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財富的故事會

  當今世界已經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作為知識經濟核心的高科技產業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由於高科技產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促成了滿足其特徵需要的一種新的投融資機制——創業投資。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創業財富故事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創業財富故事會篇一:養殖土雞能賺錢

  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工都想回鄉養殖土雞,可是一些農民工心中對於農村養殖土雞能否賺錢仍存疑問。對此情況,有關業內人士普遍認為——

  營養價值較高

  相比飼養的肉雞,土雞的肉更結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還有微量元素和各種營養素,脂肪含量較低。土雞的雞肉皮中含有豐富的膠質蛋白,可作為滋補的食品。以前孕婦產後,常用土雞燉湯促進恢復,現在的人在患病以後的康復飲食中,燉土雞湯也是很好的選擇。經常吃土雞能夠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養殖利潤可觀

  近幾年,人們開始追求綠色環保和營養健康,崇尚土味、野味。土雞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追棒。農村飼養的土雞價格也比飼料雞高1~3倍的價格,全國大部分地區每公斤售價在20~35元之間。

  農村佔地廣,可利用荒山、果園、林木、竹林、旱田、山坡等地飼養土雞。飼養用的五穀雜糧、青菜等,也可自己種植,一隻雞可降低成本3~5元。

  可利用雞糞養蠅蛆,蠅蛆的下角料用來養蚯蚓,蚯蚓的下角料是上等的有機肥料,可用來種菜、種果樹。蠅蛆、蚯蚓用來喂土雞,不僅長得快,且肉細嫩、脂肪少、味鮮美,安全生態,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利用生態鏈養殖一隻雞可以降低飼養成本在2-3元之間。

  “錢”途越來越好

  中國的土雞對中國禽產量的增長髮揮了巨大作用,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估計當前土雞存欄量比肉雞品種的存欄量要大,但是當前土雞的產量還敵不上肉雞的產量。因為土雞的生產規模較小。預計在未來幾年間土雞的產量會超過肉雞的產量。

  中國政府同時還支援業界對土雞業進行整合,形成主導產業。調查資料顯示,在廣東,土雞場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3。

  而近期市場上土雞價格的穩定上升,也讓養殖戶賺取了不少的利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土雞養殖將會豐富居民菜籃子,鼓起山裡人的錢袋子,不失為廣大農村打工者的一條生財之道。

  創業財富故事會篇二:二百元造就的百萬“花老闆”

  200元錢能做什麼?貴州省黔西縣城關鎮牌莊村農民劉玉培以其20多年的創業經驗告訴眾多農民:200元錢也能創業,並且能夠走上致富路。

  23年前,青年農民劉玉培覺得自己種地種不出啥名堂來,便丟下鋤頭到省城打工。城裡打工的農民很多,有做泥水工的,有拉板車的,幹啥的都有。每天掙幾個錢,雖說餓不死,卻也富不起來。沒有什麼文化,劉玉培也不知道自己做什麼才好。有一天,他無意中逛進一個花市,看到一株花可以賣上幾十元甚至上百元,他心想:家裡有現成的土地,何不學點種花技術,回去種花致富?

  幾經輾轉,劉玉培在省城郊區尋到一位種花老闆,為其打了一年工。一年後,他用老闆給的200元薪水,買回300多株月季花苗,踏上了返鄉的路。

  從帶著200元錢返爹並始“創業”,1年過去了,劉玉培賺了2000元;10年過去了,劉玉培擁有了一個20多畝的花園,培育的花木品種有70多種:20年過去了,除了20多畝的花卉基地外,劉玉培還擁有一個40多畝的苗木培植基地和一座待建的80多畝的“花坡”。他不但種花賣花,還兼營園藝,業務擴大到全省各地,名聲也越來越響。如今,劉玉培已是一個年收入8萬多元、身價百萬元的“花老闆”。“如果你是農民,就得想法子在自己的土地上賺錢。”這句話如今已成為劉玉培的“名言”。

  創業財富故事會篇三:“偷聽”也能賺大錢

  3年前一次無意間的偷聽行為,使美國人弗裡德曼突發奇想建立了一個“偷聽紐約”網站,專門記錄紐約市各色人等的談話瞬間。如今網站一個月有400萬的訪問量。

  在一個800萬人口的城市,總有趣言趣事發生,這些奇言逸事被“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地記錄下來,在網站登出,引起轟動。

  地鐵裡有一個傢伙說:“是啊,這些天小孩容易丟,不安全。”或者一個女人正在打手機說:“老實說,我寧願跳鋼管舞。”“偷聽紐約”網站的任務就是記錄諸如此類的談話。網站訪客可以投票選出最佳引言並參與頭條爭論,網站還推出姐妹站點“在海灘上偷聽”和“辦公室偷聽”。

  這個網站引起轟動,它的創辦者摩根·弗裡德曼還出了一本書,引來世界各地無數人的效仿。肯亞內羅畢、愛爾蘭都柏林、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和美國費城等地先後辦起類似“偷聽”網站。儘管“偷聽紐約”網站盛產空洞無意義、愚蠢至極的內容,但網站一個月有400萬訪問量。

  現年30歲的弗裡德曼專門聘用一個團隊負責審閱網站“作品”和撰寫頭條,他們每天從眾多來稿中挑出12篇。弗裡德曼說:“人們的言語大多粗俗,這與紐約的國際性大都市形象背道而馳,反而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網站真是封寄給紐約的情書。”

  “偷聽紐約”網站接受任何人提交的“作品”,貢獻25篇作品以上的人就可以上“間諜”榜,榜上會配上提交者照片和人物短評,以“表彰”其偷聽本領。被引述的人,除非名人,都簡單地標示為“某人”、“少女”、“公交司機”、“嚴格素食者”或“流浪漢”。

  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拉里·羅森認為,一些人喜歡窺探別人隱私,因此“偷聽紐約”網站很有吸引力。但網站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已引起關注和爭議。

  其實所謂的“偷聽”,並不是刻意去窺探他人隱私,更接近於“收集、記錄”的含義。這裡收集的語言都是最鮮活、最真實的,是對社會現狀的原生態描述,是從一個細小的角度反映出巨集大的背景。

  這是個非常的賺錢的模式,也是很有吸引力的網站,這樣的網站可以做廣告聯盟,就是做廣告,一天點選10萬次,國內最低的廣告聯盟,每個ip是一分錢,一天也有1000塊錢的收入吧,而且網站是自動運作的。所以的資源也是來自使用者自動上傳,自動更新的。非常有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