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網路文化對道德價值觀念的消解
[摘 要]文章論述了目前網路文化正以其強大的衝擊力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使感官享受、個人主義甚至利慾薰心代替了健康的傳統道德價值觀念。我們只有在法規、技術、文化建設等層面積極發展完善,倡導合理健康的網路文化方式,我們的道德價值觀念才不會卑俗化,社會才有光明的道德前景。
[關鍵詞]網路文化;道德價值;消解;建設
在一個生活節奏加快、越來越注重物慾和功利化的時代,網路與電腦也越來越以其自由、便捷、隱祕滲透入人們的生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而由此所形成的網路文化,從狹義的角度理解,是指以計算機網際網路作為“第四媒體”所進行的教育、宣傳、娛樂等各種文化活動;從廣義的角度理解,則指包括藉助計算機所從事的經濟、政治和軍事活動在內的各種社會文化現象。雖然網路文化活躍了人們的精神生活,豐富了文化的價值內涵,但不可否認,它的負面影響也越來越明顯甚至嚴重,它對傳統道德價值觀念的消解和顛覆是毋庸置疑的。具體表現在:
1以感官享受代替理性思索
中國作為一個禮儀之邦,從來注重人格修養的塑造,注重人的精神的昇華,因而,孔老夫子會“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蘇武會北海牧羊十九年,堅貞不屈。中國人雖然不善理性,但從來不會把感官享受擺在第一位,總是希望追求形而上的價值。而現在物慾橫流,人文價值失範,雖然和社會轉型有關,但是,網路文化的推波助浪,更加劇了這種現象的形成。畢竟,Email、網上交友、聊天室的鋪天蓋地,使得人們的交往天涯若比鄰。而網路上色情文化的泛濫成災,西方強勢文化的日益滲透,使得人們的道德價值觀念由對精神的追求變得越來越注重自我的感官享受。人們沉迷於色慾誘惑、熱衷於***,成為網路上的耀眼“風景”。因此,道德品質低俗化、審美趣味庸俗化就成為這個社會讓人憂慮的事實。
2個人主義盛行代替社會責任感
雖然現代社會應該是一個崇尚個性的時代,也是一個強調個人奮鬥和個人價值的時代,但是,它卻不是以犧牲社會責任感作為代價的。但是,網路文化卻是把這點強化了。因為,網路活動的一個突出特點,恰恰是割裂了個體與社會的聯絡,消弭了道德評判標準。它彷彿在暗示網上衝浪者,網路上無所謂道德不道德,只要願意,個人就可以做任何事情。事物的評判標準,只在個人的體驗和感受,完全不必顧忌社會的價值取向,不必承擔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在網路上隨意的漫罵和攻擊屢見不鮮,假話、欺騙習慣成自然,惟我所用的意識空前放縱。這種極端個人主義思想必然造成人們人格的分裂,也必然滲透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助長了人們的利己心理,也會大大地消解人們的進取心和創新意識,放棄了個體和集體的協調以及對社會的奉獻意識。而這,恰恰背離了我國傳統意義上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位卑未敢忘憂國”等充滿社會責任感的價值標準。
3利益至上原則導致網路犯罪層出不窮
目前,網路犯罪形式多種多樣,手法五花八門,犯罪行為涉及各種領域。據報章上披露的情況來看,主要有網路入侵,即利用電腦網路非法侵入他人網路,竊取他人的資料資訊,破壞他人的網路程式;網路盜用和網路***,比如盜用他人資源牟取非法利益或信用卡***等;非法盜版;電子商業間諜活動、釋出網路虛假資訊等等。雖然犯罪現象普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但因為網路犯罪比傳統犯罪手段更為隱蔽,涉及許多專業知識,給偵察取證帶來很大的困難。加上現有財力物力和法律法規的缺乏,因而其後果就更為嚴重。網路犯罪所以日益嚴重,主要和人們缺乏道德自律、將物質和個人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有關。有的年青人甚至因為自己的高科技犯罪得逞而沾沾自喜,而根本沒有任何廉恥、罪惡之心。這也是對我國傳統的“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寧可清貧,不可濁富”等思想的顛覆。
4盲目西化甘願淪為西方文化霸權的奴隸
網際網路正日益嚴重地面臨著文化霸權的壓力。因為網路文化產生於美國,英語是電子文字的最主要語言,因特網上約有90%的資訊是出自西方國家的英文資訊。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正是利用其以英語為主的網路語言的優勢,在通常的傳播文化資訊和控制輿論導向的同時,也源源不斷地將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生活方式等傾銷給別的國家和地區。在西方的這種強勢文化面前,絕大部分網民會在自覺不自覺中接受了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對西方文化產生認同感和親近感。這種唯西方馬頭是瞻的傾向,既使本民族的文化和價值觀念遭到空前的危機和挑戰,給文化和文明的延續帶來負面影響,也必然帶來當代人價值標準的迷茫和精神方面的困惑與危機。
正因為網路文化以空前的滲透力消解著當代中國人的道德價值觀念,輕者造成傳統文化的失路、人們精神的困惑與迷茫,重者導致個人主義、物慾主義氾濫成災甚至網路犯罪的日益嚴重,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應對這種挑戰,更好地維護精神的神聖呢?
4.1誠實守法,倡導健全的網路人格
雖然網路文化的一大特點是它的隱匿性,人們在網路中似乎可以為所欲為而不必揹負道德的責任。但這不是說在網路當中就可以放肆放縱,而恰恰說明,在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網上監管還不夠有效的狀況下,人的自我約束即誠實守法的重要性。這裡的誠實守法,一不能違背法律和良心,二以誠待人,絕不欺詐。所謂誠實,決不是毫無原則地將自己的真實情況暴露,而是,在網路交往中,應竭力杜絕虛情假義、坑蒙拐騙,而應該加強道德自律。一個人只有在網路中也表現出健全的人格,網路社會才會和諧有序,社會和國家才會充滿希望。團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門早在2001年11月釋出的《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中,就明確地要求廣大青少年網民“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資訊,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可說為網路秩序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4.2加強網路監管,營造健康的網路氣氛
雖然現代法律尊重個人的權利和隱私,但是,在網路文化越來越模糊了道德界限、越來越助長人的私慾的膨脹的今天,如果不採取必要措施,加強網路監管,網路文化的負面效應回越來越嚴重,社會的道德水準勢必下降。尤其在網咖這種魚目混雜的地方,更是應該用技術的手段來規範它的經營,營造出一種文明的氣氛。具體說,應該充分利用計算機監控、軟體隔離手段剔除網上的不良資訊,限制網上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內容的流傳;建立專門化的網路執法機構,運用高超的電腦網路技術,偵破、打擊各種網路犯罪;積極為網民提供健康文明的上網場所和網路環境,強化網路的學習、娛樂、交流等多種功能;強化網路文化內容的稽核、管理與流通,做到在源頭上把關;以法規形式來規範網路文化消費行為,使之合理有序。只有加快發展網路安全防範技術,完善網路的規章建設,善於引導網路消費行為,網路文化才會呈現出和諧、有序的狀態。
4.3加強網路文化建設,打破文化霸權壁壘
不可否認,網路文化已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造成了強烈的衝擊,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越來越有種西化的態勢。尤其是,在世界大局趨向和平、穩定的前提下,西方通過輸出其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來進行“和平演變”,更有種不容忽視的威力。雖然世界的融合是個必然趨勢,但這種融合應是多元並存而不是簡單的一體化。因此,發展和完善我國有鮮明特色的網路文化,以抗衡西方的文化霸權勢所必然。
4.3.1建設和發展具有民族特色、又讓人喜聞樂見的文化網站,弘揚本民族傳統文化,佔領網路的制高點;
4.3.2積極開發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的軟體,改變原有的色情、暴力及西化模式;
4.3.3進一步強化網路的實用功能,使人有暢通的排解渠道,等等。
綜上所述,在網路文化日益主宰人的生活的時代,我們只有在法規、技術、文化建設等層面積極發展完善,倡導合理健康的網路文化方式,注重自律和他律相結合,我們的道德價值觀念才不會卑俗化,社會才有光明的道德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