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識點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下面小編給你分享,歡迎閱讀。

  

  一、 環境承載量

  1、 環境承載量,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2、 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報政府和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全球為110億,我國為16億。

  3、 環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間的關係

  科技發展水平——決定開發數量

  資源——環境人口容量最主要因素

  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數量

  在各因素中,科技發展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係,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關係,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相關關係。

  4、 制約因素:資源、科技發展水平、地區開發程度、消費水平。

  5、 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穩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適度人口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一個理想的、難以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我國為8-9億。

  2、意義:對於制定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比較專案

環境承載量

合理人口容量

參考角度

自然資源的承載力

自然資源的承載力、經濟、社會發展、消費水平

限定因素

自然資源、生態環境

自然、經濟、社會

體現意義

生存

發展

人口多寡

估算標準

從自然資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費水平壓縮到最低

根據現有消費水平,參照可預見的生產及生產力水平,資源儲量和消費變動等

  3、人口過億的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印尼、巴西、俄羅斯、日本、孟加拉、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墨西哥。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是東亞、南亞、美國東北部、西歐等。

  一個地區人口總數的最大值出現的時間應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由零變負的時候,因此人口增長速度降低並不等於人口總數減少。

  人口分佈受自然因素人口分佈的最基本因素,但隨著生產力水平提高,影響程度減弱,社會經濟因素、政治文化因素的影響。

  公害病指由於環境汙染造成的地方性疾病,是次生環境因素對人口身體素質影響的表現;地方病則是原生環境因素的表現。

  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相關習題

  1.—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應

  A.與環境人口容量相當

  B.剛好超過環境人口容量

  C.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每平方千米不超過200人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環境人口容量。環境人口容量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維持最低生存標準的情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數量,A項錯誤;人口數量如果超過環境人口容量,會產生嚴重的環境問題,導致人地矛盾尖銳,B項錯誤;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續地利用資源、環境並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情況下,一定地區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C項正確;環境人口容量隨著生產力發展而變化,沒有固定值,D項錯誤。

  讀長江中下游與青海、西藏地區土地生產潛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2~3題。

  

  ①地勢高、氣候寒冷 ②生態環境脆弱 ③自然資源豐富 ④土地生產潛力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影響環境承載力的因素。青海、西藏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寒冷,土地生產潛力小,生態環境脆弱,環境承載力小;自然資源豐富,環境人口容量應較大,③錯誤。故D項正確。

  3.提高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措施是

  ①加強進藏交通建設,加強與外界的聯絡'②開發資源、發展科技,提高資源的利用水平'③加強環境保護'④限制外地人口進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加強對外開放、發展科技、加強環境保護都會提高人口合理容量,而限制外地人口進藏,主要使該地人口機械增長量減少,與當地環境人口容量無關,④錯誤。故C項正確。

  我國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於2人,長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則大於500人。據此回答4~5題。

  4.關於兩地的環境人口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影響兩地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B.兩地人口數都遠遠低於環境人口容量

  C.兩地環境的人口容量都已達到極限

  D.長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較大的主要原因是經濟較發達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資源、科技、對外開放程度、人口文化和消費水平。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環境人口容量相對較大,故D項正確。影響兩地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資源;位於長三角地區的上海人口數量並沒有遠遠低於環境人口容量;兩地環境的人口容量都沒有達到極限。

  5.圖中顯示能提高西藏地區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徑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提高環境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徑。從圖中可以看出,發展科技可以使西藏地區人口合理容量增大,故B項正確。西藏為高寒氣候,適宜耕作的土地較少,生態脆弱,不適宜擴大耕地面積;控制人口遷移、抑制交通發展並不能提高西藏地區人口合理容量,反而會阻礙經濟發展。

  6.下列決策有助於提高一個地區環境人口容量的是

  A.提倡節約,建設節約型社會

  B.為發展經濟引進有汙染的企業

  C.追求更高消費,改善生活質量

  D.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建設高能耗企業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提倡節約,建設節約型社會能使等量的資源供養更多的人口,從而提高環境人口容量,A項正確;汙染企業的引入,會破壞環境和造成資源浪費,增加治理汙染的費用,使環境人口容量降低,B項錯誤;消費水平和環境人口容量呈負相關,C項錯誤;高能耗企業會增加資源的使用量,使所在地區資源總量急劇減少,環境人口容量降低,D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