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發明鋸齒的故事

  魯班不姓魯,而姓公輸,名班。有記載也寫作公輸般或公輸盤。因為他是我國春秋戰國時魯國人,所以人們都稱他為魯班。那麼關於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魯班和鋸齒的故事

  魯班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蔘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的魯班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了木匠的祖師。

  相傳魯班接受了建築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由於需要很多木料,魯班讓徒弟們上山砍伐樹木。徒弟們用斧頭砍伐,效率很低。

  工匠們天天起早貪黑拼命去幹,也砍伐不了多少樹木,工程進度一拖再拖,眼看著工程期限越來越近,魯班非常的著急。為此,他決定親自上山看砍伐樹木的情況。

  上山路上,他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野草,手被劃傷了。魯班覺得很奇怪,一根柔軟的小草為何能割破手?於是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魯班瞭解到就是這些小細齒劃破他的手。

  後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魯班很好奇,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口部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

  由於這兩件事,魯班受到很大啟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若做成一鋸齒狀的砍伐工具,是否同樣鋒利?於是他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試著鋸斷小樹,才幾下子,樹皮就被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杆就劃出一道溝,魯班非常高興。

  魯班想,竹片如此柔軟,就有這麼明顯的效果,如果將竹片換成鐵片,那不是效果更好?於是他們立即下山,讓鐵匠們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

  魯班帶著這個工具,爬上山試鋸樹木。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就這樣魯班發明了鋸子。

  更多魯班發明的故事

  魯班發明刨子的故事

  魯班是個木匠,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特別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子。'班門弄斧'這句話,就是說誰要在魯班面前擺弄斧子,那是自不量力。由此可見,魯班用斧之純熟。?

  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魯班卻辦不到,特別是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時,就更難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裡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

  於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可這東西拿在手裡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裡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魯班尺的故事

  相傳魯班和文公都是有名的能工巧匠,但魯班總是技高一籌,令文公非常嫉妒。

  一次,兩人奉命各自率眾修建宮殿。文公趁人不注意,將魯班用來丈量長度的尺子鋸短,一尺半變成一尺四寸一分。當魯班的徒弟們用這把尺子將木料裁切完畢後,才發現長度不對。時間緊迫,材料用盡,魯班急中生智,把不足的長度用石墩代替,結果更加堅固、美觀。國王十分滿意。 當人問他怎麼會有這樣的奇思妙想時,魯班笑答,全靠文公送的尺子啊!從此文公心服口服。這把尺子也就一直流傳至今。

  魯班尺長約42.9釐米,經風水界加入八字,以丈量房宅吉凶,並呼之為“門公尺”。其八個字分別是:“財”、“病”、“離”、“義”、“官”、“劫”、“害”、“本”,在每一個字底下,又區分為四小字,來區分吉凶意義。魯班尺產生不久即融合了丁蘭尺,後又融入寸、釐米。是度量、矯正的重要工具。由於其特殊的功能,在風水文化、建築文化中表現最為廣泛。

  魯班發明雲梯的故事

  魯班不僅是能為人民製造各種生活用具的能工巧匠。而且是一個傑出的機械發明家。

  魯班生活的年代,正值諸侯爭霸,戰爭連年不休。那時,每個城市都修有很高很厚的城牆。守城的將士們關上城門,站在城牆上守衛著。而攻城者呢,手中的武器不過是弓箭、長矛之類,很難將城攻下。常常是把城圍了多日,乾著急攻不下來。

  魯國國王命令魯班製造攻城的器械。魯班想來想去,想起了自己蓋房子時用過的短梯。踏著短梯,能登上房頂,造一個長梯,不就可以爬上高高的城牆了嗎?如果在梯子上還能射箭,不就可以打退守城的人了嗎?於是,魯班造出了”雲梯“。這種”雲梯“,能在乎地上架起來,夠上高高的城牆,上面還可以站人射箭。現代消防器材中的雲梯,就是從這個雲梯發展演變而來的。

  據古書記載,魯班還造過一輛”木馬車“。那是他的母親死了,為了送葬造的。魯班在車上安了機關,有木人駕御。送葬那天,一路上圍了很多人,看著這輛自動行走的木馬車,一個個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