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作文素材

  素材的啟用是一條有效途徑,通過引進外來素材,開啟學生關注生活的視窗,提高他們認識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再啟用他們自己的切身體驗,使其尋找到新穎獨特的寫作點,那麼關於李時珍的作文素材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李時珍的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李時珍親嘗曼陀羅藥性

  有一次,李時珍經過一個山村,看到前面圍著一大群人。走近一看,只見一個人醉醺醺的,還不時地手舞足蹈。一瞭解,原來這個人喝了用山茄子泡的藥酒。“山茄子……”李時珍望著笑得前俯後仰的醉漢,記下了藥名。回到家,他翻遍藥書,找到了有關這種草藥的記載。可是藥書上寫得很簡單,只說了它的本名叫“曼陀羅”。

  李時珍決心要找到它,進一步研究它。後來李時珍在採藥時找到了曼陀羅。他按山民說的辦法,用曼陀羅泡了酒。過了幾天,李時珍決定親口嘗一嘗,親身體驗一下曼陀羅的功效。他抿了一口,味道很香;又抿一口,舌頭以至整個口腔都發麻了;再抿一口,人昏昏沉沉的,不一會兒竟發出昏昏沉沉的,不一會兒竟發出陣陣傻笑,手腳也不停地舞動著;最後,他失去了知覺,摔倒在地。

  一旁的人都嚇壞了,連忙給李時珍灌了解毒的藥。過了好一會兒,李時珍醒過來了,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醒來後的李時珍興奮極了,連忙記下了曼陀羅的產地、形狀、習性、生長期,寫下了如何泡酒以及製成藥後的作用、服法、功效、反應過程等等。有人埋怨他太冒險了,他卻笑著說:“不嚐嚐,怎麼斷定它的功效呢?再說,總不能拿病人去做實驗吧!”聽了他的話,大家更敬佩李時珍了。就這樣,又一種可以作為臨床麻醉的藥物問世了。

  二

  李時珍區分出白花蛇和蘄蛇

  蛇,誰都懼怕三分,但卻是名貴中藥材,歷代有識之士,將其作為醫藥的象徵。李時珍對蛇的研究頗有獨鍾。

  自古以來,蘄州就是白花蛇集聚之地。由於白花蛇是名貴中藥材,所以歷代宮吏都以向皇宮進貢為藉口,挨戶攤派,逼著群眾上山捉白花蛇。凡不按期如數上繳蛇者,輕則鞭笞,重則殺頭。當地流傳著一首民謠:“白花蛇,誰叫你能避風邪!州中索爾急如火,縣官派人只逼我,一時不得皮肉破。“但是,白花蛇“其走如飛,牙利而毒”,一旦傷人,極易送命。故很多人便從蛇販子那裡買來交差。

  李時珍考察藥物來到蘄州,發現蛇販子的白花蛇與蘄州當地所捉的白花蛇有些差異,便留心觀察辨認。他和蘄州捕蛇者一起,去盛產白花蛇的龍峰山仔細觀察數日,結果終於發現蘄州白花蛇最喜歡吃的是又臭又辣的石楠藤。爾後,他下山調查蛇販子,方知販子們的白花蛇是從江西興國縣山區逮的,那地方的蛇以食小蟲和鼠類為主,且沒有毒。李時珍向蛇販子和捕蛇者各買了一條蛇,在比較中發現:兩蛇雖然都是“黑質而白章”,但蘄州蛇肋下有24個斜方格,且比興國蛇稍短小;蘄州蛇死不閉眼,興國蛇死即瞑目;興國蛇雖有除風溼和除筋骨痛的效果,但遠不及蘄州蛇的效果好。興國蛇遍佈全國,產量較大,而蘄州蛇僅產蘄州,外地很少見到。

  於是,李時珍便把這些鑑別要點寫成了《蘄蛇傳》。至此,中藥材中便有了“白花蛇”、“蘄蛇”兩種藥名,既方便了後世醫生的臨床應用,又避免了大量誤用蘄州“白花蛇”而發生中毒現象

  三

  李時珍猜謎識浮萍

  有年夏天,一個下雨的午間,李時珍採藥途中來到河邊一條小船上避雨。老漁翁和他的兩個孫子熱情接待了他,也從包裡拿出一壺酒,與主人共酌。漁翁把自己知道的藥物知識都告訴了。

  飯畢,老漁翁微顯醉意,對李時珍說:“這裡還有一種良藥,能治身癢、癬瘡、麻疹,你曉得不?”

  “它長在何處,有何特徵呢?”

  “它長在水上,離我們很近。”

  “願聞其詳。”

  老漁翁捋捋鬍鬚,笑哈哈說:“我出條謎語,你猜猜看。天生靈草無根生,不在山間不在岸。始因飛絮逐東風,泛梗青青飄水面。”正猜想著,旁邊漁翁的大孫子也說要出謎,隨口吟道:“有根不帶沙,有葉不開花。最愛隨風飄,江河都是家。”沒等反應,一旁的小孫子也搶口擺頭吟道:“有根不著地,見葉未見花。整日被風逐,親水便落家。”

  聽完,望著水面,思索片刻,忽然眼前一亮,他指著船外那種在風雨中飄飄悠悠,團聚不散的水草,對老漁翁說:“老人家,您祖孫三人的謎語乃同一謎底。就是浮萍。”漁翁點點頭,連同他的孫子,都笑了。

  後來,在《本草綱目》詳細記述了浮萍的形狀與功用,並接著漁翁的謎語詩續寫道:“神仙一味去沉痾,採時須在七月半。選甚癱風與大風,些小微風都不算。豆淋酒化服三丸,鐵鏷頭上也出汗。”

  這只是個傳說。其實,浮萍入藥首載於《本草綱目》,系水生漂浮草本植物紫萍的全草,全國分佈廣泛,夏季撈取,晒乾使用。其性味辛寒,有發汗解表,透疹止癢,利水消腫之功,可治療風熱感冒、發熱無汗、麻疹不透、風疹瘙癢、水腫等病症,是臨床常用的發散風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