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發明雨傘的故事

  魯班傳說是民間文化力場中的一股特殊力量,它對木匠巫術的信仰產生了強有力的影響。那麼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有什麼東西不是魯班發明而被誤認為是其發明的呢?

  有一次,魯班和妹妹在遊覽蘇杭美景時下起大雨,於是打賭看誰在一個月的時間發明一種最好的工具讓人們雨天也能夠遊玩。

  第二天,魯班就在路上建起了涼亭。魯班的妹妹苦思冥想了,但是一直沒有什麼好主意。眼看著哥哥魯班建造的涼亭就快完工了,心裡更是著急。

  偶然有一天,下起了傾盆大雨,有個孩子頂著一張荷葉從魯班的妹妹的面前跑過去。可是,凹面向上的荷葉積了不少雨水,漸漸頂不住了。

  孩子靈機一動,把荷葉翻過來扣在頭上。一頂凸面朝上的傘形帽出現了。魯班的妹妹發現,傘形的東西有擋雨的作用,靈機一動,傘便應運而生。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魯班沿著蘇堤建造了數十個涼亭,而當他洋洋自得自以為勝券在握時,他的妹妹出現了,手中正是拿著現如今的傘。

  拓展:傳說

  公輸班

  [周]一作般或作盤,魯***今山東***人,因稱魯班。世奉為巧匠之祖。嘗之水見蠡曰:“見汝形。”蠡邇出頭,班以足畫圖之。又相傳舊時有忖留神像,比神嘗與魯班語,班令其神出。忖留曰:“我貌獰醜,卿善圖物容,我不能出。”班於是拱手與言曰:“出鏡見我。”忖留乃出首。班於是以腳畫地。忖留覺之,便還沒水。故置其像於水,唯背以上立水上。嘗為楚造雲梯之械,將以攻宋。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墨子九拒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墨子守圉有餘。又能削竹木為器,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風俗通義、不經注、墨子公輸篇》

  由於父兄們耐心地傳授,加上他勤奮地學習,長大後成了一名優秀的工匠,並有過許多的創造發明。

  由於他的創造發明,都是些手工機械,並且這些機械都是根據物理的最基本原理髮明出來的,所以,我們把它歸於物理學科。當然,這是有些牽強附會。

  且說有一年夏天,魯班家鄉魯國國王要魯班監工營造一座宮殿,期限為3年。但是這座宮殿所需的木料,魯班等工匠們到山上砍上3年也完不成任務。

  這可急壞了魯班,因為國王的話就是聖旨,是不允許隨便更改的,如果真的是耽誤了工程進度,殺頭是不可避免的。魯班愁得連覺也睡不踏實。

  為了加快砍伐木料的進度,魯班每天都要提前上山選擇好要砍的樹木。這天,天色剛矇矇亮,魯班便迎著晨曦,踏著夜露,提前出發了。

  為了節省時間,魯班便抄小路走,小路上山近,可是坡陡路滑,而且橫七豎八地長滿了小樹、雜草,行走非常不便。

  魯班只好攙著樹木、拽著茅草往上爬。忽然,腳底一滑,身體便順著山坡往下滾去,魯班急中生智,急忙抓住一把茅草,由於沒有抓牢,反而感到手掌心疼痛無比。

  滑到山腳,魯班狼狽地爬了起來,伸開手掌一看,掌心已是鮮血淋漓。魯班非常驚奇,為何一把茅草能夠劃破人的手掌。

  魯班顧不得疼痛,沿著滑下來的山坡,爬上去一看,這叢茅草與別的草沒有兩樣。魯班不甘心,便揪下一根茅草仔細地觀察起來。

  這茅草的葉子很怪,葉子兩邊都長著鋒利的小細齒,人手握緊它一拽,手掌就會被劃破。魯班又試著用茅草在他的手指上拉了一下,果然又劃開一道血口。

  魯班正想俯身探究其中的道理,忽然看到近處有一隻大蝗蟲,兩枚大板牙一開一合,很快吃著草葉。魯班把蝗蟲捉住細看,發現蝗蟲的大板牙上也排列著許多小細齒。

  魯班從這兩件事中得到啟發,心想:如果仿照茅草和蝗蟲的細齒,來做一件邊緣帶有細齒的工具,用它來鋸樹,豈不比斧砍更快、更好嗎?

  魯班忘記疼痛,轉身下山,做起試驗來。在金屬工匠的幫助下,魯班做了一把帶有許多細齒的鐵條。

  魯班將這件工具拿去鋸樹,果然又快又省力。鋸子就這樣發明了。這個故事雖說是傳說,但是,我們從中卻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發:實踐出真知,鑽研出智慧。

  傳說魯班的母親和妻子對魯班的發明創造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魯班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線的時候,原來是由他母親拉住墨線頭的。後來,母親線上頭上拴一個小鉤,這樣,一個人操作就可以了。後世木工把這個小鉤叫做“班母”,以紀念這個創作。

  又如,木工刨木料的時候,前面頂住木頭的卡口叫做“班妻”,這是因為傳說魯班刨木料起初是由妻子扶住木料,後來才改用卡口的緣故。

  魯班的妻子云氏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根據《玉屑》上的記述,傘是她發明的。直到今天,傘仍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