  5、 觀念確認與引導:地理知識來源於生活,又必須服務於生活。認同率達100%

  三、障礙與生成關注

  對教材中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地區分佈不容易理解和歸納,課堂教學中容易出現目標偏離,應著重在圖的閱讀分析上下功夫。

  四、學程與導程活動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收集有關南通地區降水資料

  ***一*** 創設情景,引出問題

  1、 錄影:降水的各種型別,某地特大暴雨造成的損失。

  2、 引出問題:這是我們生活中經常發生的現象,你從中有何感想?

  地理新課標要求將學生從科學世界回到他們的生活世界,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因此創設這一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地理現象,能充分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二*** 合作交流,分析影響

  設定多張小卡片,每張小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的句子,參照第一張小卡片,用例項或者推測的方法,在其他小卡片的空白處寫出這種降水狀況可能給人類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學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說出兩三個方面就值得肯定。關鍵是由此項活動使學生加深認識降水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三*** 閱讀圖表,自主學習,展開討論

  1、 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閱讀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圖,回答該圖反映了哪些地理資訊。

  2、 讀世界年降水量的分佈圖,分析判斷推理世界各地年降水量分佈的規律。

  學生自行提出問題進行討論。

  ***四*** 繪製圖表,提高能力

  用資料中給出的降水量資料,參照“繪製氣溫曲線圖”的步驟,畫一幅降水量柱狀圖。

  在以上兩個教學情景場中,教師適時啟發,解決學生的共性問題,並始終以學為主線,為學生提供學習的經歷和活動的框架,重視學生的領悟與感受過程,優化深化教學情景,為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留下解決的空間。

  五、筆記與板書提綱

  ***一*** 降水與生活

  1、 什麼是降水

  2、 降水量的測定

  ***二*** 降水的季節變化

  ***三*** 降水的分佈

  1、 影響降水分佈的因素

  2、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佈規律

  六、練習與拓展選題

  1、 由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是怎樣變化的?

  2、 在南北迴歸線附近,大陸東岸與大陸兩岸的年降水量有什麼差別。

  3、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和最貧乏的地區各分佈在哪裡?

  4、 南通地區的降水在季節分配上有何特點?對農業生產有何影響?

  七、個別與重點輔導

  學生姓名略。

  八、反思與點評記錄

  下面我談談關於設計此教案時的幾點體會和思考:

  1、關於新課標下的教學設計

  新觀念下的教學設計核心是“課標”的要求,教師在課前的主要任務是設計策劃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這一載體,使之和學生現有知識水平、環境背景相吻合,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在本教案設計中,我更多地思考怎樣靈活處理教材,充分考慮本人教學特色、學生特點和現實環境特徵,設計營造出耳目一新的課堂教學。只有此時,教師的作用才大大提升,教什麼,怎樣教,更多的取決於教師,而不是教材,作為教師,我在教學設計的創造中也得到更多的喜悅體驗。

  2、從“施工圖紙”式向“預案”式的教案變革

  教學過程是是一個極具變化、發展的動態過程,具有不可預見的特點,而“施工圖”式的教案,必然是教師按設計來提問,學生作答,從指導思想上就忽視學生的問題發現,學生也就只可被動相隨。久之,學生的創造力被抹殺,積極性被削弱。“沒有問就沒有學生真正的學”,“學常常以問而起”所以設計本教案時,我採用“預案”的方式,引導學生提問,師生共同隨問而動,在爭論質疑中,最後做到“撥雲見日”,解惑釋疑,甚至有時可以沒有真正答案,學生帶著問題課後再探究,好的教學設計能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而持續地學

  初中地理教學運用

  初中地理是地理學科教育之起點,更是使得學生能夠得以熱愛地理學科的開端。在當下的新理念中,指向性更強的課堂教學模式也需要教師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做好教學反思。於教學活動實施的前、中、後反思各個教學影響要素,才能讓初中地理教學發揮最大作用,促進學生地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學反思在成就學生的同時也成就了教師自己。

  一、初中地理教學活動開展前的反思

  在進行地理教學前的反思側重於對課堂教學中的內容、主體、環節的反思,對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狀況有一些預見和應對的方案。首先,教師應對初中生的地理知識基礎情況有所掌握,參考現階段初中生的年齡、性格、喜好等特點。這些學生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地理學習意識不足,地理學科的學習目標與會考沒有直接關係。大多數初中學生沒有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地理學習方法,且學習情緒不太穩定,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教師在教學前對學生的地理學習情況進行反思,選擇分層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法等正確的教學手段,會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其次,對課堂即將呈現的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等加以反思。目前所使用的新教材往往時代感、思維跳躍性較強,技能體現新的學習思想,也是對課程標準的精確解讀。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內容強調地理知識的生活性與實用性,是符合初中學生身心發展需求的,但卻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學生的傳統學習思維。部分學生習慣於死記硬背一些地理知識,認識不到地理學科的特色,也無法重新選擇學習方法。在教學前進行反思,能夠讓教師在規劃教學時,打破教材排版的限制,更深入地挖掘初中地理教材的實際意義。

  二、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的反思

  教學中的反思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很高,教師需要密切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在動態生成中尋求絕佳的能力提升通道。首先,教師要對地理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自己所用的教學方式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模式是否仍然以自己為主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高於往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程度,嘗試將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地理學習的自由以及探究的空間。例如,在學習“世界人口的分佈”內容時,在介紹世界人口分佈相關聯知識點時,部分學生參與熱情較低。可以及時組織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由學生在導學案的指導下通過多種圖形、表格等材料分析世界人口分佈狀況。這種及時的調整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課堂低效現象的蔓延。其次,教師要對地理課堂資源使用效率進行反思。課堂時間與空間資源是極為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以及教室空間資源,給學生展示地理知識。每一節地理課,教師都要給學生一些自主思考的時間,允許學生開放式地討論,促進學生髮表個人觀點,加強地理學習的深度。例如在講解“多變的天氣”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一下今天的天氣以及觀看天氣的技巧,促進學生思維在地理課堂中活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最後,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反思。學生與學生之間會在學習能力上有不同,他們的差異導致其課堂學習反應也不同。教師要在教學中反思,通過觀察學生的不同學習反應,判斷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問題。例如,在講解“板塊的運動”知識時,教師給學生描述板塊運動的過程,一些學生一邊思考一邊想象,一些學生則皺起眉頭。教師要關注這些學生,並記住這些學生可能空間想象能力不足,在之後的教學中重點訓練。

  三、課堂教學後的自我反思

  很多教師十分重視教後感,往往會在備課筆記上記錄下這一課的所得和存在的不足,期待能夠發揚優點,規避不足。在每一次課後堅持教學反思,就可以使得閃光點越來越多,遺憾逐漸消失。首先,地理課堂教學的匯入是需要反思的第一環節。倘若我們的匯入沒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沒有激發他們的興趣、沒有引導他們更為深入的思考,下一個班級或是下一課就需要調整。其次,教師也應關注課堂教學的反饋。走進學生,瞭解他們這節課的收穫,適當提問,檢查佈置的適量作業,具體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一般來講,教師會引導學生做一些課堂練習得到教學反饋知識,為之後的教學規劃提供依據。在教學後,教師要對學生的練習結果進行分析,發現學生的共同弱點,下節課重點強化。教學反思不只在於其是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一環,更可以持久提升教學質量。通過教學反思,教師的教學手段會更加靈活,教學思維也會更加豐富。教師於教學實踐中反思,於反思中修改,於修改中成長,能夠給學生創造更好的地理學習條件。

  作者:康曉青 單位:江蘇如東縣河口鎮直夫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