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鐵路閱讀答案

  秦朝修建“鐵路”是長途運輸的需要,與秦始皇實行中央集權的統治有一定的關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秦朝的“鐵路”》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秦朝的“鐵路”》原文閱讀

  近來在河南南陽的山區裡發現了古代的“鐵路”。經碳14測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遺留。原理和現代鐵路無異,還是複線,只是不是用蒸汽機車牽引,而是用馬力拉動。

  專家們都驚歎我國古代2200年以前竟然已經有如此先進的交通設施。秦朝的“鐵路”是用木材鋪設的。作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經過防腐處理,至今尚完 好,不過枕木已經腐朽不堪。專家認為枕木的材質比較軟,是有意識地選擇的。比較軟的枕木可以和夯築得非常堅硬的路基密切結合,從而使軌道平穩,車子在上面 可以快速平穩地行駛。

  經過測量發現,秦朝的“鐵路”,枕木之間的距離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馬匹一旦拉車到了軌道上,就不由自主地發生“自激振盪”,不能不飛快奔跑,幾乎 無法停留下來。那麼最後又是怎麼停下來的呢?專家們的意見是:可能還有專門的車站,在車站枕木之間有木材填充平整。到了車站,馬兒就可以逐漸減慢速度並停 下來。由於使用軌道,摩擦力大大減小,所以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貨物。

  有不少專家認為,該“鐵路”是秦始皇滅楚國時修建的,目的是進行後勤補給。

  但也有不少專家認為,說秦始皇滅楚國時使用過這條鐵路固然不難想象,但這決不是個別的工程。歷史上記載的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後在全國建設馳道,以前一 般認為馳道就是“公路”,現在看來應該是“鐵路”。由於馬匹在上面飛馳,故稱之為“馳道”。依此看,秦始皇在2200年以前就已經在全國修建了一個“鐵路 網”。

  對於秦始皇的“書同文”,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人們都可以理解;但是對於“車同軌”各說不一。郭沫若認為是統一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另一些人解釋 為車輪的距離必須相同。現代的公路上,各種不同型別的汽車輪子間距各不相同,也未見有什麼不妥,為什麼秦朝的“公路”上必須使用相同的車輪間距呢?而且秦 始皇自己的車子用六匹馬來拉,這和普通的一匹或兩匹馬拉的車子車輪間距顯然不會相同。現在發現了秦朝的“鐵路”,“車同軌”就有了新的解釋。按照這種說 法,那時修建“鐵路”的當不僅僅是秦始皇了。

  秦朝時的車子,其輪子非常奇特,現在對照秦朝的“鐵路”,一切都明白了,原來車輪的這種特性,使得它既可以在普通的公路上跑,也可以隨時進入“鐵 路”飛馳。據《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 鬆。”在古代一般來說道路沒有必要這樣寬,因此有人猜測是“公路”和複線“鐵路”並列而行。車子如有需要,可以隨時上“鐵路”,也可以隨時由“鐵路”上 “公路”。

  專家們認為,秦朝末年的連年戰爭,對秦始皇的“鐵路”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後來,由於嚴重缺少馬匹,鐵路被廢弛了,絕大部分“鐵路”在戰後被拆,成了 普通的公路。還有,漢朝長期分封諸侯,各地群眾也沒有長途運輸的必要,運輸線變短,也因此失去了修建鐵路的必要性。秦始皇的“鐵路”也就這樣逐漸失傳了。

  《秦朝的“鐵路”》閱讀習題

  1. 不能說明秦朝“鐵路”在當時是“先進的交通設施”的一項是:***3分****** ***

  A 秦朝“鐵路”的原理和現代鐵路無異,而且還是複線。

  B 作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經過防腐處理:枕木較軟,與夯築得非常堅硬的路基結合緊密,從而使軌道平穩,車子可以快速平穩地行駛。

  C 有專門的車站,在車站枕木之間有木材填充平整,讓馬兒可以逐漸減慢速度並停下來。

  D 軌道使摩擦力減小,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

  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A 有不少專家認為,“馳道”是秦始皇為了給攻打楚國的軍隊提供後勤補給而專門修建的。

  B 秦朝建設“馳道”時,秦始皇對軌道間距作了標準化要求,這就是所謂的“車同軌”。

  C 奇特的車輪說明秦朝的車子是“公路”“鐵路”兩用車。

  D 秦朝的“馳道”可能是公路和複線“鐵路”並列而行的,而且“馳道”邊還栽種了“行道樹”。

  3. 依據原文的資訊,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現代鐵路複線和高速公路複線設計受到了秦朝馳道設計的啟發。

  B 當時秦朝已經擁有遠遠超過其他諸侯國的“鐵路”修建技術。

  C 秦始皇專車的車輪間距與秦朝“鐵路”的軌道間距是一樣的。

  D 秦朝修建“鐵路”是長途運輸的需要,與秦始皇實行中央集權的統治也有一定的關係。

  《秦朝的“鐵路”》閱讀答案

  1.C***題幹問的是“秦朝鐵路”,而當時並未發現“車站”,車站只是下文專家的推斷。其餘每個選項意思都與原文相同,且都屬於“先進的交通設施”***

  2.A***“馳道”是“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後在全國建設”的“鐵路網”,A項中所指的應該是河南南陽發現的“鐵路”的修建目的***

  3.D***與D項有關資訊是“漢朝長期分封諸侯,各地群眾也沒有長途運輸的必要,運輸線變短,也因此失去了修建鐵路的必要性”。A項依據不當,馳道的 佈局設計是發現了秦朝鐵路遺蹟後專家的推斷,不一定正確;而且專家推斷時現代鐵路和高速公路的複線式設計早已出現。B項找不到相關依據,文中只說了秦始皇 “車同軌”的措施理解,並不意味著用秦朝技術來取代各國技術。C項據“而且秦始皇自己的車子用六匹馬來拉,這和普通的一匹或兩匹馬拉的車子車輪間距顯然不 會相同”和文中關於“鐵路”用途的解說,可見,“鐵路”不是專為秦始皇專車而修,兩者的間距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