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敦之鼎閱讀練習及答案

  《朱碧潭詩序》是明代詩人王慎中為一個已故貧寒詩痴朱碧潭的詩歌做的詩序,《朱碧潭詩序》對詩痴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充分彰顯了王慎中散文功底。是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朱碧潭詩序閱讀練習及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朱碧潭詩序》閱讀材料

  朱碧潭詩序

  〔明〕王慎中

  詩人朱碧潭君汶,以名家子,少從父薄遊,往來荊湖豫章,泛洞庭、彭蠡、九江之間,衝簸波濤,以為壯也。登匡廬山,遊赤壁,覽古名賢棲遁嘯詠之跡,有發其 志,遂學為詩,耽酒自放。當其酣嬉顛倒,笑呼歡適,以詩為娛,顧謂人莫知我。人亦皆易之,無以為意者。其詩不行於時。屋壁戶牖,題墨皆滿,塗汙淋漓,以詫 家人婦子而已。貧不自謀,家人誚之曰:“何物可憎,徒涴牆戶,曾不可食,其為畫餅耶!”取筆硯投擲之,欲以怒君,冀他有所為。君不為怒,亦不變也。

  一日,郡守出教,訪所謂朱詩人碧潭者。吏人持教喧問市中,莫識謂誰,久乃知其為君也。吏人至門,強君入謁。君衣褐衣,窄袖而長裾,闊步趨府。守下與為禮, 君無所不敢當,長揖上座。君所居西郊,僻處田坳林麓之交,終日無人跡。守獨出訪之。老亭數椽欹傾,植竹撐拄,坐守其下。突煙晝溼,旋拾儲葉,煨火燒筍,煮 茗以飲守。皁隸忍飢詬罵門外,君若不聞。於是朱詩人之名,譁於郡中,其詩稍稍傳於人口。然坐以匹夫交邦君,指目者眾,訕疾蜂起。而守所以禮君如彼其降,又 不為能詩故。守父故與君之父有道路之雅,以講好而報舊德耳。君詩雖由此聞於人,人猶不知重其詩,複用為謗。嗚呼,可謂窮矣!

  凡世之有好於物者,必有深中其欲,而大愜於心。其求之而得,得之而樂,雖生死不能易,而豈有所計於外。詩之不足賈於時,以售資而取寵,君誠知之矣。若為閉關吟諷,凍餓衰沮而不厭,其好在此也。人之不知重其詩,焉足以撓其氣,而變其所業哉!

  君嘗謁予,懷詩數十首為贄,色卑而詞款,大指自喜所長,不病人之不知,而惟欲得予一言以為信也。豈其刻腸鏤肺,酷於所嗜,雖無所計於外,而猶不能忘志於區區之名耶?嗟乎!此固君之所以為好也。君既死,予故特序其詩而行之,庶以不孤其意,豈以予文為足重君之詩於身後哉!

  《朱碧潭詩序》閱讀題題目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亦皆易之,無以為意者 易:驚訝、覺得奇怪

  B.君嘗謁予,懷詩數十首為贄,色卑而詞款 款:誠懇、懇切

  C.大指自喜所長,不病人之不知 病:擔心、憂慮

  D.而猶不能忘志於區區之名耶 區區:小、少

  15.以下各組語句中,全都能表現朱碧潭對詩歌痴迷的一項是

  ①當其酣嬉顛倒,笑呼歡適,以詩為娛,顧謂人莫知我

  ②屋壁戶牖,題墨皆滿,塗汙淋漓

  ③於是朱詩人之名,譁於郡中,其詩稍稍傳於人口

  ④若為閉關吟諷,凍餓衰沮而不厭

  ⑤人之不知重其詩,焉足以撓其氣,而變其所業哉

  ⑥凡世之有好於物者,必有深中其欲,而大愜於心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16.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朱碧潭年輕時曾登臨匡廬山,遊賞赤壁,觀覽古聖賢隱居逃世歌嘯詠唱的遺蹟,志氣有所啟發,於是學習做詩。

  B.朱碧潭在吏人帶領下前去見知府時,知府走下座位施禮迎接,朱碧潭雖然沒覺得有什麼不敢接受的,但是還是很有禮貌的行禮之後才坐到上賓之座。

  C.朱碧潭以一介布衣同知府相交,導致大家的毀謗妒忌,雖然知府不是因為他的詩寫得好而與他交往,但朱碧潭的詩因此逐漸被人們知曉看重也是事實。

  D.朱碧潭刻苦專心地做詩,死後作者為其詩作序。作者說並不希望因此使朱君的詩歌流傳後世,這是作者謙虛的說法。

  17.***1***把第二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共6分***

  ①比如順風而呼,聲非加疾,其勢激也。***2分***

  ②君既死,予故特序其詩而行之,庶以不孤其意。***4分***

  ***1***人亦皆易之,無以為意者***3分***

  ***2***君嘗謁予,懷詩數十首為贄***3分***

  《朱碧潭詩序》閱讀題答案

  14.答案:A***易:輕視、看不起***

  15.答案:A***排除③⑥***

  16.答案:A***B中“很有禮貌的行禮”不對;C中“詩由此為人們知曉看重”中的“看重”不對;D“並不希望”說法不對。***

  17.答案:①這好像是順風呼喊,聲音並沒有變得更大,只是風勢激揚罷了。

  ②朱君已經死了,我因此特意為他的詩寫一篇序言來使他的詩行之於世,希望不辜負他的心意。

  ***1***人們也都輕視他,不把他的詩當回事。***易,輕視;以……為意,“把……放在心上”或“把……當回事”;句子通順。各1分。***

  ***2***朱君曾經來拜會我,懷揣著數十首詩作為見面禮!***謁,拜會,見;贄,見面禮;句子通順。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