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創業小故事

  創業者很重要的一點,不是你的公司在哪裡,有時候你的心在哪裡,你的眼光在哪裡更為重要。企業在定位過程中要明白自己的產品能不能走那麼遠,是不是可以走那麼遠。不一定做大,但一定要先做好。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目標遠大高舉高打

  雖說馬雲絕非天生麗質,但後天的"難自棄"讓他笑到現在。

  1999年春天,阿里巴巴創辦之初,馬雲向僅有的18名員工信誓旦旦:"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的前十位。"

  他為阿里巴巴確定的目標是:要做80年持續發展的企業、成為世界十大網站、只要是商人都要用阿里巴巴。

  他還表示,"我們現在好像在建一個大樓,今天是裝一根水管,明天是安一個馬桶,所有的事情都是亂七八糟的,而且經常改來改去。現在只有一個大概的輪廓,可以這樣說,阿里巴巴造幾棟樓,現在的基坑都已經打好了。也許到2009年,我們可以看出一個面目基本清晰的阿里巴巴。"

  在很多人對阿里巴巴將信將疑的時候,馬雲的高舉高打策略也沒有動搖過。如西湖論劍、請克林頓當嘉賓等。

  篇二:變

  馬雲曾說,"我覺得變化是必然的,網際網路最大的特徵是變化,阿里巴巴就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

  馬雲無疑是善變的,浙商的精明在他身上一覽無餘。孫悟空有72變,馬雲深知,在千變萬化的市場面前,不變的結果只有死路一條。

  "擁抱變化"是阿里巴巴的所謂"六脈神劍"之一。馬雲對此的解釋是,突破自我,迎接變化,把變化當作日常生活。

  的確,這些年,阿里巴巴都在經歷劇烈變化。成立中國供應商、推出誠信通、成立淘寶、成立支付寶、收購雅虎中國、分拆業務、籌備上市,幾乎沒有停歇,阿里巴巴員工從幾十人發展到幾千人。

  在阿里巴巴內部,變是不需要理由的,馬雲要摧毀的,是員工頭腦中的一切慣性和惰性,他要榨乾的是,員工的全部創造性。

  篇三:選對偶像不怕當粉絲

  在2013年的第二屆阿里巴巴網商大會上,馬雲當著楊致遠的面,稱其為"偶像"。的確,沒有楊致遠,馬雲的人生軌跡八成是要改寫。

  1995年,馬雲在美國第一次接觸網際網路,第一次看的網站就是雅虎,並"偶遇"楊致遠。隨後,楊致遠成了偶像,馬雲則成了"粉絲"。結果是,馬雲有幸在當年全程陪同了楊致遠的首次中國之行,帶他去了長城故宮,並由此建立了長期夥伴關係。

  此後如引來孫正義的投資、拿下雅虎中國,以及最終香港上市,背後都隱現著楊致遠的身影。

  篇四:學數學不如學英語

  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目標北大,只考上杭州師院;三年高考,一年數學成績1分,一年成績19分。大學畢業後,馬雲當了6年半的英語老師。期間,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譯社,用業餘時間接了一些外貿單位的翻譯活。馬雲說,"我當年學英語,我沒有想到後來英文幫了我的大忙。所以,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喜歡,只要你認為對的,就可以去做。如果你思考問題功利性很強的話,肯定會遇到麻煩的。"

  後來這位"杭州最棒的英語老師"因為英語好的原因,受浙江省交通廳委託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結果是債沒討成,卻促成了他與網際網路的十年姻緣。

  網際網路本來就是"舶來品",馬雲流利的英語賦予他一張"國際通行證",使得他有機會征服《福布斯》記者,早早登上了《福布斯》的封面;使得他可以結交楊致遠、孫正義甚至比爾克林頓這樣的人物;使得他可以穿梭在達沃斯論壇,讓大家記住阿里巴巴。

  這些都促成了馬雲的國際化視野,使他能弄來資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篇五:迴避辦公室政治辦事靠團隊

  "有的公司文化是爾虞我詐,搞辦公室政治,阿里巴巴不是。"馬雲曾表示。"我告訴新來的同事,誰違背了這個,沒別的話好說立即走人。"

  為了打擊辦公室政治,阿里內部人員換崗頻繁,馬雲還曾在公司內部展開"延安整風運動"。

  馬雲相信,只要目標一致,一個平凡團隊也能創造出奇蹟。其實,阿里巴巴就是一個馬雲一手打造的"螞蟻雄兵"兵團。

  為了證明,馬雲甚至將西遊記的唐僧師徒也看作是一個平凡的團隊。馬雲認為,唐僧目標明確,孫悟空能力出眾,豬八戒好吃懶做,沙和尚任勞任怨八小時工作制,"這是一隻平凡的團隊,卻是嚴格創造的團隊,就是這隻平凡的團隊最終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取到真經。"

  馬雲多次說過,在阿里巴巴,客戶是上帝、其次是員工,最後才是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