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重養心

  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感覺渾身不適,睡眠頻道提醒,這是在提醒您要多養心多休息。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夏季養心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夏季養心的重要性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夏屬火,與心相應,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視心神的調養。

  心主神明,精神之所舍。在五行屬火。正常情況下,心接受和反映外界客觀事物,進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心氣功能正常,精神振奮,神志清晰、思維敏捷,對外界事物反應靈敏。

  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胸懷寬闊,精神飽滿,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洩。

  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鬱,則有礙氣機,皆非所宜,嵇康《養生論》說,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

  夏季養心的方法

  首先,樂觀情緒可增強人體的正氣,可有效抵禦各種致病因素的侵擾,達到祛病延年之目的。如整日裡鬱郁悶悶,情緒低落沮喪,使心氣抑鬱,便會出現心悸胸悶,失眠健忘等症。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健康長壽。

  其次要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心存善良,就會與人為善,樂於助人。這樣,心情就會有愉悅之感,人活的就會健康快樂。

  第三,要學會寬容。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學會得饒人處且饒人。寬容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更是一種人的良性修養,如不肯寬容別人,往往也會給自己帶來痛苦,影響健康。更進一步不但要寬容,更要多看別人的好處,多看別人好處自己得到好處,看別人的壞處,別人未必知道,但自己先痛苦。

  第四,要保持一種寧靜自然的心態,遠離名利,不為物慾所惑,不為權勢所趨,不為利害所移,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心氣就能得到長養。正所謂:萬事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何愁壽短。

  第五,要看得開,放得下。古人云:“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放下身價,放下金錢,放下恩怨,笑對人生,這樣,複雜的人生變得簡單,浮躁的心緒變得坦然。

  事實證明,心胸狹窄,憂怨之人,得病機會多,反之心寬如海,放下所有之人,患病機會就少。所以養心氣要做到安靜***恬***、愉快***淡***的心情,虛懷若谷的***虛***的胸懷,沒有妄想和貪求***無***,就會健康長壽。

  中醫理論雖然博大精深但與我們的生活起居息息相關,以上夏季養生之道不僅僅適用於大人,也適用於孩子的養育之道,我們在關注孩子飲食營養、學習成績的時候,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寬容慈悲的心性,寧靜愉悅的心情。

  夏季中醫養心方法

  常按內關穴

  立夏後天氣漸熱,植物繁茂,中醫認為此時人的心臟機能處於旺盛時期。心為陽髒,主陽氣。心臟的陽氣能推動血液迴圈,不僅維持人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汗液調節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另外,人與自然界是個統一體,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相互關聯、相互通應的,“心”與“夏”相應。因此,人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特別注意對心臟的養護。

  “養護心臟可以經常按摩內關穴,內關穴在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包劍鋒介紹了一種比較簡便的取穴方法:將掌心向上握拳,手腕上抬,手臂上可見兩條突起的筋,內關穴在兩筋之間,腕橫紋上2 寸的地方。按摩時,一隻手的拇指放在對側手臂的內關穴上,稍微向下點壓用力後,保持壓力不變,旋轉揉動,點揉1分鐘以後再換對側。經常按摩內關穴,可保護心臟,緩解心痛、心悸、胸悶等症狀。

  宜晚睡早起

  起居方面宜晚睡早起。《黃帝內經》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夜臥早起,無厭於日”。

  立夏以後人們要順應氣候變化,每天晚上睡覺時間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順應陰氣的不足;早上應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盈與盛實。

  堅持睡午覺。立夏後白天氣溫較高,正午氣候炎熱時,人體血管擴張,加上午飯後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腦供血相對減少,人在午後常感到精神不振,睏意頻頻。因此,立夏後應該養成午睡的習慣。但午睡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以內為宜。對於中午不能午休的人來說,最好以聽音樂或閉目養神的方式代替午休。

  重視靜養

  在情志方面,應重視靜養。立夏後人們易感到煩躁不安,因此立夏養生要做到戒怒戒躁, 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靜、情志開懷、心情舒暢、安閒自樂、笑口常開 。還可多做偏靜的文體活動,如繪畫、釣魚、書法、下棋、種花等。

  常食蔥姜以養陽

  在飲食方面,可常吃蔥姜。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姜性溫,屬於陽***物。據包劍鋒介紹,立夏吃薑有助人體陽氣生髮,符合中醫“春夏養陽”的觀點。姜可解表祛寒、化痰止咳、健脾暖胃。

  現代研究表明,生薑不僅含有姜醇、姜烯、檸檬醛等油性的揮發油,還含有薑辣素、樹脂、澱粉和纖維等物質,有興奮提神、排汗降溫等作用。立夏後吃薑可緩解酷暑帶來的疲勞乏力、厭食失眠等症狀,同時,適量吃薑還可開胃健脾、增進食慾,防止肚腹受涼及感冒。

  蔥的藥用價值和生薑類似。因其含有揮發性蔥蒜辣素,由呼吸道、汗腺、泌尿道排出時,能輕微刺激這些管道壁的分泌而起到發汗、祛痰、利尿的作用。

  運動要避熱防晒

  都說運動鍛鍊是最好的養生,但包劍鋒提醒各位健身男女,夏天氣溫高,要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元素。

  還要避熱防晒。運動要避免陽光的直射,運動地點儘量選擇在室內,如乒乓球、室內羽毛球、游泳等。

  保溼也很重要。夏季運動出汗多,鹽分喪失量大,容易使細胞滲透壓降低,導致鈉代謝失調,發生肌肉抽筋等現象。所以運動之前10-15分鐘,要喝450毫升到600毫升的水,運動時每10-15分鐘,要喝150毫升到240毫升的水,即使不渴也要喝,但不要喝過甜的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