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本科論文範文

  網際網路傳播是數字化、多媒體、實用性跟互動性的特質,是以網路媒介傳播為基礎的網路資訊傳播形式。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負面新聞的傳播機制

  一、負面新聞的概念

  負面新聞,一般是經過人為加工而成的“新聞報道”,或稱“消極的新聞報道”或“負面報道”,它是“消極變動的事實,即那些不合於實踐的規律性、目的性、違背社會發展的行為活動”,“它們起著阻礙社會進步,耗損人類文明的作用。”這裡包含著兩層含義:一是新聞資訊本身是負面的,其帶來的影響效果也是負面的;二是新聞資訊本身並非負面,但由於傳播者報道不當或出於某種意圖將事件的元素進行人為縮放而導致新聞最終產生與事件本體不一致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討第一種含義下的負面新聞傳播機理,分析負面新聞的傳播機制,併為負面新聞資訊的傳播提供合理而有效的建議。

  二、負面新聞符合傳播價值標準

  陸定一將新聞定義為“新近變動事實的報道”,從這個理念出發,只要是具備新聞價值五要素***重要性、顯著性、接近性、趣味性和時新性***並符合社會政治體制要求和把關人標準的資訊都可以成為新聞。網路媒介技術飛速發展大大消除了時間和空間對人們在獲取資訊上的阻礙,這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以往傳統新聞素材選取的標準。典型的負面新聞資訊一經媒體報道即可能引發數量龐大的受眾的共鳴,它們不僅滿足了新聞價值的條件,同時還附帶了新的特徵。

  1、衝突性

  主要表現為人與自然的衝突和社會衝突兩種。2011年最典型的人與自然衝突莫過於日本的石油洩漏事件,由於汙染範圍廣大,人們對該事件的關注程度極高,不少不符合事實的傳聞一度在民間迅速並廣泛的傳播,影響十分惡劣。社會衝突是“人與人或群體與拼休之間為了某種目標或價值觀念而相互鬥爭、壓制、破壞以至消滅對打的方式與過程。”這種負面新聞在現實生活中最為常見,並最容易擴散,形成輿論熱點。例如***事件、“鄧玉嬌案”、喊著“我爸是李剛”的富二代駕豪車醉駕撞人致死的典型負面新聞都在不同角度上反應了不同階層不同領域在人生價值、文化差異上的衝突。

  2、刺激性

  負面新聞常常會帶給人們強烈的感情衝擊,使得公眾在接收新聞資訊後情緒受到刺激和震盪,產生急迫的表達欲。有的新聞傳播者為了追求刺激性,有時會迎合受眾的低階的口味報道一些背離社會道德標準的新聞資訊,這樣的負面報道的刺激性也可以看做是新聞趣味性的腐化漸變——即具有惡趣味性,如曾沸沸揚揚地“火了”數月的***門事件。

  3、模糊性

  2011年7月13日的動車事故由於官方不明確的表態和處理方式引起了各方的猜測,負面輿論一度升溫。

  三、負面新聞的傳播機制

  1、議程設定功能的減弱和“蝴蝶效應”的強化

  議程設定功能指的是大眾傳播具有設定“公眾議程”的功能,傳播媒介以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顯著性”的方式,影響著公眾矚目的焦點和對社會環境的認知。①前面曾提到過,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人們使用媒介的方式和選擇都趨於多元化。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身的資訊交流工具,更靈活地選擇性接觸自身所需要的資訊,並通過微博,騰訊聊天軟體,微信,米聊等通訊軟體及時地傳播周圍所發生的變化。一言蔽之,人人都是資訊的傳播者與接收者。“因此,就傳播的影響力而言,以往依靠某一個***類***媒介的強勢覆蓋而‘號令天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②,傳統媒介和主流媒體的議程設定功能受到削弱,把關人的權利也相應減弱了。這樣,負面新聞在傳播過程中,資訊的表達方式、傳播者對事件的態度和意見的表達有了更大的空間。

  此外,資訊的互通有無使得意見相符的人可以聚在一起,並形成某一種態度的輿論代表,原本處於小眾意見的“沉默的螺旋”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願,而不用擔心被孤立和排斥。綜上所述,負面新聞在把關人、沉默的螺旋、議程設定功能弱化的情況下具備了大範圍、多樣化傳播的前提條件。而意見表達的多元化就十分容易導致新聞資訊在傳播過程中非線性的發展,事件的討論可以在縱橫空間上自由發展,輿論流向軌跡變得曲折,各種傳聞和流言的滋生在所難免。原本很小的一個事件,在非線性的傳播中,不恰當地被反覆放大或縮小,形成一股強勁的輿論熱流,即蝴蝶效應。“小悅悅”事件是2011年最為引人關注的社會負面新聞之一,事件回放:

  2歲的小悅悅***本名王悅***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相繼被兩車碾壓,7分鐘內,18名路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漠然而去,最後一名拾荒阿姨陳賢妹上前施以援手。

  該事件一經媒體報道立即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各家媒體爭相報道、轉載新聞資訊,並通過各種手段蒐集資料,跟蹤報道,力圖還原事實真相。網路上,眾網民齊心***當事“路人”,騰訊、微博等言論媒體通過新聞報道更新、網上投票、集合民眾網上為小悅悅許願、網頁甚至編輯為“傳遞愛心 拒絕冷漠”等方式表達對事件的重視。起初輿論一直沿著“憐憫小悅悅,譴責肇事司機及冷漠路人”的軌跡發展,但隨著“路人”們的出現及表態,輿論很快發生了轉變。有人表示可以理解“路人”害怕被“碰瓷”的心情,有人譴責“路人”的人格標準,有人將該案件與“彭宇案”相比較,有人悲觀地質疑現今社會的道德底線……輿論已不僅僅侷限於“小悅悅”事件本身,演變成了不同立場,不同態度,不同人生觀,不同價值觀的人們對社會道德標準的探討。在媒介多元化,意見自由市場的環境下,“小悅悅”負面事件這隻小蝴蝶翅膀的煽動,引起了社會的颶風。

  2、負面新聞輿論場效應的形成

  根據劉建明關於輿論形成的理論,輿論場的形成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而負面新聞往往貼合這三個條件形成輿論場:

  第一,一定空間人們的相鄰密度和交往頻率。隨著新媒介技術的 發展和普及,傳統意義上的空間差距已經阻礙不了人們的資訊交流。人們無論相距多遠,只要有網際網路和衛星訊號的覆蓋,就可以暢通無阻地隨時交流,各種關於負面新聞的資訊正是在這樣的 環境下進行傳播、交流、集合的。

  第二,空間的開放程度。這包括幾層內容:首先,隨著改革開放步伐邁進,人們在合法的範圍內有了更大行使媒介和表達言論的空間;其次,人們對資訊的接收和思考模式受到外來 文化的衝擊,保守的思維得到開闊。對於富有議論性的話題不再侷限於大眾傳媒灌輸的觀念,“意見自由市場”成為可能。

  第三,空間的感染力度或誘惑程度。典型的負面新聞一般具有普遍性,它們的資訊來源十分廣泛,往往是大多數人在 工作生活中的困惑或遭遇的難題。因此,突發的、具有刺激性的負面新聞通常能引起相當多的受眾共鳴,情感的宣洩、排解在強烈的表達願望下通過對事件的言論、態度表達出來。

  3、公眾的注意偏向

  根據“選擇性接觸”假說原理,受眾並不是不加區別地對待任何傳播內容,而是更傾向於“選擇”那些與自己的既有立場、態度一致或接近的內容加以接觸,這一過程包括選擇性注意、選擇性理解和選擇性記憶三個階段。承前所述, 社會負面新聞往往更貼近公眾的生活,其所描述的事件可能是大部分人在現實生活中正在遭遇或受到威脅的問題,公眾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對該類新聞資訊傾斜。此外, 心理學上將注意偏向定義為“在注意上選擇加工具有威脅性的刺激,人們通過注意選擇要加工的資訊,不同情緒對注意的影響和注意帶情緒色彩的資訊的偏向性直接影響進一步認知。”③貧富差距拉大,文化產生分層,傳統道德標準的模糊化、新道德體系尚在探討階段,各種人生觀、價值觀的碰撞,豐滿的理想和骨感的現實之間的落差……這些繁雜的因素或多或少地造成了人們消極情緒的積壓,因此,人們在情感上偏向於對負面新聞報道的關注,並容易圍繞事件發生討論,促進負面新聞資訊的傳播。

  結語

  負面新聞作為新聞資訊傳播的一種,不僅符合了新聞價值要素的要求,同時還具有顯著的突發性、刺激性和迷惑性的特點,這為負面新聞的傳播提供了基礎條件。 網路媒介技術的發展使得公眾有能力通過各種渠道傳達自己的聲音和思想;而意見表達的匿名性和隨意性使得傳統主流媒介的議程設定功能及新聞把關人的作用弱化,虛擬網路的“意見自由市場”形成,人們有更大的空間來討論社會問題,即輿論場的形成條件具備了。在社會轉型期的大背景下,人們往往在現實生活中承受著來自各方因素的壓力和矛盾的困擾,消極情緒的積累導致了人們在選擇關注新聞資訊動態的過程中傾向於接收負面新聞,並形成規模巨大的“蝴蝶效應”。

  韓立新指出,當新聞輿論監督報道直接引發強輿論時,熱輿論的能力便會大大降低,並且受到強輿論的導向。熱輿論一旦引發強輿論,強輿論便會反過來化解熱輿論,並迅速釋放掉熱輿論的能量,降低其社會關注度。④當負面新聞沿著非線性軌跡執行,“蝴蝶效應”明顯影響事件發展的時候,行政力量和主流媒體應及時地介入,形成強輿論,控制熱輿論的範圍和流向,並盡力消除事件中的不確定因素,防止惡性傳聞及流言的產生或氾濫。”

  篇2

  新聞傳播中微博的應用優勢和意義分析

  摘要:現代社會是一個高科技快節奏的時代。新聞媒體的社會地位也面臨著需要不斷創新的社會壓力,需要實時掌握當今社會各行各業的實時動態,媒體傳播理所當然就成為當今社會詳情的主要渠道之一,而新聞媒體的傳播也成為對當前實時事件報道與評論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新聞傳播 微博 優勢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實時事件的發生也隨之增加,微博的產生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微博是當下最流行的一種集交際、實時、娛樂等集於一身的網際網路應用。就目前形式看來很多的大中型網站,都非常積極的推廣、使用微博。這樣的舉動不但可以拉近網際網路的距離,更是拉近了人們的快捷方便的交流平臺。

  一、微博的發展趨勢

  1.微博的發展歷史

  MICROBLOG,微部落格簡稱微博,是一種以使用者可以實時更新的簡短文字,並可以公開發布的微型部落格形式。它是允許任何人閱讀或者只能使用者的自定組群閱讀,隨著網路的發展,這些資訊可以被很多方式傳送,包括實時資訊軟體、簡訊、***或者網頁,是一種關係分享資訊傳播、相互獲取的關係平臺。以個人社群元件的客戶端,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分享傳播。目前我國最大的微博網站新浪微博是當今走在社會最前端的微博社交網站,而當今社會對知識資訊的需求以益提高,微博顯然佔據了資訊來源的主要形式之一。

  2.微博的發展平臺

  微博在網際網路中提供了一個有趣的平臺,你可以作為觀眾,在微博上觀看你感興趣的網路資訊,同時也可以作為一個網路釋出者,在微博上釋出一些內容提供給其他的微博使用者觀賞瀏覽。微博釋出的內容字數較少,微博也就恰恰因此得名。同時微博還具備分享圖片、視訊等。微博最大的特點就是釋出資訊迅速,資訊的傳播速度快,加入使用者擁有一萬名的粉絲,使用者所釋出的資訊就會在瞬間傳播給一萬人甚至更多。相對於一些強調頁面佈置的部落格來說,微博組成內容知識簡單的語言形成,對於使用者的技術要求很低,並且在語言編輯上沒有部落格的要求高,再者微博是通過手機、網路的方式來實時更新自己的微博內容。微博的即時通訊功能非常強大,在有網路的地方只要用手機便可以實時的更新自己的內容,哪怕自身就在事件的發現場,一些突發事件或者能引起全球關注的大事。如果有微部落格在場,利用自身手段在部落格上釋出出來,其實時性、現場感以及快捷性,甚至可以超越媒體。

  3.微博的主體性質

  微博大致分為便捷性、原創性、草根等性質。在微博上博主可以寫140字的短微博,同時也具備不限制字數的長微博。這一便利點造就了大量的原創內容源源不斷的創造出來。微博的出現標誌著現在已是網際網路時代;部落格的出現,已經推動了網際網路上社會媒體的步伐,公眾人物也都進行著自我網上形象。然而,部落格上的形象仍然還是舞臺式的表演,繁瑣的形式對部落格的作者有很大的壓力,而微博則給了“普通”大多數一個表現自己的舞臺。

  4.微博應用的優勢

  微博的資訊獲取具有很強的自主性、選擇性,博主可以根據自我的興趣愛好、對方發表的內容類別與質量來決定是否關注、互粉其他博主,並且可以根據所關注的博主進行分類,以便查閱資訊。微博的宣傳有很大的彈性與微博的內容密切相關,微博內容的影響力也是基於博主擁有的粉絲數量,博主所釋出的資訊有很強的新引力或具有較強的新聞影響力,這樣就會有很多對博主感興趣成為博主的粉絲,該博主的粉絲量越大,影響力就越大。只要擁有更豐富的高質量的粉絲才能使微博被更多粉絲關注。此外,微博平臺本身的認證及推薦也可以幫博主提高粉絲數量。

  微博主要以短小精悍的微博內容為主,這樣的形式無需長篇大論,門檻也相應較低。微博的資訊共享也非常便捷快速,可以通過各種的連結網路平臺,在任何時間、地點實時的釋出資訊,其資訊釋出的速度大大的超過了傳統的媒體網路。

  二、微博中新聞傳播的優勢

  1.傳統網際網路中的媒體新聞傳播

  網際網路傳播是數字化、多媒體、實用性跟互動性的特質,是以網路媒介傳播為基礎的網路資訊傳播形式。截止至2016年上半年,我國網民已發展到了7.12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4.7%。有94%的網民通過手機上網,無線網路成為網民在固定場所下所首選的接入方式。移動網際網路創造全新方式的聯網時代,成為我國網際網路今年以來儲蓄奪目的景觀。這也就促進網路媒體類的APP軟體應用,在當代社會下,手機的應用大大超過了電腦,大多數人通過手機進行通訊、查閱資訊等,這就造就了微博的應用,微博給大部分的手機使用者帶來了便捷,通過微博檢視新聞,實時資訊是目前網路資訊來源的重要途徑之一。

  2.微博媒體傳播的應用

  在社會實時新聞傳播中,考慮到人力的限制,在突發事件及高強度新聞事件的採編工作中,僅僅是憑著工作者採集的新聞以及實時事件來是遠遠達不到社會大眾的需求,這就無法支撐一個新聞平臺,同樣也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去得到新聞資源跟實時事件,而微博就恰恰解決了這類的問題。這樣新聞工作者擁有了很多渠道的新聞實時事件的資源,提高了新聞媒體的工作進度。但無論何時新聞的採編都是要貼合實際,具有準確的根據性,新聞來源的真實性是其生命的主導線,只有用正確的輿論方向,在新聞的採編中做好新聞的重點,指出新聞的焦點報道。在考察事件真偽之後再進行正面的引導,這樣微博上的新聞事件線索才能用。

  3.微博實時權威

  在如今的網路時代,資訊已經不僅限於書刊媒介中;在微博的時代,任何人都是事件的創作者同時也是傳播者。撰寫微博的形式多樣化,可以是表情、圖片、文字,也可以是音訊、視訊、網站等組合,具有內容豐富、實時創新的特點。使用者可以通過網站、手機移動終端等方式訪問微博,進行隨時隨地的更新,這就見證了新浪微博的宣傳語“隨時隨地分享身邊的新鮮事”。新聞媒體在微博的傳播中具有極高的效率,在最短的時間內能產生驚人的傳播效果,微博的傳播途徑同以往的媒體傳播相比是全新的,資訊的傳播速度也隨之快速,而有些不真實的網路資訊也給當今媒體造成很大的困擾,這也證明了網路傳播需要準確的認證,阻斷不實資訊的發生,使微博傳輸更為優良。

  例如,在2016年6月23日江蘇鹽城龍捲風冰雹新聞事件中,微博傳播的時間要早於各大媒體的報道,這使微博使用者在第一時間得到了第一手的資訊資源同時點選轉發率過億,更有很多的VIP使用者跟篇新聞評論率平均達到上千萬條,隨之媒體新聞的大量播報加大了各個微博的轉發,讓大眾瞭解災情的實時報道,對善後的相關進展也取得及時的更新。這就見證了新聞傳在微博中的重要性,資訊時代生活發展非常快速,人們對資訊的渴望需要滿足,微博恰恰滿足了這一點。

  新聞媒體的傳播在當代社會中是相對至關重要的,無論是任何資訊在社會中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媒體傳播需要的是其內容的真實性、便捷快速性這些性質在微博中都可以做得到,無論是長篇的新聞總結、形式跟蹤還是短小的突發事件。微博不僅僅侷限於文字,在實時發表中可以通過小視屏、圖片這一類的形式,更貼合實際的表現了現場的形式,這也大大的增進了新聞的真實性,隔絕了一些虛假不實的新聞資訊。在類似新聞事件的關注中,微博可以做到實時更新,只要博主對此次報道的新聞釋出者新增分類關注,這就代表了隨時隨地會得到此類別的一手資訊,這樣的新聞傳播方式既簡潔方便又快速真實。微博顯然已成為當代媒體新聞傳播的主要渠道之一。

  綜上所述,當代社會發展,離不開網路資訊,微博這一渠道正是人們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之一,媒體傳播更是如此。不同於傳統文化的傳播,微博的傳播才是更快更便捷的媒體傳播方式,這也見證了微博在當今社會的主權性。所以新聞媒體跟微博是不可分開的主體,這樣的結合是當今網路資訊時代的重要形式。

  參考文獻

  [1]陳楊.微博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及影響[J].西部廣播電視,2014***10***:23-23

  [2]王培明.微博新聞傳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

  [3]王敏靜.專統媒體對微博的應用現狀探析――以新浪微博為例[J].東南傳播,2011***1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