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歷史典的成語精選

  來自歷史典故的成語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自歷史典的成語,希望能幫到你。

  一、歷史典故的成語

  1.匡衡鑿壁***匡衡鑿壁***

  【出處】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西京雜記》卷二

  【釋義】後以之為刻苦讀書的典實。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勤學

  【近義詞】鑿壁偷光

  【押韻詞】舳艫相繼、捨身取義、安心高興願意、英英玉立、河山帶礪、任性肆意、鷸蚌相持,漁人得利、胡天胡帝、不食之地、微言精義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宰相匡衡從小果為家貧,沒有條件進學堂,他白天幫人幹活,晚上沒錢買燈油,就只好在家裡土牆上鑿一個洞,借隔壁的燈光來讀書,甚至到有書的人家去免費幫工換取書本,他刻苦學習終於在漢元帝時期當上太子少傅

  【成語舉例】果效匡衡鑿壁之義,於牆上穴一小孔,置燈彼屋而光射此房。 清·李漁《閒情偶寄·居室·書房壁》

  2.老淚縱橫***老淚縱橫***

  【出處】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唐·杜甫《羌村三首》

  【解釋】縱橫:交錯。老人淚如雨下,形容極度悲傷或激動。

  【用法】作謂語、定語;常與“泣不成聲”連用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滿面淚痕、淚如雨下

  【反義詞】笑逐顏開、笑容可掬

  【同韻詞】電照風行、心和氣平、兵無常形、官行神行、赫赫之名、肆虐橫行、事無二成、少年老誠、一氣呵成、廉價施行

  【成語故事】公元757年,杜甫得到唐肅宗的許可回家探親,在回家途中親眼看到安史之亂所造成的種種慘境。鄰居問他戰爭何時才能結束,並訴說家城的苦難:地沒有耕種,孩子們被逼去兵戈……說到傷心處,城親們老淚縱橫,杜甫只好仰天長嘆

  3.無中生有***無中生有***

  【出處】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老子》

  【釋義】道家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把沒有的說成有。比喻毫無事實,憑空捏造。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憑空捏造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造謠生事、信口雌黃、捕風捉影

  【反義詞】確鑿無疑、鐵證如山、事出有因

  【押韻詞】眠花臥柳、齊大非耦、十字街口、霹靂手、食不充口、帖耳俯首、鮐背蒼耈、紅燈綠酒、一介不苟、引領翹首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大哲學家老子提出他的宇宙論。他認為宇宙的形成過程是道生天地,天地生萬物,迴圈往復是道的運動,柔弱是道的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形體的天地,有形體的天地生於無形體的道

  4.近水樓臺***近水樓臺***

  【典故】范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毆稀獷’ 宋·俞文豹《清夜錄》

  【釋義】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能優先得到利益或便當的某種地位或關係。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優先

  【結構】偏正式

  【相近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反義詞】隔岸觀火

  【押韻詞】文武全才、命世之才、矜能負才、助邊輸財、土木形骸、手到拈來、杞梓之才、樸斲之材、計鬥負才、惠然肯來

  【成語故事】宋仁宗時期,杭州知府范仲淹脾氣溫和,與手下人同甘共苦,很多人得到他的關心與保舉提拔,有一個外地巡檢蘇麟到杭州辦事,送范仲淹一首詩:“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范仲淹明白他的意思就給了他想要的東西

  5.雞鳴狗盜***雞鳴狗盜***

  【出處】《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拆狗鑽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孟逃至函谷關時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拆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孟得以逃回齊。

  【解釋】鳴:叫;盜:偷東西。指微不足道的才幹。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小本事

  【結構】結合式

  【相近詞】旁門左道

  【反義詞】正人君子

  【同韻詞】文君新醮、不出所料、奪人所好、腹心相照、感恩圖報、著有成效、求忠出孝、戒驕戒躁、閎遠微妙、三星高照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齊國相國孟嘗君出訪秦國,秦國的相國出於嫉妒勸秦昭王殺死他,秦昭王把他關了起來。孟嘗君的門客晚上拆成一條狗混進秦宮偷白狐袍子送給燕姬,燕姬求情放走了孟嘗君。孟嘗君一行深夜逃到函谷關,門客學雞叫騙開城門逃跑

  二、歷史典故

  “八拜之交”歷史典故:知音之交_伯牙子期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春秋時,楚國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老師知道後,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濤聲。伯牙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耳邊彷彿響起了大自然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但是無人能聽懂他的音樂,他感到十分的孤獨和寂寞,苦惱無比。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彈起琴來,琴聲悠揚,忽然他感覺到有人在聽他的琴聲,伯牙見一樵夫站在岸邊,即請樵夫上船,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動地說:知音。這樵夫就是鍾子期。後來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後,在鍾子期的墳前撫平生最後一支曲子,然後盡斷琴絃,終不復鼓琴。

  伯牙子期的故事千古流傳,高山流水的美妙樂曲至今還縈繞在人們的心底耳邊,而那種知音難覓,知己難尋的故事卻世世代代上演著。

  世上如伯牙與鍾子期的知音實在是太少了。孟浩然曾嘆曰“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岳飛無眠之夜也道“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蘇軾自比孤鴻,寫下了“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州冷”句子。賈島卻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丘。”的辛酸。

  而那豫讓“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慷慨豪情又怎樣的難得呢。知音難覓,知己難尋,無論紅顏還是藍顏“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成了人們永遠的思求。

 

 看過關於自歷史典的成語的人還:

1.關於來自歷史典故的成語介紹

2.關於歷史智謀的成語精選

3.形容歷史成語

4.來自歷史典故的成語

5.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