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會考複習資料蘇教版

  生物學又稱生命科學、生物科學,是一門由經驗主義出發,廣泛的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學,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生物會考複習資料蘇教版***第1單元***

  第1章 周圍的生物世界

  一、我們周圍的生物

  ⒈有生命的物體叫做生物。

  ⒉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二、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非生物因素:陽光、空氣、水、土壤、溫度等;生物因素:影像某種生物生活的同種或其他種類的生物。

  第2章 探索生命

  一、探索生命的器具

  ⒈放大倍數越大,物象體積越大,細胞數目越少。

  反光鏡 凹面鏡:光線弱時用

  平面鏡:光線強時用

  ⒉使用:取出→安放鏡頭→對光***白亮的視野***→放置→調焦***先用粗準焦螺旋下降,注視物鏡與標本間距離;後用粗準焦螺旋上升,注視目鏡;最後調細準焦螺旋。***→觀察

  ⒊製作臨時玻片標本:→滴***植物:清水;人:生理鹽水***→取***薄而透明***→浸→展→蓋→染***後吸***→看

  二、探索生命的方法

  ⒈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驗、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⒉所有的實驗都有變數,在對照實驗中,除了實驗變數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第2單元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第3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植物和動物細胞結構和功能

  ⒈相同點:細胞膜***控制細胞物質進出***、細胞質、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傳遞遺傳資訊***、線粒體***呼吸作用場所***

  ⒉不同點: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光合作用場所***

  第4章 生物體的組成

  一、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⒈生物體通過細胞的不斷分裂和體積增大而由小長大。

  ⒉動物、植物組織

  動物組織:上皮組織***保護、吸收***、肌肉組織***運動***、結締組織***營養、連線、支

  持和保護***、神經組織***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

  植物組織:保護組織、輸導組織、分生組織、基本組織

  二、多細胞生物體的組成

  植物體的細胞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

  生物會考複習資料蘇教版***第2單元***

  第16章 動物的運動

  一、動物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⒈動物和植物的主要區別之一是動物能夠通過運動,主動地、有目的地迅速改變其空間位置。陸生動物中的鳥類和昆蟲能夠飛行和滑翔。

  ⒉動物通過運動主動地適應環境,提高了生存能力。生物通過運動還能迅速遷移到更為適宜的棲息地和生殖場所,從而有利於自身的生存和繁殖。

  二、動物運動的能量來源

  ⒈動物的運動器官或結構

  草履蟲依靠纖毛的擺動在水中運動,變形蟲依靠偽足運動。

  螞蟻等昆蟲的足分節,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分節的足產生運動。運動時,一般是以一側的前足、後足和另一側的中足為一組,進行交替運動。 ..................

  ⒉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

  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線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其中,骨和骨連線構成骨骼,因而也可說成“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

  骨骼***骨和骨連線***是動物形體的基礎,為肌肉提供了附著點。

  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人和脊椎動物的肌肉收縮和舒張都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完成的。

  ⒊動物運動的能量來源

  消化吸收 呼吸作用 釋放能量

  食物───→細胞───→ATP───→肌肉

  第17章 動物的行為

  一、動物行為的主要型別

  覓食行為:如蜘蛛織網等;

  防禦行為:對維持個體生存和種族繁衍十分重要;

  生殖行為:能夠是動物的子代數量增加,有利於種群的繁衍;

  社群行為:指同種生物個體之間除生殖以外的各種聯絡的行為;

  其他行為:某些鳥類的遷徙行為,某些魚類週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為等。

  二、動物行為的生理基礎

  ⒈先天性行為: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遺傳物質所控制的行為,也稱為本能行為。

  ⒉後天性行為: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積累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後天性行為主要與神經系統中的大腦皮層有關,大腦皮層越發達,學習能力就越強。

  ⒊動物行為的生理基礎動物的行為的產生是動物對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應。

  動物的行為主要受神經系統***神經***和內分泌系統***激素***的調控。動物越高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適應各種生活環境的能力也越強。

  生物會考複習資料蘇教版***第3單元***

  第18章 疾病與免疫

  一、傳染病

  ⒈常見的傳染病

  傳染病: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 傳染病的特徵: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

  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

  ⒉傳染病的傳播和預防

  ⑴傳染病傳播的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傳染源:能夠傳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後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

  易感人群:對傳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

  ⑵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控制傳染源:對傳染病病人應儘量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如對傳染病人進行隔離。切斷傳播途徑:如保護水源、消毒餐具,以及加強個人衛生等。保護易感人群:如通過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和採用預防接種。

  二、威脅健康的主要疾病

  ⒈心血管疾病:由心臟和血管的病變引起的疾病。

  ⑴冠狀動脈

  冠狀動脈給心臟的肌肉運來氧氣和養料,同時運走代謝廢物,最終流入右心房。 ⑵冠心病

  冠心病:冠狀動脈發生病變,導致心臟的肌肉缺血的病變。如心絞痛***心臟肌肉暫時性缺血而胸悶、心前區疼痛***、心肌梗死***冠狀動脈被凝血堵塞,血液不流通***。

  冠心病成因:高脂肪飲食、缺乏運動、吸菸等。

  患心絞痛的病人的急救藥物:***、麝香保心丸。

  ⒉癌症

  癌變發生部位:除了頭髮、指***趾***甲外的所有組織、器官。

  我國排在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是胃癌。城市中排在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是肺癌;農村中排在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是胃癌;青少年和兒童中排在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是白血病。治療白血病的最好方法是骨髓移植。

  三、免疫

  第一、二兩道防線是生來就有的,它們不是針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不具有選擇性或特異性,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是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是特異性免疫。

  ⒉人體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脾、扁桃體和淋巴結等;免疫細胞主要是淋巴細胞。 ........

  ⒊抗體和抗原

  抗體:某種病原體侵入人體,受到刺激的淋巴細胞產生抵抗這種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 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 .......

  ⒋計劃免疫:有計劃進行的預防接種。

  “四苗免疫”:接種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和麻疹疫苗,以預防和控制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和麻疹。

  4月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

  生物會考複習資料蘇教版***第4單元***

  第20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術

  一、源遠流長的發酵技術

  ⒈發酵技術

  發酵現象產生原因: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⒉食品生產

  酒糧和水果放久了會有酒味都是酵母菌發酵的結果,果酒暴露在空氣中變酸是醋酸菌發酵的結果,使牛奶變成酸奶、蔬菜變成有酸味的泡菜的細菌是乳酸菌。

  釀製酒釀注意:用冷開水蒸熟糯米;適宜溫度為25~30℃。

  二、食品儲存

  ⒈食品腐敗的原因: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⒉食品儲存的基本原理:採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長、繁殖。

  ⒊食品儲存方法

  傳統:晒乾、風乾、鹽漬、糖漬、煙燻、酒泡等;

  現代:罐藏、脫水、冷凍、真空包裝、新增防腐劑等。

  目前:廣泛利用酶。如,利用溶菌酶對水產品進行儲存。

  ⒋高溫滅菌後的食品置於真空環境中最不易發生腐敗。

  第21章 現代生物技術

  一、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

  ⒈現代生物技術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和酶工程等。

  ⒉基因工程和轉基因技術

  轉基因技術:外援基因可以直接匯入動植物體或它們的受精卵內,並能在細胞中發揮作用的技術。被匯入外援基因的動植物稱為轉基因動植物。

  應用及例項:①1982年美國科學家利用轉基因技術,將大鼠生長激素基因轉入小鼠受 精卵中培育出“巨型小鼠”。②科學家將蘇雲金桿菌的殺蟲毒素基因成功轉入菸草中。

  ⒊細胞工程和克隆技術***無性生殖***

  母羊A:乳腺細胞***體細胞***中的細胞核

  ⑴克隆羊多利的誕生母羊B:卵巢中的去核卵細胞***細胞膜和細胞質***母羊C:胚胎髮育的場所多利羊和A羊幾乎一樣是因為多利獲得了母羊A的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多利羊的克隆成功,意味著人類可以利用動物身上的一個體細胞培育出這一動物幾乎相同的生命體。

  ⑵克隆:不經過受精作用***有性生殖***而獲得新個體的方法

  二、關注生物技術

  ⒈生物技術引發新的技術革命

  ⒉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社會倫理問題:一把雙刃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