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思高洪波閱讀理解題答案
竹彰顯氣節,雖不粗壯,但卻正直,堅韌挺拔;不懼嚴寒酷暑,萬古長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竹思》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竹思》閱讀原文
竹文化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假如我們判斷不錯的話,竹文化應是與儒文化相得益彰的一種文化。在竹子身上,儒生們或看到氣質、風骨,或看到虛心、謙虛,《歲寒三友圖》走這方面最突出的典型,松竹梅從此成為屢屢出現在各種器皿上的圖案。
中國文人中與竹予最親近的當屬蜀人蘇軾,他的名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道破了蘇東坡酷好竹子的心態,而他策竹杖的風姿,也從此凝固為一種“何妨從容且徐行”的造型,如果沒有竹林襯映在蘇東坡的身邊,他迷人的魅力會大大削減。
蜀南竹海,地處宜賓,有翠竹數百畝,依山而產,起伏若海,規模亦如一片波濤洶湧的大海,尤其是在高處烏瞰,當雲霧襲來之際,那種海的氣勢更撲面而來,耳畔似有濤聲響起,如果此時有舟楫隨綠浪起伏,註定是件毫不奇怪的事。
潛入竹海,同時也沉入綠海,呼吸著有淡淡清香的空氣,感覺到綠色的氧氣正源源地輸入到自己的肺葉裡,像清潔劑般清洗著因都市廢氣而吃力開合的肺,你幾乎能夠瞬間感到這種大自然珍貴的賜予。甜絲絲的滋味通過喉頭氣管,流向四肢百骸,流向大腦及每一根血管和神經,而滿眼充盈飽滿的綠色,讓你快意沉浮,直若化身為一尾魚兒,沿著印滿青苔的小徑,管自遊向竹林深處。
竹海中的竹子,以粗大的楠竹為主,也有苦竹、慈竹、龜甲竹及人面竹。與一位竹海作家閒聊,才知道竹予也分公母,母竹產筍,公竹則無。再細問,才知道每根竹子的每一層竹節都由最初的一根竹枝生出,這竹枝若分出岔的,便是母竹,不分岔的,則為公竹。就是這麼一點區分,簡單,卻又有大學問。記得若干年前去安徽,在出產碭山梨的一處集市上,我無意中也獲得了類似的知識:梨如人類,亦分公母。母梨形大,且多汁甜美,公梨則遜色得多。
竹子與梨予豈止分雌雄,甚至還可能有自己的聲音。近讀《參考訊息》,英國《泰晤士報》一篇題為《細聽植物心聲》的文章引起了我的興趣,該文的副題更妙:《採花花朵哭泣摘瓜黃瓜尖叫》,而且這項由波思大學應用物理研究所完成的科研成果證明,如果配備合適的竊聽裝置,他們就能夠區分健康與染病的蔬菜。同時波恩大學的科學家們認為,植物不僅僅互相交流痛苦與疼痛,就像人們在醫院候診室等侯看病一樣,它們還互相提醒面臨的危險。
杜甫曾雲:“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詩無意引證了千年之後波恩大學科學家們的研究:人是大自然的一個特殊器官,越偉大越傑出的詩人越是如此,他們在傾聽自己內心世界時也能傾聽天籟,否則何來這千年之後的巧合?
蜀南竹海里的竹子,蓬勃旺盛到肆無忌憚的地步,坦蕩地在竹子部落裡快樂成長,較之城市庭院裡那些盆景般縮在牆角里的同類,委實幸運和幸福得多。
當然,它們承受的關注甚至詩意的愛撫也少得多,這就是自由的代價。
竹海里的竹子們,肯定是有著自己的聲音的,公竹和母竹會互相傾吐愛情;嫩綠的竹筍則會呼喚雨水和陽光;竹葉會在竹枝上迎風搖曳,把大粒的露珠調皮地抖落;土層下的竹根們會串門問好,甚至會互相提醒:跟頭打聲招呼,別忙著開花。
竹子一開花,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竹海里聽竹,一種人生的雅趣,也是機緣。是綠染靈魂綠透身心的一種洗濯,此刻,當炎夏漸漸襲來時節,寫下“竹思”兩宇,權當做一劑清涼解暑散吧……
《竹思》閱讀題目
4.儒生們為什麼能在竹子身上看到氣節、風骨,或看到虛心、謙虛?***4分***
5.第二段寫蘇東坡的名言有什麼作用?你能再寫出蘇東坡的幾個詩詞名句嗎?***5分***
6.作者描寫了蜀南竹海景象和潛入竹海的感受,請你結合全文,分析這樣寫的作用。***4分***
7.本文題為“竹思”,請結合全文說說作者就竹子作了哪些思考?***6分***
8.讀一讀文中劃線的句子,然後再認真的想一想它對你的人生有沒有啟迪。請告訴我們你的感悟。***4分***
《竹思》閱讀答案
4. 竹子有節,故看到氣節風骨,竹子中空,故看到虛心,謙虛。
5.充分顯示了竹及竹所象徵的高貴品質,受到文人重視的程度。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6.描寫蜀南竹海表現竹子蓬勃旺盛地生長,具有強烈的生命意志,描寫潛心竹海感受,突出“像清潔劑般清洗著因都市廢氣而吃力開合的肺”,為文末“是綠染靈魂綠透身心的一種洗濯”作鋪墊。
7.①竹文化是與儒文化相得益彰的中國特有文化,②竹分公母,甚至還有自己的聲音,具有強烈的生命意志,③寧可少些關注和愛撫,也要自由坦蕩地成長。
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