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畫餅充飢的典故

  畫餅充飢: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特別是用來欺騙別人。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歡。

  畫餅充飢的典故:

  三國時期,有一個人叫盧毓,在魏國做官,由於他為魏文帝曹丕出了許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為侍中、中書郎。

  有一次,魏文帝對盧毓說:"國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關鍵就在你了。選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聲的,名氣不過是在地上畫一個餅,不能吃的。" 盧毓回答說:"靠名聲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發現一般的人才。由於修養高,行為好,而有名的,是不應該厭惡他們。我以為主要的是對他們進行考核,看他們是否真有才學。現在廢除了考試法,全靠名譽提升或降職,所以真偽難辯,虛實混淆。" 魏文帝採納了盧毓的意見,下令制定考試法。

  畫餅充飢的意思:

  【拼音】huà bǐng chōng jī

  【釋義】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特別是用來欺騙別人。

  【用法】連動式;作主語、謂語、賓語;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或欺騙別人。

  【近義詞】望梅止渴、指雁為羹、無濟於事

  【反義詞】名副其實

  畫餅充飢造句:

  1. 不管是望梅止渴,還是畫餅充飢,它都會激勵你不停手中的槳,去追逐哪怕是一星微小的火光。

  2. 他是個講究實際的人,像這種畫餅充飢的做法,對他來說是無濟於事的。

  3. 你那樣做不過是畫餅充飢,實際上於事無補。

  4. 望梅止渴,畫餅充飢,這都是權宜之計。

  5. 對那種不講實際、畫餅充飢的想法,我們必須反對。

  6. 無論才華、知識多麼卓著,要是缺乏熱情,則無異紙上畫餅充飢,無補於事。

  7. 這種做法無異於指天射魚,畫餅充飢,絲毫不能解決問題。

  8. 無論才能知識多麼卓著,如果缺乏熱情,則無異紙上畫餅充飢,無補於事。

  9. 有時只是畫餅充飢,望梅止渴。

  10. 畫餅充飢,指鹿為馬,誤導消費。

  11. 中秋將至,因經濟危機,中秋值班,只能畫餅充飢。請準備一支筆、一張紙、一個月餅寄予我處。地址:月宮。收信人:嫦娥MM。

  12. 公司的改革不能畫餅充飢,必須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

  13. 這類改革可能只是畫餅充飢而已。

  14. 你只知空談理想而不去實踐,不過是畫餅充飢罷了!

  15. 不切實際的空想猶如畫餅充飢,於事無補。

  16. 後來人們就用"畫餅充飢"這個成語比喻用幻想撫慰自己,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17. 小生待畫餅充飢,小姐似望梅止渴。

  18. 他的承諾只是畫餅充飢,你可別上當啊!

  19. 只知空談理想而不去實踐,不過是畫餅充飢罷了。

  20. 後來人們就用"畫餅充飢"這個成語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不能解決實際問題。