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設計運用論文精選

  現代工藝美術設計是現代社會人們的審美觀念、趣味的集中反映,藝術本身就是具有創造性的屬性,對於現代工藝美術設計而言,創造性的藝術構思是設計的首要環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藝美術設計論文,供大家參考。

  工藝美術設計論文範文一: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

  摘 要:我國傳統工藝文化歷史悠久,想要保護好傳統瑰寶,必須遵循優化政策環境、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和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基本思路,落實好統籌規劃、企業扶持、人才培養等各項工作舉措。當傳統工藝美術應用到現代工業設計中後,向人們展示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關鍵詞:傳統 工藝美術 傳承發展

  前言

  在現代社會,隨著不斷加快的經濟全球化步伐,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融合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為讓傳統工藝美術煥發出年輕的活力,我們應該從巨集觀的高度,以更為全面和深遠的目光看待傳統工藝美術傳承與發展的問題。

  一、推動傳統工藝美術傳承與發展的基本思路

  1.優化傳統工藝美術傳承與發展的政策環境。就工藝美術的發展現狀來看,因為目前的法律環境不健全,有不少人智慧財產權意識淡漠,在高額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工藝美術模仿成風,更嚴重的是侵犯了他人的智慧財產權。這種情形嚴重傷害了工藝美術創作人員的積極性,即使是有一些新的設計理念和作品也沒有把它及時投放市場,只能擱置起來,在參加展覽時也只有選定作品的部分。長此以往,傳統工藝美術談何傳承與發展?所以,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是工藝美術行業發展的基石。

  2.順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貼近市場和生活。藝術是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同樣,當人們在傳承和發展工藝美術時,也要從生活中獲得靈感,創作出服務人們生活的作品。特別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還需要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不斷貼近市場和生活,把握住工藝美術發展的脈搏。我國傳統工藝美術產品的市場十分廣闊,並且具有消費層次多樣、產品用途廣泛的特點。對工藝美術產品的研發和創新,必須以前瞻性戰略準確找好市場定位,究竟是主攻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產品消費物件是中老年人還是中青年、價格定位是低端市場還是高階市場等等不一而足。

  3.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創新之路。工藝美術是一門造型藝術,創新必須遵循藝術的發展規律,其中要重視材料和技術創新。新材料的創造和生產技術的改進,是工藝美術創新的一個主要方面。尤其是一些現代風格、批量生產的傳統工藝品,更要不斷地運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進行新品種、新花色的開發。例如浙江黃岩工藝美術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實現了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相融合、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相滲透、手工工藝與機器製作相互補、來樣加工與自主研發相聯動、內銷與出口相結合的發展之路。我們提倡繼承中國工藝美術優秀的傳統手工技藝,同時還要重視時尚化產品的創新。

  二、傳統工藝美術傳承與發展的具體舉措

  1.進行全面的統籌規劃,使得區域與產業佈局更加科學合理。我們需要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利用不同區域的特點進行因地制宜的規劃,讓不同區域能夠相互配合、共同發展,這樣就能夠在競爭中形成規模優勢與整體優勢。

  2.通過扶持標杆企業來加強彼此間的專業分工和協同。可通過扶持具有標杆意義與作用的企業來對整個行業發揮技術傳播與輻射和產品銷售時的領頭羊作用。 3.利用先進的科技來對產品進行創新,加強產品的科技含量。我們需要積極主動地引導企業在產品的研發與設計、製造工藝上大量使用先進的科技,這樣不僅有利於企業佔領大量的市場份額,還可以令靠假冒偽劣來生存的企業無法延續,同時對於鼓勵創新、保護科技成果、形成符合市場經濟規範的秩序也大有裨益。

  4.構建出一支具有高技術水準和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的隊伍。我們需要明確地知道,人才是最為重要的戰略資源,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我們不但要在現有人才的隊伍中通過進修、在職培訓來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同時也需要將眼光放遠一些,可以通過引進高階人才來提升本企業的科研力量。這樣可以有效地打造出一支結構合理且穩定性較強的科技隊伍。

  5.加強技術積累,提高研發能力和實力。我們可以利用科技創新作為調整產業結構、改變以往粗放發展模式的著力點,讓傳統工藝美術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地提升產品的內在科技含量。同時也可以組織強有力的科研小組來針對關鍵的工藝進行技術攻關,提高傳統工藝美術的製作手法和工藝。企業也可以考慮構建本企業專門的科研中心,讓科學技術成為傳統美術產品的推進劑。

  三、結語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是現代社會一個必要和緊迫的任務,我們必須不斷開拓思路,運用多種手段,不斷推動傳統工藝美術的發展。特別是當傳統工藝美術與工業設計發生碰撞融合後,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豐富的體驗,並使古老的藝術瑰寶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朱和平 中國工藝美術史[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2.諸葛鎧 設計藝術學十講[M].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

  3.王楠 年豔秋 論我國民間工藝美術的發展與現狀[J].職業技術,2009,***5***.76。

  4.李菲 民間工藝美術市場化利與弊的思考[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2***.154~156。

  工藝美術設計論文範文二: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工業設計中的運用研究

  摘要:中國有五千年燦爛的文化積澱,而傳統的工藝美術是獨一無二的東方文明,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是中國人民為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中國工藝美術以其悠久的歷史、別具一格的風範、高超精湛的技藝和豐富多樣的形態,為整個人類的文化史譜寫了充滿智慧和靈性之光的一章。雖然工業設計逐漸由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但要把傳統的工藝美術巧妙的應用到現代工業設計中,隨著中國國力和世界影響力的增強,中國的現代工業設計才不會迷失了自己,才會更鮮明的走向世界。

  關鍵詞:中國傳統工藝美術 現代工業設計 融入潛力 重要組成 必要性

  正文 我們應該擔當起怎樣的責任,我們又被時代賦予了怎樣的責任,我們應該怎樣去做才能不辱使命。怎樣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融入現代產品設計中,這是所有未來工業設計師所應該思考的問題。面對我國正在蓬勃發展的設計事業,我們在學習世界設計的同時應當開闢出一片有著中國特色的工業產品設計領域,將我們中華文化融入現代工業產品的設計之中。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蘊含現代工業設計理念 論文網 畢業論文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歷經時代的滄桑,在無數先輩努力下,經過數千年實踐的錘鍊,才有了今天涉及我們生活方方面面,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自古以來通過對自然萬物的尊重、承認和包容,通過溝通、協調而達到和諧統一的風格。直至今日,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發達,自然的平衡卻已經打破,此時人們才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提倡環保、綠色設計、人性化設計等等。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這一深厚底蘊深刻的揭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現代工業設計的發展方向,如何將先人千年來總結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規律與成果運用到今天的現代產品設計,將是一個值得我們研究和深思的話題。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是世界工藝美術的重要組成。

  中國人口之眾,中國文化早已向世界各地傳播,影響深廣,其市場潛力是不可估量的。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之大,以及其在世界文化中所佔比重之最也就決定了將中華文化融入現代產品設計的價值前景是無限的,潛力是無窮的。

  如《眾神聚宴》,是文藝復興早期義大利威尼斯派最傑出的畫家之一的喬凡尼·貝利尼 ***Giovanni Bellini,1430-1516年***所作,是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嚮往的理想世界的寫照。畫中值得一提的是,諸神所用的器皿均是中國宋代燒製的青花瓷,可見當時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名聲遠播以及那個時代的西方人對中華文明的崇拜和神往。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的設計元素中充滿生命活力之美。紋飾裡面的動物紋主要是繼承和發展了原始的圖騰。如所反映的夔龍紋、夔鳳紋等等,都是根據中華民族所崇拜的吉祥神聖之物的龍、鳳等演變而來的,風格怪異,並且具有明顯的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的標記。

  龍紋是中華民族最吉祥、最神聖的紋飾,它的形象不是在青銅器上才出現的,遠在新石器時代就已有龍的萌芽。在青銅時代,龍的真正形象出現了。它是多種動物形象的綜合體,是一種經古代人民創造性想象而產生的怪異而神祕的動物形象。它最初的原形主要是以蛇為主,因為在中國古代有龍蛇互化之說:“龍或時似蛇,蛇或時似龍”等說法。而龍的形象在商周青銅器中並不少見,它把表現的每一個部分都抽象化了,並且還有選擇性的進行了強化。

  鳳最初的形象是玄鳥***玄鳥是中國上古東夷族的圖騰***,和龍一樣,它也是上古人民想象出來的一種動物,也是一個綜合了多種動物的形象而創造出來的神鳥。它的羽毛是吸收了孔雀的形象特徵,它尖銳的爪子是取自愈凶猛的鷹。《韓詩外傳》裡就有關於鳳的描述,“夫鳳之象,鴻前而鱗後,蛇頸而魚尾,龍紋而龜身,燕頷而雞啄。”它也是吸收和融合了別的氏族的文化。但是這裡的鳳紋變化極多,可與夔龍紋相媲美,也給人一種神祕感。 中國五千年文明的發展,無論是宮廷美術還是民間美術,無論是文人畫還是宗教畫,經過歷代的畫家、藝人、工匠的創作實踐,積累了大量豐富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到殷商時期的青銅,從戰國時期的器皿、帛畫到漢代的雕塑畫像石,從唐宋的繪畫到明清的瓷器 ,以及民間廣為流傳的剪紙、木版年畫、建築、紋飾、戲裝、面具等等,充分體現了或恢弘靈巧,或簡約或精緻,或工整或粗放或熱烈或娟秀,或質樸或奢華等多種手法。無論是逸筆草草的國畫筆墨還是板刻結圓的裝飾圖案;無論是造型誇張的民間剪紙還是色彩強烈的木版年畫,這一切無不為現在工業設計提供著豐富的表現形式和圖式裝飾語言。在我國曆史上,農業社會留下過豐富的歷史遺產,今天我們遊覽和保護的許多歷史遺蹟,在當年都是社會生產不可或缺的工具或建築。要走出一條“民族個性”的道路,就必須根植於民族文化土壤中,向傳統工藝美術學習,並進行具有創造性的轉化,使中華傳統設計元素用在當代工業設計中既具有“民族個性”又有“時代性”,這樣,我們工業設計才能真正走“國際化”。論文網 畢業論文

  中華傳統藝術在經過漫長的歷史凝鍊後,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內涵的圖形和紋飾。他們包括人物、植物、動物、圖騰、幾何符號等形式在內的影象,以及一些流傳廣泛的典故、成語、傳說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約定俗成的事物及組合。這些鄉土味濃郁的影象元素是民族工藝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將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徵的元素有機的組合到現代工業設計中,無疑會給單調枯燥的現代工業設計風格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融入現代工藝設計的必要性

  信仰則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對傳統工藝美術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根基信仰也將蕩然無存。現代工業設計要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拋棄,整天跟著西方的屁股跑,也是沒有出路的。而且,隨著國外的設計興國的戰略而來的不單單是市場上出售的設計產品還有他們民族的文化內涵,這些文化正通過我們對他們產品的使用而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甚至正在沖淡我們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文明傳承。這難道不足以讓我們在先人的靈位前感到羞愧嗎?

  因此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文明融入現代設計,創造出我們自己的工業設計文化以推動和延續中華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否則,中華民族將失去引以為傲的五千年文化,屆時我們又將憑藉什麼立於世界之林?又有何面目自陳我們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因此,作為設計師必須善於抓住可以用於現代工業設計的精髓,融會貫通。而要想抓住傳統元素的精髓,則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在生活中的體會了。這一點,我覺得我們國家的教育方式以及應試教育的本質對於下一代關於傳統設計元素的學習和引導很不利。

  將中華傳統設計元素融入現代產品設計並不是簡單的在產品表面繪製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圖案就可以了事的,文化在產品中的融入應該是一種精神文明和文化情感的融入,並且以產品本身為載體自然而然的表現出來,傳達出產品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這也正是產品在經濟價值、審美價值之上的第三種價值——精神價值的體現。

  結論

  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的設計元素融入到現代產品的設計中不單單是提升產品價值促進中國產品走向世界的催化劑,更是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必經之路。倘若,我們沒能重視起我們的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的設計元素,在設計上始終處於對西方的模仿甚至照搬上,那麼我們的工業設計事業將永遠落後於世界,我們的文化也很有可能在世界文化的衝擊下所消逝,到那時,我們留給後人的只能是五千年的憂傷。

  參考文獻

  1 杭間/何潔/靳埭強 主編 歲寒三友:中國傳統圖形與現代視覺設計[M] 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2 林毓生 著 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 [M] 三聯書社 1997

  3趙農 著 中國藝術設計史 [M]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4年1月

  4中國工藝美術史》湖北美術學院主著 張昕 劉茂平 左奇志 喻琴 著 湖北長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