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典故有哪些比較經常用的

  成語很多時候都是由典故而來,背後可能會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常用成語典故吧,僅供大家參考。

  常用成語典故:閉門思過

  韓延壽是西漢時期一個著名的官吏,他做官崇尚禮義,以教化感人向善,以禮讓解紛息訟。因為在淮陽太守任上政績顯著,朝廷讓他到更難治理的潁川任太守。

  有一次他出去巡行,經過高陵縣,看見兄弟二人為了爭奪田產而大打出手。韓延壽見此情景十分沮喪,他覺得這是對他一貫推行的禮義教化的巨大嘲諷。他於是說:我有幸成為這裡的長官,卻沒給老百姓做出表率,百姓沒有蒙受教化的薰陶,以致兄弟失和,骨肉爭訟,這個責任全都是因為我無德無能造成的,我必須引咎辭職,關起門好好反省檢討自己的過失,聽候朝廷處分。說完之後就回到住處不再出門,終日反省自己的不足。

  他的行為,使當地的官員都不知所措,最後只好也一個個把自己捆起來自投監獄表示請罪。爭田產的兄弟倆這下全傻了,連他們的家族也都惶恐不安,指責他倆犯了大罪。兄弟倆被深深感動,痛悔自己的錯誤,剃光了頭,裸著上身到縣衙請罪。倆人都表示願將田產讓給對方,希望韓太守能原諒他們。韓延壽於是出門和縣裡官員及兄弟兩個見了面,並大設酒宴與他們同歡共樂。

  後來,人們就用閉門思過來比喻有了過失和錯誤之後要自我反省和檢討。過,過失。

  常用成語典故: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傳說古時候有八個神仙,他們分別是鐵柺李、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藍采和、呂洞賓、何仙姑與韓湘子。這八個神仙外貌和脾氣都各有特色,經常在一起聚會論道,展示自己的獨門法術。

  有一天,他們一同去參加王母娘娘的蟠***pán***桃大會,途中需要渡過東海。茫茫東海,浩瀚無邊,天下的凡人和船隻根本就沒有辦法穿越它。於是呂洞賓就提議:不如我們八個人每人都將自己隨身所帶的一件寶物投進大海,讓這些寶物載我們過海。大家一致同意呂洞賓的意見。鐵柺李首先把柺杖投進水裡,自己穩穩地站在上面,屹立在浪花之上。接下來,韓湘子投下花籃,呂洞賓投下簫,藍采和投下大拍板,漢鍾離投下鼓,張果老投下一個紙驢,曹國舅投下玉笏***hù***,何仙姑投下竹罩。他們各自站在自己投放的東西上面,依靠自己的神力,乘風破浪,終於順利地到達了東海對岸,如期參加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大會。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故事概括成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來比喻在某一個集體中,每個人都拿出自己的本領去完成共同的任務。

  常用成語典故:風聲鶴唳 草木皆兵

  西晉末年發生內亂,因為長期的動盪不安,最後西晉不幸滅亡,琅琊王司馬睿就在建康建立了東晉。當晉朝渡江來到南方,胡人就霸佔了北方,不過,北方後來被前秦全部佔領,與江南的東晉對立。

  當時前秦的首領叫苻堅,他請漢人王猛當他的宰相,一心要讓國家變得十分強盛。為了完成統一中國的心願,苻堅就帶著八十萬大軍攻打南方。晉朝的君臣一聽到訊息都非常害怕,只有丞相謝安十分鎮定,從容不迫地安排打仗的事情。就在淝水這個地方,謝安趁前秦軍隊還沒集合好,迅速派兵渡河去偷襲前秦的軍隊。前秦因此輸得很慘,士兵到處逃命,聽到風聲或鶴叫的聲音,都以為是晉軍要打來了,非常的害怕。在這場戰役中,前秦的士兵傷亡慘重,同時決定了南北日後長期對峙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