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韓信點兵的典故介紹

  韓信,一代傳世名將,是西漢的大將軍,關於韓信的典故有很多,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韓信點兵的典故,希望對你有幫助!

  韓信點兵的典故

  在淮安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韓信帶領一千五百名士兵打仗。戰後,死傷四五百人。剩下的士兵中,如果每一排站三個人,就多出了二個人;如果每一排站五個人,就多出來了四個人;假設每排站七個人,就多處了六個人,那麼到底還剩下多少士兵呢?一般人都需要藉助工具來計算,但是韓信卻可以迅速地說出還剩下一千零四十九的答案。這就是韓信點兵真正的由來。

  事實上,韓信對於自己軍隊的掌控能力的確是高人一籌的。在他為劉邦打仗的這些年,幾乎是戰無不敗的功績。同樣是面對彭城,劉邦去攻打只能落得個落荒而逃的結局,但是韓信在失敗的基礎上去打,竟然還能大獲全勝,可見一斑。

  而他的軍事能力也得到了許多人的正面評價。劉邦曾說,論帶兵打仗,他是比不上韓信的;而蕭何則認為,韓信此人的能力卓越,是當得起國士無雙這句話的;三國劉劭還曾將韓信與白起並提;而宋朝的蘇軾則認為韓信是個氣蓋萬夫的英雄。

  韓信點兵歇後語

  劉邦曾這麼問過韓信,說:“你覺得我能夠帶多少兵呢?”韓信隨意瞄了劉邦一樣,就說:“頂多10萬吧。”劉邦心中極為不悅,認為自己身為君王,怎麼就只帶這麼點兵,覺得自己被韓信小瞧了,反問道:“那你呢?”韓信自信的說:“我?那當然是多多益善咯。”頓時劉邦覺得更加不開心了,就想到一個法子,想要為難韓信。

  劉邦對韓信說:“將軍如此大才,我這裡有一個小問題想要請教一下將軍,可否賜教。”韓信滿不在乎地就說:“行,問吧。”劉邦說:“假設你有1500名兵士去打仗,戰死了有四五百人,假如三個人站一排的話,會多出二個人;假如是五個人站一排的話,會多出四個人;如果七個人站一排的話,那就多出來六個人。劉邦只不過是隨意的編造數字,他自己是不知道答案的,只是想刻意的為難一下韓信,打壓一下他的氣勢,但是沒想到的就是,韓信先不正面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說:“臣年幼的時候曾得到過黃石工傳授我兵法,他是鬼谷子的弟子,而這種題曾教授過我。”之後就不慌不忙地把解題步驟跟劉邦一一訴說,讓劉邦另眼相看,但其之心中對韓信的忌憚也加深,只想早日除掉韓信,以絕後患。

  不知是不是韓信察覺到了,他對劉邦說:“大王是駕馭將軍的能人,而不是駕馭士兵的,我能駕馭的了那麼多兵,倒頭來還是得聽您的。”韓信的這句話非倒沒有消除劉邦的猜忌,反而加深了,為日後劉邦除掉自己奠定了隱患。

  關於韓信的典故

  其實有關於韓信典故有很多,其中有一個是關於他的青年時期的。韓信是淮陰人,他幼年時家中十分貧困,無父無母,全靠村人接濟。在長期的乞討中,韓信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厭惡。在他的同鄉人中,有一個少年認為韓信雖然天天佩戴著寶劍,卻是個膽小鬼。他要韓信鑽自己的胯下來證明。結果韓信還真得鑽了這個少年的胯下。後來這個典故流傳下來後被稱為是胯下之怒。

  而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這個典故說的蕭何、呂雉和漂母這三人與韓信的關係。生死一知己說的就是蕭何。這個生指的是蕭何向劉邦推薦了韓信,讓韓信能夠出人頭地。而這個死指的是蕭何與呂雉合作殺死了韓信,而呂雉也就是存亡兩婦人中的亡。而存指的就是漂母對韓信的贈飯之誼。如果當初漂母不給韓信飯吃,韓信很可能就餓死了。

  韓信典故還有背水為營。這個典故是出自韓信攻打趙國的時候。當時劉邦整體式微,所以士兵們的士氣也不高。當韓信說晚上就能滅掉趙國時,士兵們根本就不信。最後為了激發士兵的士氣,韓信沿著河岸設立營帳,讓士兵們退無可退,為了存活就只能拼命向前戰鬥。最後這場仗成為了韓信最有名的戰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