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會考複習提綱

  初中生物會考複習時間短、任務重,如何在短時間內做好生物複習,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考生有幫助。

  七年級上冊

  1、光合作用的概念:78頁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貯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

  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氧氣

  2、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87頁主要是澱粉

  3、綠色植物為所有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99頁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像一個巨大的能量轉換站,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貯存在植物體內的有機物中,養活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

  4、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過程:91頁吸收氧氣,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並釋

  放能量。植物體的各種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如細胞分裂、根吸收無機鹽等所需要的能量都是來自呼吸作用。公式:有機物+氧氣 二氧化碳+水

  5、綠色植物有助於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103頁生物圈中的各種生物通過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人類的生產、生活等需要燃燒煤、石油等,也要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綠色植物則通過光合作用影響氧迴圈。在這過程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使生物圈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處於相對平衡。

  6 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95頁人們通過調控溫室中的光照、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為植物提供適宜的生活環境。給大田溫室裡的農作物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稱為氣肥法,二氧化碳又被稱為“”空中肥料“。以上都可以促進光合作用的進行。

  八年級上冊

  28、植物的無性生殖:3-5頁無 性生殖是一類不依靠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植物依靠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的無性生殖又叫做營養生殖。,營養生殖能夠保 持親本的優良性狀,加快植物的生殖速度。常用的營養生殖方法是嫁接,嫁接存活的關鍵是形成層的緊密結合。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穂,被接的植物體叫做砧木。 桃、山楂、蘋果等芽接方法,柑、橘等常用枝接方法。還有扦插和壓條也是營養生殖。近年來還有一種加速生殖的新技術是植物的組織培養。

  29、植物的有性生殖:8-11頁 植 物的有性生殖是指親代產生生殖細胞,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進而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傳粉有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兩種方式。植物的精子和 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做受精。果實包括果皮和種子,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種子由子房裡的胚珠發育而成,其中珠被髮育成種皮,受精卵發育成胚。桃、 李只有一個胚珠,因此只有一粒種子。西瓜、蠶豆等有多個胚珠,就有多粒種子。

  30、昆蟲的生殖與發育過程:14-16頁家 蠶的發育要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而且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明顯的差異,像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做完全變態發育,還有蚊、蠅、蜜 蜂、蝴蝶等昆蟲也是的。蝗蟲的一生經歷了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發育時期,而且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也幾乎一致,叫做不完全變態發育,還有蟋 蟀、蟑螂、螻蛄等也是的。

  31、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20頁蛙的生殖和發育在水中進行。是體外受精,發育一般經過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個時期。蝌蚪和成蛙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顯著的不同,這種發育稱為變態發育,兩棲動物還有蟾蜍、蠑螈、大鯢等。

  32、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23-24頁體內受精,早成鳥有鴨、鵝大雁等。晚成鳥有家鴿、麻雀、燕子等。

  33、生物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34頁人的DNA分子上有許多決定性狀的單位—基因。控制性狀的基因是成對存在的,成對的基因有顯性和隱性之分,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叫顯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叫隱性基因,例如:DD、Dd表顯出來的是顯性性狀,而dd表顯出來的是隱性性狀。

  35、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係:31頁基因是染色體上的DNA小片段。

  36、人的性別決定:36-.37頁在生殖過程中男性產生兩種精子x和y,女性產生一種卵細胞x,如果含有的x染色體的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的受精卵就發育成女性xx,如果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的受精卵就發育成男性xy.而且它們結合的機會是均等的。比例是1:1。

  37、優生優育:41頁禁止近親結婚是預防遺傳病發生的有效措施。因為近親之間許多基因來自於共同祖先,因此攜帶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較大,這樣近親結婚所生子女的遺傳病患病率遠遠高於非近親結婚所生子女的遺傳病患病率。另外還可做遺傳諮詢和產前診斷。

  38、生物的變異:44-46頁生 物體親代和子代之間以及子代個體之間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就是生物的變異。生物間普遍存在變異現象。生物的變異有的是可以遺傳的,有的是不可以遺傳的。 可以遺傳的的變異是山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引起的。不可以遺傳的的變異是本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產生的變異,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因此只表現在當代而不會遺傳下 去。對於生物來講有的變異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

  39、遺傳育種在實踐上的應用:

  43、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71-73頁傳 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這間之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 人所經過的途徑如空氣、飲用水、食物、接觸等稱為傳播途徑。傳染病要流行必須同時具備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措施是控制 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44、常見的寄生蟲病、細菌性傳染病、病毒性傳染病:71頁甲型流感是病毒傳染病。

  45、人體免疫功能:79-80頁三道防線:1、面板和黏膜2、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3、免疫細胞和免疫器官,免疫器官主要有脾、扁桃體、淋巴結等,免疫細胞主要是淋巴細胞。引起人產生抗體的物質叫抗原,如病毒、細菌等。身體產生抵抗這種抗原的物質叫抗體

  46、人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80頁前面兩道防線是生來就有的,不是針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不具有選擇性或特異性,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叫做非特異性免疫。 通過免疫細胞產生抗體預防傳染病,這種免疫功能是後天獲得的,通常只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此稱為特異性免疫。

  47、計劃免疫的意義:80頁可以提高人體對相關傳染病的抵抗能力,是預防、控制 、消滅傳染病最經濟和最有效的措施。

  48、安全用藥的常識:94頁

  49、急救的方法:95頁 人工呼吸

  50、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96頁身體健康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個方面。不良的生活方式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

  51、動物在自然界的作用:促進物質迴圈

  52、動物與人類的關係:食用、藥用等

  實驗探究

  67、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七年級上冊8-9頁。

  探究目的:分析影響鼠婦生活的環境因素

  探究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探究假設:鼠婦適於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

  68、實驗:練習使用顯微鏡:七年級上冊19-22頁

  先低倍鏡再高倍鏡,放大倍數是目鏡和物鏡的倍數的乘積。如果視野中偏右下方,側往右下方移。先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物鏡接近標本。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

  69、實驗:觀察植物細胞:七年級上冊32頁,蓋玻片呈45度角放下可避免氣泡產生,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碘液,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植物細胞結構由外到內依次是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洋蔥表皮細胞中不含葉綠體。

  70、實驗: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七年級上冊36頁,漱口是為了清除口腔內的食物碎屑。在口腔內側壁上取材,然後在0.9%的生理鹽水中塗抹下,是為了保持它的生理活性。最後用碘液染色。細胞結構由外到內依次是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其中還有線粒體我們的顯微鏡是看不到的,倍數太低。

  71、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七年級上冊56頁

  72、實驗: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七年級上冊86-87頁 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 目的是讓葉片內原來的有機物運走。放在酒精中加熱目的是讓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最後滴加碘液,葉片遮光部分不變色,未遮光部分變藍色,說明葉片在有光的條 件下進行了光合作用產生了有機物澱粉。有的銀邊天竺葵因為周圍的銀邊不含葉綠素因此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周圍銀邊部分遇碘液也不變色,其餘部分則遇碘液變 藍。

  73、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七年級上冊88頁

  74、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七年級下冊28頁 有3支試管,分別加入2ml清水、唾液、唾液,再加入切碎的饅頭、切碎的饅頭、整塊饅頭,攪拌後放入37度的水中10分鐘後,滴加碘液,1、3號試管變藍,2號試管不變色。原因是1號試管加入的是清水,2號試管的饅頭碎屑在唾液澱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成麥芽糖了,而3號試管的饅頭太大,不能很好地消化。

  75、實驗:膝跳反射:七年級下冊86頁是非條件反射,反射弧的結構是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76、製作:製作甜酒:八年級下冊3頁 ,各種器具必須認真清洗,避免雜菌汙染。在顯微鏡下觀察酒釀液體,可看到酵母菌。為了觀察得更清楚要用碘液染色。

  77、探究:扦插材料的處理:嫁接八年級上冊4頁,嫁接存活的關鍵是形成層的緊密結合。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穂,被接的植物體叫做砧木。桃、山楂、蘋果等芽接方法,柑、橘等常用枝接方法。

  78、實驗: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生物進化的過程和原因八年級下74-75頁,達爾文推斷,這些地雀可能來自共同的祖先,由於環境條件的改變,地雀在喙的形態、大小等方面發生了進化,以適應改變的環境。

  79、探究:酒精或菸草浸出液對水蚤心率的影響:八年級上冊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